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台派精神科醫師分析:蔡英文是病了,還是壞?
http://taiwanus.net/news/press/2021/202109211921381871.htm
林進嘉觀點:蔡英文是個怎麼樣的人?
有人說,在台灣參加過選舉的人,好像被剝了一層皮,祖宗八代都會被挖出來。但是蔡英文似乎是一個異數。
蔡英文給人的印象:「出身富裕家庭、台大畢業、留學英美、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政大教授、國際法學者」。也因為這樣,當2019年6月11日民報刊登曹長青一篇「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是否造假」時,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打死,也不相信」。這不是因為蔡英文有多好,而是不相信世界上會有這樣大膽無恥的人!
其實,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造假疑雲,早在2015年選舉時就已被提出來過。只是,當時媒體報導很少,大家也都認為那一定是選舉抹黑。因為,如果是「野雞大學、選議員」,或許有可能;但蔡英文牽涉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政大教授,而且是選總統呢」,怎麼可能會有這種烏龍?那是絕絕絕…絕對不可能!
在曹長青質疑蔡英文沒有博士論文的文章之後,同年六月蔡英文偷偷傳真了一本「博士」論文,在英國LSE婦女圖書館出現。隨後,林環牆教授在2019年8月6日親自去翻閱,並在8月27日發表轟動全台的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學位證書的真偽」。林教授的結論是,蔡英文頂多是「完成論文初稿,但未通過博士口試」的博士候選人而已。
接著,徐永泰博士在「四不一沒有」的嚴格限制下(「四不一沒有」:LSE聲明,這是根據作者的要求,不可以影印內容或用手機拍照其他部分,不可以帶鋼筆、原子筆,不可以帶水進去,也不可以帶手機錄音等,只可以閱讀和用鉛筆抄寫筆記,其他一概禁止。若需中途離開,需先交回論文,回來後再與館員一起拿出論文),於9月13日跟進至英國LSE婦女圖書館閱讀蔡的論文後,發表「蔡英文論文讀後感」指出,該本論文格式錯誤百出,竟有六頁缺漏,還出現了1990年代才有的電腦排版方式「微軟字間字句自動調整系統」,且該論文每個章節都有各自的小結論,但卻沒有最後的總結,比較像是一篇一篇的小文章、學術報告集結而成(這一點,童文薰律師在比對蔡英文國圖版英文論文,跟蔡發表在國內期刊的中文升等著作,發現後者幾乎是前者部分章節的英翻中,得到證實)。至此,蔡英文沒有博士論文已成定局。
雖然大選後,有關蔡英文的論文門報導變少了,但在彭文正、林環牆、賀德芬等人努力追查下,英國資訊委員會(UK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ICO)竟同意倫敦大學不公開蔡的口試委員名單,因為公布了會造成當事人的傷害和痛苦(Disclosing this information would cause that individual a degree of damage or distress)。今年九月教育部公布蔡英文的「國立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蔡英文自填的博士論文題目是「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跟蔡英文號稱取得「博士」學位的論文(放在LSE婦女圖書館和台灣國圖)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完全不同。逼得總統府發言人特別聲明,履歷表填的論文題目是「博士」論文的Part Two。這又是另一個謊話:沒有人在申請教職時不填博士論文題目,只填第二部的題目。那只證明一點:當時申請政大教職時蔡英文根本沒有博士論文。
再加上,在蔡號稱取得博士學位(1984年3月)之前一年,蔡英文在1983年6月;1983年12月在「政大法學評論」刊登的文章,都已自己署名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1983年10月,在聯合報發表文章,也是自稱國際經濟法博士。蔡英文自27歲起即以假博士招搖撞騙,是毫無疑問的了。
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
27歲的你我,誰敢跟蔡英文一樣,沒有博士,卻在投稿的期刊、報紙四處謊稱博士,並在國立大學求職信上公然杜撰博士論文題目嗎?一個27歲,初入社會的新鮮人,為何會如此膽大包天?為何敢說謊成性?是爸爸有錢?可是有錢人子弟也很多,誰會這樣?還是爸爸有強大的黨國關係?可是有黨國關係的人也不少,誰這麼敢?而且,蔡英文說謊,不是只有27歲時假稱博士那一次而已。
我曾於2019年12月9日在某報發表一篇「小英說謊記」,敘述蔡英文親口說的謊話,摘要如下,
一、紐約辦事處大樓購買、啟用期間(2004/2005),蔡英文是不分區立委。但2019年8月17日,蔡英文在台中開講,「紐約辦事處…我們買了以後,現在已經漲了好幾倍,那你要說誰有那麼樣的願景呢?我告訴你,就是我啦,我在做行政院副院長的時候」。蔡英文講這段話時,眉飛色舞、得意洋洋。後來被阿扁打臉後,8月26日才在臉書表示記錯了。
二、2011年出版的《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的口述提到,「初到康乃爾時,記得開學不久,有一次上『國際公法』的課程時,我被老師點名站起來:『妳來自那裡?』『那你們將來要跟中國怎麼辦?』…『嗯……』向來對隨堂抽問有問必答的我,剎那間腦袋裡竟然一片空白。…老師看出了我的猶豫。他很體貼、也很嚴肅地說:『這個問題沒有理所當然的答案。妳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好好觀察、好好想想!』」
2019年9月20日「社群之夜」,蔡英文:「我到康乃爾大學法學院,去的時候,這個系主任就告訴我,就見我,看到台灣的學生他覺得很新鮮,他就問我說,『你是台灣來的?』,『那你們以後跟中國怎麼辦呢?』,我想了一想,我說『我們政府說我們要統一啊』,我們這個老師看著我說,『你真的要來唸康乃爾大學的法學院嗎?』……這個老師叫什麼名字呢?因為他已經過世了,我可以跟各位講,他的名字叫Barceló」。三天後,彭文正博士收到Barceló教授的電子信件!九天後蔡連任辦公室發言人表示經查證係口誤。
三、2019年9月18日徐永泰博士報告,政經學院的蔡論文有一書面的作者要求,「四不一沒有」的閱讀限制。
隔天記者問,為什麼論文的閱讀要有很多的限制。蔡:「這個我不知道,這個我也想去了解一下」。再問:「他們說是妳訂的」。蔡:「那當然不是我訂的」。問:「他們說是你要求的」。蔡:「不會是吧?」
四、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公聽會,嚴震生教授指出,在國圖的「博士」論文有444個拼字錯誤。隔天蔡為解釋錯字太多,說:「35、36年前的論文了,那時候的打字都是用傳統的打字機,有打字的錯誤,其實也是在所難免」。
但,2011年,蔡在民主沙龍座談時親口說:(我的論文,)「尤其是你打字校稿整整花了一個月,因為那個年代我們還是可以用電腦打,然後用printer印出來。」
五、2011年民主沙龍,蔡說「你檢查了你的論文一個月以後,把論文交出去之後的那一剎那,我就覺得說我不要再考試了。……可是後來我爸爸說,你畢竟是學法律的,應該去考一張執照吧。…我又開始了我的考試生涯,我又去考了紐約的執照,考完以後……我又去考了台灣的執照。那兩張的執照就一直掛在我家的牆上。…我的考試生涯就結束了,那就開始我的教書生涯」。
其實,蔡英文的紐約律師是1987年登錄的,根本不是自稱倫敦政經畢業後(1984)先去考、再回台教書。至於蔡的台灣律師更是在1996年才通過檢覈取得,根本不是考試取得!
再加上蔡英文在《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一書中,說明姊姊蔡英玲陪她去倫敦參加博士口試的照片,後來被網友比對出,背景是波士頓的教堂。以及最新出爐的謊言,日前賀德芬老師公布的,蔡英文的「國立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蔡英文自填的博士論文題目,跟蔡英文號稱取得博士學位的論文題目,不一樣。事實上,這題目也跟蔡英文於2011年在各大學(開南大學、交通大學、彰師大、靜宜大學)演講,侃侃而談介紹自己的「博士」論文題目「Safeguarding Domestic Market」又不一樣。更是跟2011年10月出版的「小英便當與洋蔥炒蛋」一書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elfguard for Domestc Market」)不同!怎麼有人連自己博士論文題目都會連續講錯、寫錯?
一個人可以在公開場合,口沫橫飛,神采飛揚,說謊,而且不止一次,不怕被抓包,也不怕這些場合可是都有錄音錄影。一個人可以在求職履歷表上謊稱博士,一騙近四十年,也不怕東窗事發。這可能有兩種狀況。一種是壞:她知道自己在說謊。就是愛說謊,隨口呼攏,說謊可以得到利益;另一種是病了:其實她不知道自己是在說謊。
在精神醫學有一少見的精神病理現象,英文叫Pseudologia fantastica(有人翻成「謊話幻想」),又名pathological lying(可翻成「病態性說謊」)。精神醫學教科書是這樣描述的:「有限的事實,混合了大量、生動的幻想。聽者的興趣使當事人很高興,於是又更強化了本症狀。這些症狀不僅是事實的扭曲,有時還會偽造一些自相矛盾的過去生活,如聲稱父母已死,博取同情」。另也有這樣的描述;「流利、似是而非的說謊,通常是浮誇、極端事物的不真實敘述。這些敘述隱隱約約被當事人相信是真的」。但本現象不是妄想,因為如果有人找出事實來質疑時,當事人還是會承認錯誤。又,他們說謊,主要不一定為了得到實質利益或逃避責任,而是為了滿足內心某種需求,或許從中可提升自尊與自信。
我曾經一度以為,蔡英文會不會是後者,病了。如果是,我認為我們應該包容她,並給予治療。但蔡英文,博士未完成,帶著博士班筆記回國,將該筆記依章節分次翻成中文投稿期刊,署名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進政大教書,繼續把該筆記依章節分次翻成中文投稿期刊,藉以升等副教授、教授。這位法律學者教授,終其一生,除了將博士班筆記翻成中文外,沒有其他著作發表。所以就說謊的本質,蔡每次說謊都是為了得到利益或逃避責任,而且還運用各種方法去遮掩謊話,如放在LSE的論文不讓人影印、引用,把教職升等資料封存至2049年。由此觀之,蔡英文應該是壞、不是病。
有人一定會說,當總統又不一定要有博士學位?當然沒錯。問題是,我們談論的不是「總統有沒有博士學位」,而是「讓學術詐欺、說謊成性的人當總統,對我們社會及下一代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
——原載台灣《風傳媒》網刊 2021年9月21日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47891?mode=whole
112教檢答案 在 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 -上班族都該領悟的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真的很奇妙,常常因為一次不期而遇,就成就了一段善緣(當然也有孽緣)。重點是,你往往得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夠慢慢體會到那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每段緣分絕非偶然,都是一場上天精心安排的邂逅⋯⋯
我曾經聽過一個美麗的說法,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帶著一個使命,一套屬於自己的劇本。這樣說吧,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只是人生這場舞台劇的演員罷了!
每天,我們都努力地生活著,按照劇本裡自己的「人設」全力演出。但常常,一不小心就會忘了台詞、或是演錯內容,所以每天晚上當肉體陷入沈沈的睡眠時,每個人的靈魂就會出竅回到天上去開當天的劇組檢討會議。
「啊~你今天怎麼這樣演?根本沒照劇本走,接下來怎麼連戲啊!」
「靠~不如明天加場戲好了,只要安排一場車禍,就可以接回主軸的發展了!」
就像八點檔連續劇的劇情一樣,因為某個當紅的演員突然間得罪了導演,所以硬生生的被拔掉戲份賜死。而那些跟劇組工作人員吵架動手的,出場的機會也變得很少,只能偶爾跑跑龍套、領個便當填飽肚子而已。
總之,每個人都有命中註定的劇本要演,只要演好了、演對了,就能夠發光發熱。反之,如果老是亂演、拼命抗拒,那你的劇本肯定會被修改得亂七八糟,也變得荒腔走板。
你有好好照著自己的劇本演出嗎?閉上眼睛好好感受一下,相信會找到答案⋯⋯
◆
以前的我,總是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顯示者好像都這樣)。不過現在,我學會了感受當下心裡的感覺、多聆聽周遭的聲音,先進行醞釀跟準備,耐心等到自己覺得適當的時機來臨,再正式開始執行。
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實驗後,我發現這個策略是有效的!
很多想法跟計畫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尤其是在你缺乏資源、也沒太大的把握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緩一緩,先把念頭放在心裡的一個角落繼續熟陳,等到那個滋味飄出來了,你會第一個聞到味道,然後就可以準備進行了。就像是釀葡萄酒一樣,得耐心等到在橡木桶陳年的時間到了,才進行裝瓶的動作。
這段時間我接受了不少的採訪,一邊練習對著麥克風說話、一邊向主持人觀摩學習、同時思考著自己的頻道計畫究竟該不該進行?從今年初開始,我已經持續想了好一段時間了。
「Podcast 頻道主持人」會是屬於自己的劇本嗎?我閉上了眼睛,感受來自心裡的聲音⋯⋯
◆
在去年八月初的一個午後,我第一次鼓起勇氣向剛認識的朋友們介紹失去名片的自己。那場活動我認識了好多位優秀的個人品牌工作者,其中一位氣質出眾的美女,就是江湖人稱直播教母的 鍾曉雲 (Monica Chung)!
自認長得有點傷眼的我,這輩子從沒想過要做直播,所以這段日子來就只敢當個小粉絲,默默地關注著 Monica 的粉專 直播研究室 以及訂閱她的頻道 #多維度講堂 。
前兩天,我無意間看見她開設了一堂親友限定的《#節目企劃實戰體驗班》。課程的內容恰巧可以解決我思考卡關的瓶頸,不假思索地,我立即付費報名了這堂課程,成為了首批上課的六名幸運兒之一!
彷彿寫好的劇本般,透過課程的指引,我在精彩緊湊的六個小時裡找到了內心的答案,解決了疑惑許久的問題。這件事讓我不得不再次相信神奇的「緣分」,原來八個月前的相遇是為了今天,是場精心安排的邂逅~
當然,我又遇見了同班的其他五位新朋友,這裡頭有講師、有顧問、也有充滿希望的明日之星。在劇本裡,他們是此生中註定出場的人物,每一位都是我的天使,會繼續陪伴著自己演出精彩的今天、明天、跟未來的每一天。
好好珍惜每段得來不易的緣分,一切都是上天寫好的劇本,相信每個人、每件事都是最好的安排⋯⋯
#待業做家日記
112教檢答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經紀人管啟源寫的。我認同:
***
“我想幫這個樂壇,以及優秀的音樂人。“朱浩仁在某個訪問中如此對我說過(大意),這句話,以我的判斷,是真心話。他說這句話時,已經是坐擁無數粉絲的YouTuber,做了很多我覺得很難欣賞甚至難看的prank video,但也因此累積了足夠的資本,去做好自己的單曲,單曲則跟他的prank video南轅北轍,稱得上是優秀的音樂作品。
我常想,他不知有沒有思考過自己事業的因果呢?
朱浩仁從新秀歌唱大賽出道,一開始就喜歡創作,本該就是本地樂壇的生力軍,奈何這條所謂的“正道”難走,多年的努力與嘗試,即使作品不錯,卻走不出一條康莊大道,理由可以寫幾千字的討論,略過。後來,是他的求生欲與機緣讓他當上Youtuber,至於為何選擇了譁眾取寵的內容?這個也可寫幾千字去討論,也很多人討論過了,沒有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答案,粗暴地說:”市場選擇了這樣的內容。“市場為什麼長這樣?這是很值得一再討論,一再一起找方法的一個點。
不過大家都比較喜歡花時間抽水與鞭打啦,我也明白這也能引流,吾友昨晚感嘆輿論或許會不分青紅皂白把創作火花都打進黑牢,我回了一句讀起來很鳥的話:”Malaysian is bunch of villagers.”眼界與視野,心胸與“腦迴路”,都又直又窄的啦。當然,我也是村民,咬我也沒關係,我認。
當然我不是說朱浩仁出事的這支MV這首歌有什麼藝術成分,確實就是以小聰明製作的抽水之作,要玩粗俗卻不高明,難看,就這樣而已。我十分相信他在製作的當時完全沒有想到“有沒有涉及歧視”這件事,你要說是一種ignorant也好,是蠢也好(其實他十分聰明),總之不是故意的。
這起風波的教育意義是,大家可以有機會檢討一下自己的影響力,要不要多多進修?怎樣給這行業帶來更好的未來?如何更聰明地調整接下來要製作的內容?甚至,如何教育商家?
一向以來,需要討論的,應該是這些不是嗎?
我記得的是那個直視我的眼睛說:”我想幫助這個樂壇。”的朱浩仁,我相信他會做到,用一條正道,做不到也沒關係,我也不會失望的,根本就不是應該靠一個人或幾個人做的事,欸,這個也要幾萬字討論了。
抽水者多,出手時也該檢討自己是否用力過度?吃相是不是太難看了些?這也該檢討吧?一天到晚抽水,自己的內容是什麼?還是只想當網路獵巫者?高喊“燒死那個罪人!”
所以說,村民。
然後看朱浩仁的朋友支支吾吾發文暗地裡支持,我也想,哎呀你們,要疼惜就想個辦法說出個所以然,一直love and peace,輿論是不會放過溫和的人的。
朱浩仁,作為偶爾會被你叫“老師”的一個麻甩佬,我只能給你寫一個不知算不算鼓勵的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