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減碳做伙來
今天是我第二年參加青年抗暖大遊行,「減少碳排 世代攏來|青年抗暖大遊行」,我走到會場的路上,看到現場都是年輕朋友的面孔,其實氣候變遷是跨世代的議題,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必須共同面對。
我在留言板寫下「氣候立法,節約能源」,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蘇貞昌院長都說2050淨零碳排是國際趨勢,但提出草案近一年沒有進一步積極作為,也難怪環保署長嗆「空口喊口號,當然很容易」
我會督促執政黨儘速兌現對下一代的承諾,要把過時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大修成 #氣候變遷法,不只減碳目標要跟上國際的2050淨零碳排,也要納入調適、減災。
我也看到黑板上其他朋友寫下藻礁永存、減塑、自備購物袋等等,同樣都是我關心、支持的議題。1218藻礁公投,我們應該把7600年藻礁保護下來,為下一代留下美麗的海岸線;疫情之下減塑開倒車,如何輔導餐飲小商家、外送平台或是研發替代的易分解材料,必須集思廣益。
這會期,我同樣在經濟委員會,歐盟2023碳關稅,減碳已經不只是環保議題,更是經濟議題,產業不減碳就沒有產業競爭力,連工總都很急。台灣3、4月還在56年大旱災,7、8月豪雨就馬上造成各地淹水;國際上也正發生北美熱浪、西歐洪災、中國鄭州豪雨淹地鐵,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高,我會和這群年輕朋友站在一起,共同面對。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23氣候 議題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業界都在談能源轉型…】
全國工業總會近日發表「2021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針對68個議題,提出206項政策建議,今年針對穩定供電部分,則少見的 #未將核能發電列為重點建議。
白皮書指出我國能源政策以「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為方向,但檢視目前目標,再生能源開發進度落後,應檢視太陽/風力發電進度,並加強分散式的電網管理、建立大型儲能系統,#對於核電則建議採行備而不用的策略,增加電力調度彈性。
同時白皮書也提到,目前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已受國際關注,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歐盟計畫在2023年課徵碳關稅。
我國至今卻尚未建立碳排總量管制、碳交易與碳定價機制,現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減碳目標遠遠落後國際,未來產品出口除可能遭課碳關稅外,還會因碳足跡過高而被排除於全球供應鏈外。
面對世界各國相繼訂出碳中和時程的壓力,工總建議政府應發展綠色經濟,制定新氣候法案、或大幅翻修現行法規,宣示明確的氣候政策及具體作為,引導產業轉型方向。
#重啟核四17不同意
在沒有1個縣市願意收留核廢料的情形下,核四已經是能源轉型的路上被淘汰的選項,投入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發展,才是更加永續環保的方向。
面對突如其來的缺電危機,核四重啟需花10年以上的時間,應變速度最慢的核四絕對不是解決方案。
台灣的能源轉型要成功,非核家園勢在必行,12/18的核四公投,請與綠黨一起堅定投下不同意!
延伸閱讀:
全國工業總會,2021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t.ly/KWp8
__
加入志工》 t.ly/actW
成為黨員》 t.ly/b00g
線上捐款》 t.ly/QXY5
#捐款綠黨可以抵稅
2023氣候 議題 在 資誠(PwC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進入歐盟市場?先過邊境碳稅這一關!
🇪🇺歐盟啟動氣候防線,於2021年7月14日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計畫,規範碳密集型產品若進口到歐盟,必須購買憑證(CBAM Cerificates),包括水泥、鋼鐵、鋁、肥料及電力產品,需向進口國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自2023年1月1日開始為期三年的過渡階段,2026年起開始實施。
🌍近日SBT倡議組織(SBTi)對外公告,將於2022年7月15日起僅接受企業設立更積極的1.5°C減碳目標,以呼應氣候行動的急迫性,並為即將到來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做準備。
🌱 國內主管機關因應碳管理,亦多管道修定相關政策法規,如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與公司治理3.0。面對國際規範變動,資誠建議企業應隨時密切關注氣候/碳議題,盡早規劃與因應。
👉立刻看《資誠企業永續發展新訊》https://pwc.to/3i1voxq
🏷 IG 搜尋 pwc_tw
🏷 TG https://t.me/PwC_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