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共政治看香港經濟
最近,中共推出很多經濟政策,包括增加人口的三孩政策、銀行樓按以政府房價參考價作為基礎、擴充香港的前海合作區和擴充澳門的橫琴合作區。到底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的宏觀經濟策略是甚麼?
習近平最初沒有想到中美貿易戰和香港國安法搞至如此田地,一連串讓算誤判之後,知道中美貿易無法回復原狀。美國真的要跟中共在貿易和經濟上切割,搬走在中國的生產鏈。中國出口依靠出口,出口依靠美國市場。失去美國市場就是失去訂單,產能過剩,失業和經濟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有十四億人口內需市場,為何依靠美國市場? 出口可以轉為內需,商人一樣有生意做,工人一樣有工開,經濟仍然可以向好。理論上,美國應該爭取中國市場,怎會倒過來,中國要爭取美國市場,依賴美國市場。這樣的話說不通。事實卻是如此。原因十分簡單,中國人民消費力疲弱。中國有很多揮金如土大富豪,但是,談到中國內需市場,不是看那些花十萬八萬買一瓶紅酒的大富豪,也不是看那些花十元八塊吃一頓飯的平民百姓而是看中產階層消費力。
中國人民消費力不足在於中產階層無錢消費,賺到的錢主要用於償還樓按或者交租。租金和樓價實在太高,削弱中產消費力。
中共推出一連串政策,目的是要增加內需市場消費力抗衡美國貿易制裁。例如三孩政策就是鼓勵生育,人口多了,消費自然增加。可是,樓價太高,錢都去了地產商口袋,平民百姓沒錢消費,怎辦? 政府的房價參考價比市價低一大截,動不動就腰斬。這就是壓低樓價減輕中產階層供樓開支,增加消費。對香港和澳門的政策也是一樣,但是,限價令在香港和澳門不好使,於是來個擴充,大幅度增加房屋供應。再說,合作區是中共中央控制一切,可以限價限售。
說穿了,恒大必然慘死。中共再也容不下地產暴發戶和樓市炒家。恒大破產會衝擊中國金融和經濟。這不是中共中央要考慮的事情。恒大的爛攤子是殺雞儆猴的好機會,怎能放過? 中國金融受到衝擊可以用分財均富的方法擺平。分財均富這一招,歐美日都使不出來。這就是習近平常說的社會主義優越性。
鼓勵生育 方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活動:《優雅地反抗:勇敢做妳自己!翻轉恐懼×跳脫框架,追求內心真正的渴望》
首先我要說,作者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趙株烯現任美國ABC新聞韓國分社長,三十多年來橫跨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地,是報導國際情勢的外電記者,也是全方位的全球媒體專家。
看過她的履歷,我只覺得雙腿發軟。她不久前迎來五十歲,可她人生積極又精采,我感覺她好像活了好幾個五十歲。那些成就與經歷,濃縮在五十年,實在有些驚人。
書中以一位女性媒體人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現今女性所面對的種種不公。
其實,不公平永遠都在,我們也不用假裝和平。
尤其是生了孩子的女人,事業跟育兒永遠無法兩全。
韓國有「工斷女」一詞,顧名思義就是「工作履歷斷層的女人,特別是只因為結婚和撫養孩子離職後,職場履歷出現斷層的女人。」韓劇《羅曼史是別冊附錄》女主角就是一位工斷女。
# 育兒津貼於事無補
書中提及:「大部分高學歷且正值工作年齡的女性,如果因為家庭及育兒的關係無法工作,對社會來說是巨大的浪費,也是國家競爭力的損失。政府雖然表示會擴大育兒津貼制度或育嬰補助,並提出「共同育兒」之類的對策,但這些是否真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呢?」
#請保母的費用難以負擔
在韓國跟台灣一樣,保母的費用過高,很多媽媽也是因為如此,乾脆辭職在家自己帶孩子,從此中斷職涯。所以,作者認為,可參考香港和新加坡那樣,積極地採用外籍家務移工。
這個想法跟我認識香港嫁來的鄰居太太不謀而和,香港太太抱怨說,在香港,幾乎家裡都有阿姨幫忙,所以香港女人可以獨力自主的追求事業上的發展。可她嫁來台灣之後,只能天天在家當黃臉婆,她的專長是廣告業務,不是鍋碗瓢盆,所以常與老公有衝突。
「唉,以前在香港,週末夜晚有阿姨幫忙看一下,還能跟老公約會,現在就只能能在家收尿布。」這是她的感慨,她認為家有幫手,婚姻品質好,離婚率會下降。
書中寫道:「在韓國,月薪兩百萬(約台幣五萬元)的女性因為難以負擔與薪水相當的育兒費,所以選擇放棄自己的工作,然而,如果可以每個月用五十萬(約台幣一萬兩千五百元)左右聘請外籍家務移工的話,不僅可以繼續累積工作經驗,那段時間還有機會能夠爭取加薪。無論再如何增加托育設施,都和有人在家裡一起生活且幫忙照顧孩子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我認為像香港和新加坡一樣引進外籍家務移工,是對職場媽媽們來說更實際、也更有效率的方案。」
台灣雖然可以申請外籍家庭幫護,但是你知道條件有多難嗎?妳得短期內密集生滿三胎,同時家有75歲以上長者同住,才能申請。(是用生三胎才具備申請幫手的資格來鼓勵生育嗎?)
#不要衝動地想要馬上生第三胎
當然除了育兒的衝突,女性在職場上,仍舊面臨許多不公的狀況。「女性的地位與角色和以前比起來有了很大的變化,現在仍持續地發展當中。雖然差別待遇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明目張膽,但無意識、不露聲色的歧視與束縛卻依然存在。用女性媒體人的眼光看著這些過程,有時候會感到鬱悶,也會因為自己無法馬上給出明確的答案或解決問題,而只能在心裡默默給予支持。在此過程中,我逐漸得到了一個答案:比起流淚、吵架、受傷,靈活地說服對方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或結論,才是能夠支撐我們走過這漫長人生的好方法。」
作者提出了優雅反抗世界的十種方法:
1.忠於自己的欲望
2.微笑著率先走近
3.成為自己的粉絲
4.讓他人知道我正在做的事
5.工作上的撒嬌不是美德
6.利用「寒暄」拉近距離
7.善用眼神的力量
8.教學相長
9.保持生活和休息的平衡
10.永遠熱愛工作的自己
以下是我為書籍寫的推薦語:
「這個社會對女人本來就是不公平,但吵也沒有用,試著優雅地反擊吧!妳可以跳脫傳統,也可以打破職場天花板。育兒與職場,女人從來都無法兩全,我非常贊同書中提出的觀點,比照香港和新加坡積極引進外籍家務移工,減少家務和育兒的負擔,女性人才方能在職場活躍。期待有一天台灣也可以。(遠目)」——劉中薇/作家、編劇
#活動辦法:不管是工作或家庭,妳曾經有覺得不公平的感受嗎?發生什麼事情呢?或是,你為什麼想看這本書?
不然就寫: 親愛的薇,我想看優雅地反抗
留言分享並TAG一位朋友。
(唉,我每次刷馬桶的時候就會湧起不公平的感受,後來就開始訓練小子刷馬桶,可惜成效不彰......。)
#截止日期:8/11(三)公布得獎者,得獎者請儘速私訊聯絡姓名、地址、電話,方便出版社寄送作業(限寄台灣境內)。
這個月好忙,這本書活動結束,月中還有一本好書要贈送給大家,敬請期待。
#優雅的反抗
#大好書屋
鼓勵生育 方法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東亞國家百年生育政策的反思〕
東亞文化中,歷來有重視生育的傳統,近年生育率持續低迷,讓大眾對於生育補助等相關政策有諸多討論,不久前也有某護理師譏諷他人沒有生小孩報效國家引發的爭議。
但這樣的生育文化,其實在這百年間,也有不小的轉變,今天我們就以1920年代為開端,回顧並反思東亞各國的生育思潮和政策。
▌節育思潮登陸中國
1922年,美國著名節育運動者Margaret Sanger訪問中國,並舉行了公開演講,她在演講中,闡述了「節育」的概念,大力宣傳使用科學方法避孕的節育,並進而論述了生育節制的意義、節育的概況及不同的生育觀。
Sanger主張「婦女解放的必要條件,並不在參政權,而在能夠支配自己的身體。」因此反對傳統以墮胎、殺嬰的方式限制人口,也不贊同馬爾薩斯以禁慾、晚婚來節育的主張,而應以使用保險套、子宮帽等物品阻隔精子流動的機械法來進行避孕。
除了對於婦女解放的關懷外,她也認為節育不只能幫國家控制人口的數量,也有助於提升國民的質。
▌撼動知識分子的演講
Sanger的演講不僅帶動了後續諸多機構正式在中國推行節育,更引發知識界一系列對於人口和節育問題的重視,掀起了一波婦女解放狂潮。包含《婦女雜誌》在內的諸多雜誌甚至為此發行了〈產兒制限專號〉,讓節育觀念的討論正式躍上公眾視野。
知識分子為何如此踴躍地參與這場節育運動?
民國史學者呂芳上教授分析,節育這個來自西方,打著科學旗幟,又以婦女解放、社會改造做號召的運動,正迎合了亟欲追求現代化的五四知識分子們棄舊迎新的心理需求。
▌支持or反對?
節育學說在中國開始提倡後,有擁護者,也有反對者,因為推動節育觸動了傳統習俗中的兩大禁忌,一是公開談「性」事,一是「絕子絕孫」、「無後為大」的忌諱。
圍繞著節育展開的討論反映了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界的新舊觀念衝突,生育和婚姻的觀念衝突更是核心之爭。
支持節育者的主要論點包含:節育控制人口能使國家興盛、有利於婦女解放等等;反對者則多從傳統有後主義的思維出發,認為節育和傳統生育觀念不符、會造成性氾濫及違反天地好生之德,也不乏有論者抱持富國強兵的國族思維,主張「產兒限制是民族自殺」,將削弱國家和民族的力量,因此反對推行節育。
▌節育與婦女解放的糾葛
到了1930年代,社會大眾已逐漸接受節育觀念的傳播。但隨之而來的挑戰是,在Sanger的觀點中,避孕理應是保障女性權益及達成婦女解放的手段,本應被視為「權利」的工具,卻在政府的介入下,這項權利彷彿轉變為義務。
家庭間的私事被公共化,變相再度成為對女性的壓迫,使她們再度交出了自己對於生育的掌握權,只不過不是交給夫家,而是交給國家。
這樣的糾葛在二戰後越演越烈,尤其是在戰後的東亞諸國。
▌東亞的人口控制政策
到二戰為止,人口一直被視為是國力的象徵,節育也從未正式成為國家政策。但在1950年代後,人口爆炸之聲響起,經濟發展掛帥下,人口的迅速增長被認為是制約國家進步,走向現代化的瓶頸。
此外,美國觀察接受美援的盟國,發現美援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被近乎失控的人口成長所抵銷,這並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他們積極施壓被援助國推動節育計畫。
在這樣的脈絡下,臺、日、韓等東亞各國紛紛展開全國性的家庭計畫,以人口壓力及經濟發展考量壓倒「母性自主」之說,由國家與醫療高度介入節育行為,帶來急速的人口轉型。
▌臺灣的家庭計畫
臺灣的人口問題自1950年代開始浮現,人口增加太快、密度又太高,在這樣龐大的人口壓力與經濟發展對抗下,節育論戰再度爆發。
政府先於1965年首度認可了節制生育概念,並成立「家庭計畫推行委員會」,正式以官方機構推行避孕方法,並在美國的壓力下,以「促進農村衛生」的理由,協助超過60萬名婦女採用子宮內避孕器進行節育。
1969年,政府正式制定人口政策,讓1970至80年代成為政府介入節育最甚的時期,在「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孩子不嫌少」的口號下,人口增殖數大幅下降,到了1983 年提前達到「出生替代」的目標。
▌少子化與助孕科技公費補助
然而到了近年,矯枉過正的結果,反而使原先積極控制人口的東亞各國面臨生育率過低的窘境,尤其臺韓兩國更是長年盤據生育率最低國家的位置,並持續探底。
國家這時又得轉變為積極鼓勵生育的角色,並將目光注視到體外受精(IVF)等人工協助生殖科技上,吳嘉苓的跨國研究團隊就發現,少子化成為臺日韓三國施行公費補助助孕科技的重要推力,三國也分別於2015、2004、2006年推出相關的國家政策。
這固然是對於許多難孕家庭的福音,但女性主義者也警覺當國家介入助孕補助,尤其是結合促進生育政策後,可能造成的強迫性母職現象。
▌結語
綜觀百年來東亞的人口政策發展,不難發現生育控制的決策權從來不屬於女性與個人,而是牢牢掌握在男性、家庭、族群或國家的手上。
早年,節制生育對女性而言,本屬犯罪行為,其後在節育運動的倡導下以解放女權的號召推展,但結果是使權利在國家的介入下變成了義務,之後更在與經濟和少子化的掛鉤下,成為東亞國家生命政治的介入對象。
當然我們也並非無視出生率過低的現象和國家鼓勵生育的不得已,只是希望提供一個反思的視角,並期待有朝一日,生育與否的決策權能真正掌握在當事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