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醫師觀點:發展國產疫苗應三管齊下】
很多人問我:台灣應該如何面對新興傳染病?怎麼樣才能夠用疫苗來抑制流行、拯救生命?1999年我整合建構台灣疾病管制局,也做過衛生署署長,擔任立委時更創立了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對控制傳染病成本效益最好的疫苗政策,當然有我的想法。
加上我沒有投資任何一家疫苗公司,也沒有擔任顧問或獨立董事,立場最客觀。以我在台大教授流行病學、臨床試驗及多年政務官的經驗,朋友們都很好奇我對台灣疫苗政策的戰略思維。
目前社會上對於疫苗的看法眾說紛紜,也讓政府在疫苗的政策上飽受批評,我認為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政府沒有對疫苗整體戰略做詳細的規畫及說明。有時候還在戰術層面上打混戰,甚至被逼到炒作國產疫苗股的牆角。
2020年我應邀參加「COVID-19科技防疫推動會議疫苗組」的座談會,蘇益仁是召集人,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前院長、衛福部林奏延前部長、仁濟醫院李龍騰總院長及多位學者專家也都一起參加。公開上每位都贊成要扶植國產疫苗,但私底下也有人向我抱怨疫苗公司炒作股價,大股東還趁機大賣。
我在會中及其他場合,表達對於疫苗戰略看法有三:
① 台灣一定要發展自有國產疫苗。
② 政府要很認真的去全球搶購更多疫苗。
③ 積極爭取幫國際大廠代工疫苗。
一、國產國造
疫苗開發要先找出想研究的疫苗,這一步相對簡單。下一步要去證明疫苗的安全性相對困難,要證明疫苗的保護力又更加困難。安全性及保護力都靠臨床試驗,一旦成功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審核,藥品或疫苗即可上市。
但大量生產疫苗常常會遭遇困難,這也就是為何我過去擔任疾病管制局長時,特別建構一個先導工廠,生產比實驗室階段更大的量,用來做臨床試驗,同時了解及解決大量生產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之後才交給疫苗公司大量生產。
不過就算你可以順利解決生產瓶頸,一個疫苗想要行銷到全世界,面對跨國大公司,遇到的阻力及競爭可能更多。所以要讓疫苗真正成功賣到全球真的不是那樣容易。這也就是全世界疫苗公司只有那麼幾家,不像藥物公司遍地開花。
雖然困難,但還是要支持國產疫苗,因為 #疫苗已經成為國安問題。在新興傳染病出現時,各國都在搶疫苗,以台灣還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員,中國大陸又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台灣,套句2003年發生SARS時,中國代表沙祖康在世界衛生大會外所說的:「台灣人的健康?已經被拒絕了,誰理你們!」
這次COVID-19疫苗,不管是台灣自己採購或美日贈送台灣,中國都不斷阻撓。因此,把疫苗當成生物戰的戰略武器,就應如同傳統戰爭的武器一樣,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疫苗國產勢在必行。
二、宏觀搶購
扶持國產疫苗公司當然重要,但是不一定成功。面對新興傳染病快速流行,還是要先買世界大公司開發較快、品質優良的疫苗。為了國民健康,各國都在搶購,各種各樣疫苗都搶。大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都購買比人口數倍多的疫苗;加拿大、新加坡、以色列也不惜重資,加價搶買。#以色列更是把國人健康資訊當成三期臨床試驗的籌碼,參與疫苗研發,以便能夠最早得到疫苗。
我曾經建議台灣應一開始就參加大藥廠的疫苗開發,投資金額中三分之一直接贊助,即使不成功也沒有關係;一旦成功,另三分之二就是優先購買的經費。其實美國政府就是這種做法,美國一共投注了100多億美元給幾個疫苗公司,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地去開發,也促成這一次各種COVID-19疫苗的超快速成功。
當然台灣財力有限,這種方式只能相對小額投資。不過台灣不管藍綠,朝野應該有共識:我們在國際被中國打壓,在購買疫苗時更不能斤斤計較,要學以色列、新加坡等宏觀搶購。
在研發不一定成功時就要超級布局搶先下單,買的種類及數量都要超額,因為有的疫苗研發不一定成功(例如國光疫苗)。即使都成功也沒有關係,太多的疫苗可以轉賣或當成外交禮物,加拿大、日本、美國都是如此。
台灣已經邁入已開發國家,固然應該參加國際組織;但不再只是尋求國際幫忙,也應該開始回饋世界。就好像我們的口罩外交一樣,「Taiwan Can Help!」也因為口罩外交成功,才能得道多助。
因此未來再遇到新興傳染病(絶對會有),一定要宏觀搶購,才能保障國人健康;也才能有機會幫助別人,也才不會被國民黨某些人士譏諷為疫苗乞丐國家。
三、疫苗代工
替世界大藥廠代工疫苗是我最喜歡的戰略。這項戰略我稱之為 #疫苗的台積電模式,或是我寫的「生技政策白皮書」中所述「七分經濟、三分研發」模式。
日本、印度、南韓的疫苗戰略就是代工,最近南韓更拿下美國Moderna的代工。台積電沒有自己的ICT終端產品,所有的研發都是製程研發,台積電替別人製造晶片,不斷研究改善,以高品質及管理傲視全球,也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
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尤其是疫苗戰略,也可以走台積電的模式。我認為這是最佳策略,幫國際大廠代工,可以透過代工來學習他們的國際行銷經驗,且又可以免除自己研發前期及臨床試驗期所遭遇的困難,包括資金壓力。
替大公司生產疫苗,除了先賺到代工費外,也不需要擔心做出來沒人採購的銷售問題,更有機會搶先其他國家捷足先登拿到疫苗。未來以所賺到的經驗及代工所得,更上層樓發展疫苗相關的各種生技產業,可以說是最好的疫苗戰略。
可惜2020年我提出時並沒有被採納,或是有被採納但不夠積極推動,或有推動但台灣的生技公司能力尚未被肯定?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切反省改進的!
誠懇建議政府,#疫苗發展戰略三管齊下!除了必須持續支持研發國產疫苗外;也須更積極地向國外購買疫苗,採購的胸襟需要更大,同時拓展疫苗外交;更期待的是疫苗代工。
我認為代工是最好的策略,如果台灣現有疫苗代工,國人安心,目前很多爭議自然藥到病除。因為政府不是少買外國疫苗,也不是要圖利國產疫苗,而是疫苗來得太慢。如果我們自己代工生產,就比較不會有這些困擾。
疫苗戰略三管齊下!唯有如此,才能安全度過未來新一波傳染病的威脅。
龍騰 生物 實驗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敬告讀者:近傳 Total Swiss 刊物中的圖片,係 Total Swiss #盜版 了 MedPartner 的作品。實際上MedPartner 和直銷商 Total Swiss #沒有任何關係!
近期直銷商 Total Swiss 在其刊物中盜版使用了 MedPartner 設計的圖片,導致民眾可能誤解 MedPartner 和 Total Swiss 有合作關係。
事實上,MedPartner 和這家公司完全沒有關係。我們也已經請律師協助,將在近期這家 Total Swiss 所屬的 #八馬國際有限公司 提出告訴。
這家公司在 2016 年誇大產品療效、進口外國產品重新包裝後,以超過 10 倍的價格售出,營業額高達 32 億,遭到檢調搜索。以下為相關媒體報導:
---
根據媒體報導,有民眾誤信創辦人的學經歷和宣稱治癌療效,加入會員購買產品,卻因子宮大量出血送醫治療,另名王姓會員也稱相信產品治癌療效,吃了完全沒效果,要告他詐欺;檢調因此於 2016 年 9 月發動搜索偵辦。
檢方將三項產品送驗未檢出西藥成份,但認為該產品以一般「食品」名義進口,卻以高價的「健康食品」名義販售並誇大療效,已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
Total Swiss 創辦人王文欽佯稱台大物理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生化博士、德國紐倫堡生物科技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及聯合國 WHO 世界衛生組織科技組成員等學經歷,營造科學權威形象,也進而讓會員或不特定顧客相信其販售的食品具有療效。
王文欽創辦龍騰瑞士、八馬國際有限公司,以折合台幣約 370 元價格,進口瑞士 NAIESA 公司生產的「倍喜客」、「愛提維」、「瑞斯維」產品,再自創 Total Swiss 品牌,在全台舉辦直銷說明會或健康講座,向會員誇稱該產品具有調節血脂、改善腸道、消除疲勞、強化骨骼、免疫調節等功效,三項產品為一套販售給會員 4725 元,初估從 2015 年 1 月至去年 9 月被查獲止,銷售金額達 32 億餘元。
---
根據民眾提供的資訊,這家公司持續以直銷的型態,用口耳相傳的方式誆稱產品的誇大不實療效,做法跟先前非常類似。我們也要特別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身邊的親友,不要輕信這類的話術。
這類食品絕對不可能可以有「治癌」、「治病」的效果。如果有遇到誇大不實的宣稱,請向衛生局檢舉,不要再讓更多人受害了!
--
□ 相關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20/1376844/
□ 延伸閱讀:白藜蘆醇真的有各種療效嗎?
https://www.medpartner.club/jeunesse-resveratrol-cancer-fa…/
--
面對媒體失能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https://youtu.be/ewMJ4T0qQ5c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s0CibA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龍騰 生物 實驗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賀! 環工所駱尚廉教授及機械系陳炳煇教授獲105學年宗倬章先生講座】
105學年度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宗倬章先生講座」
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為提升本校工學院各類工程領域水準,特設立「宗倬章先生講座」,以獎勵學術地位崇高或產學合作績效卓著之教授,本學年度臺大獲獎人為環工所駱尚廉教授及機械系陳炳煇教授。
駱尚廉教授從事學術研究已40年,在水源水質處理、含氯及全氟辛酸有機物降解、廢水及污泥處理、微波裂解生質廢棄物等技術開拓、理論探析及應用研究上已有許多兼具學術創新與工程應用之重要成果。學術期刊論文發表已逾三百篇,有125篇為領域排名前15%之傑出期刊論文,2篇為高被引用論文,獲得國科會(現為科技部)四次傑出研究獎、傑出特約研究員獎章、中國工程師學會三次工程論文獎、環境工程學會六次論文獎、土木水利、下水道及水資源學會論文獎、三次IWA最佳海報論文獎、教育部特優教師獎兩次、臺大傑出教學獎、臺大優良教學獎、江丙坤傑出兩岸文化交流貢獻獎座、侯金堆傑出榮譽獎章、臺大終身職特聘教授、徐有庠基金會綠色科技獎座、東元基金會機械/能源/環境科技類東元獎、國際水協會傑出會士(IWA Distinguished Fellow)、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士(ASCE Fellow)、美國環境與水資源學會會士(EWRI Fellow)、國際環境化學學會會士(ICCE Fellow)、中國土木水利學會會士(CICHE Fellow)、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會士等。
在工程應用方面,駱教授協助解決高濁度原水處理、土壤污染復育、重金屬污泥安定化與回收、類神經網路實控系統、永續評量指標、水污費建制、污染底泥風險評估及金門水資源與水質改善等環工實務問題,獲得22項專利,共有16項技術移轉,其中「活性污泥與生物接觸曝氣法合併系統」已技轉應用於基隆市天外天垃圾掩埋場廢水廠等15件工程,產值總額已達二億三千三百萬元。擔任國際水協會(IWA)理事、亞太地區(ASPIRE)主席,及擔任水資源類SCI排名第一的期刊(Water Research)副編輯與其他五項國際期刊編輯委員;擔任行政院永續會、科技部、經濟部標準局、工程會及環保署等委員。獲得自來水協會卓越功勛獎章、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章、環境工程學會工程獎章、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傑出水資源成就獎章、環保署一等功勛獎章、經濟部標準化成就獎章、內政部下水道建設卓越成就獎章,並獲美國水資源工程師學院獎章(D.WRE)、美國環境工程師學院獎章(BCEEM)。
陳炳煇教授在臺大機械系畢業後,赴美深造。從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機械博士學位後就返國服務,應聘於臺大機械系,先後擔任臺大機械系副主任與主任,目前兼任工學院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主任。在擔任教職以後,共發表一百四十三篇以上的期刊論文,其中118篇發表於SCI收錄的期刊內,還發表一百多篇國內外會議論文,兩本專書,並獲得十項國內外專利,也為國內外三十多個學術期刊審查學術論文,所發表的論文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內,共被引用超過千次以上。也曾分別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ASME會士,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與科技部特聘研究員獎項。
除了發表學術論文外,也希望能將研究成果技轉給國內公司,提升國內廠商的產品價值,並透過新的營運模式能增加合作廠商的產值。所合作的公司包括旺宏電子、中華汽車、華碩電腦、普生公司、奇鋐公司、基亞、瑞基、駿達、超眾、與銀鴻公司,所開發的產品橫跨新型記憶體、汽車零組件、CPU散熱技術、LED照明、卡片型顯示器、金屬線表面改植、與核酸試劑檢測平台。也曾經應國內上櫃公司台龍電子之邀請,擔任該公司的獨立董事,為公司的新產品開發提供意見。在過去10年間,分別擔任經濟部工業局所主導的薪傳案、研貸案、與產業自動化計畫案、經濟部能源局的補助計畫案、與行政院部會署科技計畫等的審查委員、和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委員會」、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直接保證審議委員會」、與經濟部技術處「SBIR」等委員會的委員或召委。除了對產業界盡一份心力外,也曾擔任國科會應科小組航太學門與工程處熱流暨能源學門召集人,規劃航太國防科技、熱流、與能源的重點研究方向。
同時為提昇產學合作的效益,尋求傑出的學界團隊給予獎勵,讓其研發成果可有效的技轉給業界,或成立新創公司,乃應施振榮董事長之邀擔任宏碁基金會所舉辦的龍騰微笑競賽評審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後來也協助國科會朱敬一前主委規劃推動創新創業激勵方案(FITI),並擔任評審委員會總召至今。過去三年擔任台大嚴慶齡工業中心主任,也積極培養團隊,籌畫成立兩家新創公司。
早期主要是投入基礎熱傳研發,但缺乏業界應用,到後來有感於要開發對業界有用的產品,因此近年來轉而跨領域的整合應用。過去的研究主要著重在六個不同領域,分別為生物分子(DNA或蛋白質)感測平台的研發、感測器的開發、奈米流體的應用、散熱技術、微奈米結構的流力與熱傳、與微流道晶片實驗室等。
基金會每年提供至多二個名額,每位獎金新臺幣四十萬元;講座任期一年,期滿可再重新接受推薦或評選;曾獲二屆講座者,即成為終生榮譽,不再接受推薦或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