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化的發展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是運用「理性」,找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而去認識環境、發展關係、解決問題。
這篇來自【立場新聞】上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洪子偉的文章,帶我們從邏輯哲學的角度來理解何謂「理性」?也讓我們進一步想想自己有沒有好好運用這個寶貴的器官?
----------------------------
理性與推論
雖然「理性」的定義眾多,但在哲學與認知科學中的主流觀點,則稱之為「理性的標準圖像 (standard picture)」,其定義為:「a 是理性的,若且唯若 a 以符合邏輯和概率規則的方式進行推論」。這個定義受啟蒙運動影響,將邏輯與統計的推論法則當成是人類的推論法則。不論培根的歸納法或笛卡爾的演繹法皆屬之。其中,「推論 (inference) 」成了「理性」定義中的關鍵概念。
但什麼是推論呢?根據牛津英文字典,「推論」是指從一個命題推導到另一個命題,其同義詞包括「演繹」、「推理」和「歸結」。知識論上,已有豐富文獻在討論推理的本質。例如紐約大學哲學教授 Paul Boghossian (2014) 認為推論是人的心理行動,他提出的 "taking condition" 判準指出人必須以自己的「前提」來支持其「結論」,而這個 taking 的心理行動不必是有意識的,但至少能變成有意識的。這個推論判準曾引發了許多論戰。然而,這些論戰多聚焦於人類行為者「個人層次 (personal level) 」的信念與傾向,它既不涉及非人類,也不討論大腦與計算架構等「次人層次 (subpersonal level) 」的解釋,故不適合當前探究所需。因此,我們需要一新的「推論」定義,而此定義不至於在一開始就排除非人系統與次人層次的處理程序。
猶幸認知科學提了供我們所需的理論框架:預測編碼假說 (predictive coding hypothesis) 主張,大腦是一功能強大的統計推理引擎,會不斷根據過去的知識來產生對外在世界的預期。預測編碼假說與過去認知科學理論的最大差異,在於它主張人類的知覺並非被動地、由下而上地接受外在刺激。相反的,大腦會主動地、由上而下地產生對知覺內容的預測。此假說有兩個核心概念:一是「預測」,另一是「錯誤」。當大腦根據過去知識產生的先驗預測與當下的刺激有誤差時,大腦必須將此誤差最小化。這種誤差,又被稱作自由能(free energy)。若要降低自由能,則需透過貝氏推論 (Bayesian inference) 來輸出最佳預測假設。如果預測有誤,則錯誤信號將被送回認知系統的前進模型,以產生校正後的外部感受性預測(即 perceptual update),或是產生自體感受性預測(即 motor control),以消彌誤差。大腦這種更新預測並降低誤差的處理程序,又被稱為「主動推理 (active inference) 」(Hohwy 2013; Clark 2015)。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www.thestandnews.com/philosophy/%E4%BD%95%E8%AC%82%E7%90%86%E6%80%A7-%E5%BE%9E%E5%A4%A7%E8%85%A6%E7%9A%84%E9%A0%90%E6%B8%AC%E7%B7%A8%E7%A2%BC%E8%88%87-ai-%E9%A0%90%E6%B8%AC%E8%AB%87%E8%B5%B7/?fbclid=IwAR09wWwxDQCaoragw6gg2w87T-q9H95bQuUJBciFsRB4-jx1KtTLot9oJ2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曾鈺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次說了hope,希望;在hope後面加上-less,hopeless,就是沒有希望,可以形容人: 一、She felt lonely and hopeless.(她感到孤單、絕望。) 也可以形容事: 二、He's very ill, but his condition isn't ......
condition 同義 字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讀WSJ學英文 l 美國撤離駐中國外交官對中美關係之影響 】
大家早安!
面對Monday blue,最好的方法就是學點有趣的時事英文!
WSJ在 3/21有篇文章標題為:
U.S. Drawdown of China Diplomats Cripples Ties at Critical Moment
中譯:美國撤離駐中外交官之舉在關鍵時刻傷害雙邊外交關係
這個標題很有意思。
drawdown的意思就是抽回或減少,在本文的脈絡就是「把原本派駐在中國的外交官調回美國」,在此可以用withdrawal 代替。
cripples ties 就是傷害(雙方)關係, cripple在本句為主要動詞,跟「傷害」同義的還有damage, harm等字。
那為什麼要用cripple呢?其實是為了押韻。
搭配:critical moment 關鍵時刻 (呼叫跟我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劉寶傑)
cripples ties at critical moment 唸起來有押韻的節奏感,感覺到了嗎?
critical 這個字很好用,它可以指重大的、關鍵的或批判的。
例如當一個人發生重大車禍或生病時, in a critical condition 意思就是「命在旦夕」。
內文擷取:
The consulate general in the city of Wuhan, where the pandemic began, closed in late January. Missions and consulates in Shenyang, Shanghai, Chengdu and Guangzhou are at 20% to 30% of their staffing levels, according to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Most of those employees are local Chinese.
中譯:疫情於武漢開始,美國在武漢的總領事館於一月底關閉。至於在瀋陽、上海、成都及廣州的使領館也只留下兩成到三成的人力,知情人士表示。大多數留下的人力為中國當地雇員。
順便跟大家講解一下外交用語:
consulate 領事館
consulate general 總領事館
上述這兩個館館長,我們稱為head of mission。
在領事館的領事,英文就是Consul。
在總領事館的總領事,英文就是Consul General。
新聞中常看到「知情人士指出」,「知情人士」就是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The emptying out of American diplomatic outposts came as relation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descended to levels of rancor not seen in decades, fed by a two-year trade war and, more recently, finger-pointing ove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everity and origin of the coronavirus threat.
中譯:美國外交使館的撤離正值中美關係降到數十年來未見冰點之際,雙方關係不睦肇因於長達兩年的貿易戰爭,以及雙方對於冠狀病毒威脅的嚴重性及來源的責任歸屬。
這一段有點難,我們花點時間講深一點。
diplomatic outpost 就是diplomatic mission,這是新聞英文常見的替換語詞。
empty out 跟標題的drawdown,意思接近,可以解釋為「使領館只留下少數人力,所以變得中空」。
relation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descended to levels of rancor not seen in decades 這句寫得很文雅,考生直接背起來吧!
descend就是下降
rancor (n.) 仇恨,憎恨,深仇
rancorous (a.) 深仇大恨的
rancor 比 hatred 的意思來得更強。
not seen in decades 前面省略了which have not been,完整寫法是 levels of rancor which have not been seen in decades。
fed by 這個子句,前面省略了which is/was/has been。
feed 原意是 餵養,在此的修辭方式是「因為XX原因導致XX」。
finger-pointing over responsibility 互相指著對方,叫對方負起責任。這也是很實用的用法。
Now's not the time for finger-pointing. 現在不是彼此指責的時候。
這樣講,大家看懂了嗎?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把整篇看完喔!
#WSJ
#華爾街日報
#你今天學英文了嗎
https://www.wsj.com/articles/u-s-drawdown-of-china-diplomats-cripples-ties-at-critical-moment-11584788401
華爾街日報3.4折訂購優惠:
https://reurl.cc/M7p8ev
condition 同義 字 在 蕭叔叔英式英文學會 Uncle Siu's British English Club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蕭愷一:10大最爛英文學習法
【明報專訊】蕭叔叔成日講應該點樣學外語,學英文,好多時都係有感而發,看到好多同學誤走歧途,花好多時間精力,英文卻越講越爛,越寫越怪。蕭叔叔看過十大最差,最counterproductive的英文學習法,不得不叫大家引以為戒。
1. 背單詞
市面上好興什麼500必讀單詞,什麼讀了1000個單字就能流利說英文的教材。蕭叔叔得罪講句,英文唔係咁學的,語言唔係咁學的。學字學句,不能in isolation,completely out of context的學。即使背了字義,背了例句,真正要用時,其實未必用得出。要學,就應該在閱讀或對話或看劇遇到新字新句時查字典或問人,要記住該字所出現的context是什麼,例如什麼人對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語氣要表達什麼意思,會怎樣用某個字或某句。把所有有關資料都記下來,這樣才是學字的正確方法。
2. 背字典
把字典倒背如流,自然是個創舉,但對學英文幫助不大,原因如上。Out of context學的字,很大機會會用錯。當然,例句充足,解釋詳盡的好字典,是學語言的最佳學習工具。
3. 背同義詞表
同義詞辭典是很好的學習工具,但千萬別用錯。同義詞辭典,是用來remind you of words that you already know,而不是學新字的工具。有時候蕭叔叔見到坊間不少補習老師愛給學生lists of words that are supposed to be synonymous,要求學生用完一個,下一句就要用另外一個,講求「用字多變」,卻不求甚解,蕭叔叔最怕。就是那些sad等於depressed等於dejected等於heartbroken等於mournful等於bereaved等於despairing等於distressed那些。須知道英文好玩之處在於字詞多變,在不同場合,要表達非常subtle的分別,要用不同的字。例如bereaved是死人時才用的,亂用來取代list內其他的字,會鬧笑話。那不是說同義詞典不好,而是要用得其法,假如你本身已懂某字,卻一時三刻想不起來,這時候同義詞辭典會好有用。但記著,學字,一定要in context地學。
4. 狂做厚厚的grammar練習
好多香港人,尤其是老一輩的,都喜歡厚厚的grammar練習,花好多時間做,做得全對了,就很有成功感。其實學grammar同學字一樣,都要in context地學。篇幅所限,grammar書不能把所有某一個grammar structure的用法和含意都一一細列,要學得文法上非常subtle的地方,還是要靠多聽多分析,遇到問題時再查grammar的reference books如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學者Michael Swan寫的Practical English Usage,這樣多學,再多看多聽,多分析,然後練寫同講,先係學grammar的正確方法。
5. 讀多D英文
上一輩嘅人常說,睇多D英文,每日睇報紙,英文就會寫得好,那是大錯。多聽人唱歌,不等於自己就會唱得好;多看英超,也不等於識得落場踢波。閱讀是一樣。要寫英文寫得好,沒錯,是一定要多讀,那是個necessary condition,但by no means sufficient。想寫得好,還要仔細分析,慢慢嘴嚼,多問自己點解呢段呢句要咁寫,然後盡量在練寫時應用從閱讀學來的東西;就像練打籃球,不要只打開電視看NBA,還要選最喜歡的球員,把他的精華片段錄下來,慢慢重播,甚至慢鏡分析,meticulously study球員的步法、手勢、站位、眼神,再每天落街場嘗試應用新學的招式,這樣球技才會進步。只靠「睇多D NBA」,等同「讀多D英文」,唔會令你進步。
6. 聽多D英文
多看電視,多聽電台,就會識得講?大錯,道理同上,多聽人唱歌不等於自己識得唱,多看人演戲不等於自己懂得演戲,還要自己分析,練習,不贅了。
7. 聽歌學講英文
蕭叔叔也喜歡聽歌,但聽英文歌,contrary to what many believe,對學英文幫助不大。歌詞的詞序、選字好多時候會因應歌曲節奏和押韻的考慮而同平時日常生活所講不同,歌詞練得熟,對日常對話沒有什麼幫助。Where English songs do help是引起對學英文的興趣,還有提高對英文節奏感和發音的領悟。
8. 專心上英文堂
老實說,雖然蕭叔叔也算是個英文老師,但我成日聽同人講,上英文堂,不論是學校的,補習社的,還是出面其他教學機構的,用處不是太大。我最喜歡跟學生講:You are your best language teacher。學外語,還是靠自己勤力練習有效得多。那老師的功用是什麼?我覺得是raise學生的language awareness,令他們留意到外語跟自己母語在文法上,發音上有什麼不同之處,然後學生最後能否acquire外語的那些features,還是靠學生自己平時努力。
9. 大聲讀報紙
假如你本身未學好英文發音節奏,每天找英文報紙大聲朗讀,對咬字發音沒有幫助。It will only reinforce your mistakes and make them harder to eradicate in the future。正確做法,想練好聽講,是找錄音練,你對時事有興趣,最好找同時有文字有聲音的材料,慢慢分析發音,節奏,這樣才會進步。蕭叔叔見過太多學生,在學好基本功之前太用心練,以致hypercorrection問題甚多,要糾正就麻煩。
10. 每天花一小時學英文
想學好英文,you’ve got to immerse yourself completely in the language. 不要只靠每天抽一兩小時出來練,要try and live in English。當然要努力學習,但學習之餘,還要令自己時時刻刻接觸的,都是英文:讀英文報、看英文網、煲英文劇、寫英文日記或essay、多同English speaking的同事朋友吹水、總之live as if you’re an English speaker, and soon you will become one. 加油。
作者簡介
蕭愷一,aka蕭叔叔。夢想做男神、現實是大叔的英文教學狂熱分子,law grad,哲學碩士dropout,語言學愛好者,以speak English like an educated native為教與學的終極目標。(facebook.com/siuhoiyat)
文︰蕭愷一
condition 同義 字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上次說了hope,希望;在hope後面加上-less,hopeless,就是沒有希望,可以形容人: 一、She felt lonely and hopeless.(她感到孤單、絕望。) 也可以形容事: 二、He's very ill, but his condition is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