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減碳做伙來
今天是我第二年參加青年抗暖大遊行,「減少碳排 世代攏來|青年抗暖大遊行」,我走到會場的路上,看到現場都是年輕朋友的面孔,其實氣候變遷是跨世代的議題,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必須共同面對。
我在留言板寫下「氣候立法,節約能源」,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蘇貞昌院長都說2050淨零碳排是國際趨勢,但提出草案近一年沒有進一步積極作為,也難怪環保署長嗆「空口喊口號,當然很容易」
我會督促執政黨儘速兌現對下一代的承諾,要把過時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大修成 #氣候變遷法,不只減碳目標要跟上國際的2050淨零碳排,也要納入調適、減災。
我也看到黑板上其他朋友寫下藻礁永存、減塑、自備購物袋等等,同樣都是我關心、支持的議題。1218藻礁公投,我們應該把7600年藻礁保護下來,為下一代留下美麗的海岸線;疫情之下減塑開倒車,如何輔導餐飲小商家、外送平台或是研發替代的易分解材料,必須集思廣益。
這會期,我同樣在經濟委員會,歐盟2023碳關稅,減碳已經不只是環保議題,更是經濟議題,產業不減碳就沒有產業競爭力,連工總都很急。台灣3、4月還在56年大旱災,7、8月豪雨就馬上造成各地淹水;國際上也正發生北美熱浪、西歐洪災、中國鄭州豪雨淹地鐵,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高,我會和這群年輕朋友站在一起,共同面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時間上週五,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正式落幕。不過這場會談可以說是「出師不利」,在開幕式的致詞上雙方就直接開始互嗆,布林肯直接說,中國威脅全球的穩定,並且表達對新疆、香港、台灣議題的關切,楊潔箎則是直接對嗆,美國用軍事和經濟霸權壓制他國,要美國不要干涉內政。這場會談看起來是完全沒有成果。 不過這樣...
2023副總統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九月第一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歐盟擬增加稀土產量減低對中國依賴/美副總統訪星就印太政策演講/全球供應鏈問題導致運費飆升/中國取消與立陶宛農林牧談判/行政院公布五倍券擬十月領取/111年國防預算歷史新高】
國外:
#歐盟擬增加稀土產量減低對中國依賴
歐盟正在擬定計畫,希望擴大當地環保稀土磁鐵的產量,以因應未來電動車的需求、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美副總統訪星就印太政策演講
美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東南亞,於新加坡就印太政策演講,批評中國對南海國家威脅,擅自聲稱有南海大部分主權。美方則重申對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承諾。
#全球供應鏈問題導致運費飆升
Delta病毒影響亞洲工廠的生產,海上運輸受牽連,不得不將運費提高,加上中國清零政策及限制邊境管制,少數確診就連帶港口的暫停運作,影響海上運輸供應。
#中國取消與立陶宛農林牧談判
因台灣問題,中國召回立陶宛大使,近期立陶宛農林牧產品出口及原料皆受到中國阻礙及進口,中方已暫停立陶宛農林牧談判進口許可程序。
國內:
#行政院公布五倍券擬十月領取
行政院公布五倍券規劃,預計九月下旬開始,十月領取,期限到明年四月。可進行數位綁定,信用卡悠遊卡都可使用。振興券可用在夜市、市場,繳學雜費、教育費等多種選擇。
#111年國防預算歷史新高
行政院會通過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經費為新台幣3726億元,較去年度增加108億元,約增3%,為歷史新高。
-
歐盟期望2050年達到碳中和,2035零燃油車,未來對稀土磁鐵的需求會增加,目前歐盟高達有98%,美國則有80%仰賴中國進口稀土磁鐵,這樣無法確保供應鏈暢通,歐美也不想完全依賴於中國。台灣本土也缺乏稀土,從國外進口也僅掌握稀土供應鏈的一半,多半仰賴中國進口,對稀土原端尚未有開採及精練的能力。
拜登上任後相繼與歐盟及東南亞建立關係,這次賀錦麗訪問東南亞也被外界解讀為拉攏東南亞國家,強調多邊關係以應對中國威脅,也因美國有意爭取主導2023年APEC論壇,需要東南亞國家支持。
疫情下牽一髮而動全球,早因零件缺件、原物料上漲的製造商,現在運輸費用成本飆升,部分取消出貨,加上中國清零政策,對海上運輸衝擊大,港口擁堵和貨運短缺會因疫情未得到控制而成新常態。受影響的製造商,恐會提高價格因應成本上升。
中國暫停對立陶宛的農牧談判,這個屢試不爽的戲碼仍在上演,只要傷害中國核心價值都將受到懲罰。世界也應此為借鏡,與中國做生意談判,會遭到意識形態糾正。中國對立陶宛的對策,擺明台灣是紅線,但世界買不買單就其次了。
新振興券十月可領取,使用期限拉長,搭上國慶、聖誕、跨年、過年至明年四月都可以使用。去年三倍券成功帶動內需市場,餐飲業回溫,今天五倍券限定民眾在特定產業上購買,搭配縣市加碼振興券,才有促進經濟的可能。
中國對台灣威脅從沒停止過,雖然蔡政府2016上任後逐年增加預算,加上投資潛艦國造、增加軍售案,但台灣的國防預算僅佔GDP的1.9%,比中國少了20倍。對抗外敵需增加國防預算,國造能力等實戰能力,對於中國在台灣佈建的代理人操弄意識形態、政府高層間諜洩漏機密等,也因予以重視。
#SeptemberW1 #Eventsoftheweek
2023副總統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賀錦麗重申訪出訪東南亞是為印太願景的承諾,美國將與盟友共同面對威脅】
目前在新加坡訪問的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今(24)日表示,她這趟亞洲行是為了重申美國對印太願景的承諾,而針對北京持續在南海採取脅迫、恐嚇的行為,「美國與盟友及夥伴站在一起,面對這些威脅」。
不過,賀錦麗也強調,美國與東南亞的互動往來,不是為了要「對抗」任何一個國家,是為了對此區域的願景。為此,美國有意爭取擔任2023年APEC主辦國,促進集體經濟繁榮......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賀錦麗 #美國 #新加坡 #越南 #盟友 #中國 #南海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
2023副總統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時間上週五,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正式落幕。不過這場會談可以說是「出師不利」,在開幕式的致詞上雙方就直接開始互嗆,布林肯直接說,中國威脅全球的穩定,並且表達對新疆、香港、台灣議題的關切,楊潔箎則是直接對嗆,美國用軍事和經濟霸權壓制他國,要美國不要干涉內政。這場會談看起來是完全沒有成果。
不過這樣的結局,其實雙方在開始前就已經預測到了。美國說不對這場會談抱持任何不切實際的期待,立場也如開會前說的,踩得非常硬。雙方要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態度宣示」,就這點來看,雙方確實各取所需。
拜登在上任前最被人質疑的事之一,就是他與中國的關係。尤其川普在競選期間大打反中牌,相較拜登曾經在副總統任內跟習近平見面,他確實需要一個機會跟美國人說明「我拜登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從他上任以來,其實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從沒少過,加大制裁、四方會談,只差了一個明白說出口的機會,就可以形塑外界對他中國政策的看法。所以這場會談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目的也確實達到了。
而對習近平來說,他絕對只能硬、不能軟,尤其是在這個時間點上。在明後兩年,中國將會有兩個決定未來十年中國政治佈局的事件,第一就是2022的二十大,將選出新一屆的政治局常委,再來2023年緊接著的就是國家主席選舉。
當年習近平破壞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戰略,現在要連任,就必須證明他是對的,跟美國示弱,等於是對過去幾年來自己的否定,還怎麼連任呢?所以我認為直到習近平連任的態勢底定以前,美中關係都很難有任何轉機,而這場會談,不過是雙方互相利用、向各自國內交代的大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