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林場 ◎劉克襄⠀⠀
⠀⠀
我又聽到了藪眉的鳴叫
劃破殘留的林場
清亮,深遠
夾雜著,透明和不安
⠀⠀
一個人進入森林時
才會鉅細靡遺的聽見
⠀⠀
那不止是一隻鳥的生態習性
一種生命跟宇宙的對話
還有持續警示的吶喊
甚至是,森林最後的呻吟
⠀⠀
我滿懷愧疚地進去
站在一片空曠的林心
瞭望著荒廢的伐木現場
試圖憑弔那些仍殘留在地底的根莖
⠀⠀
它們死了
以屠殺很久之後的死去
繼續在現場腐壞
⠀⠀
在現場,在旅人的歡笑中
繼續被忽視
被遺忘
⠀⠀
▲大雪山林場,戰後早期台灣林場之一,完全使用林道運輸,改變了以往鐵路、索道為主的運輸型態。林業沒落後,轉型為現今的森林遊樂區。
⠀⠀
-
⠀⠀
◎作者簡介
劉克襄,生態系自然人。日行性,習於晨間慢跑。棲息於台北或台中,喜出沒於山徑、鄉鎮、菜市場。勇於嚐百草,知覺敏銳。擅長在城市感受自然端倪,在日常發掘溫情興致。寫作不輟,熱衷繪圖。現職中央通訊社董事長,窗口鳥友為麻雀、斑鳩和八哥。
⠀⠀
-
◎小編 @number053 賞析
⠀⠀
「他自然寫作的成就太高了,以致於我們時常會忘了他是詩人出身。」唐捐在臺大現代詩課堂上,曾對劉克襄有如此評論。劉克襄在現代詩的寫作上,除了我們先前賞析過的政治詩,在生態方面更是有著他獨特的眼界。這首詩出自於2006年出版的詩集《巡山》,是劉克襄在投身自然書寫後,回頭關照現代詩的具體實踐,在語言的力道上較他前期的生態詩舒緩。從作品來探悉,屬於臺灣特有種的黃胸藪眉在這首詩中,成了為森林發聲的主體;而這種「發聲」是憑藉著我「一個人進入森林」才「鉅細靡遺地聽見」。在劉克襄筆下,這裡的森林是只有他一個人所看見、聽見的,他把感官給全數交給了自然,感受這些最原始、真誠的聲音。
⠀⠀
早期在政治局勢與社會安全的考量下,政府為了避免共匪、叛亂犯窩藏山區,所以延續《戒嚴法》的《國家安全法》規定:登山必須申請入山證。這種「封山」的舊習即便民主化之後都仍然存在,國家公園或林務局動輒以淨山、路況差等名義禁止民眾入山,一封就是十多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山林」也幾乎成為專門供給木材的區域,人與自然的連結僅止於經濟上的剝削。「那不止是一隻鳥的生態習性/一種生命跟宇宙的對話/還有持續警示的吶喊/甚至是,森林最後的呻吟」這節中,劉克襄藉著藪眉的叫聲來引入他想要呈示的主題,並藉由轉化修辭的擬人手法書寫。
⠀⠀
顯而易見地,這個「持續警示」是給予濫伐山林的人類。從詩題「大雪山林場」切入,這座位於臺中的林場戰後開始被開採,在臺灣林業沒落後轉型為如今的「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也因此,劉克襄「站在一片空曠的林心」時才會「滿懷歉疚」,憑弔那些過往人類對自然做過不堪的歷史,而如今「它們死了」——或者說早已死去,並「以屠殺很久之後的死去/繼續在現場腐壞」。劉克襄寫出了如此的場景並營造出人類生命消逝的氛圍:「屠殺」、「死了」、「憑弔」等詞,更進一步地拉近了人類與自然生態的距離——沒有誰比較高級,沒有誰有權力屠殺誰。
⠀⠀
從人類的歷史演進來觀察,1949年頒布的戒嚴令明訂集會結社、入山和圖資皆受管制,普通民眾的途徑只剩透過山岳協會、救國團這類特許組織,才能從事登山活動;1968年後,警備總部和林務局逐漸放寬山地管制,最終於2001年取消了高山嚮導證制度和至少3人的機關/團體申請要求,讓登山真正地成為了全民運動。在這首詩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及運動性質的「登山」,但卻從「林場」的定位為讀者帶來時間與空間性的延伸思考——不只是從單純山林生態被砍伐的角度,更從人類歷史共業的角度出發。
⠀⠀
劉克襄在現代詩中除了書寫政治記憶、為社會歷史的正義發聲,同時也關注自然生態的處境,可以說很全面地對於世界的事物懷有一份愛與關懷。這首詩最後一節文句跨節的跳接「在現場,在旅人的歡笑中/繼續被忽視/被遺忘」顯示出這段被「屠殺」而後「腐爛」的悲劇,在「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名下,成為一個「歡笑的場合」,林木的死亡在人類無視的情緒下,顯現出極大的張力。劉克襄在抒情中結合一條清楚的敘事線,同時以多種層次的諷刺,對於人類的健忘予以深層的譴責。森林對於我們究竟是什麼?對於一個「生態系」,我們應該如何定位並看待?無論是對於過去發生的歷史或是無法逃避的未來,這都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
⠀⠀
-
美編: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生態詩 #劉克襄 #巡山 #大雪山 #鳥人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06.html
黃胸藪眉 在 Little's 149 cm Lif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賞鳥日記最後一篇🦜
這次比較多失敗的照片🤣
話說拍鳥真的好難
首先你要有鳥緣(牠不來也沒辦法)
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拍得到
(常常在拿相機的時候跑掉🤣)
即使拍到了,人家也不一定想給拍
(所以我有很多「糊糊鳥」和「背面鳥」🤣🤣🤣)
常常有人問:拍照就好了啊,幹嘛還畫
問題就是我拍不到的太多🤣
想要全記錄就得畫囉(敬請期待😉)
以下照片有
#冠羽畫眉
#紅頭山雀
#茶腹鳾
#火冠戴菊
#煤山雀
#黃胸藪眉(#藪鳥)
#酒紅朱雀
拍攝時間:2020/12/14~12/15
拍攝地點:阿里山遊客中心、沼平公園
相機:Nikon P950
#nikonp950 #birdshots #bird #birdphotography #birdsofinstagram
黃胸藪眉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窩動保時事追蹤 【國家認定有害!養美洲綠鬣蜥需登記】
為遏止外來種美洲綠鬣蜥(Iguana iguana)的危害,農委會決定從飼主管理下手,於8/20公告「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之人工飼養、繁殖陸域野生動物種類」及「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陸域野生動物之種類」兩項名單中,綠鬣蜥皆新增入榜。
公告生效前已經飼養綠鬣蜥的飼主,需在今年11月30日以前向所在地縣市政府辦理登記。
*辦理登記須準備文件:
☞1.野生動物登記申請表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File.aspx?fno=74554
☞2.身分證明文件。
☞3.動物清楚可供辨識之照片。
【以棄養寵物之姿,侵佔大量土地】
綠鬣蜥在成為人見人厭的外來種前身,是滿足寵物市場的奇獸。自從2001年開放人工繁殖個體進口,多數飼主未評估其飼養需求以及達兩公尺的成體,在熱潮退燒後,綠鬣蜥紛紛現身野外,讓農委會直指人為棄養是其入侵的來源。
棄養寵物通常有兩條路,一是無法適應環境或順利繁殖而在野外自然死亡,二是找到生路、落地生根,子孫滿堂成為原生物種的夢魘。臺灣氣候合適加上缺乏天敵,讓綠鬣蜥默默走上第二條路。
早在2013年,屏科大保育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研究團隊已觀察到南部縣市出現了穩定的綠鬣蜥族群。
外表嚇人的綠鬣蜥不會主動攻擊人,但以果實、農作幼苗為食使得農民生計損失慘重;族群擴大與原生物種競爭而影響生態平衡,更別提天生挖掘的習性,造成植被破壞、電線短路、道路塌陷和堤岸侵蝕等基礎設施損害。
目前野外個體僅透過捕捉移除減低數量,雖數量逐年增加,但成效難評估。
【不只綠鬣蜥,這些物種也要登記】
除了外來種綠鬣蜥飼主要登記,經公告之物種,飼主也需在11/30日前向縣市政府辦理登記才能繼續飼養。
未來沒有主管機關同意者,不能再行繁殖。而且要登記要快,因為逾期未登記或違反規定繁殖者,可處新臺幣1至5萬元罰鍰,並可沒入飼養的動物。
本次名單中,臺灣本土陸域物種增列保育類食蛇龜以及金鵐、臺灣朱雀、岩鷚、黃胸藪眉、白耳畫眉、栗背林鴝、冠羽畫眉等13物種;非臺灣地區之國外物種增列瑤山鱷蜥、豬鼻龜、琉球地龜及黑胸葉龜等72物種。
☞ 請確認你家動物有無在名單上,記得去登記: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File.aspx?fno=74552
【非法持有保育類動物,即便登記仍是非法!】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登記即可繼續飼養,但該物種仍受野保法規範,未來要輸出入、買賣、陳列展示都應依法申請。
另外,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提醒,保育類動物非經許可不得私自繁殖,所以不存在可交易的合法人工繁殖個體;如果原先非法持有保育類動物,即便登記了也不會因此合法化。
————————————————
訂閱窩窩,協助我們追蹤動保重要時事:https://wuo-wuo.com/subscribe
————————————————
黃胸藪眉 在 台中一中生物研究社- 黃胸藪眉是臺灣畫眉科的鳥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黃胸藪眉 是臺灣畫眉科的鳥類,臺灣18種(包括外來種)畫眉科鳥類中,有12種是臺灣特有種,三種是臺灣特有亞種,黃胸藪眉就是臺灣特有種特徵...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