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陳明文的兒子,我不認識陳政廷,只認識在台北市政府工作的陳冠廷。陳冠廷是一個在崗位上認真做事的人,我不會因為陳明文的事情牽拖不相關的人。但陳政廷說「質疑300萬現金事件的人心思邪惡」,我有不同意見。
如果你不是陳明文的兒子、不是當事人,你了解一件事是這樣的:
「執政黨黨務要角,同時是現任立委,還是總統倚重的選務大將,更曾涉及弊案以洩密罪判刑六個月定讞(可易科罰金),這樣的一個人,帶著三百萬台幣現金在行李箱搞丟在高鐵上。而後說是要給兒子去菲律賓投資珍奶店的經費,但他不用匯款的只要40元手續費就可以避免搞丟的風險,而且這個人的的政治獻金申報中顯示自己的現金不到300萬。」
你會怎麼想?一般人都會覺得很有問題、應該說明吧!
在台灣任何一個人帶著三百萬現金出門都會被質疑,何況這個人是陳明文?
跟銀行領出超過50萬的現金,不僅銀行要登記,還要「通報洗錢防制中心」,這一筆通知了沒(立法委員可詢問銀行了解銀行是否有登記、通知)?
本來說要出國投資,不僅沒聽過人帶大筆現金去投資的,出境也只能帶10萬元現金,難道打算「超帶」?如果不是要帶出境,是要匯款,那幹嘛不統統匯款就好?方便又不易搞丟,一次手續費才40元。
退一萬步「善良」的想,你們父子這樣的贈與,已經超過一年的免稅上限,應該要繳交10%贈與稅。既然已經收到錢了,請依法在30天內繳納,再出示證明給外界說明並無違法。
請不要說人家上節目就有錢賺,至少上節目的人都是靠自己掙錢,不是「靠爸爸的美意」就一次擁有三桶金;300萬大概要上1000次通告,如果週一到週五每天都有節目上,也要快四年的時間才會有300萬收入。
況且,上節目也不光是為了賺錢。你的哥哥陳冠廷也有在上節目,替北市府政策以及他的大老闆柯文哲辯護,你難道也認為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了錢?我一個外人都不這樣看待他,他是你的家人耶。
您們是想投資隨便就有300萬,搞丟了還一副無所謂的好人家,在台灣也不多見。自己做了讓大眾啟疑竇的事,應該更進一步解釋,而不是說人家邪惡。
111年政治獻金申報 在 吳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選舉與政見
站路口、掃市場、握手拜票,為什麼新政治選舉有時看起來跟傳統政治人物沒什麼差別?
選舉就是一個追著人跑的過程,選民在哪,候選人就要到哪。舉凡路口、市場、學校前、宮廟口、乃至各種大大小小的地方活動,紅白帖是一般人最耳熟能詳的印象,但其實除了紅白帖外還包括鄰里活動、感恩餐會、園遊會、地方演出、神明誕辰等千百種場合。
對新人來說,要把握每個人潮聚集的時候向大家宣傳、介紹自己,或推廣主打的議題與政見;而選民看的,除了候選人的個人特質之外,很大程度也是你有沒有「誠意」來露臉參加這些活動。
或許有人會不以為然:選舉是看政見又不是比出席,但基層這樣的生態其實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政見要靠人來落實,選舉最後其實選的是人而不是選政見。講個更直白的,很多民眾經歷過選舉不知道多少次了,看了這麼久什麼樣的候選人、什麼樣的場面沒看過?所以對他們來說,與其聽信華麗的選舉語言,不如看這個人到底跑得勤不勤快、有沒有心,更重要的:未來我有需要的時候找不找得到人?
因此的確許多人會把候選人的出現當成一個篩選指標,而像我這樣的新人要做的,也就是用行動證明我有這個決心與毅力,未來如果當選會重視地方,為大家努力!
(同時政見也是很用心的!以下文長一次看)
☞ 政見好讀版:http://bit.ly/2JOkw37
——————時代台北共同政見
#托育!新手爸媽不煩惱,台北放心托
台灣少子化嚴重,公共托育設施不足,私立托育費用過高,家長不敢生,生了又養不起。
1. 全面盤點台北市校園閒置空間,推動台北市公立國小及國中校園至少都設置一間「公共托育家園」或「非營利幼兒園」,提升公共托育數量,讓家長別再為了進入公共托育而到處求助無門。
2.改善托育人員、幼教師、教保員的工作環境與條件,鼓勵優秀年輕人從事相關工作,配合公托數量提升來增加師資及人員數量與品質。
3. 增進現行保母登記制的管理功能,建立保母「考核及獎勵制度」,獎勵優秀保母,淘汰不適任的保母,讓家長安心。
4.建置私幼資訊網站,將收費、設備、師資等相關資訊透明化,讓民眾得以公開比較,避免私幼隨意哄抬漲價。
#教育!早上睡得飽,健康學得好
台灣中小學生每天7點半就需到校,參加朝會或考試,一直到傍晚5點才下課,上課時間長達9.5小時,遠超過其他國家。例如鄰近日本大約是6小時。根據專家學者調查,將近7成的台灣學生不想到學校的原因是「睡眠不足」;研究更指出,長期睡眠不足導致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能力下滑,更易引發情緒管理問題,導致身心疾病。
1. 中小學生8點30分到校,讓學生有充足精神,提升學習意願與效率。
2. 中小學校全面取消朝會,增加學生自主時間。
#長照!家中長輩, 台北幫您擔
家中長者的照顧,多由家屬及外勞來負擔。然而,針對重度失能的長者,現行政府提供的喘息服務一年僅提供21天,一個月平均休不到兩天,讓家屬承擔巨大的照顧壓力。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共同主張:
重度失能者由政府每週提供一次喘息服務,讓照顧者家屬至少每週休息一天,並且納入外勞聘僱家庭,舒緩家屬及勞工的照顧壓力,提升照顧品質。
並且,居家服務是最多人使用的服務項目,因此,提高居家照服員人數與服務品質,是落實長照體系健全的重點。
1、應確立長照服務人力的培育與留任機制,除了提升薪資待遇,也應積極規劃多元的升遷管道,鼓勵一定年資以上的照服員升任機構負責人,把專業人才留住!
2、另外,照服工作無法久任的原因之一,在於「傭人化」,也就是說照護的「專業人員」經常被當成「傭人」來使用。我們主張,應該要提供「照服人員」優良的職場環境,並積極宣導照服人員的專業性,提升民眾對居家服務及照服員的認識,讓照護員得到工作認同感和社會尊重,吸引更多人投入居家服務職場,同時提升照顧品質。
#議會!專業問政,市民看得到
議員於議會的問政應公開透明。同時,應強化市議會的幕僚部門,加強市議會專業監督市府的能量。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共同主張:
1. 比照立法院,台北市議會各委員會開會時,應全程線上直播與全面製作即時記錄。
2. 強化市議會法規研究室,設置市議會預算研究室。
3. 主動公開議員政治獻金細目及財產申報紀錄。
#勞動!簡化勞動檢舉,台北好工作
勞動法令未徹底落實,就無法充分保障民眾工作權益。也有許多學生打工族投入職場前未了解自身權益,而遭受不平等待遇。
1. 勞檢申請便利化。優化台北市線上勞檢申請系統,降低申請阻礙、提高申請意願。
2. 把關勞檢,強力監督。目前勞檢實際處分率只有26%,為確實保障勞工權益,應加強勞動檢查,補足勞檢人力、增聘勞檢員。查獲違法即應處罰,並提高處罰基準。
3. 保障學生打工族,強化勞動權益意識。為保障學生打工族的權益,高中校園設勞動諮詢專員,提供勞動諮詢服務;高中每班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勞動權益課程。
#城市!精進市容,台北好形象
台北市身為國際化的首都,卻缺乏清晰的形象,城市的歷史紋絡被雜亂的廣告看板、遮雨棚、鐵窗、纜線所淹沒。
1. 台北市政府應針對各區歷史街區及歷史建物周遭,推動組成在地市容委員會,凝聚符合該地歷史脈絡的市容標準。例如:廣告看板的規格、搭設規範、鐵窗規格等。
2. 編列相關經費,協助各區原有設施之改善。
3. 增加對於歷史街區保存與維護之預算。
——————在地方的政見與政策觀察
#長照 :老了就變成家庭負擔的觀念應該被翻轉。
預計在2025年,台北市的高齡人口將佔20%以上,每5人就有一位高齡人口。有8成以上的家庭必須同時兼顧工作和照護長輩,如果跑醫院就得請假去醫院顧,一但出院沒人接手又要請假,找政府幫忙卻不知道找哪個窗口,也不知道申請資格限制……最後還是自己請假最快。長期下來不管是職場壓力、對經濟還是體力都是很大的負擔,影響了很多家庭的身心健康。
讓資源更平均的做法,除了落實在地老化整合社區服務,還有建立跨部門平台做資源調度。我更希望推動更多高齡友善的公共空間,以及發展在地據點,例如鼓勵鄰里與社區藥局合作。整合資源從小地方接起來,讓長輩安心,讓負責照顧的人放心,長輩不再是家庭的負擔,會是我在市議會把關長照政策的方向。
[影片] 1分鐘講長照
https://www.facebook.com/votewucheng/videos/597840430630411/
#居住:包租代管提升社會住宅比例,讓青年住得更沒有壓力
如何讓台北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我和團隊拜訪了崔媽媽基金會詢問現況。現在租屋市場的普遍狀況,無論是去社區布告欄撕紅紙,或是上網媒合,都是屬於「地下交易」,也就是無法讓房東的收入變成所得申報。台北市有租金補貼,只是申請門檻高,但公共住宅又是需要審慎評估的長程計畫。其實,任何政策工具都難以在短期間發揮效果。因為台灣的租屋市場大概只佔整個房屋市場的10%左右。除了年輕人之外,獨居老年人以及行動不便者更是弱勢,房東通常不願意租給這些相對麻煩的房客。相對而言,年輕人收入變高的可能性較高,搬家的能力也比較高,可選擇的條件也比較多。
就理想來說,應該從建構居住安全網,到發展租屋市場,進而可以完善整個居住市場機制;而要讓這個過程成為可能,除了看得見的軟硬體:公宅與租金補貼之外,更必須要從資訊揭露、金融調控、稅制改革等大處著手,才能真正保障每一個人的居住權利。
#公宅:需要市議會和地方的支持,這正是議員能出力的地方
推動公共住宅,會遭遇到地方上許多的質疑與阻力,這是合理的,突然增加大量外來居民和你共享原有的空間,生活或多或少都會被影響。如果一味追求硬體面的效率而忽略了軟體與之中「人」的因素只會激起反彈,反而造成反效果。以健康公宅為例,健康公宅藉由增加社福設施,一面減低公宅對居民的負面觀感,一面讓原有生活更加便利,我認為這就是對市府和社區都雙贏的策略。推動公宅不只是市府的責任,也需要市議會和地方的支持。有許多現任議員選上之前說一套,投票表決卻反對公宅。未來進入市議會,我也會支持與協助,來推動公共住宅在北市的規劃。
#交通:行人安全、機車族與停車位
政策出發點,以車或以人為考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隨著高齡化人口結構下來,體貼長者的行人穿越需求會逐漸擴大,而汽機車的路權設計也應該調整,讓城市移動更合宜、便利。
一、行人
在光復和基隆路口這裡,要去對向早市買菜的居民為了省時間都要斜切著走。大型路口由於路幅太寬,綠燈通行的秒數不夠長,其實很容易讓行人忽略安全。雖然短秒數對機車族來說可以少曬一點太陽,但行人的安全也要考慮到,很多長者過馬路沒辦法說加速就加速。
目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北市交通局的因應方式是:
1.在大型路口延長秒數,像是信義路從30秒延長到38秒。
2.設置手動綠燈延時裝置,按了按鈕就能延長15秒。目前在測試中,預計擴大設置地點以醫院、公園等行動緩慢族群有需求的地方為主。
除了最直覺的延長秒數,將路寬縮小或增加行人庇護區也是可行的方法,但無論是工程、經費都是未知的挑戰。未來我也會繼續關注交通和行人安全方面的議題,再和大家分享。
二、機車
一直以來,政府都沒有把機車路權放入改革的範圍,以汽車為主規劃好汽車走哪裡,剩下的才給機車走。在政府的腦袋裡面,機車族其實並不重要,媒體也經常形塑機車是危險交通工具的刻板印象。久而久之,機車族變成道路上的次等公民,不但機車能夠行駛的路面縮減,停車位也被劃掉。但是事實上,機車是一般人普遍最常用來移動的重要交通工具,現下狀況卻是最大宗的機車族的道路權益普遍不被重視。
我認為未來市政府應該檢討「快車道禁行機車」和「機車兩段式左轉」這兩項政策,並篩選重點道路優先試解禁,以車速分流來取代車種分流的舊思維,讓機車騎士可以更安全得駕駛,重新規劃汽機車的動線,我認為這絕對會是大家生活有感的政策!
三、停車位
以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提供的數據來看的話,建物附設車位與登記車數量比,松山區48%比較缺乏停車位,而信義區68%則相對充裕,高於台北平均59%;不過事實上,停車位不患寡而患不均。考量到區域特性,信義計畫區發展較晚近,不論在建物附設停車位與公共車位數都規劃較完善,但與在地居民的生活地域不見得重疊,我在地方上走動時仍常收到在地里民反映停車位不足的問題。例如很多車位是辦公大樓或公司附設停車場,一般人停不進去。數據的表現是一回事,但每個人每天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綜觀市府未來規劃白皮書,會以減少路邊和巷弄的停車位,增加公共停車場的方式來替代,但我認為公共停車場的收費必須要在民眾能接受的合理範圍,以減輕汽車通勤族的負擔。
四、天橋與市容
以前交通動線的考量是以車輛為主體,原本是為了確保人車分道的安全考量,然而這樣的立體穿越道路設施,其實不只推嬰兒車的民眾、高齡長者和身障人士的使用不便,天橋墩柱佔據人行道轉角空間也讓動線、視線不良。目前在信義區有5座、松山區有1座要拆。我認為,既然評估過在地使用率不高,拆除不只讓行人能用的空間變寬,更有利於營造無障礙友善的通行環境,也可以省下每年的維護費用。政府對天橋的去留應該有一致的判斷標準,對於行人路權、交通和市容景觀才會整體提昇。
五、捷運
捷運東環段的目標是以大東區的概念發展東側捷運系統建設,填補目前文湖線、松山線、板南線、信義線之間的南北連結缺口,並在未來連結捷運南環段跟北環段,進一步提升大台北地區大眾運輸的整體效能。
捷運局的目標是在今年底完成可行性評估,並且送交通部、行政院審議。接著再經過環評、路線規劃、都市計劃變更等流程,順利的話,預計在十年內通車。
讓台北市的大眾運輸網絡更加完善,當然是市民所樂見。不過我3月親自到捷運東環段說明會時,現場里民反應十年的施工期實在太長,提出希望能縮短時程的心聲。另外,居民關心的面向也包含:交通黑暗期的配套措施、施工道路周邊商家的補償、住家結構安全的確保、工地旁國中小學生上下課的交通安全等。交通是與所有人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環,我們會持續研究如何在推動建設和周邊市民的負擔之間取得平衡。
#藝文:釋放更多空間、創造更豐富的可能
在台北,永遠不用擔心找不到表演可以看。這幾年小型展演空間的起落,逐漸讓大家關心起經營法規和制度,政府應該鼓勵更多的空間和業者投入,一起促進藝文產業的發展。文化空間的經營,如果遇到相關問題,去詢問公務機關常常發生公務員不清楚、部會間也一問三不知的情況;由於一間藝文空間牽涉的法規百百種,例如最知名的消防法規,和文化局、都發局、建管處等,都職掌不同業務規範,也很複雜,這需要跨部會的整合協調,如果能有一套SOP,就能協助業者解決問題。針對Live house、展演空間等休閒娛樂場所,要成立單一窗口,跨局處委員會,提供業者相關法令的輔導與諮詢;當然也需要從中央推行,全面逐步檢討相關土地使用分區、消防、建築管理、娛樂稅等法令。
*寫了那麼多,就是因為好的政治可以在各方面讓大家的生活更好。關注什麼議題也可以讓我們知道、政見內容也歡迎補充,我們一起在體制內增加更多議題的能見度。
無論是政策研究或在地經營,我都會全力以赴,而實踐的機會,決定權在各位的手上。
11/24 請和我一起前進,讓新的政治聲音進入議會。
☞ 小額捐款支持吳崢:http://bit.ly/yeswucheng
☞ 布條、面紙、海報擺放請私訊我,打敗看板海!
☞ 選戰日常看IG:http://bit.ly/wuchengig
(政見很長我知道!留言有圖文一張看完版)
111年政治獻金申報 在 奶爸律師 陳又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錢為何能買到台式民主?一個參選者的自白》
#既得利益者的勝利不是擊敗我們 #而是我們放棄挑戰
(感謝獨立評論在天下刊載)
我參選台北市議員至今,對於「選舉很花錢」這件事百感交集,因此看到前陣子天下雜誌《一場選舉開銷燒掉7座小巨蛋!用錢買的台式民主》探討台灣選舉所費不貲,特別有感觸。
#離一般民眾越來越遠的選舉
我分析了2014年台北市議員選舉的政治獻金申報資料(至於真實開銷也只能呵呵了)。111個開立政治獻金專戶的擬參選人,扣掉3個最後沒有實際參選,108個實際投入選舉的候選人募款總額約5億9,538萬元,平均一個候選人募到551萬元。而其中有高達40.11%的政治獻金來自營利事業,更有高達86%的政治獻金單筆超過3萬塊以上。
當營利事業和超過3萬元以上的捐款成為候選人政治獻金的主要來源,我們如何期待候選人在選後會和一般民眾站在一起?議員當選後不管是為了報答這次的金主,還是為了籌措下次的選舉經費,在任職期間能不配合金主嗎?而無法影響政治人物的一般民眾自然會離政治越來越遠。
#選個議員都有貧富差距
雖然平均每個人募到551萬,但這就只是平均而已。在台北市108位候選人中,募款最多的是2,400萬元;而募款超過1,000萬元的有20位,其中18位是現任議員,另外2位則是現任議員的家人,這20位候選人最後只有1人落選。
相對地,有31位候選人募款不到100萬元,其中則僅有4人當選。如果加總這31位候選人的募款金額,也只排得上募款排名的第27名。輸給募款金額前26名的候選人不說,甚至給某些候選人當宣傳經費都不夠。
超過1,000萬元的候選人人數占總人數的18%,但募款金額卻是總募款額的47.28%,是募款不到100萬元31位候選人募款總和的31.7倍。如果用貧富差距的指標──吉尼係數來看,竟是慘不忍睹的0.51。
#沒名氣沒支持宣傳成了最大開支
一面一個月要3~5萬元的看板在街頭四處掛,一台一個月要7,000~8,000元的公車廣告滿街跑,5塊、10塊的文宣小物動輒數萬份地發送,這些都是選舉最燒錢的部分。
在競選過程中,宣傳支出超過選舉支出的一半,如果我們進一步將競選總部、宣傳車等加進來,宣傳費用將超過選舉支出的63%。平均每位候選人將耗費約329萬在宣傳上。
有必要花這些錢嗎?讓我很殘酷地告訴您、同時也逼我自己面對:「有必要!」有48位市議員候選人募款連328萬都沒有,其中只有10位當選。而在宣傳費用花費超過328萬的47位候選人,竟然有41位選上。
選舉過程中,有資源的候選人可以透過宣傳讓自己更有名,然後募到更多的資金,花更多的錢打廣告,然後更有機會當選。而沒有名氣的候選人募不到錢,沒錢宣傳,沒人認識,最後變得更弱勢。
選舉花費甚鉅,甚至有16位候選人選後政治獻金結餘負債超過100萬元,最高的更負債達350萬元。更值得玩味的是這16位候選人有10位最後當選了。為何市議員年薪不過百餘萬,卻有人願意以近乎做1〜2年白工的方式也要花這筆錢?是我太天真了嗎?
#應限制競選文宣與推動公費選舉
面對競選花費過高,我認為最有效的限制方法是限制競選文宣的張貼與公費競選。
記得幾次在日本看到,各候選人都會在類似里佈告欄的地方張貼競選海報,也只能在這些地方張貼,透過看板數量的強制統一,新舊候選人間的知名度就能被維持在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
當民眾不會說出:「你有要選喔?啊怎麼沒看到你的看板?」當無資源者的知名度不會再被淹沒在金錢堆砌的看板海中,選民輕易地認識到每一個候選人,選民才有可能進一步開始詢問:「你的政見是什麼?」
然而這些修法的權力還是留在高額選舉經費的獲利者手中,除了透過足夠的社會壓力外,只能期待像我這樣以少量競選花費的候選人能當選,逐步改善我們的選舉文化。
文章連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176
-------------------------
#市議員選舉 #政治獻金
#陳又新
#社會民主黨 #市議員候選人
#內湖 #南港 #港湖日新又新
🗺️交通‧幼托完整政見及內湖南港服務地圖
https://ppt.cc/fNfF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