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大同水上樂園】 #去過的人出來喊聲 #你在幾歲的時候去過呢 #還是只有聽說而從來沒有去過呢
#大同水上樂園 #1972年
位於板橋江子翠的大同水上樂園
由陳釗炳等人投資興建
並找來了專家學者設計監造
為臺灣第一座水上主題樂園
在缺乏夏日玩水去處的當時
1972年甫開幕即受到熱烈歡迎
樂園內除滑水道、造浪池等水上娛樂外
也引進了雲霄飛車、摩天輪等機械設施
並且設置鬼屋、蠟像等主題場館
還不定時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
是七〇、八〇年代大小朋友的重要回憶
然而隨著臺灣經濟飛速成長
各地主題樂園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大同水上樂園又因都市計畫關係
被劃為西藏(萬板)大橋的預定地
使經營者不再更新設備而逐漸老舊沒落
最終於1992年正式宣布停業
#板橋人的在地記憶
#現在完全看不出來半點痕跡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2/8/4
圖說:設在台北華江大橋邊江子翠的大同水上樂園,四日上午十時開幕。
攝影:高鍵助
歷史新聞
【1972-08-03/聯合報/08版/第八版】
水上樂園開辦
【本報訊】設在台北華江大橋邊江子翠的大同水上樂園,定明(四)日上午十時開幕,將由台灣觀光協會會長朱倚天揭幕,影視女星邵佩瑜、李慧慧、陳今珮、郭彩雲剪綵,李睿舟主持,育達商職樂隊演奏,中華全國救生總會及中華潛水俱樂部提供支援水上各種表演,並舉辦由遊客參加的各項餘興節目。
【1992-10-10/聯合報/17版/鄉情】
西藏大橋凌空而過 遊樂場所空前競爭
大同水上樂園 不玩了!
二十年前,大同水上樂園號稱全國第一。到此一遊成為民眾心願,於是到了周末假日,警方加派警力疏導交通,售票小姐加快手腳應付人潮,連老闆也挽起袖子端盤送水……
【記者林全洲/板橋報導】對年齡超過三十歲的人士而言,台北縣板橋市江子翠的大同水上樂園,應該是一處不陌生的遊樂場所。
大同水上樂園,這一座曾經是國內第一的水上樂園,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歷史,在明年初西藏大橋引道工程,即將通過這座樂園二分之一用地的陰影籠罩,加上各類型遊樂場所如雨後春筍在全省各地相繼成立的打擊下。今年十月十二日,這座水上樂園,不得不宣告結束營運。
戲水加遊樂 點子新!
民國六十年初,從事建築事業的陳釗炳,有感於大台北地區缺乏大型遊樂場所讓市民從事休閒娛樂活動,乃在開發未久的華江橋腹地,江子翠近埤墘地帶,買下三萬餘坪利用價值較差的農地、窪地,重新填土、設計,作為遊樂場用地。
陳釗炳找現今國科會主委夏漢民主持設計,成員有成功大學建築系的吳讓治、翁金山;水利系的湯麟武、郭金棟等教授規畫園內景觀;土木建築部分,由永立建築師事務所承造;園內機械設施,再由日本工程師竹內直正等人設計監造。
這些人對於樂園的設計,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基於當時台北市每逢夏天,只有東門、再春兩座游泳池,缺乏弄潮的地方,所以在樂園內,以游泳池的設計為主,再佐以高空滑水、跳水、人工波浪等設計,讓泳池更大、更寬、更有遊戲內涵。相關的水上措施,還包括水晶宮、潛水艇、大小龍舟、水上腳踏車、海盜船等項目,讓民眾有更多樣化的水上活動。
在機械設施方面,則以超越台北市立兒童樂園的功能為主,包括當時國內首見的三百六十度歡樂神龍、雲宵飛車、太空飛鼠、百尺觀賞車、老爺火車等三十餘項。另外還有為小孩子設計的夏威夷活動中心,提供娛樂性的電動玩具。
在國外流行的鬼屋、蠟像館,在當年也列入規畫範疇,並增添魔王迷宮、驚奇屋等具有時空變化的室內設計,在娛樂中增添教育意義。
半年三千萬 有賺頭!
民國六十年九月大同水上樂園取得建照後開工動土,到六十一年七月底,完成了大部分設施。大同水上樂園現任總經理孫景峰說,這樣的施工進度,是今天趕不上的。
園方決定在民國六十一年八月四日開幕時,先請當時的省府主席陳大慶題字,然後邀請台北縣政商界人士,在當天上午九時,一起參與剪綵開幕儀式。
陳釗炳對於開幕式十分謹慎,為惟恐當天遊客不足,在前三天起,他發動員工到街頭散發傳單。他甚至於自己也站在板橋雙十路口,遞傳單給過往行人。
孫景峰回憶開幕當天早上,板橋地區的各界人士,送來的花籃,已經讓樂園大門口花團錦簇,三千坪的停車場,也沒有一處虛位。一些貴賓還得勞動園方警衛,才能勉強擠進園內。
開幕儀式,在水上活動區域,園方安排人工波浪、滑水等儀式,陳釗炳撳動啟用鈴時,澎湃的水聲,夾雜著群眾的掌聲,有如大海般的潮浪來襲。讓大同水上樂園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開幕後有三個月的時間,大同水上樂園十個門票收費員,忙得手忙腳亂,孫景峰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收費員的抽屜關不攏,十元的小鈔散落一地,根本沒有時間去撿,而且每天金融機構都得派人來清點取款,否則大同水上樂園的保險櫃,根本放不了這麼多小鈔。
面對遊客如潮似浪般的湧來,大同水上樂園內的餐飲服務部,也嚴重的人手不足。迫使陳釗炳,以老闆兼打雜的身分,率領全家人加入端碗筷、洗碟子的陣容。
全盛期的大同水上樂園,全票三十元,兒童優待票二十元,每枚代幣五元,每日的收入至少在六十萬元以上,假日則可高達一百三十萬元以上。要應付龐大的人群,大同水上樂園的員工,就有三百六十人之多。
陳釗炳投資在大同水上樂園,是三千萬元的資本。除了收門票外,該園每項遊樂設施另外收取一到四枚代幣。就這樣半年內,三千萬元就全部回收,令陳釗炳及投資人均大感意外。
以當時板橋市的房地產價格,大同水上樂園每日的收入六十萬元,買一幢三樓的透天厝綽綽有餘。就算靠近大馬路邊的透天厝,當時也不到一百三十萬元。
人車成長快 有危機!
龐大的遊客人潮,還帶給台北縣市交通問題。台北縣警察局長曹極,曾為此開過多次會議,最後只能以假日加派人手疏導的不得已策略來因應狀況。
大同水上樂園總經理孫景峰指出,樂園全盛時期,包國良的「水上假期」,就是到樂園內錄影轉播。一連串的泳裝表演,還開台北泳裝表演的風氣之先。
七十年代以後,大台北地區的遊樂場所增多,挾大自然景觀的原野樂園相繼出現,映照下的大同水上樂園,如「美人遲暮」,已有不得不收場的前兆,令人感傷。
而民國七十一年起的十年間,板橋市的人口,由廿萬人成長到四十二萬人,快速的人口增長,使得築橋、開路,成為地方迫切的需求。
在橋樑方面,板橋與台北市萬華間連絡頻繁,雖然民國五十七年華江橋完工;六十六年光復橋也蓋妥,但在發展評估上,仍是不敷所需的。所以省市會報上,決定由台北市西藏路,另建西藏大橋,直達板橋雙十路。
如此一來,都市計畫中屬公園用地的大同水上樂園,將被徵收二分之一的用地,做為橋樑與引道用地。
此外,板橋市本身的都市計畫,現有的文聖街,則必須攔腰穿過大同水上樂園,成為兩個部分。
橋樑道路過 收攤吧!
這兩項陰影之下,大同水上樂園即無心投資更新設備。改推出山地歌舞表演、親子原野樂園等小成本的園內設施改善。
民國七十二年,板橋文聖街首先開闢,園方忍痛圍籬笆,另建地下道,勉強將樂園串連起來。然而,從這時起,大同水上樂園,即逐漸走上沒落之途。
別的不說,光是大同水上樂園的股東,不再將樂園內的設備投資更新,而轉往山區的土城南天母、新店燕子湖、楓橋酒店等地區投資,就可以預見大同水上樂園不樂觀的未來。
今年西藏大橋正式在台北市施工;明年初板橋也要動工,大同水上樂園就算想經營,能發揮的舞台也相對的受限。今年十月十二日起的停業,可說是無奈,卻又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未來大同水上樂園,是不是還會以其他形式、地區東山再起?孫景峰說,這樣的機率微乎其微,過去美好的一切就讓它留作回憶。再回到從前,未必能尋回相同的回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扒龍舟的人越來越多,訪問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主席鍾志樂先生,他說:「以總會統計,近年每年賽員大約有百分之十增長,已註冊成為龍舟運動員的大約有4,000至5,000人。」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
龍舟 總 會 主席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名人堂
誰撕裂了兩岸三地的華人
楊志良
海峽兩岸情勢緊張,共軍動作頻頻。圖為陸軍司令部特戰指揮部第五營日前實施「空降突擊操演」。圖/擷自陸軍司令部臉書
多個民族,即使各自文化、語言、信仰不同,因社會、政治體制理念相同、相互扶持,也可以成為其樂融融的國家,瑞士、新加坡、加拿大就是例子;一個民族,雖然血緣、語言、文化高度連結,但因政治體制不同,分裂為多個國家也所在多有,北美十三州,成功發動獨立戰爭,於一七七六脫離英國,就是典型的例子。
兩岸三地,雖語言、文化、血緣高度連結,但近百年來政治體制有極大的差別。香港由英人統治,沒有民主,但有自由及法治;中國大陸自一九四九年建政以來,一黨專政,不容異己,鬥爭不斷,從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生靈塗炭,連自己忠貞的幹部,也鬥死無數。鄧小平改革開放,總算給大陸人民在生活上喘口氣,但隨著經濟起飛,科技追趕西方,掌握了更多工具,反而更加控制人民思想、言論及行動。
華人及中國人都稱為Chinese,所以Chinese並不一定是「中國的人」。一國兩制在習終身主席治下,已是一國一制,香港人在失去自由及法制下,如何能接受?因此從討厭中國體制變成討厭「中國的人」,若干「中國的人」也對香港人的「數典忘祖」大加撻伐。因此越來越多香港人認為自己雖是華人(Chinese),但不是「中國的人」,港獨興起,也是必然。
至於老共對台灣,在習近平掌權後,加大了文攻武嚇的力度。綠營意識到這是見縫插針的最好機會,為了奪權,利用此氛圍,將國民黨落實為外來政權,全力去中國化。然而與此同時,元宵節不但要吃元宵,還要花大錢辦燈會;端午節依然吃粽子、划龍舟;中秋除了吃月餅,再加碼烤肉;拜媽祖及關公這些中國的神(選舉時,從蔡英文起,哪個綠營候選人不是逢廟必拜?),只不過這些節日的緣由都從課綱中消失了,難道只是因為台灣人太愛吃喝玩樂?
從蔣經國准許老兵返鄉及解嚴,到馬英九執政時期與中共虛與委蛇,促進了雙方來往,並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如ECFA,綠營也不敢喊停,反而擔心老共終止);九二共識,在當時也具有穩定台海的功能。然而習近平已完全表明兩岸三地只有一國一制,九二共識已成為完全沒有共識的共識,國民黨要成為有功能的在野黨,大老們非去除所謂九二共識不可(這是中共逼的,非大老之過)。
選舉一向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綠營要對抗國民黨及中共的壓力,必然用種種文宣,宣稱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至少政治上不是「中國的人」。國民黨的反制之道,應該要讓民眾了解「中國人」是華人,而不是「中國的人」;文化及血緣的中國,與政治的中國是兩件事,我們要去除及不認同的,是政治的中國,而不是文化及血緣的中國。然而國民黨就是不敢說,也永遠說不清楚。
在習近平與蔡英文相互激化下,兩岸人民仇恨已起,大陸年輕人,甚至學術界人士,贊成武統者大增,而蘇貞昌則要台灣人打共軍打到最後一把掃把。兩岸三地華人間的血緣、文化連結撕裂了,如因此血流成河,習近平必然是中華民族最大罪人,而蔡英文則不過是個不知如何「統戰」的小幫手而已。(作者為退休教授、前衛生署署長)
龍舟 總 會 主席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名人堂-楊志良
兩岸關係可以很簡單
一個民族,因為體制不同,或因距離遙遠,可以成為多個國家;多個民族,因為體制認同,可以成為一個國家。
前者最典型的,就是十八世紀的北美十三州,和英國同樣以盎格魯薩克遜人為主,但政治信念不同,打了一架,獨立成為美利堅共和國。但因血緣文化相同,自此兩國聯合到處打別人,一戰、二戰、韓戰、伊拉克、阿富汗等戰爭,二者一直相隨,並一起對抗蘇聯,直至蘇聯解體。
至於紐、澳,人種也以英人為主,政治體系也與英國相近,但因當年兩地相隔遙遠,來往非三、兩個月,甚至半年以上,只好成為另外的國家。
至於多個民族,雖然血緣、語言、文化大異其趣,因政治信念相同,也可快樂幸福成為一國,如瑞士的德、義、法三族;加拿大的英、法二族;新加坡的華人、印度人、馬來人,不也是祥和的社會?
兩岸血緣、文化高度連結,溯源今日的台語,是中原語系的一支;台灣各地墓碑多的是標上原祖在大陸的地名。綠營一再去中國化不遺餘力,極端者甚至認為媽祖、關公是中國的神,但一到選舉,綠營從總統候選人起,誰不是逢廟必拜,到處拜中國的神?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中秋賞月吃月餅,元宵節賞燈吃元宵,過農曆年而非陽曆年;即使日本人統治台灣五十年,都絲毫未能消滅或「更正」這些習俗。而綠營去中國化,官方也一樣過這些節日,但對其來源一字不提,課本上也不見了。一切作為相互矛盾,撕裂台灣、弱化台灣,反有利於老共統一台灣,所以綠營是不折不扣的統派。
老共也是可笑,世界上何來「一國兩制」?兩制必然就是兩國,不然便是「外來強勢政權」對少數原住民表示懺悔,所行的內部制度。如美國早年騎兵隊打紅番打得不亦樂乎,現在則成了美國白人最羞恥的一段歷史,毀約、強占土地、殺戮、滅族,後來良心發現,便給予原印地安人各種優惠。澳洲、紐西蘭對毛利人懺悔;台灣的漢人對原住民給予各種優惠。尊重原住人的生存權及文化,是現代文明國家的表徵,這才勉強算是一國兩制。
而兩岸政治體制完全不同,分隔超過七十年,如何一中?綠營要去的是中國的政治體制,而非「中國」的文化。此處的中國不是政治的中國,而是中國土地上孕育的文化,政治的中國與血緣文化的中國,是完全獨立的兩件事。
老共一再要統一台灣,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說是廣義的血緣文化連結的中國,或許勉強說得過去,但政治體制完全不同,一再威嚇,對促進台獨大有助益,所以習主席是不折不扣的獨派。
民進黨與共產黨,統獨互換,真的是「豬羊變色」好不有趣。至於九二共識更有趣,就是兩岸完全沒有共識的一種共識。國民黨還抓著九二共識不放,那就永不能翻身了。
政治人物為了權勢或選票,用意識形態治國,不能面對事實及理性,就是造成人類悲劇的源頭。(作者為前衛生署長、退休教授)
龍舟 總 會 主席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扒龍舟的人越來越多,訪問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主席鍾志樂先生,他說:「以總會統計,近年每年賽員大約有百分之十增長,已註冊成為龍舟運動員的大約有4,000至5,000人。」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