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醫生對民進黨抹黑造謠的手法與我的記憶和研究所知相同。
例如我之前分享過,資深記者鄭佩芬在其著作「近看兩蔣國事與家事」一書提及1985年陳水扁競選台南縣長,政見發表會故意躺在擔架上由人抬入,並聲稱是「國民黨故意在他的飲料放漏屎藥使其無法發表政見...」。
但演講結束,抬出小學禮堂之外無人處,陳水扁立馬起身快步離去。
(參見該書 P.211)
與陳真醫生不同之處在於,我受過的經濟學訓練讓我看到的是民主制度本質上無效率的根本問題。
———————————
轉載
陳真 | 2020.09.04 02:19 | #
厲害了,這個人渣黨!
陳真2020. 09. 04.
忘了是哪一年,只記得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台南段」剛蓋好時,我正好小學快畢業。記得有一天,學校說要帶我們去「參觀」高速公路,大家都很緊張很興奮,因為一聽到「高速」二字,以為一定很刺激很可怕。
結果,車子開啊開的,開了很久,「高速公路怎麼還沒到?」同學問我,我也覺得很納悶。為了盡點班長的義務,於是就舉手問老師。老師說,「我們現在就在高速公路上啊!」我回了一聲「蛤?」,同學們一聽都笑了。「哪來高速?跟一般道路開車速度差不多嘛」。
這麼一件小事,不知道為什麼,就這麼深深印在腦海四十多年。
不管怎麼樣,在台灣蓋條高速公路總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吧?但是,當年的黨外人士卻藉著反對高速公路之興建,獲取不少民心;反對的理由是:「有錢人才有汽車,高速公路是給公子哥兒們飆車用的,一般人根本用不到」,因此譴責國民黨「不知民間疾苦」。
這可能不是一個有關詐騙政治的好例子,因為我相信黃信介等人當年應該不是故意要操弄民粹,而只是缺乏長遠眼光。
反對興建台北捷運就不一樣了,那是存心操弄,蓄意欺騙社會。我寫不出當年的操弄盛況,簡單可以這麼說,在各地的民進黨群眾場合,只要演講者大罵台北捷運,保證萬人空巷,歡聲雷動;民進黨人 (例如阿扁和謝長廷),不但把捷運罵得一文不值,而且講得極度危險,彷彿只要一搭上捷運,必死無疑。而且還捏造各種謠言與耳語,讓人們以為國民黨靠著蓋捷運來貪污。
記得當時民進黨捏造了一個數字說,台北捷運上的垃圾桶,平均一個造價要兩萬多元。然後根據這個自己捏造出來的謠言,進一步自我引用,大量引申,在各地群眾演講場合拼命操弄,創造各種充滿諷刺的笑料與指控,比方說故意嘲笑說「捷運車廂裏那些垃圾桶,應該都是18K金打造的」,把國民黨的市長候選人黃大洲給打成無能草包,打成與小市民對立的醜陋權貴。
黃大洲不擅言詞,一說一,二說二,完全不懂民進黨那套含沙射影活靈活現的修辭話術。黃大洲講起話緩慢平實,內容毫無一絲聳動性,溫溫吞吞,甚至沒什麼抑揚頓挫,於是被民進黨打成智障草包,說他連話都說不好。很多人真的相信這套宣傳,真以為黃大洲若非智障,便是草包。
事實上,黃大洲是誰呢?他是類似含冤而死的黃俊英教授那樣一個木訥寡言的學者,康乃爾大學的農經學博士,雄才大略,深具遠見。如今台北人所引以為傲的捷運和大安森林公園,就是他擔任「官派台北市長」時所規劃,卻因此被民進黨抹黑得臭不可聞。
我為什麼會從八零年代的阿扁支持者,來到1990年代卻開始大力痛罵陳水扁是「天下第一大壞蛋」,一部份原因就是因為那場台北市長選舉,太卑鄙了,類似柯文哲當年之抹黑連勝文,完全就是依靠各種醜惡的修辭渲染與數不清的謠言與耳語(那時還沒有網路和網軍),把黃大洲給徹底污名化,把他打成年輕人所厭惡的低能草包迂腐形象,而阿扁則包裝成「年輕有趣、美麗希望與夢想」的實踐者。人們普遍相信了這套宣傳。
選舉期間,台北捷運工程出了點意外,有一節車廂試車時著火。隔天綠營的媒體(若我沒記錯,應該是《自立早報》)的頭版頭條,刊登一張捷運車廂著火的巨幅驚悚照片。我當下一看,心裏就知道,阿扁肯定會當選。這個黨真的太厲害,太會搞選舉了。
我還記得,投票前幾天,民進黨在每個群眾演講會及政見會上拼命炒作這個其實根本只是雞毛蒜皮小事的車廂著火事件(天底下哪個重大工程沒有半點意外事件?)。謝長廷更在群眾演講台上嘲笑說,國民黨居然派一個連話都不會講的無能草包來競選台北市長,把「電車」(指捷運) 蓋成「火」車(現場數萬群眾哈哈大笑),「根本就是在侮辱咱台北人」。
我還記得,謝長廷接著問台下數萬群眾說:「這種『火』車,將來蓋好之後你們敢坐嗎?」群眾狂笑,大聲回應說:「不敢!」
厲害吧,這就是民進黨。不過,這只是牛刀小試。二十幾年來,民進黨不就都是玩弄這一套抹黑造謠與渲染的把戲嗎?玩得出神入化。特別是過去這二十幾年來,花用公帑大量豢養網軍,並且全面控制媒體與教材之後,更是所向無敵。
你看,民進黨過去是怎麼抹黑ECFA的。比方說,透過綠媒與親綠學者,大量散播謠言說,如果ECFA通過,台灣每年將會損失幾千億,會有五百多萬人失業,而且一千多萬個大陸人將會進駐台灣,透過人海戰術贏得每一場選舉;還說台灣人將會被迫淪為大陸人的奴隸。
民進黨還發明當年著名的台語順口溜說,一旦通過ECFA,台灣人將會「查甫找無工,查某找無尪,囝仔要去黑龍江」,意思是說台灣男人將統統失業,女人將找不到老公,而我們台灣人的子女將會被共產黨送往黑龍江進行勞改。
你現在看這些謊話謠言,理當能明白其荒唐可笑低能與無恥,但是,在當年根本不是這樣,整個氣氛剛好相反;這類謊言,幾乎就是全民共識,特別是年輕人的基本信念;誰敢說他支持ECFA,誰就會被打成舔共賣台的台奸。
當時我在某家醫院工作,剛上任不久,院方成立一個由院長及董事會成員和幾位科部主管組成的通訊群組。我不是主管,但不知何故也被納入群組。有一天,有位院方主管轉寄一則網路留言,「揭密」說,「為什麼大學生要拼死反對 ECFA?因為ECFA一旦通過,一千多萬個大陸人將入侵台灣,以人頭數量控制選舉結果,破壞我們的民主,奴役我們」云云。
我馬上公開回應說,「這根本就是胡說八道,為什麼要造謠、散播謠言呢?」對方聽了很生氣,我也很不爽,於是我就馬上退出了主管群組。
我至今仍保留一張當年民進黨在各大報紙刊登的半個版面巨幅廣告,是一張照片,幾個大男人在公園排成一列,以誇張姿勢撒尿。這是民進黨當時的主要宣傳內容之一,說ECFA一旦通過,我們將失去乾淨家園,失去美麗公園,因為「骯髒的中國人將會大舉侵台」,到處當街大小便。
但是,事實上,根據經濟部國貿局的數據,自早收計畫實施以來到今年 (2020年) 三月,台灣對大陸出口因此享受的累積關稅減免共計六十八億多美元(約台幣兩千億),而大陸卻僅有六億美元的減免。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形容ECFA是台灣經濟的「維他命」,台灣每年至少會有四千億產品免稅銷往大陸。
當年,民進黨誓言,將會透過公投與群眾抗爭等一切手段,廢除ECFA,絕不允許禍國殃民的ECFA把台灣推入萬劫不復的貧窮奴役黑暗深淵。但是,現在卻又呼籲大陸應該理性,不可企圖中止ECFA,彷彿當初的無數抹黑與造謠全無此事。當初不是說一旦ECFA通過,將會有幾千億的損失以及五百五十萬人失業,將會有一兩千萬名大陸人來台灣破壞選舉,並且到處當街大小便嗎?
這些政治操弄真的很醜陋,很卑鄙,講不完各種齷齪細節。二十幾年來的民進黨,就是這樣一個黨。我很難想像一個具有基本正直人品的人,怎麼可能支持這樣一群不擇手段的政治人渣、支持這樣一個無惡不作不擇手段的政治黑幫詐騙集團?
我更難想像,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素質的選民,居然可以二十幾年來不斷熱烈支持這樣一個貪污犯罪集團,好話說盡,壞事做絕,不斷透過造謠抹黑來傷害社會大眾福祉,以奪取私人權位與暴利。
類似的例子,我可以一直寫下去,寫成一套系列叢書都沒問題。所謂民主,在台灣完全就是一場骯髒醜陋的騙局。
後記:
原諒我必須寫這些難看的東西,寫來滿紙污穢,實非我所願。我的左、右手是分裂的,心和大腦更是一國兩制。今天頭一次看了婁燁的《蘇州河》,一整天心裏全是「美美」、「牡丹」和「馬達」以及那條憂鬱的蘇州河:
shorturl.at/nxE07
https://bit.ly/3gXPTaz
晚上從電影院回到家,迫不及待想告訴小孩這個蘇州河美人魚的故事。她也許是我人生中唯一一個願意聽我說故事的人。我過去常跟上帝請求,求祂許我一個大海之濱的夜晚,能有個人,宛若怒濤般滿懷澎湃熱情地靜靜聽我說故事。如今,這個人總算出現了。
我有能力說故事把她說到哭,但每次在她快要熱淚奪眶甚至嚎啕大哭之際,我就節制了,甚至把故事給改編了,改成陽光些,愉悅些;也許那是因為我希望她不妨多點生活,少些夢,多點剛強,少些柔弱,別步上我的後塵。這麼一點小故事就要哭,如何面對往後人生偌大風雨?
《但丁神曲》說得對:
"Do not weep yet,for soon another wound shall make you weep far more tears than those!"
先別急著為夢哭泣,很快地,生活中將會有各種傷痛能讓你灑下更多熱淚。
窦鹏 - 恍惚的眼前
黃信介發刊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史明館
內文
美麗島事件與
海外台灣人的團結
•獨立台灣會
美麗島雜誌從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六日創刊到十二月被禁,總共出版了四期。發行份數從二萬份激增到十萬份。創刊的時候,只在台北市設立一個總社,到十一月底便在全島各地設了十一個服務處。除了發行雜誌以外雜誌社還在各地辦了許多活動。例如十一月七日在屏東召開毛豬問題座談會,十一月二十日在台中市舉行吳哲朗惜別晚會。
美麗島雜誌社的急速發展一方面要歸功於工作人員,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台灣人民普遍要求改革的心情。蔣政權深深感到美麗島雜誌社旳威脅,因此利用十二月十日高雄市民紀念人權日的聚會製造民警衝突。然後用它做藉口,從十二月十三日清晨開始,進行大逮捕。被捕的數百人裡面,很多是美麗島雜誌社的工作人員。最後以叛亂罪被起訴的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林義雄、張俊宏、陳菊、呂秀蓮、林弘宣八位都分別在美麗島本社及高雄市服務處擔任重要工作。
高雄事件可以說就是美麗島事件。蔣政權知道它已輕不能像以前一樣將雜誌停刊就可以抑制反對勢力,它必需把美麗島雜誌社的工作人員一網打盡。因此,蔣政權以逮捕的行動向台灣人宣佈:像美麗島雜誌社這種合法的、溫和的活動,它也不能容忍。
大逮捕的消息傳到海外以後,在台灣人的社團裡面引起了無法形容的震盪。台灣建國聯合陣線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誕生了。台灣臨時政府、協志會、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潮流、台灣獨立聯盟、台灣人民自決運動、台美協會、及獨立台灣會十個團體在短短的兩天內同意成立一個聯合陣綫。這是一次創舉。二十多年來•海外的許多台灣人政治團體各自分立,每一個團體或多或少代表着某一種政治理想與作法。分立是殖民地人民的弱點。只有在反殖民鬥爭的經驗充足以後,殖民地的人民才有合作的可能。因此,聯合陣線旳成立顯示了台灣人反蔣運動的漸趨成熟。
二三十年來,海外台灣人的政治團體經過了多次的結合與分裂。政治團體的結合與分裂是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透過分裂與結合的過程,每一個團體所代表的政治理想才能逐漸明朗。同時,每一個團體裡面的成員以及一般同鄕也能對所有海外台灣人旳政治團體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建國聯合陣線的成立便是成長過程的一個階段。聯合陣線的前途完全決定于各團體旳努力,各團體的成員的態度,以及一般同鄕的督促。
獨立台灣會深深地認識台灣社會是殖民地社會。因此台灣革命是殖民地的解放運動。殖民地的解放一定要經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民族民主革命,第二階段是社會革命。現階段的台灣革命便是民族民主革命。爲達成這個目標,必需以勞苦大衆與革命的知識分子為主力,團結貧民、知識分子、中小工商業者及進步的民族資本家。這種基本戰略早在一九二○年的第三國際第二屆大會便由列寧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許多地區的殖民地人民都經由這個基本戰路而獲得解放。獨立台灣會相信這個戰略必然能應用於台灣的民族民主革命。基于這個認識,獨立台灣會自開始便全力支持台灣建國聯合陣線的成立與發展。今後獨立台灣會也將朝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黃信介發刊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史明館
關於香港
朝起,看到香港的新聞
中共去蘋果日報裡面
去抓好幾個高級幹部
想起台灣
1979年高雄事件
也是同款的情形
歷史在不同所在在重複發生
內文
美麗島事件與
海外台灣人的團結
•獨立台灣會
美麗島雜誌從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六日創刊到十二月被禁,總共出版了四期。發行份數從二萬份激增到十萬份。創刊的時候,只在台北市設立一個總社,到十一月底便在全島各地設了十一個服務處。除了發行雜誌以外雜誌社還在各地辦了許多活動。例如十一月七日在屏東召開毛豬問題座談會,十一月二十日在台中市舉行吳哲朗惜別晚會。
美麗島雜誌社的急速發展一方面要歸功於工作人員,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台灣人民普遍要求改革的心情。蔣政權深深感到美麗島雜誌社旳威脅,因此利用十二月十日高雄市民紀念人權日的聚會製造民警衝突。然後用它做藉口,從十二月十三日清晨開始,進行大逮捕。被捕的數百人裡面,很多是美麗島雜誌社的工作人員。最後以叛亂罪被起訴的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林義雄、張俊宏、陳菊、呂秀蓮、林弘宣八位都分別在美麗島本社及高雄市服務處擔任重要工作。
高雄事件可以說就是美麗島事件。蔣政權知道它已輕不能像以前一樣將雜誌停刊就可以抑制反對勢力,它必需把美麗島雜誌社的工作人員一網打盡。因此,蔣政權以逮捕的行動向台灣人宣佈:像美麗島雜誌社這種合法的、溫和的活動,它也不能容忍。
大逮捕的消息傳到海外以後,在台灣人的社團裡面引起了無法形容的震盪。台灣建國聯合陣線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誕生了。台灣臨時政府、協志會、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潮流、台灣獨立聯盟、台灣人民自決運動、台美協會、及獨立台灣會十個團體在短短的兩天內同意成立一個聯合陣綫。這是一次創舉。二十多年來•海外的許多台灣人政治團體各自分立,每一個團體或多或少代表着某一種政治理想與作法。分立是殖民地人民的弱點。只有在反殖民鬥爭的經驗充足以後,殖民地的人民才有合作的可能。因此,聯合陣線旳成立顯示了台灣人反蔣運動的漸趨成熟。
二三十年來,海外台灣人的政治團體經過了多次的結合與分裂。政治團體的結合與分裂是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透過分裂與結合的過程,每一個團體所代表的政治理想才能逐漸明朗。同時,每一個團體裡面的成員以及一般同鄕也能對所有海外台灣人旳政治團體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建國聯合陣線的成立便是成長過程的一個階段。聯合陣線的前途完全決定于各團體旳努力,各團體的成員的態度,以及一般同鄕的督促。
獨立台灣會深深地認識台灣社會是殖民地社會。因此台灣革命是殖民地的解放運動。殖民地的解放一定要經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民族民主革命,第二階段是社會革命。現階段的台灣革命便是民族民主革命。爲達成這個目標,必需以勞苦大衆與革命的知識分子為主力,團結貧民、知識分子、中小工商業者及進步的民族資本家。這種基本戰略早在一九二○年的第三國際第二屆大會便由列寧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許多地區的殖民地人民都經由這個基本戰路而獲得解放。獨立台灣會相信這個戰略必然能應用於台灣的民族民主革命。基于這個認識,獨立台灣會自開始便全力支持台灣建國聯合陣線的成立與發展。今後獨立台灣會也將朝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黃信介發刊 在 〔老舊雜誌--創刊號特輯〕 註:本稿非政治傾向文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老舊雜誌--創刊號特輯〕 ☆註:本稿非政治傾向文喔! 你聽過黃信介、康寧祥、張俊宏、甚至是王拓嗎? 曾關心70-80年代初的台灣政治運動與雜誌嗎? ... <看更多>
黃信介發刊 在 美麗島事件- 看板KM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DPP 看板]
作者: guest22 (qq) 看板: DPP
標題: 美麗島事件
時間: Mon Oct 16 00:10:40 2006
美麗島事件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老一輩住在高雄,傾向民進黨的人,會比較支持陳菊。
就憑她參與過高雄美麗島事件,而且還是受難者。
如果施明德能夠被支持,那陳菊更應該受到尊敬。
年輕一輩的人可能還會比較支持陳其邁,因為他們不了解陳菊。
民進黨其實重視民主、人權,更勝於台獨。
*美麗島事件
*前言
雖然隨時聽得到激昂的吶喊,但那畢竟是一個含淚播種的年代。
一九七九年,台灣爆發了震驚海內外的「美麗島事件」。
這個事件,為七○年代寫下了悲愴的句點,也為八○年代開啟了激動的序幕。
它不但是台灣民主運動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也是台灣知識分子思想蛻變一次沈痛的洗禮。
它使關心這塊土地的知識分子,不論身處島上或異邦,都迫切地必須重新調整焦距,
開始檢討自己理論探索的歷史航道,也開始反省實踐的著力點。
*美麗島事件緣起
臺灣的反政府運動,常採發行雜誌的模式。
新聞媒體長期由國民黨政府壟斷,在野勢力只有自行創辦雜誌來進行小眾傳播。
五○年代,以『自由中國』半月刊最受矚目。
到了七○年代下半葉,先有『臺灣政論』月刊曇花一現,
其後『八十年代』月刊和『美麗島』雜誌各領風騷。
一九七五年八月,『臺灣政論』創刊,由黃信介擔任發行人,康寧祥出任社長,
張俊宏為總編輯,宣稱要繼承『自由中國』與『大學雜誌』批判當道的傳統,
「搭起民間輿論的發言臺」。
當年年底黃信介和康寧祥參加二屆立委增額補選,『臺灣政論』也配合加強火力,
在十一月號推出「選舉特大號」,提醒選民小心國民黨作票。
十二月,再刊出陳鼓應「早日解除戒嚴」、以及邱垂亮「兩種心向」等文章。
十二月二十七日,當局以「兩種心向」文中宣稱「臺灣人民要想當家做主,
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在臺灣本土人民武裝起義推翻國民黨的獨裁政權,
第二是臺灣人民團結起來奮鬥爭取早日和祖國和平統一」等言論,
是「煽動他人觸犯內亂罪,情節嚴重」,勒令『臺灣政論』停刊。
一九七七年底五項地方公職選舉,「黨外」獲得四席縣市長、二十一席省議員、
八席臺北市議員、一百四十六席縣市議員、二十一席鄉鎮市長,可謂空前未有的佳績。
選舉旗開得勝,使「黨外」人士深受鼓舞,逐漸組織化。
首先是「黨外」議員互相串聯,準備以團體行動造勢。
政府原定一九七八年底舉辦中央民意代表增額補選,
黃信介乃在當年九月底宣布將組成「全省黨外助選團」巡迴全省各地助選。
十一月二十四日該團正式成立,由康寧祥擔任主席,黃信介、余登發為總聯絡人,
施明德為總幹事。十二月七日中央民代增選運動開始,正當選戰進入白熱化之際,
十二月十六日,
美國總統卡特突然宣布自一九七九年元月起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並將廢止「華美共同防禦條約」。
同日,蔣經國立即援引「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發佈緊急處分令,
勒令所有競選活動即日起全部停止。
選舉的停止,使「黨外」政治參與管道突然受阻,乃轉向街頭群眾運動發展。
決定七九年二月一日,
在高雄縣橋頭鄉余登發家舉辦集合一千多位黨外知名人士的生日晚會。
警備總部乃在一月二十一日,
以「涉嫌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的莫須有罪名逮捕余登發父子。
翌日許信良、張俊宏、施明德等黨外核心人士齊集橋頭鄉,
發動在戒嚴時代甚為罕見的示威遊行。
結果,臺灣省主席林洋港,將民選的桃園縣長許信良送交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處。
四月,余登發被判處八年徒刑、其子余瑞言三年徒刑;
另一方面,監察院則通過彈劾許信良。
六月,林洋港記許信良大過,公務人員懲戒委員會則處分許停職兩年。
一九七九年夏天,「黨外」人士黃信介等創辦『美麗島』雜誌。
九月八日,『美麗島』雜誌在中泰賓館舉行創刊慶祝,
酒會當天國民黨勢力之一發起「疾風行動」,聚眾包圍中泰賓館,幾乎釀成嚴重衝突,
人稱「中泰賓館事件」。
其後接連三個月,『美麗島』雜誌於全臺各大城市分別設立分社及服務處,
每在一地成立服務處,便在該地展開群眾性演講會。
「疾風行動」人士則組織「反共義士」前來對峙反制。
美麗島雜誌社的一些辦事處被砸毀,而黃信介的住所更遭人縱火。
『美麗島』雜誌在各地設立服務處所造成的聲勢,以及來自右翼人士的挑釁與刺激,
使局勢越來越僵。
『美麗島』雜誌社乃決定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
在高雄舉行「人權大會」和示威遊行。
*美麗島事件紀實
1979年十二月十日在高雄市參加慶祝聯合國發表「世界人權宣言」
卅一週年紀念會的二萬多名民眾,
一場原為表達言論的演講集會,到最後演變成警民對峙;
原為了慶祝國際人權,到最後卻被當作叛亂犯遭到軍法審判。
這就是美麗島事件。
黨政出動鎮暴部隊、鎮暴車和催淚瓦斯全面圍剿之後,
暴發了自中壢事件以來黨外民主鬥士和蔣家政權間最大的衝突。
一、 黨外的團結
黨外人士作全國性的串聯是一九七八年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時「全國黨外助選團」
成立開始的。
這是卅年來黨外人士對蔣家政權合法鬥爭最具轉捩性的突破。
蔣家的恐懼是必然的,因為獨裁政權的頭號死敵就是反抗力量的組織化。
儘管蔣家打出「溝通」的虛招,
但是橫在大家跟前的仍是同樣既不自由又欠公平的社會現實,衝突的基因並未稍減。
因此在溝通的同時,衝突的頻率與幅度實際上是快速而公開的跳升。
從七月廿八日「台中事件」,到九月八日「中泰賓館事件」、十月十七日查禁「美麗島」
雜誌、十月廿五日慶祝「美麗島」台中服務處成立的茶會會場及服務處
被警察以大批拒馬及鐵絲網圍封,
以及十月卅一日「美麗島」高雄服務處舉辦的「勞工座談會」、
十一月四日高雄服務處舉辦「陳菊旅美座談會」、
十一月七日「美麗島」屏東服務處舉辦「農村毛豬問題座談會」、
十一月廿日台中服務處在太平國小舉行「吳哲朗惜別晚會」等衝突,
和十一月廿九日六名暴徒闖入台北市黃信介立委的服務處,用斧頭擊毀玻璃,
搗壞辦公設備,十分鐘後,
「美麗島」高雄服務處也發生八名手持斧頭、
武士刀的暴徒衝入搗毀的「意外」事件,
十二月八日「美麗島」屏東服務處遭六名暴徒襲擊。
就在這一連串的暴力事件中,埋葬著無窮的殺機,不可避免的大衝突已勢在必發了﹗
二、鼓山事件
像以往每次集會的籌備一樣,
由黨外人士所組成的「台灣人權委員會」慶祝國際人權日的集會申請,
從開始即飽受騷擾。
十一月卅日"陳菊"和周平德向管轄美麗島高雄服務處的高市第一分局申請
將在十二月十日下午六時至十一時在大統百貨公司對面的扶輪公園舉行人權日紀念會,
試了幾次都未獲准,最後決定依原計劃進行籌備,
因為過去經常發生這種申請不准但生米煮成飯後「照准」的奇怪現象。
十二月九日蔣家在電視新聞宣佈冬防將自十二月十日實施,為維持秩序及避免妨礙交通,
任何群眾集會將嚴加取締。
「美麗島」高雄服務處開始被警察包圍。
九日下牛四時許,
二輛由「發財」小貨車改裝的「美麗島」宣傳車要出去廣播紀念會的消息時,
駐守警察圍成人牆將門口塞住不讓開出,雙方動手打起來。混亂中,
姚國建和邱勝雄(邱阿舍)被補,衝突擴大,釀成鼓山事件。
三、大軍壓境
十日中午,高雄憲兵司令部、岡山保安總隊、高市警察局、
南區警備總部等情治單位分別在高雄市區擺出如臨大敵的鎮暴架勢,
藉口是九日晚上臨時宣佈的冬防「春元演習」。
下午三點開始交通管制,學生提早放學、生意人提早提銀行,形成一種全面戒嚴的緊張、
恐怖。
各主要路口都站著黑衣白盔的憲警,裝備有胖頭大耳、嘴襄像咬個煙斗的防毒面具,
三人一組,其中一人身上掛著催淚彈和放射槍。
軍用大卡車忙著運送擋路的拒馬和鐵絲網。
晚上六時半,施明德、姚嘉文等帶領二、三百名群眾在中山一路的大圓環進行演講,
四周卻受到憲兵與保警層層包圍,包圍線外更有潮水般的好奇人士圍觀,
使得現場緊張氣氛升高。根據多名現場人士口述指出,
當晚八時四十分時,有白煙冒起,現場立刻傳言是瓦斯而引起群眾驚慌與騷動,
於是有激動群眾提議攻擊附近警察局,
黨外人士擔心兩年前的中壢事件再度重演,又帶領群眾回到原演講現場。
在移動過程中,軍警與民眾至少發生四次衝突。
晚上十點多,鎮暴部隊下令強制驅散,曾有鎮暴人員衝進群眾中被反包圍,
雙方各有負傷,十一點多活動才全部結束。
這次人權日的演講活動後,活躍於黨外陣營的主要人物幾乎全數被逮捕,
台灣反對運動受到嚴重挫傷,也因此牽引出以受難家屬與辯護律師為主的另一反對主軸。
而當時由於戒嚴,黨外從政者皆有坐牢的心理準備,政治運動的悲劇色彩頗為濃烈。
美麗島事件成為在野政治人物每每回憶都難抑激動與掉淚的沈痛記憶。
另根據有關人士口述,事件發生時現場人士遠比想像中複雜,
雖然現場名義上是由南區警備司令部坐鎮指揮,但各個情治系統仍各自行動。
尤其,不少立場不同的受訪者都強調,發生在兩年前的中壢事件,
令當時黨內外人士的不安全感十分強烈,雙方已無法互相信任,
而當時卻又是黨外人士進行組織串聯的開始,因此更加速情治、特務人員的蒐證行動,
使雙方關係更為對立、惡化。
四、海外同鄉強烈抗議
美麗島事件爆發後,黨政以美麗島事件為藉口,從事黨外勢力的撲殺,政權的瘋狂逮捕,
激起海外同鄉一致的反抗蔣家。
海外的辦事處多受到抗議民眾的破壞,辦事處急忙向警力求助,請來警察駐守,
以防遭受攻擊。
在紐約,海外各台灣人團體正式宣佈成立「台灣建國聯合陣線」,
集中力量推動倒蔣政權勢力的急速發展和營救島內的民主鬥士。
聯合陣線的成立使海外台灣人的推動民主力量步入一個突破性的新階段。
*結語
其實直到今天,發生在近二十年前十二月十日晚間的「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
有若干真相依然尚未明朗。
而就在李登輝總統高聲倡言「新台灣人」論、強調族群融合的同時,
這段被認為帶有族群抗爭政治意涵的「美麗島事件」,
不愉快的歷史記憶,正隨著台灣政治社會的變遷而加速流失。
與今日台灣政治開放的情況相比,甚至有人認為挑起這段悲情記憶就會刺傷族群間的和諧。
然而,基於對這段台灣共同經驗的尊重,我們更企盼的是能誠懇面對歷史,
透過對歷史的真相的探討,令人對此一政治事件有更多的理解與同情,
也讓我們攜手走出悲情,迎向真正屬於我們的新台灣人世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0.198.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0.198.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