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看法白才知道:放什麼電影國家也要管?
——
你知道嗎?以前的電影不是被禁播,就是要經過審查刪剪後才能播。
1988 年的台語電影《林投姐》描述一位本省癡情女遭外省負心漢欺騙,最後自殺化身厲鬼復仇。一開始送審時,電影檢查處認為電影涉及「提倡迷信邪說」,於是將女子化作鬼魂的片段刪剪。
電影上映後,臺灣省政府官員認為本省人看完戲後,對於外省人的負面情感更嚴重,最後雖然未遭禁播,但是又以「挑撥外省與本省同胞情感之嫌」遭刪剪。這部電影就是當時很賣座的《林投姐》。
——
🎬 「電影審查制度」,什麼題材不該拍?
恐怖片不能太恐怖,省籍衝突不能演,滿洲國不能提,是由於 1950 和 1960 年代有所謂的「電影審查制度」。如果電影太黑、太色或不夠寶島的畫面或情節,就有可能刪剪或禁播。
當時國民黨政府來臺灣後,在 1955 年修正《電影檢查法》,其中規定電影片若有「損害中華民國利益或民族尊嚴」、「破壞公共秩序」、「妨害善良風俗」或「提倡迷信邪說」,電影檢查處應予修改、刪剪或禁演。
至於怎樣才算是上述規定的情形,是在 1956 年公布《電影片檢查標準規則》中提到。例如「表演妨害邦交之情事者」,曾有臺語片以霧社事件為題材拍攝,但是被要求須加註「中日」友好等文字,並經修改、刪剪才能播出。
或像是「表演觸犯刑法之重大犯罪行為而結局不予法律制裁者」也應該禁播,因此當時有片商想在臺灣上映經典黑幫電影《教父》,被打槍數次,最後刪除多個片段,片尾再加個歹徒已受徒刑審查才過關。
還有幾十項標準,舉凡接吻時間過長、生產及墮胎情節或有怪力亂神等場景,都可能被禁播或經修改、刪剪才發照准演。
——
🎬 「被審查」之外,還可能「自我審查」
而一部電影製作完成並在電影院上映,至少需要「過三關」。
首先,電影製作前必須先將電影分場對白劇本交給教育部電影事業輔導委員會審查,並繳交劇本審查費 400 元,而當年一張首輪戲院電影票約 10 元。電影上映前,再將電影正片和劇情說明書交給電影檢查處審查。通過後才能取得准演執照。
取得准演執照後不是就沒事了,警察還會去戲院巡邏,檢查放映的電影是否有准演執照、有沒有偷放刪剪的片段。警備總部甚至會海巡蒐集報紙輿論,如果有發現不妥,還是有可能被要求重新檢查。
然而,電影審查最可怕的是,這些電影人的「自我審查」,因為「你不能自由地講,就不能自由地想」,什麼片不該拍、什麼話不能說,人人心中都有個小警總。
一直到 2015 新修正的《電影法》通過後,電影審查制度才算正式走入歷史。才有電影分級制度五級制(普通級、保護級、輔 12 級、輔 15 級、限制級)適用至今。
——
至於,你想知道為什麼能夠像現在這樣上映各種題材的電影,你應該來看這個很酷的展覽。
就是「2021 言論自由日特展 《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
展覽聚焦威權統治下的電影審查歷史,回顧當時的電影檢查主題、異色電影、政宣電影及新電影。述說過去的電影檢查,導致電影創作受到壓迫,再到 1970、80 年代電影檢查,主掌機關的沿革與電影人抵抗,直至解嚴後的轉變。
並分成數個單元及展間,包括:「50 和 60 年代的電影審查」、「電影審查外的發展不自由」、「70 和 80 年代的電影審查」、「電影審查大事紀」等展示主題。
而且,這也是全臺灣第一個公開電檢書內容的展覽,內容將會展出「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檔案開放的電影審查公文史料,也特別向「國家電影和視聽文化中心」、「中央社」、民間蒐藏家等,租借珍貴的電影劇照、「電影准演執照」。
是不是很讚呢?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美工工場
展覽日期:2021 年 4 月 7 至 2021 年 12 月 12 日每日 9:00-17:00(周一休館)
——
#法律白話文運動 #國家人權博物館 #言論自由日 #電影檢查 #剪出來的電影史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950年代電影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來介紹一部我看了三回的韓國電影。
在MOD看見這部韓國電影,一開始光看電影名,無法吸引我點選欣賞,也許是不知道這是一部回顧歷史的影片,國際市場是真有其市場,位於釜山的國際市場是1950年韓戰期間,北方難民為逃避戰爭來到此地,做些買賣而逐漸形成的市場。我想,導演有其企圖,想透過這電影讓年輕一代知道半世紀前,國家發生了什麼事,同時透過影像讓長者們重新回憶自己經歷的年代。
電影以倒敘法描述主角尹德洙成長故事,經歷過戰爭的他在亂世裡求生存,做過擦鞋童、搬運工、礦工、為頂下姑姑在國際市場的花芬店面、為妹妹籌結婚經費,犧牲自己考上海洋大學就讀的機會,而到越南當技術人員,當時正是越戰期間,槍林彈雨中差點死於海外。他一輩子勞碌賺錢,為的就是讓家人有個安全的家,這是一個長子的悲歌,半世紀的承諾就是他子代父職,照顧一家人的承諾。
所以,可以從這部電影約略學習到韓國近代幾件大事,1950興南大撤退、1963韓國勞工輸出至西德、韓國人前往越戰(1955-1975)戰場、1983南韓電視台KBS〈誰認識離散家屬〉節目。
這部電影是部喜劇,亦是一部歷史片,更是讓人感動落淚的好片,非常推薦全家一起觀賞喔!
1950年代電影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為諾頓影迷,《布魯克林孤兒 Motherless Brooklyn》這一封獻給紐約的情書看得是如癡如醉意亂情迷,那是街頭瀰漫著爵士樂以及復古汽車,霧氣蒸騰下大橋光影迷濛閃爍的 1950 年代,他說,這個故事發生於水門案醜聞爆發,越戰劃下句點,羅曼波蘭斯基的妻子慘遭殺害,幾乎是近代美國社會最為憤世嫉俗的時間點,連結當今世界共同經歷的一切,在華美表象遮遮掩掩下欲蓋彌彰的真實面,或許能讓處於低潮的人們能感受到些許共鳴。
改編自美國作家 Jonathan Lethem 1999 年的同名暢銷小說,原著設定於 90 年代,電影則定於 50 年代,劇本於 2012 年完成,幾乎可以說誕生在川普年代,在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劇組因此尋找到深入挖掘《布魯克林孤兒》的動力。1957 年為另一個紐約故事的獨特過渡期,劇中黑白兩道通吃的政府高官 Moses Randolph 就是以真實存在的建築大師 Robert Moses 為原型,他一度掌控了公權力,在 1930 到 1960 間完全將紐約市改頭換面,諾頓稱這段期間為現代紐約秘史,制度化的種族主義、舊市鎮的毀滅,被獨裁政權與帝國化的武力所刺穿,幾乎徹底違背美國民主制度的一切,可以說是多數人不甚熟悉的一段歷史。
《布魯克林孤兒》誕生於此,以患有妥瑞氏症的主角萊諾為核心,將他帶離孤兒院,拉拔提攜,並納入自身羽翼下的法蘭克是萊諾畢生的貴人,更成為他立足於這個世界的生存意義。法蘭克總戲稱他「布魯克林孤兒」,習慣獨來獨往的萊諾在別人眼裡不出名副其實的怪咖,卻擁有過目不忘的驚人記憶力、極其敏稅的洞察力與分析能力,十分稱職於私家偵探的角色,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在一起看似平凡無奇的行動中眼睜睜痛失這位恩師,為了追查法蘭克死因與完成其生前未竟之事,萊諾一步一步走入了慾望橫流、官商勾結的巨大陰謀中。
「每個偉大的機構都是一個人拉長的身影,他的性格決定組織的性格。」
Every great institution is the lengthened shadow of a single man. His character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 of the organization.
同樣正面迎向 Alec Baldwin,《布魯克林孤兒》彷彿對立於《小丑》的存在,訴說一個社會底層的邊緣份子也能走出天壤之別的人生。面對體制與法律,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權力交織貪婪等於隨心所欲,劇中引用了愛默生的一句話,機構的態度就是領頭羊的縮影,真正的權力又是什麼?或許依然回歸《辛德勒的名單》,是你有絕對理由但懂得選擇有所不為。身為毫不起眼的孤兒,以小搏大或以卵擊石是天方夜譚,或許最終的結局力道不夠驚人,但小蝦米永遠難以扳倒大鯨魚,帶著尊嚴全身而退也許就已是平凡性命的最大勝利。
眾所皆知,諾頓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縱使節奏掌握稍顯生澀,仍帶著無與倫比的愛與熱情,將資訊量極為龐大、無趣的內容賦予一層獨特美感,那是屬於舊時紐約的記憶回溯,也似與這座城市的朦朧隔閡,詩意畫面與 Thom Yorke 配樂滲透成踽踽獨行的寂寞背影,無以名狀卻又極其強烈,時而隨劇情浮沉,時而溫柔包覆情緒,曲終人散後悵惘向著夜空清灑出美國夢的幻滅。
萊諾滑稽笨拙的模樣惹人憐惜,徒勞無功與世界奮鬥的執著又不禁為之心疼,如此結局淡雅脫俗,那也不會再是費茲傑羅筆下註定回到過去的逆水行舟。一首英文歌這樣唱道,慶幸從來沒有住在海邊,所以從未厭倦沙灘,慶幸不在山上長大,可以持續追問世界所能觸摸的高度,他們找到了與布魯克林最美的距離,足以靜靜回味每一處熱鬧的過往街景,橋上夜色依舊壟罩,陰鬱燈火依舊搖曳,只見遲暮中相偎的身影,遠離了塵囂,洗淨了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