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市合併後,交通會變好嗎?
自從林智堅市長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後來再加碼升格)的議題後,引起大家議論紛紛,加上柯建銘委員提出將趕在明年選舉前修法把原有升格人口數門檻從 125 萬下修至 100 萬,看似勢在必行的樣子。但許多市民真正關心的是:縣市合併之後,就可以解決每天都要面對的交通問題嗎?
每到園區上下班時間,經國大橋、慈雲路、光復路、國道 1 號都會塞車,下雨天更是嚴重,光是過一座橋來回竹北就要花上一個小時,不誇張。由於大眾運輸不發達,被迫騎車、開車又找不到停車位,走在路上還要與車爭道,這些都是新竹市民、縣民共同的痛。
過去幾年,新竹縣市及北苗共同科技生活圈的概念及交通問題,一直都是跨縣市平台會議中備受關注的議題。
104 年 3 月召開的「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會議,就聚焦解決竹北往來新竹市區與科學園區的交通需求,包含新竹縣、市跨越頭前溪替代道路計畫;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工程─第三期工程;跨縣市市區公車路線調整,以新竹縣竹北至園區快捷公車、園區巡迴巴士及新竹市百貨賣場接駁車系統整合。
105 年 8 月至 108 年 6 月共4次的「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的首長會議,商研「五楊高架道路延伸計畫」,苗縣表示將全力配合推動延伸至銅鑼交流道,藉以有效疏通國道新竹縣市及頭份路段交通壅塞問題。
108 年 1 月林智堅市長和楊文科縣長也展開「大新竹共好會談」,關於「大新竹輕軌計畫」,竹市府也提出竹市市區公車延伸竹北、園區巡迴巴士納入市區巴士的計畫,雙方達成共識,並成立大新竹公共運輸專案小組,未來將由竹市主政,共同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
從 104 年至今 6 年多過去了,林智堅市長第二任任期也即將邁入倒數最後一年,但上述提到的許多交通改善方案,進度依然緩慢,像是跨頭前溪橋、行經園區和竹北的輕軌先導公車等等,都還沒有實現。往來竹北、新竹和園區的道路依然每天塞爆,人民似乎看不到任何改變的希望。
姑且不論新竹縣市合併(或是苗栗縣要一起納入)升格還有許多法規、資源分配、組織架構和城鄉發展等問題要克服,假如合併升格後,這些原本屬於跨縣市的交通議題就能夠獲得整體的評估、規劃,並順利推動,進而改善大新竹和北苗科技生活圈的交通問題的話,那合併升格才有意義,否則,就只會變成專為林智堅市長下一步鋪路的政治合併升格。
況且,如果縣市合併升格,就能夠加速跨區域交通建設的協調與溝通,解決人民在意的交通問題,為什麼林智堅市長過去七年來從沒想到?直到現在才突然想起來?我想,這才是竹竹苗人民最好奇的問題。
#新竹縣市合併
#整頓交通 #園區的日常
(圖片出處:見域 Citilens
上下班時段的新竹不動風景https://vocus.cc/article/5d353087fd897800019adc21)
---
陳情這邊請 👉 https://npptw.org/94J9db
成果看這裡 👉 https://npptw.org/XjRLLV
加入 LINE:https://npptw.org/iGlp8H
官方 IG:https://npptw.org/zS8TsT
YT 頻道:https://npptw.org/xB1Nd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交通部公路總局 8/31 選擇在交通部舉辦「2017年公路公共運輸規劃競賽」,本年度競賽自105年12月起,歷經8個月共4階段的評選審查,計有8組隊伍進入本日的第2階段綜合評審,透過產官學界評審團審查後,指定題目組由交通、交通、淡江及交通等大學分別以「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一日千里,愚公移山」、「...
105延公車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一個人都會變老,每一位老人家都該有依靠
我們都無法逆轉歲月,陪伴長輩給予溫暖的照顧服務,讓他們在人生的後半場,快樂緩步前進變得相當重要。會有感發,是要恭喜近日得知的台中市立仁愛之家興建多功能大樓,獲得了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的優質獎。
仁愛之家多功能大樓40多年來未曾重新整建,佳龍在2017年市長任內向中央衛福部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經費8,100萬元,加上地方自籌的3億6千9百多萬元,就是盼能夠擴大照顧能量。
新大樓為地下1層、地上4層的照顧園區,興建面積約1342.7坪,也將活化與修繕舊園區。除了提供原本的安養照護外,將提供長照、安寧、失智照顧專區,還有家庭照顧者喘息支持服務據點,也設置卡拉ok、運動、園藝治療等在地社區服務方案。並規劃單人臨時性住宿、社區預防性照護,更提供長照人力培訓實務場域,呼應未來長照發展人力需求,成為長照園區典範。未來整體園區照顧人數預計從目前260位至提高至420位左右,讓弱勢無依的中、低收入的更多年長者能夠得到更完整的照顧與服務。
我們顧念長輩,也感恩年長者過去付出的一切。佳龍過去在擔任台中市長任內,內心一直想實踐「721托老一條龍」的政策願景。讓7成老人都能健康樂活、預防成為被照顧者,讓2成亞健康老人提升復原力、強化生活自理能力, 讓1成失能老人也能獲得完善照顧。
我們推出老人共餐、長青元氣學堂,提供長照服務、實施老人假牙補助有5萬名長者使用,也將全市廣發長者的「敬老愛心卡」,1000元點數可坐公車等大眾運輸、全市衛生所折抵看診相關費用、折抵計程車車資等,守護長輩的多元學習與交流互動。
延緩老人邁入失能,照顧好長者安心變老,也讓年輕人安心工作,帶來良善的效益循環。一個進步的社會,當注重老人家的健康照護。每一個人都會老,每一位老人家都該有依靠,讓我們一起為台灣長照而更努力。
105延公車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3/5-3/7 #台南週末活動整理|本週資訊數:(🖍懶人包劃重點:🎭2021藝如春風走透透~戲劇、馬戲、音樂、街藝|一起走進社區、看戲聽歌)
紙風車劇團|🐯《武松愛老虎》
🎭2021藝如春風走透透
🌺2021白河木棉花季
🎠110年荏苒市集,祝台灣仍然是吉
🧑⚕開台西醫,世紀傳愛 - 馬雅各醫師別世百週年紀念活動
🚌臺南市自駕公車南科線 3月免費試乘體驗
🧑🎨關於《記憶構築的風景》— 湖邊看日出 四人聯展
📚台南政大書城|2021年3月份活動訊息
🍜吳德原—辦桌主題個展「毛氈宴」
🚉台南車站前國賓大樓翻新計畫繼續延宕
🐶台南市動物之家|犬貓認養活動
🏮雲嘉南濱海公路1日遊|2021臺灣燈會副燈在臺南北門
🏮台灣燈會副燈在台南|交通懶人包
🏮|來北門看副燈 小提燈免費送|
🔖愛的樣貌|主題影展
🔮國‧民‧住‧宅:臺灣當代住宅與社會特展
🛎這就是我們:2020館藏捐贈特展
🧸內海仔的船家寶:館藏單桅手撐船的生命史展
🖼離人.離島:臺灣離島的多重變貌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遍地開花
🏮原台南合同廳舍彩繪燈籠海
🐮勁牛喜迎春|2021牛年特展
🏗台南車站後站將拆除
🏮2021牛轉乾坤仁德區新春環保燈會
🏛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2021年1月2日正式開幕
🍄七股鹽山巨型裝置藝術「Good!菇菇」亮相
🦖不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Exceptional
🏳🌈做我自己,喜歡自己|性別影展
🖌「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
※ 本文僅為曝光活動介紹,活動細節請參考官方說明。
※ 如遇天氣不穩定、天災或重大事故,有可能會取消活動,出發前先請聯絡主辦單位確認。
105延公車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交通部公路總局 8/31 選擇在交通部舉辦「2017年公路公共運輸規劃競賽」,本年度競賽自105年12月起,歷經8個月共4階段的評選審查,計有8組隊伍進入本日的第2階段綜合評審,透過產官學界評審團審查後,指定題目組由交通、交通、淡江及交通等大學分別以「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一日千里,愚公移山」、「淡江大學公車進校園路線規畫研究」及「相輔相成、便利後山」獲得特優、優等、傑出及佳作,並依序獲得新臺幣30萬元、20萬元、10萬元及5萬元之獎金;自選題目組則由中正與中華醫事科技、海洋、逢甲及海洋等大學分別以「南科—高鐵快速公車路線規劃」、「跨越的那一步-石碇觀光路線旅遊規劃書」及「應用MATLAB於公車乘載率與班距分析」、「改善既有公路客運路線之營運狀況-以桃園客運5040路線為例」獲得優等、傑出及並列佳作,並依序獲得新臺幣15萬元、8萬元及4萬元之獎金。
延伸閱讀:http://www.7car.tw/articles/read/44575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