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tellerReadingClub : 【七月專題:你有朋友嗎? Do you have friends? 】
「朋友可以和朋友之間,可以逛街、看電影、吃飯,為甚麼不可以做愛呢?」女生說。
男生聽到女生這個問題,不由得呆了一秒。冷靜過後,細心想想,又覺得,為甚麼不可以呢?
於是二人雙雙步入酒店,做了一場激烈運動,離開後,又繼續維持朋友關係。
當他們以為,自己做了甚麼開放進步的事情,正在沾沾自喜時,女生一天無聊地游走在 Spotify,才想起香港樂隊 My Little Airport 早就在《浪漫九龍塘》這首歌裡唱過這個主題。
“I want to sing you a song
about me and you went to Kowloon Tong
we have to be very strong
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wrong
我們終於去到了九龍塘
在城大旁的酒店爆房
你臉上沒有一點點的徬徨
我們都似是很開放”
在某一年的 My Little Airport 演唱會,主音林阿P 在演唱這首歌前,曾解釋過創作背後的想法。他說,這首歌靈感來源於真人真事,某一天他和朋友就這樣上了九龍塘爆房,結果,事情結束之後,當然是再也無法做回朋友。
女生不明白,為甚麼,做完愛就不能做回朋友呢?為甚麼,有人會覺得那是「Something very wrong」呢?
天底下,愛情有千千萬萬萬種,友情也有無窮變化。有些名為友情,卻是帶有好處的 Friends with benefits;有些人食女無數,待女生卻一點都不差;又有些人真的可以一直維持朋友關係,真到永遠阿門 ⋯⋯
她將手機放在一旁,倒在床上,嘆了一句:「真是奇怪。」
Illustration & Animation:@2timesperday
Text by StoryTeller Team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Storyteller Reading Club 會員, 接收最新一期 Newsletter :
https://bit.ly/2VembZA
你知道嗎?7月30日是國際友誼日(National Friendzone Day),亦有人說,緊接其後的8月1日是國際 Friend zone 日 ⋯⋯ 原來,Friend zone 這個字來自《F.R.I.E.N.D.S》這套經典電視劇,角色之一 Ross 被友人笑指成為了 Rachel 的 Friend zone 的市長,久而久之,大家便用 Friend zone 來形容一些無法成為戀人的友人關係 ⋯⋯
StoryTeller 新一期 Newsletter 以「朋友」為主題,講述不同與「友誼」有關的故事 ⋯⋯ 內容包括一位資深愛情玩家與炮友的專訪故事;我們亦訪問了本地 Vintage 小店,看看經典電視劇《F.R.I.E.N.D.S》如何影響店主的設計觀,還有新嘗試的故事形式及選書推介。StoryTeller 新一期 Newsletter 快將寄出,有興趣的話就在 bio 的連結加入成為會員吧:)
#國際友誼日 #StoryTellerNewsletter #Friendzone #StoryTeller七月電子報 #friends #friendzon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timesperday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係香港2021夏季號 #三周年特別號 #現已出版 #精彩內容sneakpeek
由2018來到2021,香港告別了從前的香港,進入另一個時代;而《就係香港》的意義,也隨著時代而不斷更新。如果三年是一個階段,那下一個三年,我們又將會怎樣度過? 香港故事又將會怎樣編寫?本期夏季特別號我們以幻想(Fantasy)為主題。在夢想與幻想之間,是一線之差,還是一線曙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幻想能帶來自由,讓我們保持生存的能量,生活的趣味,生命的勇氣。只要我們仍可以重拾孩提時,幻想的天賦和能力。
#REgainREplayREimagine// 香港式童年
如果三歲真的會決定八十,那童年肯定是每個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段。在成長為大人的過程中,很多人卻遺忘了小時候的自己。如果可以坐時光機回到當時的那個你,那個你成長的香港,你最想回去的,最想記住的,又是什麼?由戰後嬰兒潮至今,數代香港人已然出生成長,當大家都在說著「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時,當中有多少可以跨越世代,成為彼此的共同經驗?我們又能否將童年回憶帶到現在,以面對當下,甚至重新想像,一個更好的未來?
#REcall// toy story之香港製造
戰後香港的種種奇蹟當中,不能不提本地玩具製造業。由戰前只有手工製作鐵皮玩具,到戰後澎湃飛升,登上全球玩具出口榜首; 由為外國廠家代工及仿製便宜貨色,到研發生產蜚聲國際的「香港製造」,時勢當然造就了香港,但香港人的敏銳觸覺和努力不懈,也成就了這個輝煌的紀錄。
#REcreation// 區區戲院
二十世紀初香港已開始有戲院,戰後更分佈各區,連偏遠的離島居民也可方便地落街睇場戲。七十年代時,香港更曾經成為全球入場觀影人次最高的地區之一,但光輝到了九十年代後戛然而止。雖然觀眾仍然熱衷看電影,但戲院卻一家接著一家消失。大多數人都將原因歸咎於租金高昂,又先有盜版後有串流,但其實每個社區內的戲院生態,市民的生活選擇,都受到城市規劃的影響。保留著皇都戲院的北角、當下新界最多戲院的屯門,以及曾經戲院雲集但如今只剩下百老滙電影中心一家的油麻地,三個社區戲院的生生死死,如何與社區變化及規劃互為影響?
#REfraction// 麥曦茵:說故事的故事
要有不同的ways of seeing,其中一種方法是轉換身份角色。導演麥曦茵 @heiwardmak 近年開始在本地不同院校任教劇本和故事創作,由創作人延伸為授業者,與編劇班學生的不日常對話,除了交流創作方法,還有很多價值觀和心情上的交換。每一次當她向著同學們解說如何說故事,當中已有著一個又一個故事⋯⋯
其他精彩內容:
#REimagine// Stand by me
童年時,身邊最親密的玩伴,可能不是同學仔或鄰家小朋友,而是漫畫卡通中的英雄人物。現實有多煩悶都好,只要和財叔一起打倒壞人,和叮噹一起坐上時光機,和悟空一起找龍珠,或者和樣衰衰的阿闊一同over the rainbow,一切都變得有趣動人。七位不同世代的本地創作人:野人、姜智傑、John Ho @johnhohoo 、Hin @hin_art 、Vivian Ho @vvvvnho 、 LOSZEHAHA (Venus) @venusphilosophy 和 2timesperday @2timesperday ,與陪著他們成長的小夥伴,一起漫遊他們心目中最難忘的香港。
#REfresh// Let's Swim游下游下
炎夏最好下水。徜徉水中,消去的不單是暑氣悶熱,也可趁機平靜紛亂心情,想像自己在無重也無壓力的狀態中。三位本地創作人: 兒童繪本及社區地圖插畫家Maoshan Connie @maoshanconnie、作品瀰漫田園風的畫家Glary Wu @wuhoiyan.glary,以及近十年來不斷繪畫香港各區游泳池的藝術家陳惠立
@dirty_paper,以畫作演繹他們在游泳時的經驗及想像。
#Reading for children// 為孩子而讀
說起童年,有人記得玩具,有人記得遊戲和零食,又有多少人會記得讀過什麼難忘的書?上學時都以目標為本,閱讀是責任多於樂趣。若不從「功能」出發,為孩子選書時或者可以更海闊天空?本期邀請多位本地繪本作者、故事人,推薦一本曾經打動或啟發他們的書,與孩子共享。
歡迎訂閱
shop.beinghongkong.com
2timesperday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係香港2021夏季號 #三周年特別號 #現正接受預訂
由2018來到2021,香港告別了從前的香港,進入另一個時代;而《就係香港》的意義,也隨著時代而不斷更新。如果三年是一個階段,那下一個三年,我們又將會怎樣度過? 香港故事又將會怎樣編寫?本期夏季特別號我們以幻想(Fantasy)為主題。在夢想與幻想之間,是一線之差,還是一線曙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幻想能帶來自由,讓我們保持生存的能量,生活的趣味,生命的勇氣。只要我們仍可以重拾孩提時,幻想的天賦和能力。
#REgainREplayREimagine// 香港式童年
如果三歲真的會決定八十,那童年肯定是每個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段。在成長為大人的過程中,很多人卻遺忘了小時候的自己。如果可以坐時光機回到當時的那個你,那個你成長的香港,你最想回去的,最想記住的,又是什麼?由戰後嬰兒潮至今,數代香港人已然出生成長,當大家都在說著「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時,當中有多少可以跨越世代,成為彼此的共同經驗?我們又能否將童年回憶帶到現在,以面對當下,甚至重新想像,一個更好的未來?
#REcall// toy story之香港製造
戰後香港的種種奇蹟當中,不能不提本地玩具製造業。由戰前只有手工製作鐵皮玩具,到戰後澎湃飛升,登上全球玩具出口榜首; 由為外國廠家代工及仿製便宜貨色,到研發生產蜚聲國際的「香港製造」,時勢當然造就了香港,但香港人的敏銳觸覺和努力不懈,也成就了這個輝煌的紀錄。
#REcreation// 區區戲院
二十世紀初香港已開始有戲院,戰後更分佈各區,連偏遠的離島居民也可方便地落街睇場戲。七十年代時,香港更曾經成為全球入場觀影人次最高的地區之一,但光輝到了九十年代後戛然而止。雖然觀眾仍然熱衷看電影,但戲院卻一家接著一家消失。大多數人都將原因歸咎於租金高昂,又先有盜版後有串流,但其實每個社區內的戲院生態,市民的生活選擇,都受到城市規劃的影響。保留著皇都戲院的北角、當下新界最多戲院的屯門,以及曾經戲院雲集但如今只剩下百老滙電影中心一家的油麻地,三個社區戲院的生生死死,如何與社區變化及規劃互為影響?
#REfraction// 麥曦茵:說故事的故事
要有不同的ways of seeing,其中一種方法是轉換身份角色。導演麥曦茵 Heiward Mak 麥曦茵 近年開始在本地不同院校任教劇本和故事創作,由創作人延伸為授業者,與編劇班學生的不日常對話,除了交流創作方法,還有很多價值觀和心情上的交換。每一次當她向著同學們解說如何說故事,當中已有著一個又一個故事⋯⋯
其他精彩內容:
#REimagine// Stand by me
童年時,身邊最親密的玩伴,可能不是同學仔或鄰家小朋友,而是漫畫卡通中的英雄人物。現實有多煩悶都好,只要和財叔一起打倒壞人,和叮噹一起坐上時光機,和悟空一起找龍珠,或者和樣衰衰的阿闊一同over the rainbow,一切都變得有趣動人。七位不同世代的本地創作人:野人、姜智傑 森巴、John Ho 肉肉熊、Hin、Vivian Ho、 LOSZEHAHA (Venus) Venus Philosophy和 2timesperday 2timesperday ,與陪著他們成長的小夥伴,一起漫遊他們心目中最難忘的香港。
#REfresh// Let's Swim游下游下
炎夏最好下水。徜徉水中,消去的不單是暑氣悶熱,也可趁機平靜紛亂心情,想像自己在無重也無壓力的狀態中。三位本地創作人: 兒童繪本及社區地圖插畫家Maoshan Connie 、作品瀰漫田園風的畫家Glary Wu Wuhoiyan.glary,以及近十年來不斷繪畫香港各區游泳池的藝術家陳惠立 dirty paper,以畫作演繹他們在游泳時的經驗及想像。
#Reading for children// 為孩子而讀
說起童年,有人記得玩具,有人記得遊戲和零食,又有多少人會記得讀過什麼難忘的書?上學時都以目標為本,閱讀是責任多於樂趣。若不從「功能」出發,為孩子選書時或者可以更海闊天空?本期邀請多位本地繪本作者、故事人,推薦一本曾經打動或啟發他們的書,與孩子共享。
歡迎訂閱
shop.beinghongkong.com
立即試閲
https://beinghongkong.com/2021-Summer-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