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吓講吓,真係成事了❤️
我在1998年開始首次接觸運動攀登,當時年紀輕輕的我只有12歲,猜不到20多年後的今天,運動攀登這項運動終於成為了奧運的新項目,雖然我已經退役了多時,但心裏仍然充滿歡喜,熱切期待。
回想起,我踏入16歲的時候便正式加入香港運動攀登港隊,代表香港參加世界各地的賽事,主力參與的項目是速度攀登,飛越超過30多個不同的地區進行訓練及比賽。轉眼間就這樣經歷了10多年攀石運動員的生涯,記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是2006年,那一年我在亞洲錦標賽及世界杯賽都奪得了女子組冠軍,贏了各個國家的選手,看著國旗為我付出的努力而升起,感到十分振奮和鼓舞。同年,我更有幸獲邀請出席意大利都靈舉行的冬季奧運,擔任攀石的表演嘉賓。在攀石生涯裏,我在香港成為了連續九年的女子速度攀爬排名冠軍。而最後一次參加比賽就是2007年在西班牙舉行的世界攀石錦標賽,當時奪得了速度賽的第四名,回憶統統都是美好的,在那場賽事過後我便正式退役了,轉投了人生中另外一個身份,成為了香港健美運動員,繼續以運動員的身份代表香港參加各個健美、健身賽事,而今天我又轉了另外一個身份!
下星期8月3-6號我會擔任viutv評述奧運攀石,歡迎大家多多留意賽事,為攀石運動員打打氣,體驗一下攀石的魅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Bingyen 郑斌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个人最喜欢We Are the Champions,The Cup of Life和Waka Waka! 1994 -We Are the Champions 1998 - The Cup of Life 2002 - Boom 2006 - The Time of Our Lives 2010...
2006世界杯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BC中文網】中國推動教育改革讓男孩更有「陽剛之氣」
中國教育部近日在一份文件中稱,為了防止中國男性青少年變得「女性化」,將改革學校的體育教育,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
這則新聞在中國社交媒體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網友批評該政策是性別歧視,但也有人表示,中國的男明星也要承擔部分責任。
BBC記者凱麗·艾倫(Kerry Allen)報道說,幾年來,中國政府一直擔憂中國最受歡迎的男性榜樣不再是像曾經的戰鬥英雄那樣體格健壯的人物。酷愛足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以來也一直在推動尋找和培養更好的體育明星。
「陽剛之氣」
中國教育部上周發佈了他們野心勃勃的計劃。這份文件最初是該部門對中國全國政協提交的一份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作出的回應。
教育部在答覆中說,當局計劃盡快改革和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提升體育教育質量,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
措施包括鼓勵退役運動員、有體育特長的志願人員兼任體育教師,開展好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大力發展」校園足球,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等。
根據改革後的規定,除少數獲得豁免的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凖的,將無法獲得畢業證書。
這在中國是一個決定性的推動措施。一段時間以來,雖然中國的中小學普遍開設有體育課,但很多學校普遍更加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將體育課視為「副科」。
不過,此前也有一些跡象表明這一舉措即將到來。去年5月,全國政協常委斯澤夫說,中國許多年輕男性變得「柔弱、自卑、膽怯」,追求「小鮮肉」的形象。
他稱,中國年輕男性中有一種「女性氣質化」的趨勢,除非進行「有效治理」,否則「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這名同時擔任國企董事長的委員表示,教育環境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大多數中國男孩是由他們的母親或祖母撫養的,幼兒園和小學的老師也多半是女性。他還指出,很多影視劇裏「奶油小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這意味著許多孩子「不想當『戰鬥英雄』」。
因此,他建議,學校應該在確保中國年輕人獲得均衡的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小鮮肉」
然而,當教育部拿出了這份計劃後,絶大多數中國人對其的反應都是負面的。成千上萬的網友在社交媒體表達他們的憤怒,很多人給該政策貼上了性別歧視的標籤。
一名網友說:「男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膽怯,溫柔也是人的性格。」
「女性是貶義詞嗎?」另一名網友表示,她收到了超過20萬個讚。
網友們認為,將柔弱與女性聯繫起來本身便是一種刻板印象:「那英姿颯爽的女兵女警們又算什麼,女人男性化嗎?」
還有網友表示將炮火對凖了提案的作者,表示「這些提案都不是來自女性。」
儘管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女富豪數量,但在政治上,超過2900名全國人大代表和2100名政協委員中,女性的比例都僅略超過20%。在中國最具權力的政治局中,25名委員裏只有一名女性委員。
在引發爭議後,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出來「滅火」。它表示,陽剛之氣並不等於簡單的「行為男性化」。教育不只應培養「男人」、「女人」,更應注重培養人的擔當和責任感。
「讓身體和心智一併健康成長,才是最該被關注的,」央視的評論寫道。
雖然該計劃受到了輿論的阻力,但在中國對於「小鮮肉」和「娘炮」的指責並不是新鮮事。一些人將電視和電影中五官精緻、眉清目秀的男性偶像視為罪魁禍首。
男子團體R1SE和NINE PERCENT(百分之九)等都屬於這一類型,許多K-pop明星也是如此。
2018年9月,當教育部和中國央視要求全國中小學生觀看一檔名為《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後,受到了潮水般的批評。原因是節目中出現了幾名「小鮮肉」歌手,被很多觀眾指責「少年娘則中國娘」。
雖然像籃球運動員姚明這樣的人物在海外聲名鵲起,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教育部的計劃中特別包括了足球。
一些人可能並未感到意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曾表示,希望中國在2050年前成為「世界足球超級大國」,打造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足球隊之一。
但是,近年來中國一次次嘗試提升國足水平的努力都失敗了。兩年前,帶領意大利奪得2006年世界杯冠軍的裏皮(Marcello Lippi)在中國國足輸給敘利亞之後,辭去中國國足教練職務。一時間,輿論嘲笑中國國足崛起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榜樣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近幾個月一直在努力為中國年輕人介紹和推廣新的榜樣。
對於女性而言,新冠疫情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證明了女性作為一線醫務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中國去年在太空領域取得突破則提供了另一個機會,讓年僅24歲的火箭發射女指揮周承鈺成為官方媒體關注的重點,轟動一時。
但正如斯澤夫去年暗示的那樣,對於中國年輕人來說,成為堅強無畏的士兵、警察或消防員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在近期發佈的另一份獨立文件中,教育部還要求高中學生了解武術功法和武德,「樹立習武強身、保家衛國的國防意識。
儘管「小鮮肉」的形象依然活躍在熒屏,但年輕的男藝人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此前還有消息稱是中國廣電監管部門下發了「限娘令」。
例如在2019年,中國媒體給戴著耳環的男明星進行了模糊處理,因其被視為「娘娘腔」,除此之外,與嘻哈文化相關的元素、紋身和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符號在節目中也受到審查。
去年11月,當來自四川甘孜的藏族男生丁真受到很多網友青睞後,當局彷彿看到了機會順水推舟。這名20歲的男子皮膚黝黑、髮型簡單,但有著自信的笑容,被很多網友稱為「與小鮮肉完全不同的感覺」。
官方媒體鋪天蓋地地進行宣傳、多地政府爭相邀請他拍攝宣傳片或擔任旅遊大使,讓他在短短幾個星期內便擁有了幾百萬粉絲。
#社會 #潮流
2006世界杯 在 孫治安-政治軍事歷史專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06世界杯,法國席丹受不了義大利對手垃圾話,給對手當頭一槌,被驅逐出場斷送法國衛冕夢。
川普就像當年義大利,用盡垃圾話小動作挑釁中國,期望中國先動手。
中國就像領先者,須不受挑釁,適度有節反擊。
等哨音響起,川普下台。 中國自然勝利,貨真價實世界第一!
2006世界杯 在 Bingyen 郑斌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个人最喜欢We Are the Champions,The Cup of Life和Waka Waka!
1994 -We Are the Champions
1998 - The Cup of Life
2002 - Boom
2006 - The Time of Our Lives
2010 - 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
2014 - We Are One (Ole Ola)
2018 - Live It Up
请订阅我的专页和频道!
Bingyen 郑斌彦 Official Fanspage:
https://www.facebook.com/bingyenpage
Bingyen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bingy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