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總統川普上台後針對毒品宣戰,甚至美中貿易戰中,也看得到對抗毒品的企圖心。但外界以為他鎖定的對象是墨西哥和中國,近期美司法單位卻把矛頭指向自家人,美國製藥巨擘普度藥廠,所屬的薩克勒家族為牟利要求醫師濫用處方籤止痛藥,還透過贊助藝術及高等教育為自己洗白,如今東窗事發,還企圖援引破產法逃避責任與賠償,目前被美國輿論視為最大的毒瘤。
{內文}
當全美致力打擊鴉片類藥物氾濫之時,美國司法單位近期赫然發現,最可怕的「毒梟」竟是自家人,因為有著「止痛藥之王」稱號的普度製藥,自1995年推出強效處方止痛藥「奧施康定」(OxyContin),立刻為家族帶來巨額財富,且由於它的止痛強度是嗎啡的兩到四倍,普度製藥標榜成癮率低,只要病患抱怨藥效不夠持久,藥廠就鼓勵醫生加大單次服用劑量,而不是增加服用頻率,因而導致病患成癮,1999到2017年間,甚至有將近40萬美國人因過度服藥死亡。
(Maura Healey/麻州總檢察長)
他們不想為此承擔責任,他們責怪醫師,責怪開處方的人,更糟糕的是,他們責怪病人,當您這麼說的時候,您指的是普度製藥還是薩克勒家族,還是它們是一體的,它們都是一樣的
來自全美的訴訟案件遍及36州 上千起,理由都是不滿普度製藥過度淡化「奧施康定」的服用風險,並鎖定普度製藥及薩克勒家族的八名成員,說他們用一種「微觀的管理手法」,進行「欺騙性的銷售活動」,但普度製藥最初把責任推給三名高層主管,讓他們因業務過失判刑,直到問題變得不可收拾,他們才開始在全美積極展開和解談判,由於和解金外傳高達3700億美元,薩克勒家族於是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以「重整」為名義聲請破產,也就是把公司掌控權交付公益信託,一旦完成所有相關條件要求,全美各州發起的兩千多起訴訟賠償,包括聯邦法院或各州地方法院的指控,都將可以一筆勾銷,所幸受理申請破產的紐約州法院發覺異樣,立刻主動展開調查。
(Letitia James/紐約州總檢察長)
該訴訟包含有關薩克勒家族的詳細指控,他們企圖隱瞞以犧牲寶貴人命為代價換取的大筆財富,為避免這些財富,無法得償於那些親人受其產品危害的家庭,我們主張,(薩克勒)家庭非法將資金從普度製藥轉移到個人信託基金的部分,已經超出執法部門和我們努力尋求賠償或罰款的範圍
就像突然踩了剎車,原定全美上千個城市20多個州,將共同簽署的和解協議,有一半拒絕加入該計畫,因為普度製藥對美國人所造成的痛苦,對病患致死或釀成傷害的範圍及規模,已遠超過迄今全球任何事物,更可怕的是,司法單位調查後發現
這一切都是起於一個家族的貪念,「那是一個靠鴉片藥物危機致富的神祕家族」,長期關注普度製藥及薩克勒家族的雜誌記者如是形容,這個名字幾乎等同於當代行銷最偉大的成就,而且他們不只讓「奧施康定」,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狂銷熱賣的藥物,還透過對藝術與高等教育的捐助計畫,推廣並擦亮了薩克勒這塊招牌。
(抗議民眾)
退還這些邪惡的錢,退還這些邪惡資金
雜誌記者回憶1960年代,當普度製藥剛剛加入市場,其實還是另一種藥的銷售暫居領導地位,但那個名為利眠寧(Librium)的鎮定藥物,鎖定小族群協助抗焦慮,薩克勒家族的大哥亞瑟於是想拿同樣成分,卻廣泛運用於病患身上,號稱無論頭痛 胃痛 睡眠障礙等人身上所有問題,全都可以靠止痛藥解決,在他們成功切入疼痛管理市場後,《富比世》雜誌曾經粗估,光是「奧施康定」單一品項,每年可能就替薩克勒家族帶來140億美元,利潤遠超過先前普度產銷的任何藥劑。
(記者VS Richard Sackler/前普渡大學製藥公司總裁)
普度所建立銷售計畫的模式,就是如果他們賣出更多的「奧施康定」,他們就能賺更多錢,是的沒錯,跟這個產業裡所有其他公司沒有兩樣
巧的是「奧施康定」的出現,正好遇上了美國輿論普遍認為,人應有免於長期疼痛的人道權利,以2012年為例,全美共開出2億5000萬鴉片類藥品的處方籤,而且往往一開就是三周,其後雖然想要管制,卻發現已如猛虎出閘 難如登天,全美估計至少1600萬人成為毒品俘虜,如今美國這場始於1990年代的毒品危機,風暴仍未平息,且毒品氾濫和致死人數最多的州,正好是2016助川普勝選的鐵鏽區和關鍵州,《英國金融時報》評論,此時的川普應該趁勢抓緊民主黨執政所忽視的毒品議題強攻猛打,《紐約時報》也同意,這完全符合川普的「硬漢」形象,「但他熱愛的應該不是生命」,「只是熱愛最危險的演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g0_63znnc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10.03《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bqtwGaTQXA
鴉片類止痛藥強度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熱騰騰的快訊出爐~
#校友的統合分析論文持續連發~
🎊 #恭喜 馬瑄孝醫師團隊,研究單次與連續股神經阻斷效果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文章介紹
全膝關節置換術,是膝蓋的重要手術之一,但術後的疼痛往往令患者相當困擾,也因此發展出了股神經阻斷術,減輕術後疼痛。
初期是以單次注射的股神經阻斷術來止痛,但單次注射的藥效,估計只有 16 到 24 小時,於是,後續發展了連續式的股神經阻斷術,理論上應該能達到更有效且更長時間的疼痛控制。而馬醫師團隊預計統合這個領域的研究,以確認連續式股神經阻斷術,是否真的較為優越。
收入 8 篇隨機對照實驗,共有 626 位受試者,統合後發現,連續式股神經阻斷術在術後 24 小時,在疼痛指數上有顯著改善,但改善的程度並沒有臨床上明顯的意義。術後 48 小時的疼痛,連續式與單次注射則沒有差異。使用連續式股神經阻斷術,整體使用的鴉片類止痛藥量較低,不管是 24 或 48 小時都較低;但住院天數與噁心比例,兩者則是相似。
作者總結,使用連續式股神經阻斷,可以獲得整體較低的鴉片類止痛藥使用,但不見得能在術後疼痛中,產生臨床上明顯的改善。
這是篇蠻好的文章,從技術發展的「想當然爾」開始,好奇是否這樣的「想當然爾」能被實際數據支持,然後自行統合相關研究,發現其實臨床上這個「想當然爾」並不成立,並提供全世界的臨床工作者,高證據強度的建議。
【好課插播 📣 】報名倒數,名額僅剩「個位數」!
時代的窗口有時候就幾年而已,現在 meta-analysis 容易寫、容易發,也還被多數學校升等接受,能寫快點寫。不限研究資歷,沒有擋修問題,現在投資自己,下一個登上 PubMed 的是你!
🔹最新活動|5/10(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立刻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20200510_event/
▌期刊介紹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是 BioMed Central 於 2000 年開始發行的 open access、全電子版期刊,此期刊的 2018 年 impact factor 為 2.002,在 Orthopedics 領域排名為 Q2(34/76) 期刊,在 Rheumatology 領域為 Q3(22/31) 期刊。
BMC 是在「大發表時代」之後興起的期刊集團,2000 開始,以線上全文方式發行,抓住時代機運而起,後被 Springer 收購,並加入 Springer Nature 集團。普遍評價是 APC 稍微比同等級期刊貴些,但網頁與文章排版有質感,而且也為了避開被刻板印象一網打盡,期刊命名有的以 BMC 開頭,有的則否,是很順應學術發表市場的調整。
▌一天工作坊,幫你省下摸索的時間!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 統合分析工作坊❗️即將額滿❗️
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meta-analysis 是起步的好領域。
▶️ 2019 年,新思惟校友共 517 篇論文登上 PubMed,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
▶️ 2020 年,剛出爐的 1 月統計數據,有校友還在住院醫師階段,課後已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
立刻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20200510_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