人民日報對台發文,首次出現“勿謂言之不預”,這當然是非常嚴肅的事。
台灣的眾多媒體、名嘴及學者,還有蔡英文當局,不會不知道這當中的嚴重性。事實上,過去台灣政論節目,也曾講過這句話在大陸官方措辭中的地位。但是,當“勿謂言之不預”真出現了,大家卻集體裝死,一片沉默。
有人說,這還沒到人民日報“頭版”,不是“社論”,沒有那麼嚴重。然而,當初對越南自衛反擊戰,出現“勿謂言之不預”的喊話文章也不在頭版。又有人說,這篇是對台灣情治部門,還不算進入“武統”的宣告,但當初與蘇聯發生珍寶島戰役前,也是透過新華社發出外交部聲明,先藉由抗議蘇聯竊取情報的活動,為中蘇交戰預做表態。
又有人說,今年四月環球時報也出現過“勿謂言之不預”。但務必注意,環球時報更像是先吹風,而人民日報則是代表中共中央定調。尤要注意,所以今年年內已出現兩次對台“勿謂言之不預”,大陸勢必會有大動作即將出手。
早在國共內戰時期,中共就曾以“勿謂言之不預”對國民黨喊話,幾個月後解放軍便打過長江,南京解放。1949年以來中共中央官媒(新華社、人民日報)使用“勿謂言之不預”,最具指標性的即1962年對印度、1967年對蘇聯、1978年對越南,最後的結果都是開戰。
這次人民日報對台發表評論,名為“告台灣情治部門書”,實則就是列出蔡英文當局罪狀的討蔡、討獨檄文。若仍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機之兆,必貽後至之誅,勿謂言之不預也!
=====
※鑒於台灣媒體集體裝死,很多人至今沒看過這篇署名“安平”的文章,特轉貼如下: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告台灣情治部門書
安 平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5日 第 07 版)
近期,媒體公開報道了我國家安全機關組織實施「迅雷—2020」專項行動的有關情況。從披露內容看,這是繼「2018—雷霆行動」之后,國家安全機關針對台灣當局及其間諜情報機關的又一次重拳出擊。此次專項行動,共破獲數百起台灣間諜竊密案件,抓獲一批台灣間諜及運用人員,打掉多個台灣間諜情報機關針對祖國大陸布建的間諜情報網絡。從2018年的百余起到2020年的數百起,案件數字的攀升,背後折射出的是台灣當局及其間諜情報機關困獸猶斗,近乎瘋狂地對祖國大陸實施各類情報滲透破壞活動。
無風不起浪。一個時期以來,在國際大氣候和台灣島內小氣候影響下,蔡英文當局愈加挾洋自重,加緊與外部反華勢力勾連聚合,頻頻制造事端,嚴重危害兩岸和平和台海局勢穩定。根據國際危機組織觀察,台灣海峽已被列入「重大形勢惡化地區」。將心比心,兩岸人民都不願兵戎相見。但如不幸戰事爆發,罪魁禍首必是「台獨」。更須值得警惕的是,戰事未發,情報先行。台灣情治部門不僅長期把祖國大陸當成攻擊目標開展情報活動,近年來更淪為蔡英文當局黨同伐異、鏟除異己、推動「台獨」路線的工具。對內,借助修訂「國安五法」、出台「反滲透法」,大搞「綠色恐怖」,嚴密監控島內民眾,限縮兩岸交流交往。對外,奉行「金錢外交」「情報外交」,甘當棋子,不惜出賣國家主權和台灣人民切身利益,換取美西方的庇護。
在蔡英文當局指使下,台灣情治部門積極充當「台獨」分裂勢力的「馬前卒」「急先鋒」,大搞不義之舉,大行忤逆之道,弊案叢生,亂象紛呈。去年「私煙案」一出,台灣民眾大開眼界,原來綜理島內情治系統的台灣「國安局」竟然是最大的走私販子,「總統」專機居然成了最高效的走私工具。公器私用,大肆斂財。為全面推動「綠化」,「外行領導內行」也是台灣情治部門飽受詬病的頑疾。近年來,島內情治系統元老多次公開表態,台灣情治部門頻頻出現「情報關系被抓,情報人員出丑,情報工作受挫」的局面,根源就是「台獨」惡瘤上身,兩黨內鬥不休。情治部門首腦如同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隻知一味「崇蔡媚上」,以「非綠即藍」劃分陣營,不顧情報工作規律、不管情報人員死活。這種環境下,台灣情治部門軍心渙散、人心分離、士氣低落,各為其主、各自為戰,賣官鬻爵者有之,欺上瞞下者有之,貪墨經費者有之,坑蒙拐騙者有之,情報造假者有之,一派窮途末路亂象。饒是如此,台灣情治部門個別人物還叫囂著要協助台軍構建所謂「不對稱戰力」,妄圖以一螳之臂阻擋歷史前進的滾滾車輪。
歷史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我們願意以最大誠意與廣大台灣同胞共享和平,共謀發展,但對「台獨」分裂勢力謀「獨」拒統、破壞和平的種種逆行,我們也必將依法嚴懲不貸。
我們奉勸台灣情治部門,不要被「台獨」的「末路戰車」所綁架,這輛「末路戰車」的狂奔只有一個結局,就是粉身碎骨、身敗名裂。蔡英文當局只有一己政黨之私利,完全不顧兩岸同胞利益福祉,更遑論一線情報人員的死活。希望台灣情治部門能夠看到民族大義與歷史正道,立即停止對祖國大陸的情報滲透破壞活動,尤其不要繼續充當蔡英文當局的鷹犬和走狗,為「台獨」分裂勢力背書,繼續向美西方出賣國家主權和中華民族核心利益。否則,我國家安全機關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對台灣情治部門任何滲透破壞活動依法予以堅決打擊和嚴正懲戒。
我們正告台灣情治部門中抱守「台獨」立場的頑固分子,玩火自焚隻有死路一條,棄暗投明才是人間正道。對冥頑不化、死不悔改、繼續從事「台獨」分裂活動,危害祖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死硬分子,我國家安全機關會堅決運用反分裂國家法、反間諜法等法律武器,緊盯不放、窮追務獲、一追到底。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希望這些頑固分子盡早認清形勢,早早收手,回頭是岸,莫要眷戀窮城,徘徊歧途,自尋絕路。勿謂言之不預也。
我們歡迎台灣情治部門中擁護祖國統一的有識之士,有機會多到祖國大陸走一走、看一看,徹底摒棄蔡英文當局背宗忘祖的「台獨」意識和狹隘的「島民」心態,親身感受大陸巨大的發展變化,共同分享祖國蓬勃的發展機遇。血濃於水,守望相助。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祖國大陸與你們溝通交流的大門永遠敞開著,歡迎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方式、各種渠道來開展各方面合作。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希望我們攜手一道,遏「台獨」、反分裂、促和平,共築抵御外侮、捍衛國家主權的隱蔽防線,共繪中華團圓的美好明天。
歷史若鏡,歲月淘沙。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完成這一歷史大業,必須依靠兩岸同胞的和衷共濟、共同奮鬥。我們相信,只要兩岸同胞共擔民族大義,勠力同心,相向而行,必能共享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鬥獸棋英文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泛藍與紅共一起對李登輝的逝世,出言嘲諷,惡言相向,反應的只是這些人的人格低下。但有些裝模作樣的「理性藍」,更令人作嘔,常以與李登輝有限的往來,自認大內高手洞悉李登輝內心,甚至以造王者之居,噁心死了。對這些白頭太監話當年,李忠憲寫的最好,「這種愚蠢前後邏輯不一致、人生沒有核心價值和信仰的人,只不過是哲學家為了達成理想玩弄的一顆棋子罷了。」
但我想講比較嚴肅的李登輝功過。李登輝的政治成就在這幾天,被大幅報導,毫無疑問是偉大的。但李登輝因為他的政治成功,在很多經濟政策上反而是失敗,一直到今天,台灣都還承受著後果。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台北捷運裡,單單就文湖線是中運量,系統不合,運量又小。這是因為當初李登輝當台北市長時,拍板先蓋一條中運量,先求有,再求好。這就是國民黨官僚體系的升官之道。蔣經國最近公開的日記,稱讚李登輝是幹才。要在威權政府裡當幹才,先決條件是要能處理事情,不要出錯,不要惹麻煩。李登輝當市長、省主席,沒有任何耀眼的建設,也沒有任何過錯,就是他政治幹才的表現。
當國民黨政府終於放棄反攻大陸的美夢,不再把台灣當「復興基地」後,回頭一看,台灣經濟發展、人口增長速度太快,基礎交通建設完全落後,在民意的反應下,國民黨政府終於決定蓋捷運。但忙著在蔣經國麾下生存的李登輝,豈敢大刀闊斧,於是就先弄了條中運量的木柵線,不但運量低,還在市中心高架穿越,非常難看。而沒有遠見的李登輝,也沒有識人之明,黨內後來出來個更沒遠見的馬英九,也是只求有,不求好地,把中運量一路通到內湖。
一樣威權政府的南韓,一九七四年就蓋了第一條首爾地鐵。四不像的木柵線,一九九六年才通車。一路官運亨通的李登輝,對交通建設沒有任何想像,沒有任何願景。如果不是殷琪,而是讓李登輝的愛將劉泰英來蓋,可能今天高鐵都還沒通車,預算追加到爆也沒用。這就是國民黨的官僚體系下養出來的官,權力很大,但都忙著對上逢迎,彼此鬥爭,而做不了什麼事。
李登輝最有名的經濟政策,當屬「戒急用忍」,這也是他政治成功造成經濟失敗的另一個例子。國民黨政府在李登輝當政的時候,已經沒有經濟政策可言,靠著中小企業的對外征戰,台灣取得經濟奇蹟,但先是放著台商全面西進,幾乎要把根都給斷了,把台灣經濟都賭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後,才突然「戒急用忍」。從千島湖事件後,台灣慢慢從「大陸尋奇」的對中好奇,轉成近乎全面性的反中情緒。李登輝因為政治上的需要,逐漸脫離傳統國民黨的大陸政策,「抗中」成為民粹領袖的新語言,配合李登輝要當民選總統的第一人,「戒急用忍」因應而生。
二十幾年後來看,西進是全盤皆錯,但這「戒急用忍」政策不代表李登輝的遠見,因為越戒越西進。李登輝的好朋友,王永慶、許文龍、張榮發這些人,早就在中國有盤根錯節的生意,戒都戒不了。勉強要逼王永慶回台,李登輝就拿全民利益輸送給台塑,把中油的輕油裂解獨佔,和台塑六輕均分變成寡佔,油品不但沒有自由化,還賠上了雲林的環境發展。
中國的改革開放,磁吸力太強,全世界的商人沒有人擋得住這個吸引力。美國也是要到川普上台之後,才忽然醒悟,為了中國利益,最後犧牲了什麼代價。台商前進中國而上了當,嚴格來說不能算國民黨的錯。但李登輝的「戒急用忍」除了沒有效果外,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他沒有任何的經濟發展替代方案。這一點,又和他的政治成功有關。
李登輝充分運用他對農業的研究,牢牢掌握農漁業的政治勢力。認真的說,李登輝為了政治需要,以及他對農業的「使命感」,李登輝讓農民政治勢力,變成他個人的權力提款機。好的方面來看,是隨著李登輝的被逼宮離開國民黨,保守的本土中南部選民,一下從國民黨鐵票,變成民進黨鐵票。不好的方面是,李登輝拿經濟資源交換政治資源,農漁會、農田水利會等既得利益團體,都無法改革。一直要拖到蔡英文任內,才有辦法撼動這個傳統的既得利益惡勢力。
但李登輝的農業政策,變成台灣經濟無法成功戒急用忍的主要原因。
要對抗中國低廉勞動力的磁吸,得要有經濟轉型政策配合。台灣經濟起飛,在民間累積了資本,要經濟轉型,大致有三個方向可走,一個是導引資金投入內需,二是提高生產力,擺脫對低廉勞動力的依賴,三是公共建設。而這三個方向,最後也都會合流,內需和公共建設,促成營造業、房市的繁榮,而交通建設的開發,進一步提升生產力,更促進內需產業及服務業的發達。但這三個方向都要有土地和經濟自由化來配合。而李登輝對農業的抱殘守缺,讓大片台灣土地一直綁在生產力最低的農業,缺乏利用,到今天都還是阻滯內需產業,以及房價高居不下的罪魁禍首。
李登輝年少讀馬克思,偏左,做學問,又做農業發展,也左,入社會後就在國民黨巨大官僚體系裡打滾,更是相信大政府的左。所以經濟自由化,不在李登輝的辭彙裡。因為這些理由,所以李登輝的經濟政策,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理念,保農業,但犧牲全社會,戒急用忍,但又沒有其他藥方,相信大政府,但又讓少數財團持續把持利益。簡單地說,沒有理念,莫衷一是。
李登輝忙著搞政治,而對經濟不行的另外一個事蹟是核四。掌權十幾年的李登輝,幾乎沒有和爭議這麼大的核四沾上邊,不是很奇怪嗎?這就像他拍板木柵線中運量一樣,政治忙碌的他,沒有必要亂開戰場。台電就在國民黨政府的眼皮底下,變成難以控制的怪獸,於是台灣錯失發展未來電力政策的三十年黄金時光,李登輝責無旁貸。
李登輝最常被批評的就是「黑金政治」,這一點沒錯。因為他的人生目標是政治成功,經濟政策不在他的強項裡,可以給他用來達成政治目的的人物,管他是黑,還是金,通通可以是他的工具。但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李登輝取政治,棄經濟的方略,對台灣其實是好的。李登輝的個人取捨,也等於為台灣做了選擇,台灣選擇了先進行政治民主化,而不是經濟自由化。這就和新加坡分出了高下。政治先民主,經濟可以日後再談自由化,再談發展。但如果像新加坡一樣,先嚐了經濟果實,而放棄了政治民主,那反而是條不歸路,不是日後得賠上經濟發展,就是民主自由遙遙無期。因為李登輝的哲學訓練,加上不斷的閱讀,他對民主政治,他對自由人權是有充分了解。所以他才能堅定地推動台灣的民主化。
未來的歷史會給經濟不行,但政治一百分的李登輝,越來越高的評價。而李光耀會越來越差,而終究會淪為歷史上,面目不清而數目眾多的獨裁幹才。李登輝作為「台灣的民主先生」,名符其實,千古流芳。
鬥獸棋英文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或中國人的愛國也服從英國的達爾文主義定律。誰是萬獸之王?上海飛馬玩具廠有一種「鬥獸棋」,很達爾文地將獅、虎、豹、狼、狗、貓、鼠一一羅列,讓中國兒童從小知道:誰兇惡,誰就是野生動物界的主宰。在獅子面前,戰狼是 Nothing。
中國人抵制美國貨有先例。1905 年美國政府宣佈:暫時不需要華工入口。幾十年華工往北美築鐵路的人口販賣交易忽然中斷,許多中介公司蒙受損失,極為不滿。
清末之華工飄洋過海,上岸美國還要遭到白人僱主喝罵。不法分子更在上海專挑窮人,用一個麻包袋綁架,扔上貨船,運去金山。英文至今還說:He was Shanghaied,意思就是被哥羅芳手帕一蒙面,莫名其妙的就失了蹤。
本來美國終止輸入華工,在邏輯上,是恢復中國人的尊嚴。但不知何故,當年有中國人認為:你輸入華工剝削、毆打 ,固然是壓迫中國人;現在停止了,再沒有得賣豬仔,華工血淚史告一斷落,卻又是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