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錶於新冠肺炎之隱形缺氧(Silent Hypoxemia/Silent Hypoxia)的可能角色】
疫情升溫,不少接觸者會被居家隔離,一旦發病再連絡檢驗,然後安排就醫。但是,現在的醫療資源,尤其是北部相對不足,因此,確診的輕症者,也會被安排在家中等候住院或者被安排住在防疫專責旅館。這幾天,居家隔離者或是確診者猝死的事件時有所聞。推測可能發生了一般所說的「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 (正確的說法是「隱形低血氧症」(Silent Hypoxemia)或者照字面上來說是「沈默的低血氧症」)。
早在去年四月,Dr. Richard Levitan就曾在《紐約時報》就寫到:不少患有嚴重新冠肺炎的病人,來到急診時,雖然病人的血氧飽和度低達50%(正常人是95%-100%),但是,病人本身卻不覺得喘,因而稱之為「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病人本身雖然不覺得喘,但是這樣的「低血氧」卻會快速的進展到呼吸衰竭而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如果能夠盡早發現這樣的「低血氧」,盡早就醫治療,或許可以改善預後。
其實,這樣的「低血氧」並不難發現,只需要有一台「血氧飽合度偵測儀」或簡稱「血氧計」就可以。但是,在疫情嚴峻的此刻,血氧計,已經是一機難求了(真希望台灣此時也能有「血氧計」國家隊,能夠大量生產)。為了避免發生憾事,政府之前有提供「血氧計」給集中檢疫所內的確診個案,讓他們自行測量,一旦發現血氧下降,就緊急送醫。
在居家隔離或者在防疫旅館,如果沒有血氧計,有沒有什麼可以讓自己稍微安心的做法呢?能不能使用智慧手錶來測量呢?
身為胸腔重症醫師,阿金手邊剛好有一台「血氧計」,上個月也買了一台Garmin Venu手錶,就來為大家測試比對一下:
#如何測量血氧?
1. Garmin Venu支援全天候監測血氧,也可以單次測量,需要處於靜止狀態下(錶底要緊貼皮膚)才能測量,動態活動時無法測量,大約15秒左右就可以量出來。無論是心率(例如圖中的每分鐘74下)或者是血氧(97%),都和血氧計測出來的一致。我反覆測試,有時候會有1~2%的誤差,這個也可能是因為兩者的測量位置不同的關係,不過,我覺得這一點點誤差是可以接受的。
2. 另外,因為血氧計是給站在病人對面的醫生看的,所以,在測試者這端看,數字就是反的。我為了拍照,就想說把手錶戴在手腕內側測量,因為手錶在手腕內側比較無法貼著皮膚(有肌鍵的突起),結果,血氧就差了3%,所以不建議戴在手腕「內側」測量。其實,手錶配戴的位置、貼合度、還有皮膚上的汗水、灰塵等等,也都會直接影響監測的結果,可能會出現些微的誤差,所以正確的配戴很重要。
#怎麼樣的數據算是異常?
英國國家健保局NHS針對確診的民眾居家使用血氧計的檢測,如果發現血氧小於等於92%就要聯絡送醫。我覺得,使用手錶可以反覆測個三四次,如果大部分時候都是小於等於92%,那就真的是低了。
#需要多久測量一次?
英國國家健保局NHS針對確診的民眾居家使用血氧計的檢測,建議是早中晚各一次。如果你閒著也沒事,要每一兩個小時測一次也可以,不過,至少就是一天測個三次。另外,在睡眠時,其實Garmin會連續的測量血氧飽合度,採樣頻率是每分鐘一次,你起床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每晚的血氧,是否有哪一天出現明顯的下降情況,就要聯絡就醫。不過,夜間血氧下降,也可能是其他問題,像是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或者是氣喘。所以,我建議,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再測個幾次,以便確認有「持續低血氧」(小於或等於92%)的情況。Garmin Venu的血氧測量,其實也可以做到全天候持續監測,不用怕忘記測量。從手機上的Garmin Connect App就可以看到完整24小時的血氧曲線,可清楚觀察血氧升降變化趨勢,更能即時反應身體狀態,非常方便。(官網上寫說Garmin電力一向很強,可連續使用一周,但開啟全天候血氧感測,確實會影響電力,你也可以不開全天,自己記得固定時間手動測量)
#其他可以輔助的參數
雖然「快樂缺氧」或「隱形低血氧症」的情況有可能發生「呼吸速率」並沒有增快的情形。但是,一般人在血氧較低的時候,其實會出現,呼吸次數會增加、心跳也會加快等「代償現象」。那麼,什麼叫著快呢?你可以和平時靜止狀態的平均值來做個比較,如果上升超過20%(也有人說是15%),就算是快。
例如:
平時靜止狀態的平均呼吸速率是每分鐘14次,上升到17次,那就算是快了,當然,真正的喘,都是在每分鐘20-30次以上的。
平時靜止狀態的平均心跳如果是每分鐘74次,那麼心跳上升到90次以上就算是快了。
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呼吸或心跳比平日快越多、持續而不是短暫的快、血氧比平日低越多,越多項的異常,那病況有惡化的可能性就越高,就需要聯絡就醫。(Garmin手錶也能夠持續性的監測呼吸速率,手錶可以看到即時呼吸速率,手機上的Garmin Connect App也可清楚看到全天的呼吸速率變化,很簡單就能觀察到是否有異常的起伏)
#6分鐘走路測試_6MWT
文獻上也有學者建議,可以針對輕度的患者,可以進行「6MWT 6分鐘走路測試 Six Minute Walk Test」,也就是在6分鐘內快走,看看能走多長的距離?一旦發現有以下狀況時,建議聯絡送醫:
A. 6分鐘內無法行走超過1400呎(427公尺)或
B. 在行走過程中,血氧下降到低於90%,則必須立即停止
(註:在集中檢疫場所須戴著口罩,且有醫療人員在旁時進行,如果靜止狀態時血氧就已經低於 93%、或年齡大於70歲、本來有心肺疾病、或是孕婦,則請勿嘗試)
但是,考量到輕症病人或是居家隔離的人,只能待在房間裡,比較沒有這麼大的空間可以行走,這個「6分鐘走路測試」,其實比較不可行,而且,如果是已發病,在沒有連續監測血氧的情況下、沒有醫療人員在旁時,如果勉強完成,可能有一定的風險。(Garmin手錶在室內沒有GPS的情況之下,仍可以估計行走距離,它是利用手錶內的加速度計,偵測手的擺動幅度,並以身高當為參考值來計算走路的步距,但與有開啟GPS的狀態相比,會有些許的誤差)。
如果你在居家隔離,或是輕症住在檢疫旅館,很擔心自己會不會惡化,想要瞭解自己的狀況,又剛好有配戴具有這些功能的手錶,你或許可以參考以上的測試做做看。
#與其擔心害怕_不如瞭解面對~
Garmi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20的網紅Mark Sir 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點止老人體能測試咁簡單? 觀眾任務:挑戰 鄭景陽 議員 和 Mark Sir | 六分鐘步行測驗 6MWT Six-Minute Walking Test | 與區議員居家運動 上一集我們跑完二十米往返跑,來到第十五集,我們邀請到 鄭景陽議員 和大家一起運動。 其選區老人家比較多,這次應鄭議員提...
6分鐘行走測試距離 在 顏純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090612.肥胖和肌少症
早安
我是顏純左醫師
台南下營和平診所負責人
本診所附有減重門診
預約諮詢聯絡電話066892269
@純醫的分享第77篇
肥胖第38篇,肌少症第二篇
1090612篇
今天我們來談肌少症的評估標準,有四
1.肌肉質量(SMI)
臨床上一般常用的是以生物電阻測定方式(BIA)或者雙能量X光吸收儀為主(DXA),電腦斷層及核子共振儀因為成本及輻射線暴露所以少用。
我的診所是用BIA。
計算方法如下
總體重量*骨骼肌率當分子,身高公尺的平方當分母。
男生在7kg/m2以下,女生在5.7kg/m2以下則為肌少症。
我現在77公斤,骨骼肌率34%,身高179公分,計算如下
77*34%=26.18當分子
身高為1.79公尺
1.79*1.79=3.2041當分母
26.18/3.2041=8.1公斤/m2 大於7.0
所以我沒有肌少症。
2.小腿肚圍,找出小腿最大的肚圍,用尺量,如果男生大於34公分女生大於32公分,或者用雙手大拇指接大拇指,小指接小指,如果最大肚圍小於雙手指環扣就是肌少症。
第三,肌肉強度以手的握力測定再加上年紀矯正,男生握力在26公斤以下,女生在18公斤以下則是握力不足。
第四生理表現,有許多測定方法如行走速度,六分鐘行走距離,計時起立行走測試。
其中最方便也是最常見的就是請長者走八公尺看他行走的速度,如果在10秒内無法走完,也就是行走速度小於0.8公尺/秒那就是行動力不足。
根據以上發展出來一個測定評估流程
65歲以上老人
1.走路速度每秒大於0.8公尺,測定握力,如果正常就沒有肌少症,如果握力低則測肌肉量,肌肉量正常沒有肌少症,如果低則為肌少症。
2.行走速度每秒小於0.8公尺測定肌肉量 如果正常則無肌少症,如果低肌肉量,則是肌少症。
以上是肌少症的評估標準介紹,各位可以為自己或者幫長輩測量看看,如果是肌少症趕快就醫。
6分鐘行走測試距離 在 劉漢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週 JAMA 的文章,有周邊動脈疾病的病人,用穿戴裝置加上教練用電話追蹤來做居家運動介入,跟一般病人比起來,9 個月後的 6 分鐘行走距離測試的表現沒有特別進步。
這個研究用的穿戴裝置是 Fitbit Zip,是 Fitbit 2012 年推出的無線活動追蹤器。
文章寫 Fitbit Zip 是經實驗證明可靠、誤差小於 1% 的活動追蹤器。研究出處: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464801。這個是 2015 年 4 月之前做的研究,所以2015 年 4 月發表的 Apple Watch 還沒被納進來。
以我之前戴 Fitbit Charge 的經驗,跟手機和 Huawei Watch 比起來,Fitbit 紀錄的步數真的很準。
此研究也發現,帶活動追蹤器的人,運動的頻率和量都沒增加。有其他的研究也發現一般健康人戴活動追蹤器,並不會增加運動量。對於想買穿戴裝置來促進健康的人是很重要的啟示 XD
6分鐘行走測試距離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點止老人體能測試咁簡單? 觀眾任務:挑戰 鄭景陽 議員 和 Mark Sir | 六分鐘步行測驗 6MWT Six-Minute Walking Test | 與區議員居家運動
上一集我們跑完二十米往返跑,來到第十五集,我們邀請到 鄭景陽議員 和大家一起運動。 其選區老人家比較多,這次應鄭議員提議,我們一起(超額)完成了一個六分鐘步行測試
六分步試 Six-minute walking test (6MWT) 是美國胸科協會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開發的,原意是在較低強度下評估病人的心肺功能。後來,應用越益廣泛,可以為普通人運動期間的下肢肌耐力、心肺力量、血液循環、肌肉神經連結、身陳代謝、外周循環提供參考資訊
測試非常簡單,只需一條通暢的步道 (運動場關閉的今天,可以選擇人少開揚、不短於三十米的行人路) 以及 計距工具 (手機跑步 app 已經可以提供大約讀數)。 受測者在開始前需要休息十分鐘,降低心率,開始後保持步行狀態 (雙腳不能離地) ,盡力步行夠六分鐘,行走距離就是所得分數了
看上去只是給老人或病人的測試,實際上六分步試可供學前兒童、青少年、成年人使用。美國40歲至85歲的成年人平均可以在六分鐘內步行 400米 至 700米
對健康成年人而言,400米 是一個輕鬆容易的距離,不過六分步試也可以提供一個機會,讓普羅大眾體驗一下 健步行 (Fitness walking)、急步行 (Speed walking) 或 競步行 (Race walking) 的感覺
影片中,雖然戴著口罩,受測的鄭議員和Mark (前者更是肩負背囊) 卻行得興起,齊齊超時,折算得出六分鐘距離分別為約 670米 和 1140米,可以作為健步參考挑戰的目標
延伸閱讀:
https://www.thecardiologyadvisor.com/home/decision-support-in-medicine/cardiology/the-6-minute-walk-test/
https://www.physio-pedia.com/Six_Minute_Walk_Test_/_6_Minute_Walk_Test
https://www.lcsd.gov.hk/tc/sportforall/fitness.html
6分鐘行走測試距離 在 物理治療師在心肺復健的角色】 作者:林品君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較常見的運動監測為六分鐘行走測試,在行走的同時要一邊監測個案的心跳、血壓、心電圖、血氧及不適的症狀,若個案在六分鐘內的行走距離達到預估值,則 ... ... <看更多>
6分鐘行走測試距離 在 自測肺功能6分鐘步行測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自測肺功能6分鐘步行測試】想快速了解自己嘅肺功能?以及心功能同步行耐力體適能情況?物理治療師吳俊霆Elton有一個好方法介紹畀大家,就係「6分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