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錯的愛所帶來的矛盾,是令人更挫敗的。
在我們的傳統裡有著一條令人匪所思的說法:「打是情,罵是愛。」就是因為我愛你、我在乎你,所以我要打罵你,為了你好,你看看別人我才懶得理他。相信有些人都有經歷過這樣的生長環境,當父母認為孩子不乖就是要教(打)時,實是承載不了孩子的情緒或嘗試,而以威嚇來控制孩子走在我們設立好的框框中。然而,孩子得到「我是愛你在乎你」的訊息與身體或情緒上的打罵「傷害」所造成的矛盾,會開始在心中發酵。而這種痛苦會開始令孩子在心中內化其訊息「我不好才會被打」來獲得控制,只要我變好了就不會被打罵、就會被愛、就不會被丟掉的可控感,慢慢地會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
於是我們可見的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小孩時,也有極大的可能成為打罵孩子的父母,「孩子不乖就是要教(打)」成為了自己也認同的中心思想。一般來說代際傳承就這麼傳遞下去,直到有一代的人開始逆轉思考起,為什麼言語上的「愛」與情感身體上的「痛」是這麼地矛盾。或者說,直到有一代人在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上體驗到挫敗時,才會開啓一條反思之路,思考在打罵教育下的控制感,是因為承載不了他人的焦慮或恐懼情緒。換句話說就是,因為我對情緒的涵容力不夠,所以當你的情緒影響我時,我不旦接不住、收不了,我也承載不了自己被勾起的情緒,於是一股惱地全丟給你,要你閉嘴聽話,那麼我就會覺得穩定安全些。
在70年代左右的人都有體驗到一種以物質來替代情感滿足的狀況,那個年代經濟起飛很多家庭的物質條件都開始發生變化,父母忙於工作卻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以物質來代替父母的愛。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感很重,於是當孩子需要被滿足某些期待而鬧脾氣時,容易被漠視或以情緒暴發的控制感來替代溫柔的接納或引領,以致於「我忙得跟狗一樣的為這個家打拚是為了誰」就成為了閉口令。
我曾經聽過一位個案講述了一段與父母之間的故事,其中一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他出生於富裕的家庭(aka.富二代),父母忙於自己的帝國打拚,從小為了他以後的路途,就把他送出國唸書。他自己一人在國外生存、唸書、交朋友、談戀愛,也就是說人格基底的安全感、自我認同、價值形成時期父母都不在,於是他成為了一個「缺愛」的人。然而,每次他交的女友父母都不認同,認為女友的條件不優,深怕她會為了家裡的錢而騙了自己的兒子。於是這個孩子就活在父母的影子下,不得以脫身。當父母認為「我是愛你才拚命地賺錢把你送出國唸書」時,他跟我說了一句:「以後等我父母老了,我一樣會拚命地賺錢把他們送去養老院照護。」我著實倒抽了一口氣,沒錯,這就是以物質替代情感滿足的經典例子。
有些家庭中也會有一種「對愛的表達感到羞恥」的狀況,明明在乎關心對方,但說不出口,於是以批評指責的方式在表達。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人際關係中,有些人講出來的話盡是批評指教讓人想要翻白眼遠離他,但實則他是希望拉近與人的關係的。探究之下會發現,這正是一直以來他被對待的方式,所以他從未體驗過什麼是直接正向表達愛,而不是以怨或恨的連結來替代愛。
這些倒錯的愛會讓人開始混淆,最大影響的是我們開始會分不清什麼是愛什麼是傷害,什麼是尊重,什麼是保護自己的權力。而在界限混淆不清時,過度涉入他人領域以愛為名去控制,就屢見不鮮了。而這在關係中就容易受挫,受挫後會開始懷疑人性,也懷疑自己的價值。而這在無意識中的投射就更會喚起旁人傷害他的衝動,來讓他體驗到痛苦,因為痛是連結到被愛的需要的。
如果只在滿足某種期待之下才能獲得愛的體驗,那麼我們愛的不是那個人,而是那份愛的交換物。
#相關議題在靈魂之旅課會有更詳盡的解說
#週六晚剩最後一位
#10月2號開課
#年底最後一班
illustrator: victoriya kryzhko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2的網紅Hsu-Ting N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造鎮是近年房地市場的顯學。大抵上給人建築量體龐大、公共設施完善、機能完備、宜室宜家的好印象。 坐落在東北角, A7是龜山最新社區之一,配合機場捷運發展,政府運用公辦市地重劃的徵收手段、以合宜住宅為號召,結合民間建商開發出大型集合社區。生活機能大致完備,建物新穎牢靠、美觀舒適,歡迎新朋友落戶成為龜山...
「60年代 經濟起飛」的推薦目錄: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Hsu-Ting Ni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民國50年代台灣、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民國50年代台灣、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講過一句北韓响六十年代經濟比南韓好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打下現時基礎 - YouTube 的評價
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着今日的新晉歌手參加《全民造星》、《聲夢傳奇》等歌唱比賽節目,可會令你聯想到當年青澀的新秀Sammi(鄭秀文)?
曾經,香港巨星的風采引領着兩岸三地以至整個亞洲的潮流,「港星」風頭一時無兩。走進香港文化博物館的《瞧潮香港 60+》展覽,讓人完整地看到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是如斯的豐盛多元。
由戰後經濟起飛後的百花齊放,60年代蕭芳芳帶動的迷你裙熱潮、70年代反映小市民「搵食艱難」的電影《半斤八両》、唱出香港精神的《獅子山下》、80年代樂壇巨星如張國榮、葉麗儀 、羅文、梅艷芳及Beyond、港產片除了受到港人喜愛,更踏上了國際舞台⋯⋯香港流行文化潮來潮去,一浪接一浪的歌、影、視經典走進香港人的生活,隨着時代變遷,沉澱又演化,遂成為專屬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除了提供娛樂,流行文化其實也在回應社會需要,例如1991年華東水災,電影界製作了《豪門夜宴》,是一部雲集當年業界巨星的大電影;1972年六一八雨災的時候,電視業界也相應做一些慈善籌款的活動,例如有創新的馬拉松式籌款節目,這些突破性的節目與創作,其實都有回饋社會的意義。」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特別職務)吳雪君說。
透過豐富的展品,《瞧潮香港 60+》展覽向公眾展出過去六十年間香港的流行文化浪潮,時間線由戰後一代開始伸延至千禧年代,蘊含了幾代香港人的成長回憶。展覽展出多件別具意義的展品,例如電影海報師阮大勇的珍貴手稿、許冠傑的第一張粵語唱片《鬼馬雙星》、黃家駒用積蓄買下的第一枝木結他及多位巨星在紅館登台的華麗服飾等,每一件展品都訴說着一個時代的故事。
吳雪君特別提到,展覽中電視的部分最難收集展品,原因是部分電視台已經結業,「當年電視業界的競爭非常激烈,製作要求很高,作品都非常出色,例如佳藝電視就有不少精彩作品,它也是第一間電視台將金庸武俠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在當年引起廣大迴響。只可惜保存下來可供展覽用的展品不多,於是我們就利用當時的電視周刊,向大家展示當年的劇照和演員的服裝造型。」
懷緬過去的同時,或許有人會感嘆香港流行文化輝煌時代不再。吳雪君館長則有另一看法:「香港娛樂圈標誌性人物,寶珠、芳芳、Sam哥、家駒、梅姐及哥哥,他們都在那個年代冒起,可謂造就了一個時代的高峰。但再看看現時香港的歌唱比賽和音樂節目,我從新晉歌手身上看到了一點Sammi的影子。記得Sammi在訪問時提到,她自己當年毅然進入歌壇,是因為看了梅姐的新秀比賽,她當下就告訴自己,只要一夠歲數就要去參加新秀,最後她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近年,一群對音樂很有熱誠的年青人陸續冒起,他們也各自有自己的啟蒙和榜樣。這種一代影響一代的精神傳承,其實一直在發生。香港流行文化要再創高峰,感覺上並非遙不可及。」
#香港文化博物館 #瞧潮香港60 #香港文化 #流行文化 #傳承 #hongkongpop60 #hkexhibition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康文署
「瞧潮香港60+」展覽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新界沙田文林路1號)
日期:即日起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一、三至五)
上午10時至晚上7時(周末及公眾假期)
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初二休館
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周末好去處】逾千件展品,帶大家回到當年說故事,尋找舊日的足迹,細味香港流行文化變遷。
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Hsu-Ting Ni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造鎮是近年房地市場的顯學。大抵上給人建築量體龐大、公共設施完善、機能完備、宜室宜家的好印象。
坐落在東北角, A7是龜山最新社區之一,配合機場捷運發展,政府運用公辦市地重劃的徵收手段、以合宜住宅為號召,結合民間建商開發出大型集合社區。生活機能大致完備,建物新穎牢靠、美觀舒適,歡迎新朋友落戶成為龜山發展的新動力、成為桃園市建設的新稅基。
同樣是造鎮、別稱萬戶綠莊的幸福社區,也曾經是桃園社區人文史上堪稱經典的建案。民國50年初台灣由農轉工,龜山工業區興辦,就業機會大增,在那一波經濟起飛,人口激增,強烈需求房屋建地的年代,與山林爭地,成了滿足需求的唯一手段。推平了兩座山頭,埋掉了一條野溪,土地沉澱靜置超過十年,終於化山林成建地,民國72年,工地推出,山景第一排,出外人的好所在,工地秀場場轟動,建案期期熱銷。在那個台灣錢淹腳目,文武各行無不興盛的年代,一棟30坪公寓售價90萬,同樣的價位,可以在台北市置產。
35年過去,環境變遷,人口老化,幸福的稱號,褪色不少。社區的最高點到達聯外的中興路,垂直高度超過60米,出入只靠兩條狹窄的聯外道,有汽機車代步的社區住民為停車問題煩惱;沒有汽機車的居民,每天面對生活,上山爬樓,不知多麼困擾?
在講求生活機能的各項指標中,幸福人的生活仍是艱辛。桃園升格3年了,施政櫥窗裡的光鮮亮點,卻少見對老社區住民的真心關懷。多幾班公車、立體停車塔、老屋拉皮、公墓遷葬等等,是這個超過2000多戶的社區居民,不論自住或承租,繳稅超過35年之際,依然期盼不到的暖心德政。
龜山的各個社區,從老到新,傳唱著外地人來到這個移民城市討生活,省吃儉用、辛勤工作,期盼翻身枝頭的打拼信念。居民們納租繳稅,對大桃園的財政有著一定程度的貢獻,他們值得更好的生活機能、他們值得幸福人生。
~拍片愛龜山:牛煦庭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18NIUstart/
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113【經國先生對台灣的貢獻】
1. 中華民國「還政於民」的推手
2. 帶領中華民國從經濟、外交、軍事的低潮走向強大的領航者
外交:
民國60年退出聯合國時,經國先生是行政院長
民國67年中美斷交時,經國先生是總統
當年,我們在國際間的大使館關門後,在全世界沒有官方的代表處,只能用當地民間協會的方式,例如: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來從事外交事務,例如:簽證的核發。
軍事:
由於中美協防條約的中止,台灣的大部分飛機,因為沒有零件提換,飛不起來,其他海陸空的裝備,狀況類似,中科院三彈一機的計畫,海軍成功級艦國艦國造,我們開始國防自主。
經濟:
在全世界經濟不景氣衰退的年代,十項建設,台灣成功轉型,從經濟起飛,走向世界舞台。
政治:
主動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
主動開放老兵返鄉探親。
馬上訂閱張誠! ▶https://goo.gl/G1gr8Q
《張誠博士的故事》▶https://goo.gl/1dArDD
----------------------------------------------------------------------------------------------------------
更多張誠:
https://www.facebook.com/PhDChang/
http://www.phdchang.tw
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民國50年代台灣、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加上當時的國際情勢,民國60 年代世界發生「石油危機」之經濟大. Page 4. 台灣40 年代到現今的經濟與發展. 3. 轉變,但因有40 年代的土地改革、美援及西元1960 年代的加工 ... ... <看更多>
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講過一句北韓响六十年代經濟比南韓好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講起朴槿惠爸爸朴正熙時,講過一句北韓响六十年代經濟比南韓好, ... 相反,南韓從七十年代開始經濟起飛,輕工業同重工業發展令南韓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 <看更多>
60年代 經濟起飛 在 民國50年代台灣、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加上當時的國際情勢,民國60 年代世界發生「石油危機」之經濟大. Page 4. 台灣40 年代到現今的經濟與發展. 3. 轉變,但因有40 年代的土地改革、美援及西元1960 年代的加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