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一句】- 轉摘自講義雜誌
—————————————————
家庭是否完整,不在於「多少人在」,而是「在的人有愛」
——作家張曼娟的分享
無法改變家庭的環境,但我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女子拳擊國手黃筱雯,對自我的期許
除了音樂,我沒有其他想做的
——歌手吳青峰對音樂的熱愛
—————————————————
【戴勝益講故事】
—————————————————
★對立與雙贏
在經營王品集團站穩腳步後,因擔憂先前的失敗模式影響發展,因此保守應對,不再增加新店與品牌,企業就此停滯不前。
事業唯有持續擴張,同仁有舞台才樂意為公司付出。不然主廚永遠都是主廚,基層永遠都無法升遷,同仁就沒前途與未來。
最後主管紛紛離去,甚至變成競爭對手。與其培養一個敵人與自己對立,不如想出讓同仁發展,與企業也可獲利的方法。因此重新思考將經驗複製,成為現在的多品牌經營策略。
-----------------
◆成功的經驗複製,讓企業的核心價值得以延續,是減少失敗的另一途徑。
—————————————————
【每日好詩】
—————————————————
唐詩-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公元737~792)
-----------------
元曲-風入松·九日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後)
-----------------
此圖片地點為俄羅斯
◆推薦我三十年來每月必看的講義雜誌,純為『呷好到相報』,並非業配!
戴勝通
訂閱講義雜誌客服電話:02-27067889#112或0800-536789
=================
遊台灣31條旅遊行程
請點我: reurl.cc/ObZog9
雙十專區:reurl.cc/2rR45m
服務電話:(02)2721-7300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
黃庭經講義 在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閒話一句】- 轉摘自講義雜誌
—————————————————
冠軍、排名、紀錄是一時的,我只要做好自己想做和該做的事
— 老羽球世界球后戴資穎對於成就的態度
一個人心靈有太多東西的時候,其實什麼也體會不到。簡單的時候,我們的心才能活在一個更大的空間
— 攝影師柯錫杰的分享
你可以掛念工作,但更該掛念生活
—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認為,要為自己掌握人生主導權
【戴勝益講故事】
—————————————————
多角化 =\= 多樣化
創立王品集團前,我採取「多角化經營」,一連創了九個事業。
將遊樂園與餐廳結合,還有開流行的烤肉店和「吃到飽」,另賣粽子等,甚 至連世界金氏紀錄等都含括在內,簡直就是散彈打鳥,完全不知什麼叫做「專注」。因為所有事業都陸續失敗,一個個結束經營,直到王品牛排,只專注在餐點上,從「一道主餐牛排」做起,現在才有機會成為餐飲業的龍頭。
◆「專注」可以去蕪存菁,讓思緒更清晰,讓視野更遼闊。
【每日好詩】
—————————————————
唐詩-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約於758年前後在世)
-----------------
宋詞-別滁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歐陽修(1007-1072)
-----------------
此圖片地點為克羅埃西亞-十六湖國家公園
◆推薦我三十年來每月必看的講義雜誌,純為『呷好到相報』,並非業配!
戴勝通
訂閱講義雜誌客服電話:02-27067889#112或0800-536789
黃庭經講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充實的部活生活開始?】
記得去年底,小學有發國中的部活體驗宣傳單。學校的入學說明都還沒有(後來還因疫情中止),部活體驗就先跑了,看來日本人對部活相當重視。
當時是只能事前選一個去體驗,結束後再去參觀其他部活,但是其實當天各部活體驗完都收了,根本沒意識到之後也許有想參觀參考的,所以小孩也只有體驗到自己報名的那個部活,兩人當初被朋友拉去女子網球部,那個朋友在外面有上課約上了2年,根本都打趴學姊的程度。
由於學校規模也不是很大,一個年級才4班,當然部活種類也不多,大概就男女網、男女籃、羽球、排球、足球、劍道、吹奏樂、電腦、美術這樣而已。
雖然沒硬性規定要參加部活,但是新生多多少少也不清不楚就被同學拉進去,或是體驗時被親切的學長姐感昭而加入(兩人就是)。
一開學有3天自由體驗,可以都選同處,也可以東看西看。Nano只有選擇女網,而Kano不想跟Nano 同部,就跑去體驗了吹奏樂。然後就入部了。
之後問了她們很多人選歸宅部嗎?她們說幾乎每個人都有參加部活,很少很少歸宅部。甚至好幾個有上補習班的也是部活完又趕場去補習班。
教學參觀和各班級的懇談結束(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490484569/posts/148390527287296/?d=n)後,就是部活說明會。由於雙胞胎參加不同部活,也是只能擇一去聽。我選擇去聽網球,覺得可能很多比賽什麼的,應該會比吹奏樂複雜。
網球部果然很忙,不光有晨練(但要事先提出,老師才能早到校開門),還有外校對抗比賽,我們不是福岡市,大眾交通工具只有一天5班次每2小時一班的社區公車,所以3-4公里範圍內的比賽就是騎腳踏車去,然後有些位在深山的比賽場就只能家長幫忙出車,搭便車的則意思意思給個單程¥100的油錢這樣。所以為此能否出車要先建立LINE群組。
關於LINE群組,小學時真的不會拿到其他媽媽或老師的LINE,而且也不會有群組。除非有加入PTA役員,為了方便會有4-5人的小群組,等學期當完基本上不會有交流也都刪了(組長會要求大家退組然後組長再刪除自己)。日本是個算很注重個人隱私的族群。
網球部因為出車就以學年為主,所以要一年級家長設個群組,然後弄出一個學年代表去加顧問的LINE ,有事由顧問聯絡一年級代表家長,再發到群組。然後今天出席的一年級家長也才到一半,根本也不知還有誰,這樣唐突要決定一年級代表聯絡人也太不公平,根本是出席者無條件中獎。大家都超沈默的。而且除了有讓小孩學網球兩年的家長外,大家都是沒有學網球經驗的,根本連要出車比賽或去當啦啦隊都不知。
還有就是網球部的練習表、對抗賽的日期也條列了,但是小孩其實完全不知這些行程,當然回來也不會講,爸媽也不會知道將來要犧牲多少週末日寒暑假。突然說明會丟出一張練習表,居然黃金週5天要出席3天?!才一年級也,只有撿球而已啊。雖然疫情未退,但是廣島爺奶3月還沒小學畢業就早已伸長脖子在等。後來提出我們黃金週已經有安排,顧問才說一年級有事的沒來沒關係。什麼啦⋯⋯黃金週前一週才丟出黃金週要出席3天,對新生父母很衝擊好嗎?
後來我還串門子到吹奏樂部,跟顧問拿了說明單和練習日表。並加入LINE群組。吹奏樂群組比較單純,只需讓總代表招待入群組即可,就不會跑出很多「朋友」名單來。要不然真的最後都不知哪個家長是哪個關係的,大家也都不會寫本名,有些只有輸入姓的,更是不知是那個恁母(=鈴木,相當於台灣姓陳姓林的)
OGM,8月也是很多活動和比賽,根本無法出遠門啊!也就暑假回台都只剩貴鬆鬆的盆休時期。而且學校的家庭訪問竟安排在暑假第一週直到8/2,然後8月底開學後9月2-3就是 #期末考,(日本2學期制的話,10月是下學期)期末考完還有3天2夜的學級活動。所以暑假既要忙部活又要準備期末考,超忙的啊。以後媽媽自己回台灣嗎?
看來日本國中之後就是課業和部活兩立的忙碌生活開始。除非參加比較靜態且沒有校外比賽的部活吧。
對了,部活又要一大筆花費買需要的練習道具或部服什麼的,真的超燒錢的。
台灣的中學生也有社團活動嗎?媽媽我國中時只有課後輔導課,無止境的上課寫講義和考試。念的高中本身也沒社團活動。所以社團經驗是大學才開始的。大學去了康輔社(還有帶過隊喔)、土風舞社。大家玩過什麼社團呢?
#網球新生要撿球2個月!
#吹奏樂正在把玩樂器然後選定自己的樂器
#不同擔任樂器有不同花費
#吹奏樂部費一年¥2萬
#放學後就是部活時間而且每天
#只有考前幾天不會有部活
#暑假3年級都要卒部準備考高中
#所以暑假在校生還要準備卒部歡送活動
#所以等於沒有暑假可以出國
黃庭經講義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很快,「中天新聞台」也許會消失,但「中天新聞」會挺下去,讓無色理念發光發亮。
蔡衍明是成功的商人,霸氣、率真、講義氣、思考不受框架限制。他出身後火車站富商家庭,父親吃過白色恐怖苦頭,年輕時支持黨外,在台灣賺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到大陸投資設廠,成為第一批西進台商,跟著大陸黃金30年賺了大錢,成為台灣首富之一。台灣人重感情,賺了錢就想投資故鄉,造福鄉親,初期投資飯店餐飲,也賺了錢,經營企業連戰皆捷。
後來因緣際會買電視台,誤打誤撞連帶買了《中國時報》,卻渾然不知「媒體即政治」,闖進政治叢林吃了不少苦頭。入主中時集團,正如他自己所說,只帶了長子進入,其他完全尊重既有班底,初期尚能相安無事。
但《中國時報》有自己的報性與獨特的組織文化,蔡衍明經營企業一路順遂,也有自己的理念和風格,更不懂如何與新聞人溝通相處,大約1年後開始發生文化衝突。
《中國時報》長期與《聯合報》並列兩大報,內容相對較開放,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余紀忠先生文人辦報,輕視組織管理,自己找能人幹才,給最優厚薪水與獎金,重要新聞自己指揮編採,主筆室擺張辦公桌坐鎮指揮。直接領導的風格養成編輯部人人頭角崢嶸的特殊文化,報社充滿自由主義、反權威色彩。
蔡衍明第一次和報社中層以上主管會面,就有人挑戰他的政治立場,詢問未來《中國時報》是什麼顏色?形同要他交代政治立場,已預告遲早難免發生的文化衝突。
他受正統國民黨教育長大,自認為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到大陸拚事業30年,又見證大陸經濟社會神速的進步,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希望中國富強。但台灣政治環境變了,不再是他成長時那個鼓勵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社會,「親中」成為政治不正確。
大陸應尊重台灣人感情
他認為兩岸和平、合作最有利,台灣不需要敵視大陸,大陸應尊重台灣人的感情,誠懇幫助台灣發展經濟,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兩岸就可以漸漸融一。素樸的「無色」理念,看在反中人士眼中,卻成為「賣台」。他們連結他的政治觀點和在大陸賺錢兩件事,輕率認定「拿共產黨的錢、幫大陸辦事」,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他接掌《中國時報》的所有風暴,都源自這二點。第一,頭角崢嶸的《中時》文化和賺錢企業家之間的文化擦撞,一些舊人不服紛紛拂袖而去。而《中國時報》是個大報,動見觀瞻,內部衝突外溢效應,讓討厭在大陸賺錢台商的人抓到機會,加碼攻訐蔡衍明「親中」、「賣台」,加上幾個政治立場鮮明的幹部,離開《中國時報》後,以親歷其境的身分加油添醋提供素材,更讓人百口莫辯。
經過這次中天新聞台關台事件的衝擊,一些真相漸漸浮現。所謂旺旺中國每年領取「補助款」,其實是大陸對企業的獎勵補助,所有中外企業都依法領取,並非獨厚旺旺中國,而旺旺中國和旺中媒體集團是兩家公司,前者是香港上市、大陸營運的公司,後者是台灣媒體集團,同一位董事長,但股東結構不同、法遵不同。
關台風暴過程中,曾有民進黨立委企圖打「國安牌」置中天於死地,在立法院質詢國安局,要求說明旺中集團和大陸是否有不法關係?國安局明確回答,中天換照無關國安問題,NCC主委亦有類似陳述。民進黨完全執政將近5年,蔡衍明有任何不法,老早查清楚了,「紅媒說」可以休矣。
社會大概都認定蔡衍明是統派,其實未必準確,這牽涉到定義問題,什麼是統派?2014年蔡衍明在上海主持《旺報》舉辦的「創富論壇」,在開幕演說中主張,應該用「融一」取代「統一」,先促進兩岸融合為一體再談統一。請注意,這是在大陸的演說,是對北京當局的建言。
兩岸融一可以過好日子
回到台灣,他多次在報社主筆會議進一步說明,「融一」是漫長的過程,大陸要心靈契合、和平統一,就是代表要讓台灣人心甘情願接受統一,何況「統一未必代表統治」。但台灣不能逢中必反,不能追求法理台獨,要讓大陸對統一不感到絕望,善用兩岸融合的進展,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這才是台灣的最佳策略。他倡議「無色覺醒」,簡單說,就是不藍、不綠、不紅,從人民角度思考未來。請問,這是統派嗎?
論媒體老闆介入編輯台,先不談法理爭議,德國歷經多年憲政層次的辯論,最後肯定媒體老闆身為媒體一分子,也有權力分享媒體所擁有的新聞自由。就個人所學所知與實務經驗,全世界、全台灣,從過去到現在,恐怕沒有一個媒體老闆不介入編輯台。
再看看眼前各電視新聞台老闆,誰不介入編輯台、介入政治,遑論民進黨政府毫無遮掩介入媒體,甚至操控NCC委員提名,把獨立機關變成手中玩具,不但介入媒體,還進一步剝奪反對方媒體經營者應有的新聞自由,合理嗎?誰更對不起受播大眾?
這隻鬥犬霸氣,但願意溝通,也能夠溝通,他的見解常常很跳躍,有時超前思考太多,讓人直覺不可思議,深思卻感到有道理,有助突破思想框架。
蔡衍明常說「碎碎念是最好的管理方法」,他表達很直接,不習慣的人容易受不了。但他主持會議從來沒有會議紀錄,也不追辦,幹部各自心領神會,微信群組更多是屬於「盍各言爾志」的性質。
這才是真實的蔡衍明。
(作者戎撫天為中國時報總主筆)
黃庭經講義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見她的腳力較好,然而,她選擇默默地守護在老伴身後。追隨二人的身影,終於來到一座米色建築物前,抬頭一看,是九龍城街市。
二人有默契地沿着電梯直上二樓,轉彎來到一個檔口前,不少迎面而來的途人都親切地打着招呼。如果是九龍城的老街坊,必定認識老爺爺,他有一個稱號——「蛋王」,人人喚他「錦叔」;老婆婆就是「錦嫂」。二人如此相依,說是愛情故事,倒不如說是一份情義,就如悉心孵化出的雞蛋,破殼時傾湧而出。
行行出狀元
這是多麼恆常的一天。夫婦二人七時正就會到附近茶樓飲茶,八時正回到檔口準備開檔功夫。檔口由數個鋪位連成,燈一亮,上方掛着「錦記蛋莊」的老舊招牌醒目起來。錦嫂先將最外圍的乾貨填滿,先是米油鹽糖這些日用品,整齊堆疊於層架內。然後是上方的香料及豆類,以透明小袋包裹着,香料有丁香﹑桂皮﹑花椒﹑草果等;豆類則有西米﹑薏米﹑花面豆﹑鷹嘴豆等,種類繁多,但都有條理地分門別類,寫好標籤價錢掛好。拐個小彎,上方掛的是較為值錢的山珍海味,有花膠﹑海帶﹑沙爆魚肚等,接着,她又走到中央的雪櫃前,將蓋面的布打開,裏頭有螺頭﹑蠔豉﹑生曬蝦乾﹑鮑魚等。更珍貴的,他們有三十年的老陳皮賣,而且價錢相宜,多是識貨之人才懂門路。檔口幾乎整理好了,此時,方見錦叔緩緩地把一盤盤的雞蛋推出來。雞蛋,當然是小店的鎮店之寶。所謂行行出狀元,錦叔亦因為對雞蛋相當有研究,而有了「蛋王」的稱號。
現時,檔口只賣三款雞蛋。第一款是內地的湖北蛋。優點是體積較大,蛋黃帶甜。缺點則是運送時間較長,而且內地運送期間的保存較惡劣,導致質素參差;第二款是歐洲蛋,西班牙出產,算是歐洲當中最便宜的雞蛋,蛋殼色澤偏深,體積較小,但勝在運送時,用貨櫃雪藏運來,所以較少壞蛋出現。雖然雪藏過的雞蛋味道比較遜色,但西班牙蛋蛋殼較厚,所以保存得較好,仍能保留蛋味;第三款則是香港蛋,元朗出產,他表示香港蛋不是任何地方可以買到,坊間不少都是騙人,用大陸蛋假裝,就連錦叔都被人告過兩次,指其賣假蛋,現在網絡都仍然在流傳,他有點勞氣地拿出一張證書,上面標明了雞蛋的出處:「你睇吓呢張證書,你話邊有得假呢?」如此多人掛羊頭賣狗肉,此蛋必定是好蛋。他解釋本地的雞場,現在只餵飼粟米,不會餵飼廚餘,所以煮出來的雞蛋較香較滑,而且較安全,只是價錢貴一點,賣三元一隻。
然則,如何分辨雞蛋的好與壞?錦叔托托眼鏡,得意地道:「我好多嘢都知,已經達到神化,一睇隻蛋表面就知好唔好。」至於門外漢,則要先從「買」入手。一般方法就是照燈,照燈能看到蛋黃有沒有黏殼及散黃,因為黏殼就會有細菌,變成黑色,所以雞蛋在燈光下要晶瑩剔透;此外,有部分商家為了賺錢,會照樣出售受精蛋,受精蛋煮熟後會呈一半水,一半實肉狀態,不能進食。故此照燈時要留意蛋黃有沒有紅筋,有紅線的話就是受精蛋。再來就是聽聲,拿起雞蛋輕晃,如果有「噗噗」聲,就叫響殼,代表雞蛋暗藏裂縫。煮雞蛋時,主要看打出來的蛋黃是否好看完整,以及蛋白是否清澈夠膠,他舉例指,現時泰國蛋的質素很差,因為那邊天氣較熱,雞喝水比較多,蛋液就會較稀,一旦壞了甚至會變水。
此外,很多人關心蛋黃是否偏紅,以為偏紅代表靚蛋,但原來蛋黃偏紅是人工造成,因為加了蕃紅粉,他謂:「最初嘅蛋全部都係白蛋黃,後來有人教佢哋養雞時用紅粉餵雞,蛋黃就變成紅色啦。」故此,靚蛋與否,跟蛋黃是否偏紅無關。他強調,買回家的雞蛋不要放在雪櫃門,因為一開一關﹑一冷一熱就會令雞蛋變壞,保存得當的話,雞蛋放在雪櫃一個月也沒有問題。放好了最後一盤雞蛋,已經將近九時,小店正式營業。
情義我心知
開檔後,錦叔反倒清閒,老人家都愛講舊陣時,難得有人當聽筒,他便滔滔說起。
錦記在一九五五年至五六年開業,至今已經七十年,養了錦叔一輩子。他猶記得自己仍是小伙子時,就已經跟着母親穿梭於街市間。媽媽在日軍攻打香港前是當小販的,當時窮苦人家有臘味就賣臘味,過年就賣糖果餅乾,他讀書時已經幫忙擔雞蛋出來賣,每晚都做到凌晨兩三點,幾兄弟姊妹從小做到大都是這樣做。然而,大哥卻爛賭成性,欠下了一屁股債,家人把家當都拿來填數,當時仍在讀中學的錦叔,沒有錢買貨到街市上賣,於是就去找一些相熟的買手求助:「佢哋聽完就話得啦,我幫你,我畀雞蛋你賣,冇錢找數我哋幫你承擔!嗰個年代啲人好講義氣。」做習慣了就繼續做,於是,他開始了全職賣雞蛋的生涯。先是在九龍城的臨時街市租個小位置擺賣,黃大仙的居民﹑九龍城寨的人都跑來買雞蛋,當時生意最好,而且周圍都有雞蛋檔,很多人見沒甚麼好賣就賣雞蛋。後來新街市落成,他就搬入現時的鋪位,上街市至今剛好三十一年。
賣雞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多問題要面對。一來,因為需要存貨空間,要有很大地方才做到,租金及人工卻愈來愈貴;二來,買賣雞蛋風險高,譬如入貨十箱雞蛋,當中可能有一箱是壞蛋,供應商不會退貨或退款,虧款要自己承擔,加上現時的人要求高,人人都知道衛生二字,不同以前隨便有得吃就好,爛了的雞蛋都有人買,他笑言:「有人食臭蛋架!仲叫我唔好掉留畀佢,真㗎!其實炒熟食冇事,反而更易消化。」;三來,雜費重了,放雞蛋的紙卡,現在要三毫子一個;至於最艱難的,就是沒有來貨,以前大陸沒有貨來的話,香港就沒有雞蛋賣,所以要靠賣家的眼光,錦叔自豪地表示,自己確是比人勝一籌,他去買貨時,其他買手都會找上他,問今日環境如何,倘若看時勢不太好,就要多入貨。如此愈做愈難,他也唏噓表示這一行站不住腳,多數行家都做不住而倒閉了。至於他可以屹立至今的原因,就是信譽。就如有禽流感時,蛋檔理應第一個遭殃,其他檔口都做不住,他反而生意更好:「人哋話我賣好貨,相信我,靠唔靠得住,有人知道嘅。」成功之人,在於願意扶持別人。
錦叔於街市有他的江湖地位,因為他是一個相當重情的人。他直言,太好生意他也不想,不能佔盡街市的所有客人,寧願自己虧一點,讓人家也賺一點,他豪氣地說:「原本賣菜唔可以賣雞蛋,應該屬於樓上乾貨區,但人哋都係搵食啫,我冇理由倒人哋米啊?冇咁自私嘅,我咪扮睇唔到囉!我就係咁樣做人。」或許早已接受只有辛苦,沒有發達的事實,對於錢財,他不是太緊張,但求賺夠養活兒女,一家平安就好了。
他一輩子,這是這樣為家庭﹑為別人。想起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要背起整頭家。這就由認識錦嫂開始。二人未結婚時,錦嫂在旁邊的菜檔賣菜,二人如此認識而相戀到結婚。當時女方的父母相繼離世,留下兩個弟妹要她照顧,錦叔於是也擔起她的家,供養他的弟妹,更拚命地工作,早上六時起床,一直做到凌晨五時回家睡一會,又回來工作。回想起來,他不禁嘆聲辛苦,需要很大的能力才做到:「而家唔得啦,八十九歲啦!」只是,凡事有借就有還,舊債他扛起了,於是得了肺癌,電療了十次,氣喘﹑精神沒有年輕時好。他說,是因果。他不是相信鬼神,而是信人緣,所以除了日捱夜捱外,也忙於交際應酬,畢竟做街市生意,人家不打擾你,除非當你是兄弟。應酬多,街市佬煙酒不斷,老來還是要承擔其果。他調侃現時還能走路,不用柺杖已經很好。只是,捨不得退休。做慣了捨不得熟客,多年感情,大家又常常聊天過日辰,令他覺得還有一點生存活力,不做了會寂寞。然而,四個兒女都不肯接手,他開口:「能夠做幾多就做幾多啦,應該仲做多一兩年啦,九十一二歲已經頂盡啦,冇啦,等死咋嘛。」
說起死亡,他也不畏懼,他說,人都規定了一個時期,一雞死一雞鳴,這屬必然。那時候,他也就功成身退。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錦記蛋莊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市政大廈1259號鋪
電話﹕2382 263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7:3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