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有些時候,是編劇會刻意的將某些巧思放在電影裡面,用彩蛋的方式來致敬、伏筆,或是單純的揭示未來續集可能的走向。
(例如,皮克斯工作坊、迪士尼影業中的數字、角色或色彩的隱喻;漫威系列中以往必定出場.....但以後不會再有的老人家--史丹李;或是漫威的彩蛋系列。)
但更多的時候,是編者作者根本就沒有那些想法,只想呈現自己的劇本,但是粉絲就腦補起來了,將一堆根本不在作者創作設想之中的元素,硬是加在裡面,然後可能還會大讚編劇或導演天縱英明,把這麼多堪稱典範的元素不著痕跡的加在裡面,還好自己心細眼尖、博學多聞,才能把這其中的隱藏伏筆一一看懂挑出.......
例如,很多人把周星馳的《功夫》捧上了天,說裡面蘊含了多少上乘的攝影技巧、多少心理學學說、多少編劇電影學說、多少"後現代主義"、"存在主義"云云........不可否認,周星馳是個電影天才,喜劇表現的能力不在話下,也有過很多驚人的經典作品。
但我甚至不確定他本人對"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這類的哲學議題所知多少??又是否能熟捻到可以把這些理論完整的融入一個特效功夫喜劇電影之中??
我總以為,要評論一個人,不是只看個案(一個電影一個作品),而是要看通案(一直以來的作品水準)。
就比如說,看到一個人用小石頭打到40公尺以外的東西,我們會覺得他準;但是真的準,還是矇的,那就再遞給他十個小石頭,如果10能中8,那我就會相信他是真準。
又譬如說,近年來導演 克里斯多福 · 諾蘭,當年的《記憶拼圖》(2000)是很好的作品,但他是不是一個好導演,就要從他之後的作品來看了。
之後從《針鋒相對》(2002)、《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頂尖對決》(2006)、《黑暗騎士》(2008)、《全面啟動》(2010)、《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星際效應》(2014)、《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一直到最近的《TENET天能》(2020),都無一不是精彩作品,所知所聞太少、專注力不購的人,甚至連看都看不懂........
#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個很優秀的說故事人了。
而以這種角度回來看周星馳。毫無疑問,從1990年開始,他的作品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直到1995年間這些作品在電視、電影、票房跟文化影響力上都有巨大影響,這段時間的他毫無疑問是個偉大的喜劇演員。但我個人覺得從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開始,他演繹故事的方式開始定型,其他轉變卻讓人有"不如從前"的感覺,而那恰好卻是他跳脫演員身分後的一個轉折。
他的第一個編導作品是《凌凌漆大戰金鎗客》,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作品,也取得很大的成功;但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也都是他編導的作品,他的風格開始從這裡改變。
之後的《喜劇之王》風格就很不同了;但幾年後他贏來了一個大成功《少林足球》,後來的《功夫》更是把他推上了巔峰,界線畫到這裡,我會覺得他也是成功的導演。
但後面的作品就開始毀譽參半,然後開始毀多於譽了.......到後來,很多支持他的,已經"只是"影迷(看的是一個信仰);出來的作品也早已經不像過去演員時代那樣搞笑與劇情並重、表演跟詮釋都佳的--能夠輾壓同時期作品了。
所以把他後期的作品一連串看起來,我不認為部分人對《功夫》一片的極佳讚譽,就是他一貫的編導實力;若是有人說《少林足球》、《功夫》是"偶有佳作"中的那個佳作,我還真無法反駁他。
從這裡回頭看,你說他是否真的如某些影片中說他能將各種攝影技巧、哲學主義理論融入作品中云云的話,我真的會覺得那只是影迷自我投入、對號入座的解讀。
或許,那些被認為是他刻意為之的高明手法,只是對號入座的結果;不然後面的作品怎麼又沒有這麼高明跟富有哲理了?
--------------
而之所以會讓我有這種發想的原因,其實只是一路看下來的體會跟反向思考,但直到有一天,讓我看見了一則新聞,才讓我這個想法落了實槌。
還記得2019年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那個神作---《小丑》嗎?
對我來說,那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但只要是神作就會有人追捧,有人追捧就會有人吹捧;當少部分的人一看又看再看下,憑著火眼金睛來說出裡面有多少隱藏巧思、導演演員致敬,又挖掘出多少隱藏彩蛋時,導演陶迪 菲利浦斯卻在公開的訪問中直言 : 「我不做彩蛋的,任何人在我電影中指出的彩蛋都是個錯誤。」
這巴掌,其實抽的超響。
也說明了,我的某些想法可能真的發生,只是各種美麗的誤會粉飾了影迷、陰謀論者、抱大腿者與導演、演員、編劇之間那些沒有明說的界線。
------------------
這讓我想起我高中畢業打工的一個趣事。
某一天,我跟同事伊果(eagle)在聊天時聽他說了一個故事。
伊果說他有一天跟吉米(Jimmy)在廚房倚牆聊天時,忽然覺得眼角一動,兩人都瞥見有一隻大隻的德國蟑螂在兩人之間的牆壁上爬動,就在兩人大驚正要閃避之際,忽然一隻手拍了上來,蟑螂登時爆漿慘死。
兩人一看,出手的人正是傑瑞(Jerry)。
只見傑瑞徒手趴死蟑螂後依然面不改色,卻也是不發一語的走到一旁的水槽洗手,伊果跟吉米兩人目睹此事,又看到傑瑞的雲淡風輕,便相當欽佩的走向水槽。
伊果開口(用台語)說 : 「喔~乾!! 你魄力這麼好啊! 這麼大隻蟑螂,你直接一巴掌打死! 實在有夠猛的!!!」
哪想到傑瑞一邊拿擦手紙抹乾手上的水珠,依舊面無表情的回答 : 「沒有啦! 我剛剛是想說用手拍在蟑螂旁邊的牆上,好嚇一嚇那隻蟑螂;結果手舉起來,蟑螂就嚇到了,但是逃跑的方向剛好是自己拍下去的地方....................」
我真心認為,很多神作被吹捧的那麼厲害,大抵上就像這種誤會一樣的美麗。
.
.
.
#其實我是要講本貼文第一句的那部電影
#哪裡知道講到後來就歪樓了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影 #動畫 🎥 暮光男羅伯派汀森演完《天能》 尼爾後,雖然是配角但暖男形象讓他再度爆紅! 🎥 全民宅男老婆《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的雷姆,紅到讓人忘記女主角其實是艾蜜莉亞 🎥 《阿拉丁》 真人版電影誰記得阿拉丁?茉莉公主跟威爾史密斯的神燈精靈超搶戲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電影後,印象最深刻的...
黑暗騎士 小丑 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脫稿玩家》(Free Guy, 2021)與《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 2018)一樣,都是人類進入遊戲的故事。不過,兩部電影還是有個不同的基本設定。在《一級玩家》,所有電影中的角色,都是人類進入遊戲中,彼此互動的故事。換句話說,就算是在遊戲中,每個角色都還是真正的人類,只是因為穿著「遊戲角色」(skin),才會出現在遊戲當中。
下面放的這張照片,就是所有電影與動畫中的角色,全部脫掉skins之後的本尊。XD
.
#AI_vs_NPC
但是,在《脫稿玩家》中,並非所有角色都是穿著遊戲角色的人類,主角蓋伊(Guy,萊恩雷諾斯 飾演)並非進入遊戲的人類玩家,而是遊戲中早已設定好的背景人物 (Non Player Character, NPC),在現實世界中,沒有對應的實體人類,而是由遊戲中的程式語言所塑造的虛擬人物。換句話說,蓋伊與他的好友,銀行守衛巴迪(Buddy,李利萊爾豪艾里 飾演),都只是數位虛擬程式,也可稱為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脫稿玩家與經典電影
電影會命名為「脫稿」玩家,就是因為蓋伊這名 AI,脫離他原本的背景角色 (NPC),因為意外戴上墨鏡,擴大視野,而莫名其妙地開始參與所有人類化身的遊戲時空,遊走在遊戲世界,透過打怪、集點、與晉級,不知不覺地,從一名平凡的「某人 (guy) 」,脫稿玩成《自由城市》(Free City) 的頭號「英雄人物」。
蓋伊因為愛的觸發,而脫稿玩成英雄,這樣的故事主線,確實有趣。不過,與《一級玩家》一樣,觀看《脫稿玩家》的樂趣不只存在故事本身,還有搜索畫面細節中的彩蛋時,所引發的樂趣與會心一笑。只是,不同於《一級玩家》的彩蛋,多半是具體的物件與人物,《脫稿玩家》的彩蛋,多半是經典電影的經典片段。
.
#樂高玩電影
《脫稿玩家》一開始,就描述著蓋伊既滿足又歡樂的人生,有著平凡規律卻又自給自足的人生。他滿意每天鬧鐘一響,就與唯一同居者小金魚道早安、每天穿著一樣的制服、喝同一款咖啡、與相同的朋友互動,即使連銀行被搶,也都熟悉到沒有恐懼。對於蓋伊來說,自由城市是個幸福的天堂,雖然他賺的薪水,始終無法讓他累積到足以購買一雙夢寐已久的球鞋,他仍是甘之如飴。
蓋伊對於自己人生的滿意與欣喜,就如同《樂高玩電影》的建築工人艾密特 (Emmet Brickwosky),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於身為城市的小螺絲感到非常自豪,也熱衷融入平凡的人群。
不過,艾密特的人生忽然改變,因為一位神秘的黑衣女性的出現,莫名引發他的好奇,牽動他平靜的心,勾引他走進一條從未想像的道路,進入新的世界,也開創新的思維。自此,艾密特在一連串半推半就的巧遇與巧合,意外由平凡的普通人,變成一位成就新世界的大英雄。
《脫稿玩家》亦然,導演與編劇打造出一個雷同於艾密特的蓋伊,讓他的講話神情、單人早餐、熱愛工作、喜愛咖啡、與他人互動等等,都雷同於《樂高玩電影》的艾密特,暗示這是個關於,1) 個人意識覺醒的故事;2)只要願意改變,就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新世界;3) 這個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神界;4) 存在的意義,需要自己有意識地去創造。
除了個人的意識覺醒,《脫稿玩家》的蓋伊與《樂高玩電影》的艾密特一樣,都是因為一位穿著黑衣的女性,翩然走入他的視野,而改變他的人生。不過,因為一位黑衣女性意外邁入主角視野,而改變原本的人生目標,《脫稿玩家》除了參考艾密特的故事之外,更為直接的影射,應該是《玩命再劫》(Baby Driver, 2017) 的紫色耳機女孩。
.
#玩命再劫
寶貝(安索艾格特 飾演)是《玩命再劫》的男主角,電影一開始,當他完成第一檔搶案的逃案駕駛之後,被安排去買四杯咖啡。從大樓出來,背景音樂是 Bob & Earl 的〈Harlem Shuffle〉,他先是經過鞋店,櫥窗陳列著許多皮鞋(讓人不禁想到蓋伊也在球鞋櫥窗逗留),然後進入咖啡店,店員問他的需求,也問名字,他回答「寶貝 (Baby)」,與此同時,他看見人行道上一位戴著紫色耳機聽著音樂的女孩走過,心神出竅,已經愛上這位夢想中的女孩了。
在《脫稿玩家》,蓋伊買好咖啡, 與好友巴迪並肩走在人行道,眼前走來一位戴著太陽眼鏡的短髮女孩,一邊哼著瑪利亞凱莉〈Fantasy〉,歌詞剛好來到
But it’s just a sweet, sweet fantasy, #baby / When I close my eyes, you come and take me / On and on and on, it’s so deep in my daydreams
頓時,蓋伊失神,馬上說「這就是我的夢中女孩」,此言恰巧符合〈Fantasy〉歌詞中的:As you’re going to my head / And my heart beats faster / When you take me over。
《脫稿玩家》與《玩命再劫》的男主角,都是在街頭被哼歌的女孩吸引,愛上在人行道上自我投入的女孩,相當符合傳說中的「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因為被女孩激起的愛,成為改變他們人生的動力,自此,寶貝不想再為老闆開車,蓋伊也不想按照原本的角色規劃,而逐漸脫軌演出另一場人生劇碼。
.
#黑暗騎士
在蓋伊工作的銀行,時時都會有蒙面怪客進入搶劫,這場搶劫遊戲,完完全全是《黑暗騎士》的戲碼,複製「蝙蝠俠」開場的小丑搶案。只是,《脫稿玩家》的搶銀行,每次都是不同玩家當搶匪,當他們進入銀行叫囂,每每都會戴太陽眼鏡,偶而也會有玩家,懷抱他人老婆的美女同行。
.
#怵目驚魂28天
基斯與毛瑟在《自由城市》,原本應該是打算以恐怖兇狠的扮相,恐嚇玩家。但是,毛瑟穿著宛若在《怵目驚魂》的死神裝扮,卻改換成粉紅色兔裝,結果一點也無法傳達威脅的恐懼感,只剩下詼諧的模仿與歡樂的扮裝。當然,幽默搞笑就是《脫稿玩家》的基調,六塊肌的粉紅兔警察肯定不是帶來死訊,而是樂趣。
.
#明日邊界
在《明日邊界》,當凱吉上校(湯姆克魯斯 飾演)還是個菜鳥,打擊力還是零的時候,意外在戰場上,遇到人稱「凡爾登天使」或「金甲悍妞」的女戰將麗塔(艾蜜莉布朗 飾演)。此時的兩人戰績差距懸殊,麗塔遠遠超越凱吉,但是,她發現凱吉也有不斷死後重生的能力,於是跟凱吉說「當你再次登入之後,記得來找我」。
.
#一級玩家
《脫稿玩家》與《一級玩家》一樣,都是關於遊戲的電影。不過,兩者之間的連結,在故事畫面中,也有一場直接的模仿與致敬。
.
#楚門的世界
《楚門的世界》與《脫稿玩家》都將生命的存在,視為劇本操作,主角若想要逃脫自己被既定的生命劇本,必須倚賴極強的脫困意志,衝破眼前無數的困境為難,才有可能找到劇本之外的其他答案。
.
.
全文在這裡,趕快點進去呀!
放心放心,不會爆炸:
〔不只《楚門的世界》!《脫稿玩家》致敬的七部經典電影,一切始於那首〈Fantasy〉〕-->https://bit.ly/2Y3fuuT
.
.
#TheLegoMovie2014
#BabyDriver2017
#TheDarkKnight2008
#DonnieDarko2001
#TheEdgeofTomorrow2014
#ReadyPlayerOne2018
#TrumanShow1998
#FreeGuy2021
#看完脫稿玩家瑪麗亞凱莉的Fantasy專輯又聽了幾十遍
黑暗騎士 小丑 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總覺得看這世界冷情是因為心裡仍火熱
謝謝這次《聯合文學雜誌》請了我很欣賞的作家蔣亞妮訪問我。訪談間她很了解我。不用多說,她就知道我當初為何會因為《黑暗騎士》裡的「小丑」一角,從一個編輯進而有了寫作(想與外界對話)的念頭。
(以下是節錄部分《聯合文學雜誌》採訪的部分內容)
如果說,電影《黑暗騎士》裡的「小丑」,是觸發她書寫的最早動力,那麼一路從他人寫回自身,她談一路的成長軸線:
「就像《阿拉斯加之死》的克里斯,但我不會跑到如此遙遠的地方,因為肉體無法真正遁逃到哪裡。」
馬欣的原話是:「你的心更威脅你。」她自述生長在一個經濟很熱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發財夢,在那個每間銀行還得做早操喊口號的年代裡長大,「這讓我心理、生理產生了很大的排斥,若要我玩這些遊戲,我會立即跳開。」於是,練習隱藏與縮小自己,成了馬欣代謝掉對一整個時代過敏的方式。
不管是「階級」、「孤獨」、「反派」到「邊緣」,馬欣在創作中一一唱名過的主題,奇異地,都是一種標識所在的位置,更是一種「相對位置」。她坦言,披著隱形外衣那麼久了,到了這個階段,「我想,若用另一種形式被看到又如何?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出門,依然會帶有隱形的咒。但當我打開 WORD 檔,就可以把自己放出來,這是我現在的階段。」
《邊緣人手記》的書寫之初,也來自編輯提議不如寫寫「自己」,自述為某種深海魚的馬欣才發現,冒出水面,或許沒有過往想得可怕,「終於,我也可以以自己的身分講些什麼、說些什麼。」一開始,馬欣一邊當編輯,一邊寫專欄。她形容,以一種病理切片的方式去看某個角色、某個影星,「光憑如此折射,去書寫一個人的組成,我就覺得很過癮了,前半生的我也覺得這樣就夠了。」
可是後來,媒體環境改變,馬欣以即將要撞上冰山的鐵達尼號形容:「比如我知道自己並不適合做小編,所以那時候寫作就像是鐵達尼號的救生艇。」救生艇,一直都是那隻馬欣想拿住的筆,而不是對職業的忠誠度或社會地位的連結。「因為我沒辦法想像,沒有筆,我還能怎麼脫逃,它從一開始就是我挖地下道、防空洞的工具,也是那把鑰匙。」馬欣的筆,就是綁住太空人的繩索,以防墜入深空。
書寫多年、隱身多年,馬欣如此定義自己的一切位置,或許,位置不屬於任何人。「我的位置應該是大風吹遊戲裡,那個發呆忘了跑的人。這個遊戲的設定本來就是荒謬的,在幼稚園初玩這個遊戲時,就顯現了,其實沒有一個寶座屬於你。」即使搶到了位置,也不永久,沒有什麼能心安,《邊緣人手記》就是一場被記得數十年的大風吹…
黑暗騎士 小丑 死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電影 #動畫
🎥 暮光男羅伯派汀森演完《天能》 尼爾後,雖然是配角但暖男形象讓他再度爆紅!
🎥 全民宅男老婆《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的雷姆,紅到讓人忘記女主角其實是艾蜜莉亞
🎥 《阿拉丁》 真人版電影誰記得阿拉丁?茉莉公主跟威爾史密斯的神燈精靈超搶戲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電影後,印象最深刻的都是配角而不是主角的經驗呢?我們這次整理出了15個在動畫界和真人電影界中最紅而且最受歡迎的配角名單,
包括《天能》 尼爾、《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神力女超人、《阿拉丁》 茉莉公主跟精靈、《死亡筆記本》L、《鋼鐵人2》黑寡婦、《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緋紅女巫、《特攻聯盟》超殺女、《雷神索爾》洛基、《驚奇隊長》 呆頭鵝、《魔境夢遊 2:時光怪客》 紅白皇后、《黑暗騎士》小丑、《神偷奶爸》小小兵、《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 炎柱 彌豆子、《犬夜叉》 殺生丸、《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雷姆,看看這些配角是如何蓋過主角的光芒吧!
👇 👇 👇 👇 👇
COFFEE CUP 咖啡杯藍牙喇叭🔊
現折$200優惠碼「TEEPR」
https://bit.ly/33Wwkfn
——————————————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Sherry Youtube頻道【 @HOLY Sherry 】https://reurl.cc/RdmkzG
個人ig : @holy_sherry
黑暗騎士 小丑 死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電影 #彩蛋 #理論
Surfshark👉 https://surfshark.deals/TEEPR
快使用專屬優惠碼:「TEEPR」
【2年多送4個月,打1.7折一個月只要$65】
上次幫大家做了超荒謬的粉絲理論覺得超有趣XD所以決定再來做第二集啦!!!
看完這支影片只能說粉絲腦補的功力真的世界強!
0:00 開頭
0:44 黑暗騎士小丑的真實身分
2:27 天能意外的巧合
2:57 所有皮克斯動畫都是同個宇宙
3:59 怪獸電力公司會怕小孩是因為黑死病
4:44 巧克力冒險工廠老闆是瘋狂殺.人魔
5:30 末日列車的威佛先生就是繼承工廠的查理
6:05 德思禮一家人對哈利波特壞
6:29 哈利波特中的索命咒跟abracadabra的關係
7:18 哈利波特是佛地魔的小孩
7:49 阿拉丁背景是世界末日後的未來
8:48 小鬼當家長大變成奪魂鋸的殺.人狂
9:33 全面啟動的信物其實是結婚戒指
10:18 貝拉的媽媽就是對野獸下咒語的女巫
——————————————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Sherry Youtube頻道【 @HOLY Sherry 】https://reurl.cc/RdmkzG
個人ig : @holy_sherry
黑暗騎士 小丑 死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
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
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
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
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
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
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
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
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
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
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
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