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安娜博士(Anna Kiesenhofer.)兼奧運自由車冠軍的故事.....】
今早看到不少新聞圍繞在一個博士"意外"拿奧運金牌,連PTT都在討論,雖然在我們的社會裡,好像唸書就只能是唸書,運動是體育班做的事一樣,但在西方世界裡,優秀的運動員具備高學歷者比比皆是,真的沒什麼好意外,好像把她形容成一個書呆子不小心騎上車就拿冠軍海放別人一樣!
真的不是這樣的,來幫大家肉蒐一下Anna Kiesenhofer.
1991年2月14日出生,今年30歲,大學就讀於維也納工業大學數學系,3年就畢業,接著2年後拿到劍橋大學數學碩士,4年後拿到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數學博士,博士論文是寫Symplectic manifold(中譯辛流形? 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只知道辛拉麵.....),目前她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
她也不是書呆子,她從小就有在運動,大學時期專攻鐵人三項,後來是跑步跑到受傷,才改專心練車,甚至她在唸博士班時,還順便加入個職業車隊,也贏得了幾場冠軍,接著2017年加入鼎鼎大名的Lotto–Soudal Ladies職業車隊
接著2019, 2020, 2021連三年,她都是奧地利國家計時賽的冠軍(Austrian National Time Trial Championships),2019那年還順便拿了個公路賽冠軍。
另外,她也參加Tour Cycliste Féminin International de l'Ardèche(UCI 2.1級賽事),2016年是總排名第2,2020年是總排名第3。
所以她TT賽很強,公路賽也是能比,根本不是什麼橫空出世,目前確實也沒有職業車隊的約,但我想換成你、或我、或是目前準備退伍的兵一樣,都絕對可能不會選擇簽下去吧XD
一來,女子自由車市場這麼小,那可能靠這份工作溫飽。
二來,老娘有份博後工作,還是在這麼好的學校做博後,高薪水、穩定又自由,想去東京比個奧運,自己買張商務艙機票根本不是問題,不用等人施捨。
以上,都是維基百科就能查到的資料,看著記者在亂報,實在是無言.....
喔對了,她騎的車是2021年的SCOTT ADDICT RC PRO(環法車隊版)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羅里昂 x LE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一直把這隻片壓到這禮拜才開始剪,因為這是發布三級警戒前的最後一次騎車,之後就是向世界「一直」示範我們如何解除三級的漫長時光。現在似乎看見微弱的曙光了,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更容易鬆懈,我們都不想再經歷一次宅在家的痛苦,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歡迎追蹤: FB ► https://reur...
「2020環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2020環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20環法 在 美利達自行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20環法 在 江晏慶 Cliff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2020環法 在 羅里昂 x LE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20環法 在 愛爾達體育家族 ELTA Sport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2020環法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20環法 在 2020年環法賽(Tour de... - No.13 Cycling News 的評價
- 關於2020環法 在 2020環法賽(第3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2020環法 在 美利達自行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四年一度最高殿堂 男子公路賽,即將於7/24(六)正式啟動!
邀請車友們一起鎖定身騎美利達戰馬的好手
過去是場上並肩作戰的隊友,但在回歸國家隊後,將要成為同場競技的對手。除了代表台灣的馮俊凱在內,巴林勝利車隊,還有5名成員在各國的出賽名單當中。在關注賽況之餘,美利達贊助的頂級好手們,也會是奧運賽場上的一大看點!
🇹🇼 馮俊凱
我們中華健兒自行車一哥,2015年成為台灣首位登上世界一級職業車隊的台灣車手,於2020國際自由車環臺賽獲亞洲冠軍藍衫、總排名第4名,身騎我們美利達銳克多征戰奧運!挑戰高懸57年完賽紀錄,「能代表台灣、披上中華隊的戰袍進軍奧運,我感覺是一項滿榮幸也滿榮耀的任務。背負著隊友和車友們的期待,我會在奧運會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 卡魯索(Damiano Caruso)
在環義取得生涯最佳的總成績第2後,我們的老卡很有機會再次以主將的身份領銜出征,這場比賽他將與鯊魚哥(Vincenzo Nibali)、莫斯孔(Gianni Moscon)、奇科內(Giulio Ciccone)及貝蒂奧爾(Alberto Bettiol)等隊友相互搭配,為義大利力拼奪牌。
🇨🇭 梅德(Gino Mader)
年僅24歲,但在轉會來到巴林勝利車隊的第一年,分別在環義和環瑞士兩場高級別的賽事留下賽段冠軍的紀錄,梅德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在這場重要戰役當中,希爾奇(Marc Hirschi)、斯特凡金(Stefan Küng)與沙爾(Michael Schär)等成員將和他並肩作戰,由年輕世代撐起瑞士的主戰力。
🇸🇮 特拉特尼克(Jan Tratnik)
去年勇奪環義單站,今年則是在宗克蘭山拿下賽段第2的佳績,特拉特尼克已經用表現,站穩自己在隊上的一席之地。由於斯洛維尼亞有著兩大神獸在列,估計他將與波蘭奇(Jan Polanc)共同協助波加查(Tadej Pogačar)及羅格里奇(Primož Roglič),這支戰隊也將成為本屆賽會的奪冠熱門之一。
🇯🇵 新城幸也
地主國日本的公路一哥,正是來自巴林勝利車隊的新城幸也,期待已久的他,生涯已是第3度登上最高殿堂。此役他將與宇都宮車隊的增田成幸相互搭配,通過訓練營的調整,對於天候和路線的熟悉度,無非是兩人最大的優勢,新城也期待在這一戰留下無悔的回憶。
🇦🇹 波斯蒂納(Hermann Pernsteiner)
作為巴林戰隊的登山大將之一,具備三大賽總排前10的實力,波斯蒂納的入選並不讓人意外。剛剛以突圍取得環法單站的康拉德(Patrick Konrad),會是他強而有力的隊友。除此之外,移動之星的穆爾伯格(Gregor Mühlberger),是組建奧地利國家隊的第3名成員。
男子公路賽即將於7/24(六)正式啟動,想看轉播的車迷朋友們,記得鎖定愛爾達體育三台,和我們一起為阿凱加油,也為巴林勝利的成員們搖旗吶喊!!
#美利達 #巴林勝利車隊 #馮俊凱
📸 BettiniPhoto
2020環法 在 江晏慶 Cliff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練 閉氣】
疫情三級警戒悄悄的過了三週,隨著延長消息的發布,居家運動訓練,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
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在家裡就能操作的「呼吸訓練」主題,內容主要是參考並節錄至Patrick McKeown「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一書,書中將呼吸系統的運作原理、氧氣與二氧化碳在體內扮演的腳色和相關機制(如: 波爾效應)、呼吸法及呼吸訓練如何導入運動員身上等做了超詳盡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呦~ 這裡我們直接進入其中一項容易操作的訓練法分享:
.
首先要和大家簡單科普一下透過「閉氣」提高呼吸效率的背景:
1. 根據波爾效應(Bohr Effect),氫離子和二氧化碳會降低血紅蛋白(血紅素)與氧氣的親和力,促進血紅蛋白釋放氧氣供組織運作,簡而言之,二氧化碳是血紅素釋放氧氣到組織細胞的鑰匙,當我們習慣大口呼吸、過度呼吸時,反而會使血紅素巴著氧氣不放,此時組織能夠獲得的氧氣量減少,進而影響運動能力並造成惡性循環。
2. 大腦中的呼吸中樞(受器)監控著血液裡二氧化碳濃度以及酸鹼值,當二氧化碳濃度過量時就會促進呼吸,排出多餘的二氧化碳。重點來了,當我們吐氣排出「過量」的二氧化碳時,會使血液偏鹼、血管收縮、組織細胞缺氧,這就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透過學習緩和的「鼻呼吸」,以及訓練提升「大腦對於二氧化碳的耐受度」,能夠提升身體利用二氧化碳/氧氣的能力
3. 我們來多敘述一點大腦受器與二氧化碳耐受度如何影響運動表現。有了前兩段的背景之後,我們了解當大腦受器對於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敏感度太高時,容易激發呼吸肌的收縮來提高呼吸量,但太高的呼吸量會流失過量的二氧化碳,並使血紅素氧親和力增加、降低組織細胞利用氧氣的機會,因此,透過提升二氧化碳耐受度能夠改善上述問題,訓練「閉氣」,是個好方法。
4. 跑者關心的數據中有個評量有氧能力的指標叫做「最大攝氧量」,它指的是我們在最大運動強度中能夠輸送及利用氧氣的量,透過降低大腦對於二氧化碳的敏感度,運作的肌群就能接收使用更多的氧氣,有助於提升最大攝氧量。
5. 閉氣訓練能夠模擬低氧高地環境、訓練呼吸肌(橫膈膜)
.
好,我們該怎麼做呢?
書中的訓練法很多,其中不乏環法運動員、國際知名長跑選手、游泳、自由潛水等運動員在訓練中導入閉氣的方式,我們來做個基礎居家版的-「步行閉氣訓練」
Step 1: 步行熱身3分鐘調整呼吸,輕柔的鼻吸~ 鼻吐,專注於腹式呼吸(橫膈膜呼吸)
Step 2: 輕輕吐氣後,閉氣! 可以用手捏住鼻子(或不捏也行,但捏住鼻子可以撐比較久)
Step 3: 閉氣候開始計算步數,直到中度或中高程度缺乏空氣
Step 4: 鬆開手恢復呼吸(記住閉氣時的步數),短促呼吸15秒,讓呼吸恢復正常
Step 5: 再繼續步行30秒,一樣鼻吸~ 鼻吐~
Step 6: 回到Step 2
如此循環8~10次
.
.
最後補充二點:
1. 前些日子各位可能都有看到戴口罩跑步暈倒的新聞,建議做此訓練前,大家可以先自測一個B.O.L.T(身體氧氣含量測試):http://pmcworkshop.com/2020/05/01/%E5%91%BC%E5%90%B8%E8%A8%93%E7%B7%B4/
如果您的成績低於10秒,那我建議您先別急著做這項訓練(當然也別戴著口罩跑步),請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正確的呼吸,提高自己的B.O.L.T成績
如果您的成績落在10~20秒之間,那我建議可以從3~4成力,低強度的閉氣走路開始練習,同時學習並留意日常的鼻子呼吸
成績在20秒以上,恭喜您,您的呼吸表現還不錯! 可以漸進式的進行閉氣的訓練
2. 書中有提及搭配血氧機進行訓練,來監控訓練強度和安全性,最近血氧機蠻夯的,或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試試看,如果沒有,個人也覺得沒關係,與跑步訓練同樣,自覺強度的練習是重要的。
.
呼.... 以上,分享完畢,來練習囉!
2020環法 在 羅里昂 x LE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一直把這隻片壓到這禮拜才開始剪,因為這是發布三級警戒前的最後一次騎車,之後就是向世界「一直」示範我們如何解除三級的漫長時光。現在似乎看見微弱的曙光了,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更容易鬆懈,我們都不想再經歷一次宅在家的痛苦,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歡迎追蹤:
FB ► https://reurl.cc/p2xR8
IG ► https://reurl.cc/GdYa2v
騎行裝備:
單 車|TCR ADVANCED 1-KOM 2020
輪 組|Kavulungan Vulung 坡道上的蛇
外 胎|Goodyear Eagle F1 Super Sport
安全帽|KPLUS NOVA冰川藍
小 帽|KPLUS
車 衣|Black Sheep
車 褲|Mysenlan
卡 鞋|LAKE CX176
襪 子|Montt
風 鏡|POC Aspire
器 材|GoPro Hero 9/Insta 360 ONE X2
耳 機|AfterShokz AEROPEX AS800環法款
#北宜 #北47-1 #單車日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_3XJhQIKgg/hqdefault.jpg)
2020環法 在 愛爾達體育家族 ELTA Sport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年環法自由車賽 因為疫情影響 將延後到八月底開騎 往年許多車手都會選擇在環法賽前參加歐洲的一些經典賽事 準備環法年度大賽 今年職業車手紛紛以虛擬線上賽事的方式來備戰 而且虛擬賽事不只要拚速度 比賽過程中一樣有爆胎的危機
愛爾達電視 綜合報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LhUyHHKKCA/hqdefault.jpg)
2020環法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扒房好質素 但點先有驚喜 (D100 來自星星美食)
新扒房好質素
但點先有驚喜
(D100 來自星星美食)
相關影片:
1. 思浩提你眼前一黑可能心臟問題!唔見貔貅愈嚟愈黑!(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2tcDtfhtA)
2. 影相姿勢決定 到底好唔好食 (D100 為食麻甩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9qwEJVRHZs)
3. 思浩大談美國小孩執到吊墜,原來已經唔見咗三年!(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Yc0Bu2nT0)
#意大利 #英文 #d1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hg7fixgvH8/hqdefault.jpg)
2020環法 在 2020環法賽(第32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2020環法 賽- Pseudonym1 wrote:Pogacar is(恕刪)接下來看杜老爺拼環義了(自行車活動與賽事第32頁) ... <看更多>
2020環法 在 2020年環法賽(Tour de... - No.13 Cycling News 的推薦與評價
2020 年環法賽(Tour de France),一場歷年來氣氛最詭譎的環法賽,因為疫情的緣故隨時會有車隊退賽,首站在雨中的山路繞圈賽,摔車量證明了碟煞在雨中並沒有更安全這回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