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觀光是個好生意?】
(文章節錄)
觀光標準化掏空地方文化
觀光另一個矛盾的地方是,既然觀光客被吸引到一個國家,那麼目的應該是要參觀、體驗那個國家、地方獨有的特色氛圍,但弔詭的是,正如聯合國基金會的觀光專家哈姆斯(Erika Harms)所言:「觀光的概念隨著工業化,還有標準化而徹底改變」,現在的觀光幾乎可以說是一種工廠生產線式的旅遊模式,遊客看不到每個地方之間的差異,取而代之的是連鎖飯店、主題樂園以及千篇一律的高爾夫球場。
貝克提及她去中國旅遊時住的大唐芙蓉園芳林苑酒店,該酒店外觀是中國宮殿的建築形式,座落於歷史紀念公園,公園內全都依唐朝的建築風格建造,內有寺廟、亭閣、微型宮殿等等,只不過全都是複製品。貝克直言,中國自詡為文明古國之一,但卻一邊拆除古建築,再以複製品替代,實在是極深的矛盾。當然,以中國來講,這必須放在文革、破四舊的歷史脈絡下理解,但其他國家其實也都各有同樣的問題,台灣甚至想要憑空複製中國的土樓來推展觀光即是一例,或者更慘,農田裡常見到地中海風格的希臘式別墅民宿。
除此之外,貝克也提到觀光業對當地文化的負面影響。例如她指出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推動觀光業竟造成當地文化的掏空,如今該國年輕人被稱為「語言無根」的一代,因為他們多數只會普通英文,勉強只能認得一些阿拉伯文,「其中又有四分之一的男性和五分之一的女性根本不懂阿拉伯文」。而隨著母語消失的,必然會是當地的文化與習俗。
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系主任葛林豪斯(Carol Greenhouse)即警告,「觀光業創造了單一形態的購物中心、飯店、卡拉OK酒吧以及餐廳 - 一種逐漸抹除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融合模式。」(p.243)換言之,「觀光將地方文化變成取悅外國人的商品,而最後當外國人要求同一標準的飯店、餐點,以及舒適待遇(包含說英語),地方文化便會失去它的原真性,然後逐漸被同化、消失。」(p.242)
關於在「看」與「被看」的不對等權力之間,觀光有可能會掏空了當地社會的文化與認同,這點,發生在台灣的原住民觀光更是深受其害,譬如花蓮為了觀光客的便利,將各個不同族別、部落的豐年祭集合起來統一舉辦成原住民聯合豐年節即是一例。
比較有意思的,是貝克提到了《國家地理》雜誌作家及編輯陶鐵樂(Jonathan Tourtellot)創造的新概念:「地理觀光」(geotourism),也就是擴大生態旅遊的概念,兼及保護觀光景點的人民、文化、社會及自然景觀,一種「維持或強化一個地方的地理特色 - 它的環境、文化、美學、遺產,以及居民的福祉」的旅遊。(p.318)
陶鐵樂說這是要:「回到觀光的初衷 - 旅行、觀看與欣賞在原地的事物、當地文化,那個地方散發出來的氛圍」,而不是一再複製度假村、SPA、高爾夫球場和主題樂園,如此一來即便「吸引觀光客,卻破壞一個地方的核心理念」。(p.319)這無疑是觀光最理想的境界,可惜的是目前的觀光產業顯然是往反方向發展。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1744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geotourism 在 National Geographic - geotourism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National Geographic - geotourism. 8.7K views 7 years ago. David Preece. David Preece. 18.5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