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的分享
「第一次買器材就上手-鼓手入門器材選擇」
「老師,最近我(打工存了一筆錢)想買器材,有什麼推薦的嘛?」
這大概是我遇到的問題前幾名了,每次有學生提到這個問題,我大概都可以聊個兩堂課的時間還講不完。
而其他樂器在購買上的選擇相對的都比較單純(吉他手可以專心在吉他、效果器,Bass可以討論琴本身...等等)
但是鼓的選擇就五花八門了,從電子鼓、踏板、小鼓到Hi Hat、Crash、Ride.....等等等。種類繁多、每個東西用途也都不一樣。
且通常第一次買器材的時候「預算」絕對是一個考慮的重點,因此本文就以在「只能買一樣東西」的情況下,討論如何選擇,日後才比較不會遇到「後悔」或是「買錯了」的狀況。(但是歡迎入坑 😃)
在這前提下,本文討論的方向以「需求」為優先,去探討先購入哪樣對自身的效益最高,而對於每個品相細部的聲音、差異性等的探討我會在日後慢慢的找機會介紹給大家。
----本文開始----
首先,關於鼓手的基本配備:鼓棒、打點板、節拍器這些我就不多說了,這些對走到想買器材的人應該都是標準配備了吧XD。
接著我就以電子鼓、踏板、小鼓、銅鈸幾個項目分別做討論
1.「#電子鼓」
電子同時具備了安靜、有聲音、訓練移位、可以跟著音樂、多種音色,拍個影片給自己看或是分享超方便....等等等的好處。
我自己在練習跟拍一些影片時主要也是用電子鼓。
但除了以上的好處外,電子鼓在練習跟使用上也有一些要點跟要注意的地方,日後會更詳細的討論在此就不多描述了。
而在正確的使用情況下,如果想要增加在套鼓上的練習,卻無法常跑樂器行且家裡無法放真鼓,或是想要放一套在家裡能夠簡單的拍個影片帥的,電子鼓絕對是你在選購器材的首選。
#基本電子鼓選購要點:
在選購時,可以列入考慮的主要因素有:需要的放置空間、觸感、對打擊的靈敏度、耐用程度、聲音的擬真性
而次要的因素有:配件、音色多樣性與調整的自由度、內建歌曲、位子的可調整度、擴充性等等
在允許的空間範圍及預算內,依照上面的各種因素所比較,便更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電子鼓。
2.「#踏板」
如果你跟我一樣被Yoshiki影響下定決心要踩一波雙踏帥的話,不要懷疑,雙踏絕對是你器材考慮的第一選擇。
而除了雙踏需求,踏板對我來說就像是有一雙自己習慣的鼓棒一樣(只是貴很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踏板本身跟聲音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反而跟個人的習慣、姿勢、流暢度有更深的關係。
此外,在表演、練習很有可能遇到不適合或是已經損毀的踏板(Ex:踏板無法跟大鼓固定、彈簧過緊、過鬆、生鏽/無法調整,或是鼓搥角度不對等等),進而影響演出或是練習的品質。
所以擁有自己的踏板,除了個人習慣與姿勢的養成更容易之外,在表演與練習上也會更穩定。
我個的人習慣是在什麼都不帶的情況下,我表演/練習(無論需不需要雙踏),我一定會帶著我自己的踏板,由此可見踏板對我的重要性了(在此對不需要帶踏板的人深深一鞠躬)。
#基本踏板選購要點
「越貴越好」的觀念並不適用在踏板身上,打個比喻好了,如果說一個6,000的雙踏跟13,000的雙踏比,分數是60跟88,但拿一個13,000的跟20,000的比,分數可能只從88 提升到92而已,且對某些人來說還可能覺得13000的比較好用。(因為呈上所言踏板跟本身的習慣有很大的關聯)
話雖如此,在選擇踏板的時候還是可以抓住幾個要點去選擇:驅動方式(直驅、鏈條)、靈敏度、可調整性(除了基本的彈簧鬆緊,還有踏板高低、鼓搥角度、能否將鏈條替換為其他驅動方式...等等)、配件等。
以上依舊是淺談,對於個別的差異性日後會討論。
另外有一個衍生的問題,就是那我現在沒有在踩雙踏,我到底該買單踏還雙踏呢?
哪怕你有一點點喜歡,或覺得你未來「有可能」會用到雙踏,那在選購上我一定會推薦以雙踏為主(更貴😅)。因為一方面雙踏裝一邊就是單踏了,且未來如果真的遇到雙踏的需求,也不需要再花一筆錢去多買一組雙踏--因為市面上9成以上的單踏是無法改裝成雙踏的。
但如果你覺得雙踏真的沒興趣的話,(比如說左腳想要拿來做一些hi hat 變化等等)那單踏真的就夠了,多買也是多花錢而已。
3.「#小鼓」、「#銅鈸」
為什麼這兩個會放在一起說呢?因為我覺得這兩個器材都跟聲音比較有直接的關聯,且在演出上的實用性比練習上多蠻多的,引此放在一起可以就「表演上的需求」做探討。
你可能會問說那為什麼不整套鼓擺進來討論,因為現實上表演能換/用自己的鼓的機率太低了,且單價也太高,如果以表演為出發點的話,我覺得與其買一整組,不如集中火力買一個單品,日後再慢慢的...入坑... 😃
在「先買小鼓還是先買銅鈸」的選擇上,我覺得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先買哪個其實都沒有一定(因為反正買了一個就會繼續買了...?)。但是如果是有選擇困難的人,預算又只能先從一樣下手的話,我覺得可以朝以下的思路去選擇。
1.在各種表演的場合中,隨著經驗的累積應該會漸漸的摸索出哪一個聲音是你最想要提昇或用自己的:
可能你覺得遇到的小鼓都還OK,但銅鈸覺得應該可以再更好或是開始覺得想要特定的聲音,反之亦然。那麼朝向那個器材下手絕對沒錯,因為你的經驗告訴你現在你最在意的是什麼,或是對你來說最有感覺的是什麼。
這樣在選購的同時在聲音的選擇上也會更精準,而不致於在購買用了一段時間後突然覺得那不是你要的,或不適合。
2.另外一個方向也可能是因為身邊的人擁有什麼而接觸到,或是在爬文看影片的時候被某個聲音所吸引,可能你特別喜歡一個鼓手的小鼓,或是看了一場演唱會覺得什麼聲音很喜歡進而研究是哪一個牌子等等的,這些都有可能是觸發想添購器材的因素。
而銅鈸的購買,又有Ride、Crash、China、Splash...可以選擇,這裡就依照我認為的先後順序來做論述:
首要的當然是以「需求」為優先,好比你打的團或歌很需要China/Splash這類的聲音,但是現場的鼓組幾乎10之89不會提供,那當然二話不說就給他買下去了。
再來我個人會優先考慮的是Crash,為什麼呢?
一來一片Crash的單價相較於同等級的Hi-Hat/Ride一定比較低。
二來就我的經驗而言,各種Hi Hat跟Ride本質上的聲音落差不致於「太大」---當然還是會有細膩度、Sustain(延音)長短、亮或暗等等音色上的差別,但即使是一個很普通的Hi Hat,或是Ride,在演出上也比較容易利用自身的控制達到一定的音色而不致於過於影響演出的品質。
但是Crash的差異性就相對很大了,有些Crash生來就是Sustain很長、或很短,有些Crash生來就是很大聲、特別亮、有些Crash是大家俗稱的鍋蓋(?)。這些都是蠻常遇到的狀況,且這些聲音本質很難依靠後天的努力(手法、貼膠帶...等等)做出很明顯的改變。
雖然可能會覺得Crash大部分的時間也就是過完門敲一下,或是在相對使用量來說絕對比Hi-Hat/Ride/小鼓來的少,但是如果有歌的橋段是需要一整段用Crash當Time Keeper(就是一整段平常Hi Hat的部份都是敲Crash的),或是有過門需要較多的Crash的(其實敲一下也就足以影響聽覺了),那一片Crash對歌曲/演出的影響程度絕對大於一組/一片Hi-Hat/Ride。
因此如果以演出需求的角度為出發點的話,除了需要的聲音(China、 Splash等效果鈸)同鈸選擇上我最推薦先購入的就是Crash了。
但是當然了,這些都是基於「表演實用性」這個點下去討論的觀點,如果是先遇到了一片/一組就是你心目中理想的聲音的Ride/Hi-Hat的話,這種機會可是非常可遇不可求的,當然先敗下去也是理所當然的。(有敗就給讚)
#基本的小鼓銅鈸選購要點
針對小鼓/銅鈸來說,真的就非常的五花八門且音色種類繁多了。剛接觸的人可能也對自己想要的聲音沒有太大的概念,甚至想爬文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而對聲音的認識,最入門方式之一就是依照自己喜歡的曲風/樂團/樂手,直接去研究他們用的牌子/型號,然後上網、或是找能試的地方去試聲音。
網路試聽的部分,現在蠻多大廠官網會放試聽檔,或是也可以上Youtube找聲音(下面我會提供YouTube試聽很有名的連結)
另外一個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如果你去Live House或是音樂祭看團/看演出的時候,如果那團的鼓手是自備器材,而且很喜歡他的聲音的話(就看換場的時候有沒有換就好了),在演出結束後如果有在台下(或會場)遇到的話,就不要害羞直接去問他是用什麼器材就好了(記得要有禮貌唷😅)。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很樂於分享的(還會滔滔不絕講個不停,大家都是器材控)。
而針對小鼓/銅鈸音色的部份,要仔細分析絕對會是另一篇主題,日後我也會找機會討論,在此我就先以一個基礎入門認識的角度做很簡單的介紹。
1.小鼓:能夠改變小鼓聲音的因素太多了,從使用材質、尺寸、鼓皮鬆緊度,一直到鼓框不同、鼓皮不同、響線不同、甚至是做工的方式,都會影響到小鼓的表現(而且還都不小)
不過本質而言材質與尺寸是無法變動的,常見的差異就是金屬/木頭鼓度與深淺
在此我就列舉兩個例子給大家:
「金屬/較淺鼓肚」---Ludwig-14x5-Black Beauty
https://youtu.be/QpNEdqUWqDo
「木頭/較深鼓肚」---Harvest drum-14x6.75 Snare
https://youtu.be/aokHnICvbgg
上面兩個小鼓都是非常好的小鼓,而在聲音上的特質也很明顯,簡單比喻的話,第一個小鼓我會用「乓乓乓」來形容他的聲音,第二個我會用「大大大」來形容他的聲音。(不知道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
而在兩個影片中,都有分別針對不同的鼓皮鬆緊度做示範(兩個都是由鬆到緊),也可以從中發現不同的鬆緊度對小鼓聲音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簡單來說鼓皮越鬆聲音就會比較沉也比較鬆,反之的話聲音會比較緊也比較高)。
2.銅鈸:銅鈸的部份也會因為材質、製造方式、尺寸、厚薄...等等等的因素影響到聲音,不過單就聽覺來說比較入門的我們可以簡單的用「亮」「暗」「延音長」「延音短」來做區分。
以下也提出兩個例子:
「亮/延音長」---Paiste 18" Signature Full Crash
https://youtu.be/uQdhlaSbV0A
「暗/延音短」---Zildjian 18" K Custom Special Dry Crash
https://youtu.be/tQxaGF50NbE
上面的兩片鈸在尺寸上是一樣的,兩片也都是非常好的鈸。但應該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所謂的亮暗長短的差別。想深一點的話也可以思考這兩片銅鈸用在哪方面的音樂比較適合。
以上聲音的介紹很簡單也不深入,但是就這個基礎下去認識更多的聲音,相信未來對音色選擇上也會更有想法與精準。
當然,考慮了再多,還是要回歸一點,就是自己喜歡最重要,音色上其實沒有一定哪種音色只能搭配什麼樣的音樂類型。如果自己喜歡、也能發揮得很好,那有何不可呢?
(就像我以前拿Yamaha Anton Fig小鼓幹恕樂團一樣😆)
---------
以上就是我對於選購器材的一些看法跟建議,希望對於剛入坑想要買器材的人有一些幫助,至於針對各項器材的細節比較,日後會慢慢討論。
選購上,能試到實體當然是最好的,如果沒機會的話只要秉持著「多爬文,多找資料,跟其他人討論」的方向,只要功課做的越足,買完才發現不適合的機率就越低。
也歡迎大家多多參與討論😁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入坑經歷
#更歡迎大家腦補各種細節資訊
#喜歡請分享
#再次給看完的人拍拍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AMU Game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本頻道】 喜歡這影片嗎? 訂閱本頻道給予支持與鼓勵!!! 【贊助本頻道】 如何贊助本頻道? 1.點選訂閱旁的"加入"連結即可利用信用卡刷卡 每月花費75元贊助本頻道(可隨時退出) 2.點選在本頻首頁封面上的"贊助本頻道"連結 或點選此連結: https://payment.allpay.com...
「鼓的分享」的推薦目錄: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淮弟 Y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淮弟 Y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果果sunearthlife進口果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AMU Game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陳廷軒Waw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AMU Game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轉錄]給所有想要學習爵士鼓或是創作樂團鼓手的一些話 的評價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爵士鼓教學資訊分享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製鼓分享|JDAC. 爵士鼓教學|Feat. 鼓手陳柏州Q毛老師 的評價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過門怎麼做?31種爵士鼓過門分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基礎爵士鼓教學分享如何打好節奏的Groove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20句超實用爵士鼓過門-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爵士鼓裝飾音過門分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鼓的分享 在 分享小朋友學爵士鼓/增進小孩學習事物的專注力/台南音樂教室 ... 的評價
鼓的分享 在 淮弟 Y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鼓的分享
「第一次買器材就上手-鼓手入門器材選擇」
「老師,最近我(打工存了一筆錢)想買器材,有什麼推薦的嘛?」...
Continue Reading
鼓的分享 在 果果sunearthlife進口果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対於🍎
説真的有深深的歉意
原因是姊不是很愛蘋果😰
但
唯獨toki+蜜蘋果這二款除外
其實
我的喜好很明顯
真的喜歡才會動手去切切洗洗
因為姊很懒得洗水果切水果🤣🤣🤣
這個蜜心蘋果
是我的愛
也是許多朋友的愛
不誇張
這批到貨已經滿單了(大部分已經被客戶預訂)
晚上把訂單整理了一下
應該還有8-9盒可以讓各位搶訂🤣🤣🤣
請別錯過了🤩🤩🤩
然後挖刀跟生薑黑糖的訂購數量有嚇到我了⋯⋯
謝謝你們這麼支持認真生活、工作的闆娘😘😘😘
關於各位的訂單
我需要再想想辦法
因為➡️➡️➡️大爆單啦💥💥💥
關於砧板也有朋友問
姊必買的關鍵是什麼?
➡️➡️➡️軽巧不笨重、下刀不滑刀卡刀、觸感質感好
因為愛煮飯
所以我在廚房的時間很久
刀、砧板対我而言很重要
光是砧板就有7-8塊之多
這一塊是我目前心中的No.1👍👍👍
推薦不是因為銷售
而是因為真的很好用
我就是天生雞婆心
好用就想敲鑼打鼓的分享
喜歡什麼都用好的、好用的
花一點小錢可以買到幸福快樂感
我的生活就是如此簡單樸實
愛媛蜜柑⋯⋯⋯
謝謝各位🙏🏻🙏🏻🙏🏻🙏🏻🙏🏻🙏🏻
預訂已滿
商品訂購
歡迎FB訊息給甜掌櫃(tiffany小姐)
或
Line給我😊
在這裡也要好好感謝甜掌櫃
果果總部的設計圖溝通、報表等
多虧了她🙏🏻🙏🏻🙏🏻
每次看到設計圖
我的頭就暈了🤯🤯🤯
希望
最後的成果是完美的呈現
更希望你們會喜歡+愛上然後天天來採買🤣🤣🤣🤣
鼓的分享 在 AMU Game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本頻道】
喜歡這影片嗎? 訂閱本頻道給予支持與鼓勵!!!
【贊助本頻道】
如何贊助本頻道?
1.點選訂閱旁的"加入"連結即可利用信用卡刷卡
每月花費75元贊助本頻道(可隨時退出)
2.點選在本頻首頁封面上的"贊助本頻道"連結
或點選此連結: https://payment.allpay.com.tw/Broadcaster/Donate/09CB69B1A9483A8DDFB54F1AF864167E
即可利用信用卡刷卡贊助。
【關於本頻道影片】
本頻道的影片只有在此Youtube頻道(AMU Game Channel)及第二頻道(Amu的電玩頻道)公開分享
若各位在其它平台(頻道)上觀看到本頻道的影片一律皆未經本頻道同意"盜用"影片
若真的喜歡本頻道的影片想分享給更多人知道的話
請利用Youtube的內建分享功能,可在各大社群網站上分享。
【第二頻道】
Amu的攻略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sU0cjkE-tvjLo0iRVp__A
鼓的分享 在 陳廷軒Waw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i guys!
生活總是要有些樂趣,放聲尖叫全紀錄
想到之前在台灣都是我被別人嚇
這次換換我嚇嚇別人...
超級好笑的尖叫、醜臉、驚恐表情,被嚇得反應經典到不行XD
你們能忍住不笑嗎?當然不可能啦!!!!!!!!
怎麼有人這麼容易被嚇到阿哈哈哈哈(我是不是很壞?
Hope you enjoy the video!
Timeline
00:03 被嚇主角-易薌(第一嚇)
00:22 被嚇主角-晴玫(第一嚇)
00:37 被嚇主角-晴玫(第二嚇)
00:53 易薌開懷大笑拉!!!
01:08 被嚇主角-晴玫(第三嚇)
01:22 被嚇主角-易薌(第二嚇)
01:30 被嚇主角-海恩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9wU3t6Nuvf7Nb-Gr9qlz5g/featured
► 追蹤臉書專頁、IG 關注我的動態
( 大家多多分享、按追蹤按喜歡,你的支持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 )
>Instagram:@_lomuy17
>Facebook:@wawa0517 https://www.facebook.com/wawa0517
►喜歡拍開箱、搞怪、整人影片、實驗、運動、料理、抖音、Vlog
( 痾....就是生活中想拍什麼就拍什麼吧XD )
► 我會不定時直播跟追加影片(以定要開鈴鐺才能收到第一通知!)
鼓的分享 在 AMU Game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本頻道】
喜歡這影片嗎? 訂閱本頻道給予支持與鼓勵!!!
【贊助本頻道】
如何贊助本頻道?
1.點選訂閱旁的"加入"連結即可利用信用卡刷卡
每月花費75元贊助本頻道(可隨時退出)
2.點選在本頻首頁封面上的"贊助本頻道"連結
或點選此連結: https://payment.allpay.com.tw/Broadcaster/Donate/09CB69B1A9483A8DDFB54F1AF864167E
即可利用信用卡刷卡贊助。
【關於本頻道影片】
本頻道的影片只有在此Youtube頻道(AMU Game Channel)及第二頻道(Amu的電玩頻道)公開分享
若各位在其它平台(頻道)上觀看到本頻道的影片一律皆未經本頻道同意"盜用"影片
若真的喜歡本頻道的影片想分享給更多人知道的話
請利用Youtube的內建分享功能,可在各大社群網站上分享。
【第二頻道】
Amu的攻略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sU0cjkE-tvjLo0iRVp__A
鼓的分享 在 爵士鼓教學資訊分享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正在學爵士鼓的學員歡迎加入,小編會尋找網路關於鼓的資訊帶給大家學鼓的正確觀念^_^. ... <看更多>
鼓的分享 在 製鼓分享|JDAC. 爵士鼓教學|Feat. 鼓手陳柏州Q毛老師 的推薦與評價
這次非常開心可以參觀Q毛老師的工作室,老師非常大方的 分享 許多關於製鼓、調音、收音的知識,這趟拜訪收穫非常非常的多,希望看到影片的你也能夠有所 ... ... <看更多>
鼓的分享 在 [轉錄]給所有想要學習爵士鼓或是創作樂團鼓手的一些話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Drum 看板]
作者: trevors (什麼是欠缺?) 看板: Drum
標題: 給所有想要學習爵士鼓或是創作樂團鼓手的一些話
時間: Fri Nov 20 23:24:43 2009
好吧其實這篇是偽裝的生日文,覺得人大了一歲應該要對社會有些貢獻
所以試著把玩團搞團學鼓打鼓...我想到的所有可以貢獻的事情都說出來了
希望大家能夠互有啟發,感謝!
(ps.當初這篇內文主要是應朋友的要求為他的音樂家教網站寫些東西,而撰寫的文章)
---------------------------------------------------------------------------
大家好,我叫小翔,我是一個鼓手、一個創作樂團的鼓手(或者正確來說是好幾個樂
團)。這次應網站主人的邀約,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接觸爵士鼓、組樂團、玩樂團的
八年時間之中,我體會到的一些想法、和給想要學習爵士鼓或玩音樂的你一些建議和思考
的方向。
從我自身的經驗談起好了:大約八年前,當我剛剛成為台北松山高中的高一新生時,
剛開學的某天放學,我和一同升上這所高中的國中同學一起在穿堂看著熱音社(光影吉他
社)的迎新表演,身邊的同學說「我想要學Bass」,我說「那我想要學鼓,我們也許可以
一起搞一個團」。記得當初選擇爵士鼓的決定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真要說的話,也許
是我覺得對於有旋律的東西比較不拿手、或是覺得當時在那穿堂表演上看到的那個鼓手好
像很帥,所以選擇了爵士鼓?(君不知好幾年後,當年在台上的那的鼓手學長現在是閃靈
的Dani老師XD)
這樣的開始我想是現在大多數的學生朋友,差不多的共同情境。而八年後的現在,我
要告訴想開始學習爵士鼓或是玩樂團的各位什麼呢?我想要問各位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
也一定會問我的學生,就是「你為何選擇學爵士鼓?」,沒錯,為什麼是爵士鼓呢?為什
麼不是去學吉他、學Keyboard、學Bass、學街舞、學象棋、學玩股票,而是學鼓?
現在的你或許跟當初的我一樣,沒有任何一個特別的原因選擇學習爵士鼓,但是在學
習的過程當中,能夠為自己的學習找到一個原因是最關鍵至極的。為什麼呢?且聽我娓娓
道來。
在現今台灣的居住情況非常現實的一點就是,很難容許一個一般公寓家庭在家裡能夠
有一套真正的爵士鼓,除非家中願意花大錢做隔音,或是把你的爵士鼓悶音悶到像水桶一
樣,不然學習爵士鼓、想要累積真實的練習經驗就會被身邊的資源所限。
我常跟學生比喻,兩個資質天分一樣的人,你讓他們倆花同樣100%的時間在學習電吉
他和爵士鼓上,學習電吉他的人或許可以得到70%的經驗報酬,但是學習爵士鼓的人可能
只有50%、甚至不到。學習爵士鼓的人,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是人去找樂器而不是樂器去
找人」,學習吉他或是Keyboard的人可以有個音箱和耳機以及樂器就在床邊,而一般學鼓
的人最幸運可能樂器行就在你家樓下巷口,但你依然要打起精神,從床邊起來,手機錢包
鑰匙帶好,才能夠「出門去」而已。所以直到現在我依然羨慕家裡能夠有一套鼓的人,甚
至電子鼓也好;這也說明了很多事情,為何在學校社辦或樂器行聚集最常看到的都是鼓手
,為何常常聽到有人說缺好的鼓手。
我想說的是,學鼓的諸位,你們不論如何,不管理由好聽或是不好聽,你必須在過程
中找到一個學習爵士鼓的理由,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能量去走到遙遠的鼓旁,拿起鼓棒;不
然你會在無形之中浪費掉許多時間和力氣。並且這個問題並不是初學者才需要問自己的,
甚至現在的我也時時常常問起自己。每個人、每個階段的答案都會不同,筆者我最一開始
的答案是「興趣而已」、「想要變強」、「想要去更多地方表演」、「想要認識更多的人
事物」,最後我發現,一切都回歸到「對音樂的喜愛、因為音樂而高興或驚訝或哀傷」。
其實大家一定也知道這種想法,不是只有學習爵士鼓而已,不論學習什麼事情都是一樣的
,甚至我必須要說,當你真的無法找到一個理由繼續學習爵士鼓的時候,也要為自己負責
,能夠考慮這是否真的適合你,我說真的!誰知道你是不是更適合學吉他或是Bass或是街
舞或是炒股票,也許你的熱愛在別處。這也是一般大家在外面樂器行學習最常碰到的問題
,學到不知為何而學,而再好的老師也幫不了你,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或是投入或了然的選
擇離去才是為自己好的作法。
接下來我想針對爵士鼓,根據我的經驗,談一些想法上的原則。
有天我問自己了一個問題,「如果要一言以蔽爵士鼓,該要怎麼說?」,我想了好久
,有天我有個結論了,就是「差異」,或是你要說「動態(dynamic)」亦可。差異(動
態)這件事情表現在爵士鼓和音樂上的許多地方,舉例來說:構成爵士鼓節奏主要的兩大
要素:大鼓和小鼓,他們的音色便是差異(我喜歡把大小鼓的聲音形像成槌與劍),分別
占據較高和低的聲音頻段,而能夠形成節奏裡高點和低點的律動感。
輕重音也很明顯的是一種差異的表現,而如何才能將輕重音打好,是一般初學者最先
要掌握好的基本之一,而我認為其中的訣竅就在於輕重音本身的名稱之中。很簡單,只要
你能夠明確的用手和肌肉打出「聽起來重的重音、輕的輕音」便是目標。我知道這聽來似
乎是廢言一則,但是再仔細想想,當你在練習之時有特別去注意這有如廢言一般的東西嗎
?我認為對輕重音(或是其他任何的基礎打點)練習者而言,必須要在練習的過程之中不
停的詢問自己:「是否有將輕音和重音的差距確實拉開?」具體而言,是否有好好觀察自
己在輕音和重音時鼓棒擺輻的差異,或是肌肉用力的狀況是否有確實的表達出差異?(的
確打輕重音不一定要透過擺幅的改變來表達,但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確認方法,
適合初學者套用這自我檢查方法)各位可以去觀察身邊輕重音打得較好的朋友,其中的差
異是否在速度較快時的輕重音表現;是否你倆在速度較慢時輕重音的表現不相上下,但速
度快時,打得好的朋友依然保持輕重音的分明,但自己聽起來卻只是「平平」?對於鼓手
來說力度的表現從最重音到最輕音之間可以是連續的,而我們不時要擴展自己「最重」和
「最輕」的最大限度,最後才能夠得到較大的「差異」。(而且就一般的情況而言,大家
都會過度注意「最重」,而忘記去探究「最輕」。你最後可能發現有一堆鼓手打出來「最
重」的音,大家都相去不遠,而這對於製造力度上的差異並無太大的幫助,若能夠確實做
到「將輕音更輕」這件事情會更有幫助,讓你的鼓聲聽起來更「跳」;也許改天試試看將
普通的移位打點練習打得又輕又快,也是很困難的。
至於其他的打點練習也可以用同樣的標準去觀察:觀察雙點時的雙手使用狀況和單點
時的能否有顯著的差異,簡單的說就是要能夠切換得清楚,再來才是在更快的練習速度下
能夠有一樣清楚的差異程度。
最後我想提提音樂段落上的差異。開始創作自己樂團音樂的各位,是否曾經覺得自己
寫出來的歌曲不像是你內心中所想像的呢?是否總是覺得你的技巧並沒有真的幫助你在歌
曲中表達你想要的情緒呢?或是當自己歌曲的demo錄好之後卻覺得沒有任何真正勾動你內
心的地方,對你來說這不就是另一首「製作出來的歌」?
當然這些這麼關鍵的問題、這麼模糊而廣泛的問題,解答可能出現在很多方面,譬如
說旋律本身、或是編曲問題、或是創作方式的盲點。但是在此我想針對一個方面作回答:
就是歌曲本身的動態,在收與放之間。我從一個鼓手的角度去觀察,當然如果你是其他種
類的樂手也可以參考一下我的想法。
我觀察到在台灣學習樂器的人普遍有一種氣氛,就是將學習樂器的心態和想法與學習
課業、書本上的知識的心態畫上等號。沒錯,我不能否認在技巧層面和專業層面上,樂器
的演奏是可以被比較的,就像超級星光大道上的歌唱參賽者一樣被評論。並且這份追求的
心、磨練技巧的心,對於學習樂器在初期是很有幫助的。當你一同與社團的同學、身邊的
朋友互相較量時是一個很好的激勵。但是,就像所有的事情一樣,做的過多了就會漸漸變
成無益的事情,到最後你只會變成一個「樂手」而不是「玩音樂的人」。
這樣的情境很容易出現在剛剛開始創作的樂手身上,在整個樂團大家一起創作時,很
容易會自己一個人陷入「我這邊該打什麼節奏、該配什麼過門、是不是可以花俏些加個打
點手法」的狀態。就這樣各自發展,最後生出一首歌,結果對你來說,這首歌的意義就是
這麼些技巧和段落的編排,其他可能最慘到連主歌副歌都無法分別有什麼情緒上的差異。
我想說的是,各位玩樂團的諸位,千萬不要落入個人角度的小圈圈之中,那只會讓你
更加討厭你所做的音樂。試想,一個44拍的小節之中,全部下32分音,你似乎能夠得到一
個很屌很快32個點的blast beat,但如果你能夠嘗試在節奏中拿掉4或5個點,會發現,這
樣似乎在節奏的情緒強度上的差異好像跟滿點差不多,甚至再減少、再減少,內容也是得
到差不多的結果。那麼換作嘗試,將一個很鬆散、節奏律動拉很長的4 Beat節奏,重複4
個小節,再接上剛剛滿點的blast beat 4個小節,是否就讓人覺得熱血沸騰,爆發感十足
?
這就是差異在個人樂手上的表現。同樣的事情我們將角度擴大到整個樂團。當主唱、
吉他、貝斯、鍵盤、鼓組的樂手每個人都是以個人樂手考量為出發時,很容易就會得到一
個沒有空間、沒有喘息、也不一致的段落,和下一個段落、和再下一個…。如果整個樂團
的樂手能夠好好討論段落的設計、彼此留白的空間、甚至能夠連沒有樂器的可能性都考慮
進去,才能夠將歌曲的起伏做出來,才能夠讓歌曲聽起來有「感情」。
也許這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人說:「組一個好樂團需要一個靈魂人物」。不過我比較
喜歡加上一個補充:「或者是創作時要在團員間持續進行良好的溝通」。
有時也可以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現一組由技巧都不錯的樂手所組成的樂團,做
出來的音樂卻沒有讓人覺得很耐聽,反倒是一些剛學樂器的人做成的音樂有種粗曠的野味
和原始感。也許是因為高手樂團一周練團八小時都在想各自橋段編排要做什麼,而新手樂
團沒有高超技巧所以一周練團八小時都在詳細討論歌曲編排的設計。
我以上的內容不是在鄙斥高超技巧或是華麗的編曲沒有生命或是很笨,而是,告訴大
家這是可以運用的。如果你想要寫一首從頭到尾情緒都高張的歌,那麼你就知道你該盡可
能的塞滿它,像是所有的metal core或是 house music,反正就是把歌丟到DAW(ex。
cubase)裡面會看到一條滿滿的黑龍波你就成功了;相反的,如果你想要一首從頭到尾低
氣壓的歌曲,那麼就盡量的保持歌曲的內容與律動鬆散。如果你想要你的歌曲大起大落,
情緒明顯,那麼就要做好段落間的差異,就像是許多後搖團愛提到的大爆炸,若是沒有前
面的潛伏和醞釀,聽個10分鐘的大爆炸,會讓人覺得大爆炸都不爆炸了。當然,前段所提
的32分音滿點理論也適用於樂團整體編曲上。常常我們直覺想要將段落做出「滿」、或是
「激昂」的感覺就透過吉他破音、或是銅鈸較多的鼓pattern,但有時卻不論破音有多兇
、或是鼓有多大聲,都無法得到想要的結果,那便很可能是沒有搭配一個足夠醞釀的前段
來襯托這後段的「滿」。
如果再將各種樂器的編制,節奏和旋律的互相搭配、選擇,你的樂團可以創造很多可
能性、結果來說就是你們的音樂也有很多可能性。所以不要害怕去嘗試各種狀況。對我來
說,樂團就是偶而得考慮捨棄自我想法的一個整體,當你們團的吉他手說:「嘿,你打打
看這個」或是「你這邊不要這樣過門」的時候,雖然你覺得很鳥,但是你能夠說:「好啊
來跑跑看!」,我想有很大的機會還是很鳥,但是也有相對的機會屌到連你自己都嚇到,
所以,鼓手們請保持心胸的開闊。
學會協調和彼此溝通,是我們除了樂手身分之外的隱藏獵人測驗。其實你會發現這些
業界的大老最厲害的就是最善於溝通,最精準抓到結果的感覺,並且把它轉化為一行行樂
譜內容,還能夠保有樂手的個人風格。
那麼那些編曲華麗、樂手技巧也華麗的樂團是如何做到的呢?好吧,別的不說我們來
以Dream Theater舉例好了,你有沒有發現他們這麼多張DVD現場出下來,好像都能夠在現
場重製CD般的「精準度」,當然他們談論的精準度包括音場、設備、還有整體樂團32分音
以上的精準度…你知道我想說什麼的。
最後又回到鼓手們自身,就如同作音樂的開闊心胸,身為鼓手也不需要太過自我設限
。這是一個簡單的集合問題,在萬事萬物的大圈圈之中,有一個小圈圈叫作「身為鼓手的
你」,要如何成長和探索的關鍵都在你的小圈圈之外,所以請不要害怕去探索不擅長的區
域,尤其是已經有些程度的鼓手,可以考慮試試往數位錄音、MIDI、或是甚至旋律樂器的
方向前進,對於你在現場表演或是創作上的想法都能夠有很大的幫助。
建立起自己的風格也是一樣的事情。節奏樂器已經是相當古老的樂器了,你當然可以
嘗試去想一些非常具有原創性的節奏架構。不過我想你也會發現,你做的事情其實不太能
夠算是非常「原創」,而比較像是「拼貼」。說實在的,節奏樂器這麼古老,該玩過的也
都被玩過了(其實各門藝術好像都差不多),善用編排這些已經很豐富的現有元素,就足
夠能成為你的「風格」了。有人選擇Jazz+Hipop
、有人選擇Metal+ArtRock、現在歐洲流行Metalcore+Trance(有個團叫Enter Shikari有
興趣的各位可以查查,顧名思義這種樂風叫Trancecore),這是個自由的世界,不要忘了
這個特權。
文盡於此,我自己都覺得好長,但是我已盡可能詳細的分享我對音樂、對爵士鼓、還
有對台灣樂團的想法了。謝謝各位看完這篇文章,也或者謝謝你按了個end。當然我想只
要扯到音樂,便沒有事情是絕對、也無法被比較(所以我覺得我無法相信「音樂比賽」這
個概念),對於文中內容有所不同意的各位,請多海涵,小弟我致上歉意,因為我想我已
盡力了。
小翔 09’ 10。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39.18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68.2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