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亂世中的叛逆映畫
電影節今期節目有波蘭導演蒙克(Andrzej Munk)的回顧展。蒙克創作生涯很短,1956年至1961年去世為止拍成四部長片,卻足成「波蘭電影學派運動」(Polish Film School)的領軍人物之一。
以上的資料大概在維基百科都會看到了。看了《路軌上的人》,除了各人對死去火車司機的講述似《羅生門》、《大國民》之外,不也是一種對社會主義主旋律的叛逆?我們在大銀幕上清楚看到,權力者即使「獨立調查」也對於老者死因莫衷一是,到底他是個討厭的人、還是一個可敬的工人模範?但這種由人出發、直接揭露小人物在黨國之下的艱困故事,加上權力者也並非英明神武、一言裁定善惡的全知者,不是叛逆又是甚麼?這種「寫實」當然與黨國所要求的「寫實」是兩回事。
《路軌上的人》成片於 1956 年。1956 年對全世界而言是社會躁動的一年:蘇彝士運河危機、匈牙利革命、以至於香港亦發生「雙十暴動」。對波蘭而言,1956 年更是對日後反極權抗爭承先啟後的一年。也是六月,波茲南事件(Poznański Czerwiec)踏出反斯大林式國家集權的第一步,親蘇、擁抱斯大林主義的政權雖然鎮壓了示威,但同年的「波蘭十月」(Polish October)則正式由當時的反斯大林派領袖哥穆爾卡(Władysław Gomułka)上台。
《路軌上的人》以至「波蘭電影學派運動」就是在這樣的時勢之中誕生:開始反思二戰後以來對斯大林式集權、蘇聯式社會主義政治美學,從對黨國的歌功頌德,回歸到對人的處境的刻畫。
蒙克的下一部電影,《英雄》,更是對波蘭戰爭英雄神話的諷刺。現版本影片的兩個故事,主人公都不是「英雄」——至少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高大全」英雄。他們不從軍令、好酒好色、與「敵人」互通款曲,以近乎滑稽的方法與敵人鬥爭。我看到的是:抗爭並不都是要由偉大崇高的人去成就。如何看待歷史、就會如何看待當下。而這種在當時而言一點也不政治正確的觀念,也正正是對時人史觀的衝擊。
蒙克的早逝也不知算是幸或不幸。1956 年的「波蘭十月」新政府承諾改革、形象開明,但到了 1960 年代初開始打回原形,再成威權國度。蒙克剛好在黑暗時代再臨之際撒手人寰,留下《女乘客》此一未完成作品。
(今個週末,藝術中心還有電影節發燒友「蒙克——鐵幕下的吶喊」的四場放映。文友 電影基層勞工 亦曾為文談蒙克。)
(圖為《英雄》劇照)
香港國際電影節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HKIFF
#映畫札記
#AndrzejMunk
#蒙克
#波蘭
#ManOnTheTracks
#路軌上的人
#Eroica
#英雄
#BadLuck
#一生倒運
#Passenger
#女乘客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