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法肯豪森的作為
賽克特就任顧問團團長的日子只有10個月,他對中國軍事的構想,許多才剛開展,有些則還未付出行動。繼任的法肯豪森所要做的,就是承接前任的措施並繼續發揚光大,而事實上,法肯豪森完全不負所託。
像在建軍方案,法肯豪斯於民國25年(西元1936年)提出強化過往曾被整編過的部隊,這個方案後來被定名為「調整師」。
順帶一提,現在若要在網路上搜尋中德軍事合作的相關資訊,通常會打上「德式師」或「德械師」等關鍵字。但當年的政府檔案可沒以上字眼,因為這些接受德國訓練的部隊正式名稱是「調整師」或「整理師」。尤其某些軍迷對「德械師」這個名詞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就是接受德國訓練的國軍未必拿德國兵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國軍的裝甲部隊就能了解狀況),所以如果你想在別人前面秀出你很懂民國軍事的逼格,可千萬別喊錯稱呼呀。
當時法肯豪斯建議:
一、
各步兵團應依照教導總隊步兵團之德國新編制盡速編齊,各團應裝備步兵榴彈砲、戰防砲各一連。
二、
為加強管支援火力,營迫砲排應增為四門、機槍連定數則增為九挺。
三、
各陸軍師應編成一個騎兵連,以落實戰場情資偵蒐。
四、
每個師中的戰鬥及勤務支援部隊,若是工兵及通信兵還無法達到營級規模,至少也要成立連級單位,另須特別重視通信裝備及光學觀測儀器。
五、
各師應加強炮兵編制,最好能成立內含三個營的炮兵團(其中兩個營裝備野戰炮或山炮,一個營裝備105mm輕榴彈炮)。
六、
兵器應統一使用中正式步槍、捷克式ZB26輕機槍、廿四式7.92mm重機槍。
七、
各陸軍師應設立修械所好保養維護兵器。
在此原則下,有30個師將率先調整,最終目標是完成60個調整師。而調整師的編制,以執行最徹底的88師為例,內容為:
每個師下轄2個旅,每旅各有2個步兵團(也就是從魏澤爾時代就確立的2旅4團制)
1個炮兵營,下轄3個炮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工兵營,下轄3個工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通信營,下轄2個有線電連與1個無線電連
1個輜重營,下轄2個連
1個高射炮防空營(這個編制後來被取消,因為後來格國顧問團決定成立專門的高射炮部隊,好將炮火集中使用,不過有些部隊仍保有此編制)
另有師本部直轄的特務連、騎兵連、戰車防禦炮連、野戰醫院各1個。
而作為戰鬥主力的步兵團,其編制為:
1個團下轄3個步兵營,通信連、步兵榴彈炮連各1,另有團本部直屬的特務排。
1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迫炮排及特務排各1。(這裡特別註記一下,在原先魏澤爾編制的步兵營中,規劃的是配備2門20mm輕機炮的小炮排,而法肯豪斯此時則將小炮排升級成裝備2門八二式迫擊炮的迫炮排。)
1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每排下轄3個步兵班,每個班有14位成員並配給一挺輕機槍。
1個機槍連下轄3個機槍排,每排下轄2個機槍班,每個班配有一挺重機槍......
與舊有的編制相比,調整師特別著重提升支援兵種的質與量,像是增強火炮能力(輕機炮變迫擊炮、增加反坦克炮及口徑更大的榴彈炮),設立恢復傷員的野戰醫院,另外讓更多部隊都具有通訊能力以方便聯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我特別要提一下,在法克豪森任內多出來的新單位:野戰醫院
話說現代護理人員的精神象徵是南丁格爾,這位英國貴族小姐之所以能讓人意識到護理人員對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是因為她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在這場英、法、俄三個歐洲強權對抗且耗時3年的戰爭中,南丁格爾改善傷兵醫院的品質,使她駐紮的傷兵死亡率從42%降低到了2%。
大家注意到沒有……傷兵死亡率原先是42%!這個死亡率高的可怕!
換言之,若是能提高醫療素質,將會有效減少軍隊人員的損失。後來在一次世界大戰,各國更是在慘烈的戰事中吸取經驗,像是1917年Wwkeen的《戰傷救治專書》就詳細說明傷兵收容、疏散及感染控制等内容,而1918年FrankKeeper的《軍事生基本手冊》内容也提及疾病、營養、飲食管理、野營行軍衛生、戰傷分類分級、排泄物處理、士兵培訓等基本常識。
國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後,於1927年設立軍政部軍醫司,之後在1935年4月將軍醫司與其他單位合併為「軍醫署」;順帶一提,法肯豪森是在1935年3月接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一職,或許這是國民政府逐步提升對軍醫的重視,才能讓法肯豪森在調整師的方案中,得以提出設立野戰醫院的方案。
截至1936年,軍醫學校培訓出1045名醫生、300名藥劑師,另有108名在校學員,每年則能加強陪訓50名醫生。而在1937年,林可勝編制出内容包含:毒氣戰、疾病控制、戰時衛生管理……等知識的野戰醫療手冊,可見軍醫的逐步發展。(這位林可勝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日後擔任國防醫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當時深受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
雖然新部隊成立,如此里程碑值得掌聲喝采,但在後來的抗戰中證明……這些軍醫的功能極其有限。
首先很明顯的問題,是人數實在過於稀少。
當時國民政府包含陸海空三軍,粗略人數約300萬。1000多位醫療人員的比例有多麼稀少,那是不言可喻。事實上,當時一個陸軍師「理論上」設有2個衛生連,其成員包含:1名首席軍醫官、9名醫官、87名部屬;而他們的照顧對象大概是9000多人……當真需要能者多勞。
可真說到能者多勞,當時軍醫有第二個問題:素質堪憂。
剛剛提到有87名衛生連部屬,但這些護士、擔架兵、後勤人員其實並不具備醫療技術,因為他們大多是未經培訓的農民、苦力。大家想像當有士兵在戰場上被打到斷手,可是第一時間趕來的卻是耕田的王老先生……我想大家對結局應該是心裡有數。
那為何醫療人員素質堪憂呢?除了培訓資源稀缺外,這就帶出第三個原因:待遇低下。
首席軍醫官,聽上去非常威風,但實際上,軍醫官是沒有軍銜的。沒軍銜就代表沒加給薪水,在錢少事多沒資源的情況下,自然沒多少軍隊人員願意擔任或進行相關的研修。
甚至就連培訓機構也有問題,這就是第四點:醫療理念之爭。
在1934年以前,國軍的軍醫培訓走的是德日派路線。所謂德日派,起源來自於清末的北洋武備學堂,也就是中國現代化軍醫的起始點,而北洋軍在清末逐漸隸屬袁世凱麾下,袁世凱則在部隊內採用德國式訓練;而除了北洋軍,清末各省也有創設各地的新軍,只是他們的經費資源不如袁世凱豐厚,所以他們的軍官人才通常都是留學日本(因為比較近而且物價也比較便宜),而日本的陸軍也是效法德國,所以自清末以來的軍醫訓練,就以發源德國,再經日本轉化學習吸收,故稱為「德日派」,而此派特點是比較重視理論研究。但在民間的醫療體系中,卻有另一股強大的派系,那就是重視實踐操作的英美派,而看名字也知道,這源流來自英美兩國。這兩派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問題,可是在1934年,當時軍醫學校聘請一位來自民間醫療體系的學者擔任新任校長,而這位新任校長一上台就決定將軍校全面改走英美派路線,並將全校職員解聘後再重新招聘。還是強調,英美派與德日派並沒有孰優孰劣,但如此人事大變動,說不影響學生學習那是睜眼說瞎話。
在1937年的淞滬以及南京戰役,透過傳教士醫生的報導,當時國軍各部隊嚴重缺乏手術繃帶、破傷風血清、藥品、夾板、救護車……等醫療器械,亦無訓練有素的手術助理,而擔架兵的不足,導致大批傷兵直接被棄置於戰場,可見國軍的醫療體系的低下。
這樣說起來,我似乎Diss國軍,但其實我想說:當時的國軍就是在資源匱乏的萬難處境下,持續進行改革進展。雖說在就事論事的精神中,必須要檢討結果的不如意,但對創立以及成長的理念及付出,絕對值得旁人以及後人致敬。而以上理念,就是本人德式中央軍文章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回來新成立的調整師,不只野戰醫院,其他單位雖在理想上應當擴增,但現實狀況卻是因為資源匱乏,許多部隊的裝備未能到位(像有些步兵團沒有迫擊炮,只能沿用以往的小型機炮,或是有些師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有些更慘的,僅完成表面上的編制重整,在武器及訓練上均不到位。加上後來抗戰突然爆發,所以國軍最終只成立35個調整師,以及還沒接受最新式改編但先前已有做到部分改造的24個整理師,以當時全國177個陸軍師來看,新軍的比例不算高,卻已是較具戰力的部隊。而這當中能夠達成顧問團設立標準的調整師可謂當時國軍中的戰力頂峰,這些部隊分別是: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
(不過這支部隊成立的本意是樣板,也就是擺出來好看的,並沒有足夠的實戰經驗,但正因為要擺出來好看,裝備絕對在各部隊中最為先進整齊。)
接受德式訓練最老資格的陸軍第87師、第88師,以及從以上兩師抽出補充團而擴編成的第36師。
而有財政部銀彈支持的稅警總隊,同樣戰力超群,有時甚至能比陸軍更早領到最先進的武器(至於原因就是……有錢是大爺)。
民國二十四年,政府為了檢視德式訓練部隊的戰力,還有提升多兵種搭配的作戰經驗,並且趁機模擬上海至南京一帶的攻守實戰演練(這地區是國軍預設未來對日衝突的戰場),於是進行一場秋季操演。
這當中,陸軍出動87師、36師、教導總隊,讓以上部隊分成東西軍對抗,另外加上裝甲部隊、空軍也一併參與。可以說,這是多年德式訓練的整體展現,雖然空軍及支援兵種的數量依舊偏少,顯示國家整體實力還不以支撐足夠規模的現代化部隊,但是步兵的作戰水準及觀念與過往相比已有飛躍式成長。
除了步兵的提升,法肯豪森特別注意炮兵的整頓,他協助國軍將現有火炮進行整編,然後將全國457門火炮分成了4個獨立炮兵旅、5個獨立炮兵團、4個獨立炮兵營。之後更是向德國購入24門150mm重榴彈炮以及36門105輕榴彈炮,因而建立最現代化的支援部隊─炮兵第10團、第11團。
這兩個團除了擁有最先進的火炮外,相比其他傳統炮兵部隊還停留在用騾馬載重牽引,他們可是購入了重炮牽引車還有裝炮彈的載重卡車,所以在機動力上大大提升(但也話說,現代化的火炮重量非常驚人,真要用馬匹去拉,估計馬都快累死炮卻動沒幾公里,所以使用摩托化移動是必要的提升)。
另外,由於中日兩國關係越加緊張,法肯豪森與顧問團規劃出諸多對日戰略。其具體內容為:
以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為戰略規劃的重心,北方設定黃河為最後戰線,四川為戰略大後方。
以此為基準,四川需工業化,提供後勤。而長江會是整個戰略的核心,所以必要時須封鎖長江航道,防止日本海軍逆流而上的攻擊。黃河則作為最終防線,如果必要,需要進行有計畫的人工氾濫,增加對鄭州、武漢的防衛。(大家可以注意這一點,因為這將成為抗戰史上不容忽視且極具代表的一個事件。)
在賽克特─法肯豪斯的接力合作下,德式師日漸茁壯,但說了這麼多,到底這批耗費國家心血打造的部隊,相比其他派系軍隊會有何不同?接下來,老ㄕ就來好好介紹德式師的士兵有什麼特別的行頭。
圖片為: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000步 幾公里」的推薦目錄: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1000步幾公里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1000步幾公里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1000步幾公里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000步 幾公里 在 【桃園拉拉山】水蜜桃產地,農場採果真新鮮!北橫沉積岩地形 ... 的評價
1000步 幾公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分享一下我兩週前,在操場跑馬拉松的補給方式,給有興趣的大家做個參考。
首先根據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書中敘述,根據天氣狀況不同,跑者每個小時會因流汗而損失 500~1000 毫升的水。而當損失的水超過身體體重的 2%(以 60 公斤的跑者為例: 1.2 kg), 就會對運動表現有直接的影響。
而除了水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補充則是醣類。身體能夠儲存的肝醣有限,跑一場馬拉松依個人能力不同,扣除本身肝醣儲存量 (依體重不同可儲存 800-1200 大卡) 之後,仍會有約 500-1000 的能量缺口。在運動中適時補充能量,可以有效延遲撞牆的發生。
因此,菁英選手的補給策略常是每五公里,補充 8oz (約 240ml) 的水,以及 100 大卡的能量,能量來源常見有兩種,一種是固態的能量膠 (每條 100 大卡),另一種是直接在飲料中攝取。後者的好處是可以一併攝取水分,不過不同馬拉松賽事的運動飲料,常常因配方不同而難以掌握,要特別注意。
我這次因為是跑操場,所以第一次有機會自己準備能量飲料,我使用的牌子是 Maurten Drink Mix 320. 溶在 500 ml 的水,可以提供 320 大卡的能量。我一共準備了三罐各 500 ml 的 Drink Mix - 總共提供 1500 ml 的水,以及 960 Kcal.、以及若干的電解質。另外每一罐飲料,我自己加了各一片咖啡因片 (100mg*3) 此外,也準備了 2 條 GU Gel, 以備不時之需。
依我的體重,應該算是準備多了,不過當天的計畫就是能喝得下就儘量喝。最後跑完一場 42.195 公里的馬拉松,總共補充了 1200 ml 的水,以及 700 大卡的能量。
可能是當天氣候並不熱,儘管保持每 20 分鐘喝一次水的頻率,不過喝的不算多。最後補水頻率有增加,不過跑完還是剩下 300 ml 的飲料。(賽後就喝掉了)
幾點要提醒的:
1. 這次因為是操場上繞圈,所以才有"榮幸"使用自備飲料,大多數我參加馬拉松比賽,身上會帶 6~7 條能量膠,每 25 分鐘吃一條,搭配官方水站使用。水站平均會進去 8~10 次,也就是 4~5 公里一次。
2. 無論是哪一種補給方式(能量膠、飲料、或其他),賽前一定要提前適應。許多人練習的時候不願意、或捨不得花能量膠的成本,但如在比賽的當下才發現腸胃不能適應,就會有肚子痛或是消化不良的風險。
3. 咖啡因對於運動表現,個人認為有效。不過每個人依生活習慣及使用習慣不同,可以調整咖啡因攝取的份量,個人經驗是不超過 400mg 為主, 超過可能會引起心悸。如果平時不喝咖啡的,那也比賽也少用咖啡因比較保險。
4. 並不是有適時水分及能量補充,你就不會撞牆。水分及能量補充只是跑好一場比賽中,環環相扣的幾十項項目中的一環。除此之外,平時的訓練方式,比賽的配速策略、心態等等,都是能否跑好一場馬拉松的關鍵。
---
最後必須強調:每個人需要的補給,可能會因為個人體重、天氣、賽事路線等狀態而有不同,在此提供的只是我自己幾年下來的經驗(還有一點書本上的知識)。在參考之於,最好能夠依照你的體重、跑步速度、流汗速度、以及溫度等,計算需要的水跟能量。
比賽中要煩惱的事已經夠多了,這種能提前做好功課的,就不要等到臨場再煩惱。知道了幾分鐘要補多少,正式上就只是照表操課,幾公里到了就吃什麼、喝什麼,心裡有譜就不會慌。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大家也可以互相留言分享自己習慣的補給方式,例如喜歡的能量膠或是飲料、特別喜歡的牌子或口味。我也能從你們身上學到一些!
—
*本文沒有贊助 :) 我知道能量膠很貴,但在比賽中,它真的比珍奶有效。(看向隔壁棚)
#馬拉松補給
#能量膠
#運動飲料
1000步 幾公里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7.10日本東京
這次的日本行是在弟弟考完會考、確定哥哥暑假放假時間才訂機票和飯店,所以機票很貴、飯店也沒有太多選擇。
為了小孩要去秋葉原,工程師選在離秋葉原步行約10分鐘的飯店,離雷門、淺草寺走路約20分鐘,這幾天我們出去都是坐銀座線坐到稻頂町後走路8分鐘回飯店,算是方便的。
這飯店只有2人房,每個房間只有兩個單人床,我本來想省點錢,要工程師訂2個房間就好,還好工程師堅持訂3個房間,哥哥們一個房間,我和妹妹一個房間,每天走十幾公里,回到房間後真的很想舒服的睡一覺,我跟工程師的作息不一樣,回到飯店洗個澡我就睡著了,凌晨4點起床,可是工程師還是能到凌晨1點才睡,睡到7點,如果同一個房間肯定會互相干擾,床很小,不管誰陪妹妹睡都不舒服,這樣的安排預算增加很多,但是住起來很舒服,每天都能得到完整的休息。
早餐是另外訂的,一個人一個早餐就要價1000元日幣,相當台幣290元左右,我們一天就得花1450元在早餐,實在很驚人,不過這幾天發現方圓幾公里內竟然沒有早餐店,而且飯店早餐還蠻讚的,每一項都很好吃。訂早餐後會有一張10格的餐券,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餐點後,視餐點的點數來扣用,像是一個潛艇堡4點、火腿蛋滿福堡4點、牛奶麥片2點、香蕉1點,有多餘的點數還能換飲料或點心,這樣真的可以減少浪費食物,不會過度取用,只可惜他們的餐具、餐盒全部都是塑膠盒,不夠環保。
從飯店出門沒多久就遇到一個水果店,是一對老爺爺奶奶在販售,跟掌心一樣大的水蜜桃4顆,只要日幣500元(台幣142元),第一次買非常驚艷,又甜又好吃,水分很多,所以我們每天買4顆,先帶回飯店後再出門去玩。
第二天天氣比較好,我們預定要去台場,想著中午可以去豐洲市場吃海鮮,沒想到星期三豐洲市場休息...只好早上改去東京車站附近,我們去了一家很大的文具店~伊東屋,原本想買一本日本風的筆記本作紀念,筆記本沒有買到,但是整棟精緻的文具、紙張讓我逛了很久捨不得離開,讓妹妹選了幾隻筆自己算錢去付帳。午餐我們在旁邊的八重洲地下街逛逛,找到一家餐廳的唐揚雞套餐、海鮮丼飯超讚,除了主餐很棒以外,櫃台還有7種好吃的蔬菜、白飯、十穀米飯、味噌湯免費取用,算起來跟台北的消費差不多,一個餐是871元日幣(248元台幣)。這間餐廳超推,很好吃。
下午到台場去朝聖,看看久聞大名的獨角獸鋼彈,我雖然不是鋼彈迷,但是現場看到巨大的鋼彈還是很興奮,鋼彈的燈光秀有時間表,為了等晚上七點的燈光秀,中間有2個小時的空檔,我們走到前一站的海濱公園去散步、看海。晚上七點,天色有點暗時燈光效果比較夠,我本來以為鋼彈會變身之類的,結果只有頭上的角和部分零件會動,有一點小失望這樣。(影片放留言內)我不愛逛百貨公司,所以台場的賣場我們就沒有進去了。
第二天走了15.9公里,實在好累,不過回到飯店享用水蜜桃,好滿足呀~~
第二天:
早上伊東屋文具:https://www.ito-ya.co.jp/ginza/
午餐:串あげBANZAI 八重洲地下街:
https://tabelog.com/tokyo/A1302/A130201/13093793/
下午:台場海濱公園:
http://www.tptc.co.jp/chm/c_park/01_02
晚上:台場獨角獸鋼彈燈光秀:
https://tokyo.letsgojp.com/archives/97980/
飯店:ICI Hotel 上野新御徒町 by RELIEF:
http://icihotel.com/ueno/
沈雅琪
1000步 幾公里 在 【桃園拉拉山】水蜜桃產地,農場採果真新鮮!北橫沉積岩地形 ... 的推薦與評價
1000步 的繽紛台灣 訂閱+開啟 想到#拉拉山就想到#水蜜桃, ... 從管理站到步道入口約2.7 公里 ,步道入口前有停車場;這裡是號稱全台含氧量最高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