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123自由日嗎?
1954年1月,反共義士來台,搭車在台北街頭遊行,受到圍觀民眾的熱情歡迎。(Joseph Scherschel 攝)
照片裡的街道為台北市衡陽路,車隊往西行駛,靠近鏡頭的車子正在右轉博愛路。當年衡陽路上的「全祥茶莊」與「伍中行食品」至今仍在營業;全祥茶莊後來接手日治時代的鐘錶行(即畫面裡的金山鐘錶公司)所在地,位置從伍中行的東邊搬到了西邊,其頂樓有一座美麗的鐘塔,可惜的是,塔樓內的大鐘已於台灣光復初期被偷走了。
1954 vs 2014:
https://www.facebook.com/…/a.10152075250…/10151966221639531/
韓戰期間,屬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俘中,有一萬四千多名選擇來到臺灣,其中第一批於1954年1月23日由韓國仁川港搭美國軍艦抵達基隆,這一天即是「123自由日」的由來(此紀念日於1993年更名為「世界自由日」)。
當年,這些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俘因為表明自己「反對共產黨、欲投奔自由」的立場,在台灣被稱作「反共義士」。此後,我國政府設置各種安置與獎勵反共義士的辦法,特別是針對駕機或駕艦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共義士,更採取了頒發巨額獎金的獎勵措施。
1991年,我國終止動員戡亂後,不再視中共為叛亂組織,而「反共義士」也漸成了歷史名詞。政府對於劫持中國民航機來台者,不僅不再有獎勵,更以國際反劫機公約與我國之反劫機法律,將之以劫機罪名判刑入獄。
《自由日的由來》
自由日運動係為紀念韓戰時一萬四千餘中共戰俘唾棄共黨,於1954年1月23日投奔自由,回歸祖國之感人壯舉而發起。世界反共聯盟鑒於我國之自由日運動與其「為人類自由而奮鬥」之精神相符合,乃於1968年召開之世盟第二屆大會時通過決議,將此一運動擴展為「世界自由日運動」。
多年來,此一運動在世盟各國會員單位之積極推動下,已發展成為鼓舞鐵幕內人民反共抗暴、爭取自由以及結合自由人士保衛自由之偉大號召與有力行動。
1950年6月,韓戰開始。1950年11月26日中共參與韓戰,韓戰期間虜獲戰俘及陣前起義的反共義士共十七萬三千七百人,其中屬於中華民國國籍的有二萬一千三百人。
1954年1月4日,聯軍統帥赫爾將軍,為表明人道與正義立場再鄭重聲明,請印度代表齊瑪雅必須於1月24日午夜將全體反共戰俘,無條件釋放。1月23日清晨7點20分起,14,850名中國義士,7,650名韓國義士,終於在歡呼聲中,奔向自由的南方。
中華民國海內外448個民眾團體,為歡迎義士來歸,經過多次集會商討。事先向聯軍統帥呼籲,務須如期終止監管,俾使義士重獲自由,揭穿朱毛匪幫無限期拘禁之陰謀。義士返國後,開會熱烈歡迎,義士在臺北市遊行,市民張燈結綵,表示慶祝。
全國各大城市自由鐘,都敲響23下,並定1月23日為「自由日」,以紀念反共義士重獲自由;同時致電全世界民主國家,籲請一致響應。此後每年集會慶祝,並有全世界熱愛自由,主持正義人士,來臺參加盛會。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23自由日的由來 在 張嘉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123自由日,大家知道自由日的由來嗎?在1954年1月23日這一天,有一群韓戰中的反共義士唾棄共產主義、投奔自由。
在二戰結束之後,國際社會陷入了自由與共產的冷戰中,是老蔣總統和一群老榮民國軍保住了臺灣,讓臺灣免於遭到共產主義的赤化,因此現在的臺灣社會才能夠保有著民主自由的制度與生活方式。
老蔣總統的功與過,嘉郡相信歷史自有公斷,但若不是老蔣總統當時力抗紅潮,又何來我們現在最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呢?現在這個島嶼上,我們都是一家人,如果沒有放下仇恨與對立,社會就不會得到和解。
昨天看到新聞,一位資深演藝圈長輩為抗議去蔣化掌摑文化部長,網路上許多人撻伐這樣激烈的抗議手段,但我更想說的是,難道用激烈的手段抹除老蔣總統對國家的捍衛與貢獻,就是正當的嗎?
在這個日子,我們除了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社會,也不妨思考一下,在這歷史的長河裡,誰才是真正守護自由民主的戰士。
123自由日的由來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23自由日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