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21永續港市論壇」 分享高雄智慧港市策略構想新藍圖
今日代表市府參加「2021永續港市論壇」,誠摯感謝中山大學及臺灣港務公司聯手,憑藉高雄港榮獲國際港埠協會本年度世界最佳「韌性基礎設施港口」之契機,廣邀產官學界專家以視訊方式進行交流,也感謝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臺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與 Dr. Wooldrige from Cardiff University與我們分享揉合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所凝聚出的寶貴建言,為高雄港市合作、共生共榮,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與可能!
#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國家級計畫,用智慧科技帶動產業轉型
自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年初率各部會至高雄視察,刻由高雄市府積極擘畫推動的「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即以政策宣示將全力支持此一國家級計畫,預計於5年內投入上百億經費,分由中央經濟部、國發會、通傳會、交通部等主導,推動「智慧設施」、「新創基地」、「產業群聚」、「人才培育」、「園區開發」及「場域應用」等6項重點工作。
由中央、地方攜手合作的招商引資,將以以大帶小建置5G AIoT產業自主生態系,並落腳於亞洲新灣區—此一驅動高雄城市轉型的創新場域,將以下列策略積極推進,以打造高雄成為智慧城市南向輸出基地:
(1) 「智慧設施」:布建全國第一的智慧化5G專頻專網基礎建設,提供未來進駐的廠商最完整的5G環境,進行研發、測試與應用。高雄已超前部署,在4月獲得NCC核准於「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設置4.8-4.9GHz頻段之實驗研發專頻,成為全台首處由政府申請的專頻專網實驗區域,提供亞灣進駐企業進行4.8-4.9GHz頻段技術驗證。
(2) 「新創基地」:建置新創基地,提供獎勵補助,引進國際新創加速器,打造完整新創服務體系,扶植具有創新能力的團隊創業。
(3) 「產業群聚」:透過中央研發補助資源挹注,透過強化計畫在地性、共創新、技術性,吸引5G相關產業落腳高雄亞灣。
(4) 「人才培育」:建立人才培育基地,培養數位科技專長人才。
(5) 「園區開發」:開發「高雄軟體園區二期」,提供將近4.7萬坪產業進駐空間,另市府同步規劃「青年智慧住宅」,解決5G、AIoT、AR/VR等數位科技業者進駐及居住需求。
(6) 「場域應用」:在高雄展覽館、流行音樂中心、電競館、港埠旅運中心等重要場館進行各5G AIoT科技應用試驗,智慧科技深入民眾生活。
#高雄港榮獲2021世界港口永續計畫優勝港口,持續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市府樂見高雄港近年來的多元經營策略,已將環境永續發展落實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自103年起持續推動迄今的「歐洲生態港 (Eco Port)」認證外,今年更藉著參與國際港埠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orts and Harbors, IAPH) 所辦理的 2021「世界港口永續計畫 (World Port Sustainability Program,WPSP)」競賽檢視成果,於6月24日榮獲—韌性基礎設施 (Resilient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分類優勝港口,顯見高雄港推動的環境保護工作,已深獲國際肯定。
身為台灣第一大港灣城市,高雄背負著發展重工業、基礎工業的城市宿命,也為此承擔各項汙染威脅。除透過舊港再生計畫,如棧貳庫、水花園、大港橋等設施的持續推展,銜接至光榮碼頭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舊港灣工業區的總圖、高雄展覽館等重大公共建設,高雄的改變,已是一項城市傳奇,然而除了交通、環境等硬體的提升外,市府有更宏大的企圖,透過亞洲新灣區5G AIoT產業聚落的逐漸成形,將能更加有力地扶持智慧科技及觀光休閒產業,高雄的港市合作,將在城市與港埠間的無間縫合中,再創新動能,也將為高雄開啟以科技軟實力躍上國際舞台的契機。
「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計畫」的推薦目錄:
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計畫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智慧城市浪潮席捲全球,台灣該如何智取未來?
#人口快速集中 #智慧城市成解藥
根據聯合國預估,2050年,全球有超過 70 %的人民居住在都市,為了舒緩人口快速集中的衝擊,各國致力於打造智慧城市;台灣近年來也透過「4G智慧寬頻應用城市補助計畫」、「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讓民眾生活有感,帶動智慧產業發展。
#改善城市生活品質三方向
首先是舒緩、解決快速都市化造成的交通擁塞與衍生問題,包括如何管理交通、智慧停車跟降低空汙等;
其次是平衡永續環境與經濟發展,包括以潔淨能源與電動車等應用降低汙染等;
最後,透過智慧科技造福城鄉的弱勢族群,例如老年人、幼童與居住在偏鄉的民眾,讓他們也可以輕鬆享受便利的生活。
#公私協力 #開放創新
智慧城市應用範疇極多且雜,為發揮最大效果,政府在規劃「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時,是透過公私協力(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與開放創新(Open Innovation)兩個模式推動智慧城市應用。
實際合作方式,則是以提供補助款、提供驗證場域、或者是由政府協助建置基礎建設以利後續智慧城市應用推動等三個方式為主。
例如,地方政府提供場域給智慧路燈業者驗證照明與衍生服務的可行性、或者是政府機關建立5G環境,提供開放介接環境,以利智慧創新服務的推動。
#294個團隊 #223個應用計畫 #32個國際輸出
「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自2018年推動至今,已吸引 294 個團隊於全台 22 個縣市政府執行 223 個應用計畫。
應用領域則含括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能源、智慧農業、智慧安全、智慧零售與智慧觀光等 8 個面向,成功協助 32 個產品服務輸出國際市場!
#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
「創新服務類」(Top-down)計畫是由上而下,協助台灣產業在人工智慧、自駕車、5G與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掌握度;
而地方政府也可以向經濟部工業局提需求規格,透過「地方創新類」(Bottom-up)計畫徵件。
例如,率先打造第一輛國產智慧巴士的「台灣智慧駕駛」,是藉由「創新服務類—智慧樂園自駕接駁車計畫」,驗證核心技術與累積實務經驗後,成功取得台北市政府發起的「地方創新類—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自駕巴士計畫」,活絡台灣自駕車產業能量。
#改變思維與行動 #產業轉型升級 #提供有感的便利生活
「智慧城鄉計畫辦公室」將計畫執行成效總結成三點:
首先,是改變地方政府思維與行動,並成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Smart City PMO)等專職單位規劃與推動相關建設;
其次是推升產業轉型與升級,期望能透過智慧城市建設推動產業的創新轉型,例如:寬緯科技透過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協助台灣養殖漁業轉型升級、中華電信透過數位科技串連種植與產銷作業以協助農業轉型等;
最後,提供民眾有感的便利生活,包括提供智慧路邊停車服務、偏鄉高齡智能照護服務等。
「展望未來,台灣政府將持續不斷的透過公私協力與開放創新的方式完善、深化智慧城鄉應用,藉此帶動新興產業發展,以及加速產業創新轉型能量。」
💁♀️更多天下雜誌精彩內容: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886
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計畫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竹科40年 迎接下個燦爛40』🎉
今天是竹科成立40週年的大日子,#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在新竹喜來登舉辦國際論壇,會中頒發「#傑出成就貢獻獎」予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宏碁創辦人施振榮 及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肯定4人過去的貢獻。👏🏻
新竹科學園區是臺灣的第一座科學園區,新竹市因為竹科的加持,成為全球高科技代工產業的主要科技重鎮之一,亦有「台灣矽谷」之稱。新竹人很多工作在竹科,生活在竹科,下一代甚至也進竹科!竹科耀眼的成就跟新竹市的發展歷史,已經水乳交融、牢不可分。🙏
回想我畢業剛回新竹當記者,就是主跑竹科線。那時是「晶圓雙雄」競爭白熱化的時期,曹興誠董事長當年意氣風發,風靡一票股東粉絲,帥氣猶如韓國歐巴張東健;而TSMC四個英文字母,更是赫赫有名、走路有風,Morris Chang (張忠謀董事長)是傳奇,竹科人連跟他同英文名都感到與有榮焉!還有蔡明介、黃崇仁、吳敏求、黃安捷等多位竹科企業家,當時跑新聞,親眼目睹這幾位帶動台灣科技產業引領世界的關鍵人物引領風騷,躬逢其盛,台灣科技業的繁盛跟新竹市同步進步發展,風起雲湧,時勢造英雄!💪🏻
竹科40歲生日快樂!下一步怎麼走?讓新竹、台灣繼續站在世界的高峰?🌍
👉🏻【成立數位發展部會 】
#小英總統 在今年連任就職演說時就提到將會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但目前有兩種版本,第一為立委蘇巧慧主張教育部改為「國民教育部」、高等教育併入科技部為「科技及高等教育部」,然後再另成立「數位發展委員會」;第二為成立「數位發展部」,並整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通訊傳播產業與輔導業務、國發會資管處的政府資訊管理業務、經濟部技術處與工業局電資組等業務,交通部郵電司的電信業務,還有為了強化資安,行政院資安處也將升格為資安署後併入。
未來是強調執行管理功能的「數位發展部」還是橫向整合聯繫功能的「數位發展委員會」,也間接影響竹科歸屬的上級主管機關(國科會)未來的組織改造。
👉🏻【軟硬整合 『竹科X園區』帶動下一個黃金10年】
新竹科學園區的硬體競爭力超群,但受限於土地飽和,大廠因應生產線需求向中科、南科移動的趨勢日增,相對的也造成竹科營收成長動能的限制,竹科一路領先的耀眼營收數字,將可能被國內其他園區超越。
為創造為竹科與新竹市雙贏,新竹市政府將推動中的「竹科X計畫」,連結大新竹地區的「產業與研發資源」、「建置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基地」、「打造生活與文化創新產業園區」三方向的城市計畫;希望以計畫中的「竹科X基地」為啟動竹科「軟硬整合」的心臟,於民國 111 年開始興建三棟大樓。
雖然占地僅 3.7 公頃,與總開發 1,375 公頃的新竹科學園區差距甚大,但是新竹市將竹科管理局籌設的「竹科 X 基地」視為「立體式的竹科園區」,將聚焦在 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5G(智慧通訊)等科技產業,引進研發設計、資訊軟體及服務、軟硬整合及智慧應用等,預估投資 182.3 億元,創造 2 萬 1 千個智慧產業的就業機會,和 1470 億元的產值規模。可望創造像美國矽谷、西雅圖、新加坡總部經濟(Headquarters Economy)效應,建立適合的產業鏈使台灣軟硬體能共同成長,這將是創造新竹下一個十年榮景的契機。
👉🏻【面對氣候變遷,未來如何供應竹科能源】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對於園區未來的發展,認為水和電是最需解決的問題,竹科發展需要大量水與電,我想這部分,發展再生能源已經是全球趨勢。台灣西部為天然風電場,運用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展電力,未來第一階段,新竹外海也有0.5GW的風能將釋出,可供應竹科電力使用。至於水的問題;目前已經在南寮規劃緊急海水淡化供應計劃,未來也會在南寮沿海評估興建海淡廠,如此,便不受枯水期影響,運用再生能源供給,合力解決能源問題。
👉🏻【人才競逐攸關新竹市跟竹科未來】
新竹市與美國矽谷因為「矽」而結緣。矽谷的「矽」來自半導體的「矽」,而新竹在民國 40 年代,因為擁有矽砂與天然氣等資源,得以快速發展玻璃產業,現在也以半導體聞名,所以新竹市也是「矽」城;矽谷有史丹佛大學,新竹市有清、交大,彼此皆有大學城的研發能量;矽谷有國家級實驗室,竹科園區也有數個國家級研究中心;再者,位於矽谷的庫比蒂諾市(Cupertino)與新竹市更是締結十四年的姊妹市。
如此對比,大新竹地區與矽谷的聚落條件類似,但矽谷成功的原因,不只是技術,人才和文化的聚集也很重要,目前,行政院已將「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法列為優先法案,鬆綁國際人才來台工作及居留相關規定,新竹市跟竹科更應該要借重這樣的機會,乘著人才動能,匯流入全球產業發展再出發。
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結構將重組、經濟板塊重新鏈結,宣示新的大航海時代將到來。新竹市與竹科應攜手合作,牢牢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成為台灣在下一波的智慧革命中取得機會與優勢的艦隊,引領我國邁向數位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竹科40
#生日快樂🎂
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計畫 在 【5G 智慧交通On the Road】技術社群線上交流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5G帶動 了智慧交通技術、服務創新與產業發展,以國外車聯網應用為例,不論是「智慧停車🅿️」還是「智慧鐵道 」都能藉由整合雲端、物聯網及 5G 高速網路技術來實現#智慧 ... ... <看更多>
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計畫 在 交通部科技顧問室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推動與管理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