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小漁村的唯一廟宇——滘西洲洪聖古廟】
滘西村內有一座洪聖古廟,是村內唯一一座廟宇,至今已有不少於130年歷史,於2000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二千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傑出項目獎,並於2002年被評為法定古蹟。
滘西洲洪聖古廟的創建年份已不可考,根據古廟的碑記及正門上的匾額推測,洪聖古廟在1889年前已建成,供漁民拜奉海神洪聖爺以保出海平安。後來古廟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曾進行重修。
洪聖古廟結構為兩進三開間式,以青磚築砌而成,屋脊飾以石灣陶瓷裝飾,門廳置有擋中,門廳和正廳間的天井加有上蓋。洪聖古廟於1950年代曾用作為學校,門廳左稍間為課室,右稍間為廟祝起居之所。後進正殿神壇供奉洪聖、財帛星君及水仙爺。
滘西洲洪聖古廟除了是供漁民祈福的廟宇外,還是凝聚島民的重要場所。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都慶祝洪聖爺誕,在洪聖古廟前除了有神功戲演出,還有舞獅舞龍,滘西村村民及遊客都會來到島上參與慶賀,平日人跡罕至的客家小村變得非常熱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圓玄學院,全稱九天冊立圓玄至道特級天壇,位於香港荃灣三疊潭旁的一所新興宗教團體,1950年由趙聿修、呂重德發起建造,於1953年3月15日舉行開幕。圓玄學院於1956年註冊為有限公司,成為轄准免用有限公司字樣的慈善團體。「圓玄學院」供奉儒家、佛教及道教的思想。建築香富中國風格的亭臺樓閣。 • 「三教...
1950年農曆 在 薛可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BC突發全文分享|屯門回憶|發發
有一段時間,我跟爸爸同住,處於青春期的我比較反叛,沒有讀書又不想工作,每天的節目只有超級任天堂的「實況足球2」。平素跟爸爸沒太多溝通,除了想辦法問他拿錢,就只有想辦法偷他的錢。
這段父子間的小博弈很有趣,他喜歡把褲子掛在房門,錢放在後袋,他知道我早上會偷他的錢,而我也知道他知道我會偷,就是看他的聽力好還是我的出手輕,只要偷錢的過程中我沒有吵醒他,一拿到錢就走出門口就算我嬴,因為他每個星期的二、四、六也是到大陸工作,隔天才回來,偷他幾百塊錢未至於要生氣一整天,通常隔天就會忘記。
那段父子不常溝通的時間說來也回味,與其要計算失去什麼,不如讓自己記住剩下的所有。
我家樓下商場,有一家快餐叫「發發」,這店出名便宜,一直屹立於友愛邨三十多四十年,直到今時今日還在領展的管理下生存著。
我跟老爸平素的對話,最多集中於晚餐時間,因為他回家後就一頭倒於房中看電視,晚飯多數由我去買,沒有手提電話的年代,我有傳呼機,就是歷史書中所稱呼做「Call機」的東西。
走在路上,「Call機響起」,你按它一下,那暗得要死的小屏幕顯示出兩組數字:
「002 101」
這些傳呼機出台時有一本小冊子附送,打開它你會見到列表上的數字代表什麼意思,002是爸爸 101是致電回家〈假的,真的那些都忘了〉。
「喂,爸爸你想食咩?」
「去發發買個豬扒飯,宵夜檔開咗就幫我買多碗熱綠豆。」
「咁我都買埋飯呀爸爸。」
「嗯。」
我一生人只幫我爸買最多就只有兩種晚餐,豬扒飯與肉醬意粉,後來我有查過他的出日生期,1950年農曆3月26,新曆就是5月12日,和我一樣是金牛座,可以一世人只吃一種東西的性格,很吻合。
我最喜歡發發的煎蛋免治牛肉飯再加蛋,例湯要白湯,上碟時一大勺醬汁倒在那碟飯上,像漿糊一樣的忌廉湯,加一杯矮了一截的跟餐可樂,十八塊的套餐是我一直擁護它的原因。
到後來,無論我搬到那裡,只要有時間,我都會來到發發,坐在同一個位,吃著同一個套餐。儘管很多事已改變,收銀處已不是兩鬢斑白的老闆,套餐售價也變成四十多塊,友愛邨都已改得面目全非,我還是想憑藉那些三十多年沒有替換的價錢牌,開店保存至今的裝潢,去回味一下少年時每次來這裡買外賣時的日子,一邊排隊一邊想著,拿著老爸的一佰塊,可以吃點什麼同時又可以打最多的斧頭。
還有回到家後,爸爸食完飯將外賣盒一邊清理,一邊對著我大叫:「一百蚊買兩個飯又無錢找呀?餐餐咁食我仲貴過喺半島食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薛可正TBC文章收費平台《榕樹頭唔斷氣》現已推出
隨意門:https://pr7d8.app.goo.gl/GSAM
每周定時更新文章,
九月推出全新連載故事,
文字有價,多多支持。
文章列表:
1.「我的成長地」〈免費〉
2.「置樂」 〈收費〉
3.「1991年9月1」 〈收費〉
4.「隆重冷氣儀式」〈收費〉
5.「三聖神石」 〈收費〉
6.「發發」 〈免費〉
查詢網址:tbcstory.com
*******************************************************
IG:sithoching
Page:薛可正
1950年農曆 在 T.s.d鐵四帝文化藝術創意團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廟宇參訪- 新莊地藏庵 官將首
開拍前拜拜,感謝 #新莊地藏庵頭前庄官將首
志偉哥、杰哥,帶我們完整介紹廟宇以及官將首的由來
新莊地藏庵 官將首的沿革
閩南與臺灣有一個習俗,
祭典時還願的信徒自稱「香燈腳」
(隨著神靈繞境的信徒)、或化妝成各式差役,
稱「將腳」或「官將腳」、「關將腳」,
隨著神轎走路,保衛主神,以表示效勞於神明。
臺灣新北市新莊地區會於每年農曆四月三十日、五月一日舉行新莊大拜拜「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老爺繞境」,
並約於日治大正元年(1912年)左右開始組織陣頭,由兩人分別扮演大眾爺之紅面、綠面先鋒官,俗稱為關將頭,因為其是諸官將之首,又稱官將首
此時陣頭稱為「八將腳」或「香腳」,
由信徒自發還願扮演,故無固定組織,
也缺乏相關儀式日後創始官將首的黃秋水則於大正十四年(1925年)開始擔任綠臉的關將頭。
民國34年(1945年)時黃秋水擔任地藏庵北管子弟團「俊賢堂」的負責人,
並與籍貫湖南的70軍政戰主任周莊伯少將(又號漢儀,即自立晚報創辦人)
討論官將陣法,將先鋒官身分提升為地藏王菩薩的護法「增損將軍」(增福鬼王及損祿鬼王),
並提供增損將軍的臉譜、符籙、陣勢、象徵點將閱兵的「喊班」儀式等資訊給黃秋水及其子黃觀銘,
周莊伯將軍還贈予黃家父子兩面錦旗,
一寫「增」字,一寫「損」字。
父子經過數年練習捨棄八家將之陣法,於1949年成立官將首團體,由黃秋水扮演損將軍,黃觀銘扮演增將軍。
最初陣頭是由黃秋水與其子黃觀銘分別扮演損、增二將軍,民國39年(1950年)因雙人難以變化陣勢,在請示地藏王菩薩神諭之後,又加入一位增將軍,由黃秋水的另一位兒子扮演。
民國82年(1993年)下莊路線官將首團又加入虎爺(象徵虎頭鍘)與白鶴童子(引路童子),形成五人的官將首團,不過傳統儀式如「喊班」仍是由三位將軍參與。甚至有加入謝范將軍、甘柳將軍、班杯讓陣容達到七人以上者。
民國73年(1974年)起,
三重臺疆城隍廟高景清因還願而擔任新莊下莊路線(中港厝、頭前庄)的官將頭。
由於高景清具有傳統戲劇底子,且為道教、法教兼修的法師,他將亂彈的表演方式、道教科儀等應用於官將首的儀式、步伐、姿勢與身段架勢(俗稱「觀目」),讓官將首的儀式、行進,更具可看性。
他也是首位卸任後於其他地區教授官將首的人,將此技藝傳至北部各地。民國84年(1995年)由於三重冠友官將首團於台北縣「中元普度祭-宗教藝街節」表演精彩,因此造成官將首之熱潮,間接使官將首團體大量成立。
1950年農曆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圓玄學院,全稱九天冊立圓玄至道特級天壇,位於香港荃灣三疊潭旁的一所新興宗教團體,1950年由趙聿修、呂重德發起建造,於1953年3月15日舉行開幕。圓玄學院於1956年註冊為有限公司,成為轄准免用有限公司字樣的慈善團體。「圓玄學院」供奉儒家、佛教及道教的思想。建築香富中國風格的亭臺樓閣。
• 「三教牌坊」:中門豎立三座牌坊分別代表儒釋道三教;
• 「入德之門」:座落於三教大殿之下,取自朱子注《大學》章句「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 「三教大殿」:於1971年落成,採用天壇形式建造,供奉三教始祖;
• 「元辰殿」:又稱「太歲殿」,仿照北京的白雲觀興建,供奉鬥姥元君及60位太歲的像,每年農曆新年前後都吸引許多善信來參拜太歲及還願;
• 「觀音池」:池塘中央佇立高2米餘白玉淨水觀音像,觀音神像成於四川,乃仿敦煌畫稿所製;
• 「孔子銅像」:為孔教學院發起結像而建立,以誌圓玄學院金禧紀念;
• 「藏經閣」:收集儒、釋、道的研究書刊,為香港道教界最大的圖書館;
• 「雅石館」:展覽天然的奇型怪相岩石,包括酷似中國12生肖的石岩。跟新加坡及曼谷的「奇石博物館」類似。
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於1974年開始為長者提供安老服務,轄下設有護理安老院、安老院、老人中心及西醫診療所等服務單位。圓玄學院共開設四所中學、三所小學及五所幼稚園。「圓玄學院」在每年春季均舉辦「圓玄盆栽雅石欣賞會」,展出優雅獨特的盆景藝術佳作、菊花及各種奇型怪相岩石供民眾觀賞。荃灣兆和街專線小巴站,乘坐專線小巴81線,在「圓玄學院」總站下車。

1950年農曆 在 車宿五峰旗停車場-#宜蘭大同之旅2022年06月24日【山玲遊記 ... 的推薦與評價
星光票:50元每日下午四點過後,可購星光票入園, 農曆 春節初一至初五不 ... 太平山並非專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以海拔 1950 公尺的工作站及村落所在地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