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吃什麼食物,從他的臉大概可以看得出來,而從一個人的讀物也可以判斷他的精神品級。
2.
許多書只是外表像書罷了。不過,你不必憤慨,你要立刻想到這一點:許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罷了。
3.
過去的年代書籍少的時候,我們往往從一本書中讀到許多東西。我們讀到了書中有的東西,還讀出了更多的書中沒有的東西。
如今互聯網時代,書籍愈來愈多,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東西卻愈來愈少。我們對書中有的東西尚且掛一漏萬,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更無暇讀出書中沒有的東西了。
4.
人們總是想知道要怎樣讀書,其實他們更應當知道的是為什麼他們怎樣可以都不讀書。
5.
我的一位酷愛詩歌、熟記許多名篇的朋友嘆道:「有了歌德,有了波德萊爾,我們還寫什麼詩!」我笑著與他爭論:「那又如何?儘管有歌德,儘管有波德萊爾,卻只有一個我,這個我是歌德和波德萊爾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還是要寫!」
開卷有益,但也可能無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發還是壓抑了自己的創造力。
我衡量一本書的價值的標準是:讀了它之後,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寫點什麼,哪怕我想寫的東西表面上與它似乎全然無關,多數都是這樣的。
6.
在才智方面,我非常佩服兩種人:一是有非凡記憶力的人;一是有出色口才的人。也許這兩種才能原是一種,能言善辯是以博聞強記為前提的。我自己在這兩方面相當自卑,讀過的書只留下模糊的印象,談論起自己的見解來也就只好寥寥數語,無法旁徵博引。
不過,自卑之餘,我有時又自我解嘲,健忘未必全無益處:可以不被讀過的東西牽著鼻子走,易於發揮自己的獨創性;言語簡潔,不誇誇其談,因為實在談不出更多的東西;對事物和書籍永遠保持新鮮感,不管接觸多少回,總像第一次見到一樣。如果我真能過目不忘,恐怕腦中不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太陽下也不再有新鮮的事物了。
原來記憶力差有這麽多好處。
7.
古來賢哲常論博學與智慧的不同。智慧是靈魂的事,博學是頭腦的事,更糟的是舌頭的事。西塞羅諷刺這些博學家說:「他們只學來和別人討論,而不是和自己談心。」
蒙田更諷刺在學校裡只學得許多死知識的學生說:「他應該帶一顆豐盈的靈魂回來,卻只帶回一顆膨脹的;他根本並不是讓它充實,而只把它吹脹。」
靈魂是種子,它可以在知識之水的澆淋下長成參天大樹,也可以在知識之水的浸泡下發成一顆綠豆芽。
8.
有的人有自己的獨特感受,有的人卻只是對別人的感受發生同感罷了。兩者都是真情實感,然而是兩碼事。
9.
讀書猶如採金。有的人是沙裡淘金,讀破萬卷,庸庸碌碌,小康而已。有的人是點石成金,隨手翻翻,便成巨富。
10.
在讀一位大思想家的作品時,無論譴責還是辯護都是極狹隘的立場,與所讀對象太不相稱。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對話式的理解,其中既有共鳴,也有抗爭。
認真說來,一個人受另一個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學家)的「影響」是什麼意思呢?無非是一種自我發現,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沈睡著的東西被喚醒。對心靈所發生的重大影響決不可能是一種灌輸,而應是一種共鳴和抗爭。無論一本著作多麼偉大,如果不能引起我的共鳴和抗爭,它對於我實際上是不存在、沒太大意義的。
11.
前人的思想對於我就像是食物。讓化學家們去精確地分析這些食物的化學成分吧,至於我,我只是憑著我的趣味去選擇食物,品嘗美味,吸收營養。我胃口很好,消化得很好,活得快樂而健康,這就夠了,哪裡有耐心去編制每一種食物的營養成分表!
12.
世人不計其數,知己者數人而已,書籍汪洋大海,投緣者數本而已。
我們既然不為只結識總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遺憾,那麼也就不必為只讀過全部書籍中一小部分而遺憾了。
13.
精彩極了!我激動不已。我在思想家B的著作中讀到了思想家A曾經表述過的類似思想,而這種思想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
且慢,你是在為誰喝彩:為B,還是A,還是他們之間的相似,還是你自己的共鳴?
我怔住了,只覺得掃興,這精彩與激動是能持續多久?瞬間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14.
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書往往是我們年輕時讀的某一本書,它的力量多半不緣於它自身,而緣於它介入我們生活的那個時機。那是一個最容易受影響的年齡,我們好歹都要崇拜著一個什麼人,如果沒有,就崇拜一本什麼書。後來重讀這本書,我們很可能會對它失望,並且詫異當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們不必慚愧,事實上那是我們的精神初戀,而初戀對象不過是把我們引入精神世界的一個誘因罷了。當然,同時它也是一個徵兆,我們早期著迷的書的性質大致顯示了我們的精神類型,預示了我們後來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長以後,書對我們很難再有這般震撼效果了。無論多麼出色的書,我們和它都保持著一個距離。或者是我們的理性已經足夠成熟,或者是我們的情感已經足夠遲鈍,總之我們已經過了精神初戀的年齡。
我的新書「控制脫鉤」出書不到一個月即再版印刷,這本書讀起來字都懂,但到底在寫些什麼?
有人激動不已恍然大悟讚為經典劇作,有人黑人問號到底在寫什麼,哈哈,意料之中啊!
如果有人問你都看什麼書,把這本書丟給他,讓他她知道你的水平起點就這麼高!
我必須說,這一本是我歷年來最耗腦花最久時間寫起來最過癮的一本書,真心推薦你買來看看。
《好消息》👏👏👏
凡一次購買{十本新書}或{五本新書+音頻課程}的新朋友老朋友們,請將購買證明截圖私訊至
游祥禾-人生使用手冊粉絲專頁
https://bit.ly/3gPKYJB
,將獲得『控制脫鉤』七堂直播免費課程。
從9/21-11/2 每周一晚上七點半到九點,
連續七周一起跟全亞洲的學生們認知升級,控制脫鉤。
讓我來當七週的說書人告訴你這本書對我們人生的幫助有多大。
音頻:https://bit.ly/2PeIbNR
台灣博客來:https://bit.ly/2Pickf3
馬來西亞城邦:https://bit.ly/2P5HFBO
#有人已經看完這本書了嗎
#921七週直播課即將開始啦
#最近發現實體店面買氣在增加
#這本書多了不同族群的書迷好棒
#你怎麼都沒在做宣傳這不在宣傳了嗎
「點石成金相似」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游祥禾-人生使用手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Paul's Daily Mix & Match Lab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Paul's Daily Mix & Match La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點石成金同義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點石成金同義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點石成金同義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的浴缸沙發如今已經成為他們的副 的評價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NFT如何賺錢?別錯過元宇宙點石成金的機會!99%富人都使用 ... 的評價
- 關於點石成金相似 在 錢有相似!$10葡紙當$100港幣用? - YouTube 的評價
點石成金相似 在 Paul's Daily Mix & Match Lab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尚大概是被誤解最深、也最充滿了神祕感的產業,當然,外界看到的是無數的華服、伸展台、派對,穿梭其間的全是盛裝的俊男、美女,大量的酒精、美食,奢華的場景,在媒體和電影的推波助瀾下,時尚界比起一般產業更浮誇且以貌取人。能進入這產業的人好像不是因為有多努力,而是你是天之驕子/女,天生姣好的面容,注定吃這一行飯。而相較於其他設計產業,時尚業變化性更高,因為服裝與個人喜好、場合、搭配功力息息相關,不同場合或心情就有不同的穿搭方式,不像商品設計(如手機)或室內設計久久才變更一次。也因此,時尚更容易膚淺地成為一個人的品味象徵。
時尚界的確有其浮誇、奢華,甚至鋪張的一面,但它可能也是包容度最大的產業。
男同志設計師、造型師或彩妝師稱霸時尚圈早不是新聞了,異性戀男人在這個產業相對弱勢;或像Alexander McQueen這樣一個東倫敦出生的計程車之子可以躍上枝頭變鳳凰,被Givenchy欽點成為設計總監,讓一線名模為他走秀,大概也只有時尚圈能如此點石成金。從這裡,或許也看出時尚圈與其他產業的相似性:你還是得具備實力,待機會來時,便可順風而起。
《時尚教父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André)講述的前《Vogue》創意總監André Leon Talley或許更是一個特例。他不帥,人高馬大,嗓門也大,穿著打扮十分誇張,他也坦承自己在幾次場合中的穿著很失敗(要《Vogue》創意總監承認自己穿著不夠得體有多難啊),但就像這圈子的很多人一樣,他們不是最帥或最美的,但絕對是最具個人特色的。就像他在本片一開始說的:「美有很多形式,重點是如何在你的宇宙中建構獨特的美學。」每個人都同樣有一雙手腳和一個身體,都只需要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但為什麼有些人的搭配讓人印象深刻,有些卻讓人過目即忘?
一個生活在南方種族隔離社會的男孩如何進入紐約最舉足輕重的時尚雜誌呢?這或許也是時尚的魔力吧!年幼時受祖母影響(「你不需要是貴族,也能生活得像貴族」),周日禮拜時,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飽受歧視的非裔美國人為上帝穿出自己最美好的樣貌,彷彿參加時裝秀一般。而每個月一期《Vogue》成了他逃離現實的最佳方法,尤其喜愛看雜誌中的非裔女模,也成為他日後進入《Vogue》《Vanity Fair》《Interview》等雜誌擔任編輯時,在內容上掀起一波波「黑色革命」的動力,包括讓Naomi Campell成為《亂世佳人》的郝思嘉,而白人設計師John Galliano和Manolo Blahnik則反串為僕人與園丁。
在其他地方,這種翻轉既定社會秩序的行為可能被視為大逆不道,但在時尚圈,叛逆、衝撞既定秩序卻是備受激賞的,因為這產業很多人都特立獨行,只怕無聊、一成不變的東西,沒見過的創新手法才能讓這群什麼都見識過的人大開眼界。
在任何產業都一樣,實力才是生存的法則,但這還不夠,抓住適當的時機,貴人的幫助,與人為善,正是我們說的「天時地利人和」:André Leon Talley有幸結識了Andy Warhol,更受到Diana Vreeland的賞識,與接受訪問的Karl Lagerfeld成為好友。
任何光鮮與成功背後,都會有不完美與缺憾,對André Leon Talley來說,未曾真正愛上一個人,進入一段感情,或許正是他人生的遺憾(他很羨慕Tom Ford,我則比較羨慕Tom Ford他老公),但有時候,當你追求了另一個人生目標時,就得犧牲其他東西。
雖然時尚界人士普遍讓人覺得難搞,但在追求所謂完美的過程中,本來就會有些堅持,但我覺得,人就是人,不論編輯或設計師,都應該時時保持好奇心和良善的心,前者讓你永遠可以在這世界上挖掘到新鮮事,保有活力;後者則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行遍天下皆適用。
最後,Fashion is fleeting; style remains.
點石成金相似 在 Paul's Daily Mix & Match La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尚大概是被誤解最深、也最充滿了神祕感的產業,當然,外界看到的是無數的華服、伸展台、派對,穿梭其間的全是盛裝的俊男、美女,大量的酒精、美食,奢華的場景,在媒體和電影的推波助瀾下,時尚界比起一般產業更浮誇且以貌取人。能進入這產業的人好像不是因為有多努力,而是你是天之驕子/女,天生姣好的面容,注定吃這一行飯。而相較於其他設計產業,時尚業變化性更高,因為服裝與個人喜好、場合、搭配功力息息相關,不同場合或心情就有不同的穿搭方式,不像商品設計(如手機)或室內設計久久才變更一次。也因此,時尚更容易膚淺地成為一個人的品味象徵。
時尚界的確有其浮誇、奢華,甚至鋪張的一面,但它可能也是包容度最大的產業。
男同志設計師、造型師或彩妝師稱霸時尚圈早不是新聞了,異性戀男人在這個產業相對弱勢;或像Alexander McQueen這樣一個東倫敦出生的計程車之子可以躍上枝頭變鳳凰,被Givenchy欽點成為設計總監,讓一線名模為他走秀,大概也只有時尚圈能如此點石成金。從這裡,或許也看出時尚圈與其他產業的相似性:你還是得具備實力,待機會來時,便可順風而起。
《時尚教父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André)講述的前《Vogue》創意總監André Leon Talley或許更是一個特例。他不帥,人高馬大,嗓門也大,穿著打扮十分誇張,他也坦承自己在幾次場合中的穿著很失敗(要《Vogue》創意總監承認自己穿著不夠得體有多難啊),但就像這圈子的很多人一樣,他們不是最帥或最美的,但絕對是最具個人特色的。就像他在本片一開始說的:「美有很多形式,重點是如何在你的宇宙中建構獨特的美學。」每個人都同樣有一雙手腳和一個身體,都只需要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但為什麼有些人的搭配讓人印象深刻,有些卻讓人過目即忘?
一個生活在南方種族隔離社會的男孩如何進入紐約最舉足輕重的時尚雜誌呢?這或許也是時尚的魔力吧!年幼時受祖母影響(「你不需要是貴族,也能生活得像貴族」),周日禮拜時,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飽受歧視的非裔美國人為上帝穿出自己最美好的樣貌,彷彿參加時裝秀一般。而每個月一期《Vogue》成了他逃離現實的最佳方法,尤其喜愛看雜誌中的非裔女模,也成為他日後進入《Vogue》《Vanity Fair》《Interview》等雜誌擔任編輯時,在內容上掀起一波波「黑色革命」的動力,包括讓Naomi Campell成為《亂世佳人》的郝思嘉,而白人設計師John Galliano和Manolo Blahnik則反串為僕人與園丁。
在其他地方,這種翻轉既定社會秩序的行為可能被視為大逆不道,但在時尚圈,叛逆、衝撞既定秩序卻是備受激賞的,因為這產業很多人都特立獨行,只怕無聊、一成不變的東西,沒見過的創新手法才能讓這群什麼都見識過的人大開眼界。
在任何產業都一樣,實力才是生存的法則,但這還不夠,抓住適當的時機,貴人的幫助,與人為善,正是我們說的「天時地利人和」:André Leon Talley有幸結識了Andy Warhol,更受到Diana Vreeland的賞識,與接受訪問的Karl Lagerfeld成為好友。
任何光鮮與成功背後,都會有不完美與缺憾,對André Leon Talley來說,未曾真正愛上一個人,進入一段感情,或許正是他人生的遺憾(他很羨慕Tom Ford,我則比較羨慕Tom Ford他老公),但有時候,當你追求了另一個人生目標時,就得犧牲其他東西。
雖然時尚界人士普遍讓人覺得難搞,但在追求所謂完美的過程中,本來就會有些堅持,但我覺得,人就是人,不論編輯或設計師,都應該時時保持好奇心和良善的心,前者讓你永遠可以在這世界上挖掘到新鮮事,保有活力;後者則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行遍天下皆適用。
最後,Fashion is fleeting; style remains.
點石成金相似 在 點石成金同義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點石成金 diǎn shí chéng jīn. 成語解釋: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成語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零極限和易富文化 ... ... <看更多>
點石成金相似 在 點石成金同義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點石成金 diǎn sh&iacute; ch&eacute;ng jīn. 成語解釋: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成語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零極限和易富文化&nbsp;... ... <看更多>
點石成金相似 在 點石成金同義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點石成金 diǎn shí chéng jīn. 成語解釋: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成語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零極限和易富文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