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粉條】
又到了繳稅的季節,七步教你算出要繳多少稅,
一篇文讓你有機會少繳一些稅
你收到國稅局寄來的
「108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試算通知書」
了嗎?反正也看不懂,就直接拿去繳了嗎?
小心你的荷包大縮水喔,你一定要知道的是,
到底有多少費用可以扣掉,扣得越多,繳得越少!
希望大家都可以「多賺一點錢、少繳一點稅」。
這篇文章很長,所以我先講結論:
1. 今年許多扣除額的金額都調高不少,
代表今年大家可以「少繳很多稅」。
2. 「去年」結婚的同性伴侶,
今年可以合併申報。
3.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
可以延到「6/30前」申報繳納。
4.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
納稅義務人若無法在6/30前申報繳納,
可向稅捐稽徵機關提出
「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
5. 如果你可以列舉出來的單據金額加總後,
會超過「標準扣除額」,
選用「列舉扣除額」會比較划算。
6. 如果你和伴侶的薪水「差距較大」,
選擇合併申報「或許」會比較划算
(還是要經過試算才可以確定)。
7. 存股票賺到的「股利盈餘」可以按一定比例扣除。
一個例子、七個步驟,教你看懂你的稅單。
人物設定:
小陳是一個勤奮的上班族,性向為同性戀,
去年結婚,伴侶目前為自由業。
------------------------------------------------------------
《第一步》:計算「綜合所得總額(A)」
看看你稅單第一頁的下面,會有個依照
「所得類別」所列出的「所得總額(A)」,
把每一列的數字加總一下,
再把算出來的數字,
減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元,應該就是
「所得總額」最下面「合計」部分的數字,
也就是你稅單上「綜合所得總額(A)」的數字。
舉例:
小陳的所得總額包含了:
1. 薪資所得(代號50):80萬元
2. 銀行定存利息(代號5AM):2萬元
3. 股票的股利(代號54C):6千元
所以,綜合所得總額就是:
80萬元 + 2萬元 + 6千元 = 82萬6千元
再扣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元,
所以小陳的「綜合所得總額(A)」就是:
82萬6千 - 20萬 = 62萬6千元。
------------------------------------------------------------
《第二步》:計算「全部免稅額(B)」
「免稅額」一人(未滿70歲)是8萬8千元。
舉例:
小陳和他的伴侶合併申報,
所以小陳的「全部免稅額(B)」就是:
8萬8千 * 2人 = 17萬6千元。
------------------------------------------------------------
《第三步》:計算「全部扣除額(C)」
這部分的計算應該在你稅單上的第二頁最上面,
扣除額包含了:
1. 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
(若選標準扣除額:單身12萬,有配偶24萬)
2.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最多27萬)
3.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一人20萬)
4.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一人2.5萬)
5.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一人12萬)
6.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一人12萬)
舉例:
小陳和他的伴侶有
「標準扣除額」24萬元、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萬元
(這是小陳的「銀行定存利息」),
所以小陳的「全部扣除額(C)」就是:
24萬 + 2萬 = 26萬元。
------------------------------------------------------------
《第四步》:計算「基本生活費差額」
每人「基本生活費」為17萬5千元,
基本生活費差額的算法就是把基本生活費減掉
「全部免稅額(B)」再減掉
「全部扣除額(C)」之後算出來的數字,
如果算出來小於0就以0為計算結果。
舉例:
小陳和他的伴侶合併申報,
所以小陳的「基本生活費差額」就是:
17萬5千 * 2人 = 35萬元,
35萬 - 17萬6千 - 26萬 = 0元
------------------------------------------------------------
《第五步》: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把「綜合所得總額(A)」減掉
「全部免稅額(B)」再減掉
「全部扣除額(C)」再減掉
「基本生活費差額」之後算出來的數字就是
「綜合所得淨額」。
舉例:
小陳的「綜合所得淨額」就是:
62萬6千元 - 17萬6千 - 26萬 - 0 = 19萬元
------------------------------------------------------------
《第六步》:計算「應納稅額」
有了「綜合所得淨額」就可去查稅率級距表,
看你是屬於哪一種「稅率」,
再看你還可以再多減掉多少「累進差額」,
把「綜合所得淨額」乘上「稅率」後,
再減掉「累進差額」就是你的「應納稅額」。
舉例:
小陳的「應納稅額」就是:
19萬 * 5% - 0 = 9500元
------------------------------------------------------------
《第七步》:計算「應自行繳納稅額」
算出「應納稅額」之後,
還可以再減掉公司每個月從你薪水中
預先扣繳的「扣繳稅額(D)」,
還可以再減掉「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
(這是你存股票賺的「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
再乘上8.5%後算出來的),
減掉這兩項後才是你真正要繳的錢喔。
舉例:
小陳的「扣繳稅額(D)」是0元,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為
6千 * 8.5% = 510元,
小陳的「應自行繳納稅額」就是:
9500 - 0 - 510 = 8990元
------------------------------------------------------------
參考資料:
新手報稅一次就上手(https://pse.is/QYRQR)
2020報稅懶人包(https://pse.is/RUHFV)
2020綜所稅八好康(https://pse.is/RYG9A)
稅率級距表(https://pse.is/PZ3XC)
分開計稅或合併計稅(https://pse.is/SBD96)
標準扣除額 vs.列舉扣除額(https://pse.is/SKUS6)
存股族領配息節稅方法(https://pse.is/RF9Z4)
54c股利 在 蕾咪 - Rami's Love & Liv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蕾咪 <3 理財】#關於五月報稅季 #來聊聊對於繳稅的心態 #如何學習稅務規劃 #希望所得來源像繡球花季一樣花團錦簇啦!理財影音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LinRami
每年五月都會有人問蕾咪,如果對於稅務不了解,不知道應該怎麼合法節稅,有什麼推薦的書籍可以看?其實國稅局官網上,有提供非常完整的節稅手冊PDF檔下載,比什麼書籍都說的更深入也切合法規。(點我前往國稅局下載→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web/ETW118W/VIEW/406)
我們都知道調整金錢的觀念,就會改變你的財務狀況,事實上,對於稅務的觀念,也是一樣的道理,相較於歐美,台灣其實是稅務負擔很低的國家,也許退休福利也沒有那麼完整,但是,對於稅務我並不覺得需要對此產生「剝奪感」,因為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不論是什麼樣的公共建設(馬路、公園、圖書館、學校...),都是從這些稅收而來的,而享用到這些的我們,不免除的就是需要讓政府成為我們營收的小小股東,分紅給國家;從厭惡的剝奪感,變成感謝的心意,就會讓妳的金錢能量變得更正面一點。
#不過我得承認身為台東山上長大的小孩曾經覺得公共建設資源極度分配不均啊~QQ
理財規劃上,因為我不喜歡每年五月要突然繳一大筆錢的感覺,不論是上班或接案,蕾咪個人非常喜歡利用預扣稅的方式,減少自己資金支配的大幅變化,也可以在每年報稅時,退回一筆預繳的所得稅,算是領到小小紅包的概念,讓每年害怕的報稅季,變成令人期待的時刻。😍
如果是成立公司行號,資金的調度需要更謹慎一些,所以反而與受薪階段稍有不同,多數時候會盡可能的讓資金留存在手中方便周轉,直到必要完稅時,才會發生繳稅的動作。
記得去年接受遠見理財專刊採訪時,被問到...
「妳從上班族變成自由業者時,是怎麼知道這些多元賺錢的方式呢?」
我笑著分享自己的小撇步
『#參考國稅局的所得分類來的啊!』😂
因為受限於生活圈與同溫層,其實我們是很難發現各種獲利模式,但是國稅局的所得分類都幫你整理好了,完全就可以讓我們研究別人怎麼賺錢的好地方!曾是上班族的我,原本的所得只會有薪資所得50,但是透過分類,開始知道原來有販售專業服務或作品的9A或9B,參加比賽的獎金91,投資股票的股利分紅54C,權利金53與租賃所得51,不同的所得分類,也同時代表你是ESBI的某一種象限,而如何增加不同收入類型,就是我們自己的功課了。
在理財規劃這條路上,其實學會和銀行與政府單位做朋友很重要,與其恐懼或厭惡,不如好好瞭解法規設定出來的遊戲規則,畢竟規定是舉國皆同的,唯一可以改變的是你自己的角色,學會讓這些成為資源而非障礙,反而更能幫助自己在財務上有更好的成長喔! 😊😊😊
蕾咪 - Rami's Love & Live
#圖文不符配圖好難 #文字每次都先打好很久
#自由業者的扣繳憑單是我們給銀行最重要的證明啊啊啊 #為了調高銀行信用請擅用稅務規劃
#母親節快樂XD
54c股利 在 蕾咪 - Rami's Love & Liv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蕾咪 <3 理財】#關於五月報稅季 #來聊聊對於繳稅的心態 #如何學習稅務規劃 #希望所得來源像繡球花季一樣花團錦簇啦!理財影音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LinRami
每年五月都會有人問蕾咪,如果對於稅務不了解,不知道應該怎麼合法節稅,有什麼推薦的書籍可以看?其實國稅局官網上,有提供非常完整的節稅手冊PDF檔下載,比什麼書籍都說的更深入也切合法規。(點我前往國稅局下載→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web/ETW118W/VIEW/406)
我們都知道調整金錢的觀念,就會改變你的財務狀況,事實上,對於稅務的觀念,也是一樣的道理,相較於歐美,台灣其實是稅務負擔很低的國家,也許退休福利也沒有那麼完整,但是,對於稅務我並不覺得需要對此產生「剝奪感」,因為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不論是什麼樣的公共建設(馬路、公園、圖書館、學校...),都是從這些稅收而來的,而享用到這些的我們,不免除的就是需要讓政府成為我們營收的小小股東,分紅給國家;從厭惡的剝奪感,變成感謝的心意,就會讓妳的金錢能量變得更正面一點。
#不過我得承認身為台東山上長大的小孩曾經覺得公共建設資源極度分配不均啊~QQ
理財規劃上,因為我不喜歡每年五月要突然繳一大筆錢的感覺,不論是上班或接案,蕾咪個人非常喜歡利用預扣稅的方式,減少自己資金支配的大幅變化,也可以在每年報稅時,退回一筆預繳的所得稅,算是領到小小紅包的概念,讓每年害怕的報稅季,變成令人期待的時刻。😍
如果是成立公司行號,資金的調度需要更謹慎一些,所以反而與受薪階段稍有不同,多數時候會盡可能的讓資金留存在手中方便周轉,直到必要完稅時,才會發生繳稅的動作。
記得去年接受遠見理財專刊採訪時,被問到...
「妳從上班族變成自由業者時,是怎麼知道這些多元賺錢的方式呢?」
我笑著分享自己的小撇步
『#參考國稅局的所得分類來的啊!』😂
因為受限於生活圈與同溫層,其實我們是很難發現各種獲利模式,但是國稅局的所得分類都幫你整理好了,完全就可以讓我們研究別人怎麼賺錢的好地方!曾是上班族的我,原本的所得只會有薪資所得50,但是透過分類,開始知道原來有販售專業服務或作品的9A或9B,參加比賽的獎金91,投資股票的股利分紅54C,權利金53與租賃所得51,不同的所得分類,也同時代表你是ESBI的某一種象限,而如何增加不同收入類型,就是我們自己的功課了。
在理財規劃這條路上,其實學會和銀行與政府單位做朋友很重要,與其恐懼或厭惡,不如好好瞭解法規設定出來的遊戲規則,畢竟規定是舉國皆同的,唯一可以改變的是你自己的角色,學會讓這些成為資源而非障礙,反而更能幫助自己在財務上有更好的成長喔! 😊😊😊
蕾咪 - Rami's Love & Live
#圖文不符配圖好難 #文字每次都先打好很久
#自由業者的扣繳憑單是我們給銀行最重要的證明啊啊啊 #為了調高銀行信用請擅用稅務規劃
#母親節快樂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