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今天(2021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從1949年成立以來,中國已經走過了72年艱辛而輝煌的風雨歷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祝福偉大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新的一天從《圖說》開始,每天早上8:00,不見不散!
同時也有9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
「1949中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1949中國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49中國 在 VO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49中國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49中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49中國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49中國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49中國 在 思沙龍_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完整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949中國 在 1949中國內戰七十年後,華... -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Lung Yingtai ... 的評價
1949中國 在 VO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破盤價🔥 #庫存稀少
卡蒂埃−布列松攝影研究專書
1948至1949年國共戰爭尾聲,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在中國停留了十個月,期間在《生活》、《巴黎競賽》等雜誌發表多幀在中國拍攝的照片。1958年,他再度前往中國,在官方人員的全程陪同下,看見正在進行大躍進與人民公社的政治實踐。
本書呈現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的報導攝影工作影像與豐富文獻,也是其中國影像的首本研究專書,由攝影史學者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與蘇盈龍共同策畫。
1949中國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47位中國大陸科技、人文精英中的頂尖者,在1949年後無一不遭階級鬥爭整肅,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摧殘至死者。他們在各次政治運動中二、三十年的經歷多是空白或是一句帶過或是語焉不詳。
#看史海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9/29/984391.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1949中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1949中國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經過古寧頭一戰,我相信有所謂幸運女神的存在了。
兩處勘誤:
1. 登陸搶灘的金門北岸長約五公里,深度是約五、六十公尺,五、六百公尺我浮誇了!
2. 經金門鄉民分享,壟口海灘原名應是「嚨口」,以訛傳訛,許多戰略地圖上也誤植為壟口了。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編劇:阿睿
剪輯:Jin
傳奇名將孫立人的故事▶ https://youtu.be/y0Q8_eOBQeQ
英雄故事網站|https://herostory.tw
英雄故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rostorytw/
#古寧頭之戰
#國共內戰
#台灣列傳

1949中國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一群南來文人為了逃避共產黨管治,花果飄零下,以香港為文化基地,其中包括了創立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等一代宗師。他們一生堅決反共,也對香港的獨特地位充滿洞見,假如活到今天,看到一切核心價值在「後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徹底失守,會怎樣回應?香港新生代文化人大本營「序言書室」創辦人李達寧曾舉辦讀書會弘揚牟宗三哲學,他認為牟宗三充滿入世之道,這從他接受「外國勢力」捐贈成立新亞書院、六四後嚴厲訓斥中共,更主張外國制裁中國等可見一斑,因此他相信大師假如還在世,肯定早就被「國安法」拘捕。
⏺ 那些年,六四後「與中共誓不兩立」的梁燕城博士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1900672
#牟宗三 #唐君毅 #李達寧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Patreon: www.patreon.com/simonshe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hensimon
ℹ️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1949中國 在 1949中國內戰七十年後,華... -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Lung Yingtai ... 的推薦與評價
1949中國 內戰七十年後,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John Pomfret分析美中台競合關係10/20(六) 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臉書直播,小編將帶給您現場第一手 ... ... <看更多>
1949中國 在 思沙龍_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完整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49 的 中國 內戰造成了長達七十年的分治。內戰種下了什麼因?今天結了什麼果?未來怎麼看? 講者:John Pomfret 作家、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主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