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位吃貨😆
朋友推薦我一定要試的一間川式滷味「川字九十號」
今天決定帶回家當美味的晚餐
究竟💁♀️川式滷味有何不同呢
來看看我今天點了什麼
🔥大雞腳
我真的沒看過這麼大隻的雞腳耶
吃起來超厚實的
滿滿的肉而且超Q的
一口氣連嗑三支都不是問題
🔥肝連
沒想到如此的順口
一般在外面吃到的肝連有時都是超乾的
這裡滷的又香又入味
本身就帶點香麻辣勁好吃
🔥澳洲和牛
你沒看錯喔!就是澳洲和牛🐂
一片一片超軟嫩的🙌這也是必點
香氣濃郁帶著甘甜麻辣🌶
一定要點喔!
🔥大雞翅
肥厚的雞翅
絕對不是你外面看到那種小小的
吃起來就是爽快🎉
厚實的肉質超香超入味
外皮又帶著Q 勁
還吃得到雞汁🐓
好吃到不行
我後悔只買一支啦!
🔥鴨翅
也是超大一支
只能說這間真的真材實料耶
就是要吃他的Q度
以及香味
滿分💯
🔥頭骨肉
這我倒是第一次在滷味吃到
味道和口感都讓我很驚艷✨
好軟嫩喔!
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
超好吃的!
🔥腿庫肉
沒想到吧!連腿庫肉都有
帶一點皮的🐖Q 勁和肉質搭配的剛剛好
想要滿滿膠質趕快一口接一口👍
🔥綜合涼菜
海帶絲、小木耳、蓮藕、豆干絲、紅蘿蔔絲、小黃瓜絲、蔥花、花生
帶著酸甜辣感,讓我不自覺整盤吃光光
超愛超愛❤️❤️❤️
後勁的🌶🌶🌶辣度還是有
但實再太好吃了
而且都是健康蔬菜🥬🥦🥗耶
不用擔心變胖盡量吃😆
👍👍👍真的是越吃越過癮
食材裡都加入老闆特調的醬料
所以口味獨特✨
朋友們可以再自行加上
招牌的
📍油潑辣子📍干碟粉
品嚐道地四川涼菜的濕式和乾式2種吃法!
淡淡的中藥香又帶點甘甜味
會讓你覺得微微麻辣又回甘
越吃越上癮🥰
「川字九十號」的油潑辣子,就是滷味涼菜的靈魂🤙🏻
🌟油潑辣子又稱為油辣子
在四川是眾所皆知的基本調味料喔
很多菜色淋醬都一定會用到這一勺麻而不膩、辣而不燥、色澤醬紅的油潑辣子
💥今天的「川字九十號」的滷味
配上油潑辣子超過癮
再搭配著我的啤酒🍺
我真的是邊吃邊用面紙🤧擦鼻涕
但又覺得也太過癮了吧🔥🔥🔥
然後直呼🌪🌪🌪
我太晚發現這間店了啦!!
整間店的菜單價位CP值高
非常推薦給喜歡吃滷味也喜歡吃辣的朋友們試試
這間讓我一吃上癮的
「川字九十號」正宗川式滷味涼菜
🎉中原店:台北市中山區中原街138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五16:00-23:00
🎉總店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6巷11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五 15:00-20:00
☎️聯絡電話:2542-8835
https://m.facebook.com/chuanzi90/
油潑辣子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chuanzino.90
滷味LINE訂購:
https://lin.ee/Hb46uh0
#川字九十號
#川字九十號油潑辣子
#川式
#正宗四川
#四川
#麻辣
#滷味
#油潑辣子
#和牛滷味
#中山美食
#小吃貨安安
鴨肝醬吃法 在 Leslie Wang Lifestyl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LeslieWangTasting at @lecotelm
這週來台中待了幾天,雨下了好多天難得放晴了☀️
一走進華美街這附近的街區就有種舒心的愜意感。
這回總算有機會能前來 #小樂沐 用餐,餐廳前庭的綠色植栽和麵包舖讓人忍不住多做停留。
餐廳內白色調的空間、精心設計的 @legleporcelain 餐盤、刻有logo的純銀餐具、桌花擺設,很享受這些優雅的細節。這次坐在吧台座位用餐,除了可以看見 #陳嵐舒 @lanshuchen 主廚以及各個廚房內廚師的備菜過程,也多了一份輕鬆的感覺。
中午有長套餐與短套餐的選擇,
短菜單搭配的是馬祖生蠔&綠竹筍、法式酥皮肥鴨肝肉派、小龍蝦&小牛胸腺、北非小米蕃茄甜椒醬、仔鴨&酸芒果香料,淋上手沖咖啡與鴨骨熬製的醬汁、甜點&茶點共6道。長菜單則是冷盤肉凍、黑鮪魚、北海道干貝、小龍蝦&小牛胸腺/北非小米、牛菲力&黑蒜蛋黃醬、甜點&茶點共7道。
很細緻的搭配及處理,其中我很喜歡北海道干貝&杏仁/薄荷/千層小黃瓜這道, 杏仁醬汁與薄荷、干貝的味道結合非常清香,小黃瓜也很細,很適合夏季的風味組合。
最後巨峰葡萄愛玉、紫薯、蜜漬藍莓的甜點,加上馬鞭草&香草製成的冰沙,好清爽明亮,搭配上紫色的湯汁,好美。
吃法餐對我而言是尋求味覺與視覺的美感組合,也是汲取美與創作的靈感源頭。吃法餐不一定是冷冰冰且嚴肅,可以是日常的、輕鬆的。雖然很可惜沒機會品嚐到樂沐,但我自己非常喜歡小樂沐這樣的型態。順道買了些麵包回台北😊
Ps. 謝謝特別招待這充滿蜜桃香氣的甜酒&親切的服務,趁記憶猶新隨手記錄當下輕盈舒適的用餐體驗。☺️
#lesliewangillustration #ouncestudio #lesliewangfoodie
鴨肝醬吃法 在 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想念日本,想念東京,誰不是呢?
現在已經到了翻日本雜誌、看日本電視節目、看Youtube上的各種日本旅遊散步影片,或甚至聽山手線車內廣播都無法壓下想去日本的心情的時候了。
還是只能做菜解悶。
今天又來到小料理時間,一來日式料理確實比較清淡,油份不多,二來我本來就喜歡吃很多道菜,每道都小小碟,看上去漂亮,吃起來也沒負擔。
現在都沒去市場了,改為請幾家不同的菜販幫我送來,然後一週去一次超市補一些市場不會有的材料或日用品。
昨天買到新鮮的鴨兒芹,其實就是日本的三つ葉,台灣也稱為山芹菜,有種野性的香氣,我很喜歡。這次買到的品質非常好,極嫩極香,一大把,那就來做三吃。
大家對它的印象,應該是茶碗蒸上面,偶爾會浮著一片綠綠的葉子,很香,那就是鴨兒芹。
但其實它不只是菜餚的配角,也可以自成主角。高湯浸漬就是最美味、最能享受它獨特香氣的吃法。
燒一鍋滾水,水滾熄火後,再把切段的鴨兒芹下鍋,梗先下再放葉子,大約10-15秒就可以全部撈起、放涼。泡進略為濃口的高湯中,所謂濃口,大約是一大匙的日式高湯,加一小匙醬油、少許味醂這樣的程度,高湯一樣得是涼的,不能熱,不然會繼續加熱蔬菜,那就過熟了。稍微拌一下,浸漬10分鐘左右就能吃,因為菜沒有煮,只以熱水泡一下,所以保留了清脆口感,而且香氣撲鼻,很適合當成開場的第一道小菜。
這種小菜看似簡單,但卻是最能表現季節感的菜餚。
與高湯浸漬鴨兒芹同時上桌的涼菜,還有冷豆腐,今天上頭灑了日式綜合藥味,也就是各種辛香料,我總共用了四種,嫩薑、細香蔥、紫蘇與茗荷,各自細切泡水瀝乾後,混拌在一起,裝在密封盒裡冷藏可以放三天,要用的時候隨時取出。這種綜合藥味與冷豆腐很搭,配冷麵也好。
後面還有鱈魚肝抹醬配法棍(唯一的現成品)、鴨兒芹櫻花蝦茶碗蒸、奶油煎松本茸,最後以小鍋的雞肉煮物做結,裡頭當然也加了鴨兒芹。
一邊吃一邊想像自己身在東京,啊,如果真的是在東京該有多好,吃的食物也差不多就是這些,但氛圍實在太不一樣了啊。吃完我問對面的人說,今天這樣一人份可以收日幣5000元嗎 ? 他說不行,因為貴的食材太少,也沒有海鮮。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