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一次搞懂Net Zero、Carbon Negative、Climate Neutral..... (04/20/2021 天下雜誌)
氣候議題是全球列強的最大公約數,淨零Nert Zero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責任,我們該怎麼做?
Net Zero、Carbon Negative、Carbon Neutral、Climate Neutral、Carbon Footprint,這些關鍵字,已成為2021年各國政府、各大國際企業與環境組織、民眾最關心的議題。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不僅是企業、政府營運必須注意的風險,更是永續發展的契機。《CSR@天下》帶你一次搞懂跟淨零有關的大小事。
文:黃昭勇
一、為什麼會有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
2020年1月,微軟(Microsoft)宣布堪比人類下一個「登月計劃(moonshot)」的挑戰:在2030年實現碳負排放,屆時,微軟從環境中消除的碳排將超過所排放的碳。微軟更承諾2050年將從環境中消除該公司自1975年成立以來產生的所有碳排放,包括直接排放或因用電產生的碳排放。
2020年7月,蘋果電腦(Apple)公司宣布整個商業活動、製造供應鏈與產品生命中期要在2030年達到碳中和,也展現出比IPCC(聯合國於1988年成立負責研究和評估變遷的組織)設定在2050年更積極的目標,最終要達到零氣候衝擊。
同一時間,微軟串連NIKE、星巴克、聯合利華、賓士汽車、達能等各產業龍頭,成立「Transform To Net Zero」聯盟,致力於推動各個產業往淨零排放轉型。
可以看出,不管是淨零(Net Zero)、負碳排(Carbon Negative)、碳中和(Carbon Neutral)還是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都是一種氣候行動的目標,都是要減緩、調適甚至逆轉氣候危機下的人類文明生存挑戰。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現在的氣候危機很大原因是人類工業革命產生大量溫室氣體,造成了地球暖化升溫,如果不阻止地球升溫超過工業革命前1.5度C到2度C之內,地球很可能在2100年就不宜人類居住。而要阻止地球持續升溫,一大關鍵就是在2050年以前,全球碳排放要降回2005年的水準。
因此,淨零、負碳排、碳中和、氣候中和等等,都是用來設定氣候行動的目標。
二、什麼是淨零、負碳排、碳中和、氣候中和?
淨零、負碳排等等都是針對氣候危機的行動目標,對大多數企業/組織來說,這些名詞的意義可能很接近,進一步分析這些名詞的不同定義,就可以看出對企業/組織的不同要求與使命。
根據IPCC的定義: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 ,是一家企業或一個組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經過清除二氧化碳達到平衡(衡量期間通常是一年)時,就代表達成碳中和,或是淨零排放二氧化碳(CO2)。
如果一個企業或組織清除的二氧化碳遠超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會達到負碳排carbon negative的效果。
淨零 Net Zero,是因為造成氣球暖化的溫室氣體不是只有二氧化碳,還有甲烷等等,要逆轉氣候危機光是減碳還不夠,必須是要減少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淨零指的就是溫室氣體排放接近零值。
IPCC指出,如果沒有自然的溫室效應,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會降到冰點以下,人類也無法生活。但燃燒化石燃料和濫砍濫伐等人類的活動,劇烈擴大了自然溫室效應,又會引起全球暖化。
科學家分析,地球的大氣99%以上由氮氣(N2)和氧氣(O2)組成,含量最高的氣體是氮氣(乾燥大氣中的含量為78%)和氧氣(21%),這兩種氣體幾乎不產生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主要來自於水氣,其次是二氧化碳(CO2),還有大氣中存在少量的甲烷(CH4)、臭氧(O3)、氧化亞氮(N2O)、氟氯碳化物(CFCs)、氟氯烴(HCFCs)、氫氟碳化物(HFCs)等也會導致溫室效應。
IPCC認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汽車、飛機、發電廠、工廠中燃燒大量的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的CO2,增強了溫室效應;此外,排放到空氣中的溫室氣體生命期長達數10年以上且穩定,自從人類工業革命以來二氧化碳的濃度急速增加,是最大的威脅。
至於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就是在努力讓各種溫室氣體朝向淨零排放之外,也考慮區域或局部的地球物理效應,例如來自飛機凝結痕蹟的輻射強迫效應,企業或組織努力往零環境衝擊發展,就有機會達到氣候中和。
三、溫室氣體是怎麼產生的?
溫室氣體至少有下列七種:
二氧化碳(CO2),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時產生;
甲烷(CH4),主要由反芻動物(如綿羊和母牛)以及垃圾填埋場產生排放;
一氧化二氮(N2O),主要因為農作物的肥料使用和牲畜肥料使用過程排放;
氫氟碳化合物(HFC),主要來自冷氣、製冷設備排放;
全氟化碳(PFC),主要是鋁產業排放;
六氟化硫(SF6),主要由開關設備排放;
三氟化氮(NF3),主要在電腦製造過程中排放。
二氧化碳是對環境威脅最大的溫室氣體,不但因為排放大,並且它在大氣中會存在數百年以上;另一類生命期限長的溫室氣體是一氧化二氮,壽命也超過100年。
也因此,大多數企業/組織都把二氧化碳作為優先要減除的溫室氣體。
四、企業/組織要如何達到這些氣候行動目標?
要達到這些氣候行動目標,首先要知道自己所屬的企業/組織每年排放多少溫室氣體?有哪些營運或製造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因此要針對自己的企業進行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盤查,包括營運過程、生產製造。
在實務上,碳足跡盤查分為:
範疇一,是企業/組織直接的溫室氣體排放,例如製造過程使用甲烷等氣體;
範疇二,是能源的間接排放源,主要是用電、熱或蒸汽造成間接排放溫室氣體;
範疇三,則是組織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像是員工的移動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
盤查之後,就要針對各種溫室氣體產生的狀態去分析,可以減少的就減少,不能減少的就替換。例如在範疇二的用電部分,節電就可以減少溫室氣體,但人類文明不可能不用電,因此就可以透過改變能源結構,像是大量採用再生能源替代燃煤或燃氣發電,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五、為何多數國家、企業都是設定2030或2050年為行動期限?
聯合國在2015年制定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當時的設想是多數目標要在2030年達成。例如,針對SDGs 1的消除貧窮,就要求在2030年前消除每天生活費不到1.25美元(約新台幣35元)的極度貧窮;或是在2030年確保每個人都可以有負擔得起的潔淨能源可以使用、落實森林生態保護等等。
2015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5)完成了《巴黎氣候協定》,有上百個國家同意在205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巴黎氣候協定最重要的是同意的國家紛紛推動國內立法,將淨零目標立法,確保人類的共同目標可以達成。
美國在川普前總統時一度宣布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讓全球的減碳進程受到衝擊。但在拜登就任後,已經重新回到協定內。在拜登就任前,日本、韓國、中國大陸也都提出了淨零時程,歐盟更是藉由綠色新政加速減碳工作。
因此,速度快的企業選擇在2030年達到淨零或是碳中和,最慢2050年達到這些行動目標,將會是所有企業與組織未來必須要完成的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933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fcs 溫室氣體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資訊設計|家電計算機讓你成為環保小尖兵]
雖然都說要節能減碳,但我還是忍不住開了冷氣⋯⋯
沒關係!泰國最大報 Thairath - ไทยรัฐออนไลน์ 和資訊設計 Punch Up 藉由家電計算機的互動式網頁設計,和你談談怎麼樣聰明使用冷氣和冰箱,才可以低電費又低排放(⚠️重點提示: #冷媒 是重點)。
▨ 完整網頁 ⇉ https://bit.ly/39431uw(請勇敢按右鍵google翻譯吧)
﹏﹏﹏﹏﹏﹏﹏﹏﹏﹏﹏﹏
❍ 為什麼會有這個專案? ❍
﹋﹋﹋﹋﹋﹋﹋﹋﹋﹋﹋﹋
在泰國,光是冷氣、冰箱、冰庫的用電量,佔了全國總用電量的一半;冷氣和冰箱的電費也佔了家庭電費的70%,並預估到2030年,上述家電的總用電量會是今天的三倍。
除了開冷氣會讓電費帳單好高高之外,用來降溫的傳統冷媒——氟氯碳化物(CFCs)也是造成臭氧層破洞的兇手,因此有了〈蒙特婁議定〉來約定各國停用破壞臭氧層的化學原料,從改用氫氟烴(HFCs)到採用更和緩的碳氫化合物(HCs)。
泰國作為世界製造出口冷氣第二大國,以及冰箱製造出口量全球第七名,但是國內卻還沒有使用 #新型冷媒電器 的倡議,因此在蒙特婁議定數架構下通過吉佳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的此時,泰叻報和Punch Up推出數位專欄,和讀者談談電費、冷媒、全球暖化的議題。
﹏﹏﹏﹏﹏﹏﹏﹏﹏﹏﹏
❍ Punch Up 資訊設計 ❍
﹋﹋﹋﹋﹋﹋﹋﹋﹋﹋﹋
從2018年 Boonmee Lab 的 ELECT 專案開始,到2019年正式成立結合媒體記者、前後端工程師、設計師的資訊設計公司,提供顧問、設計、教育訓練等服務。
▨ 官網 ⇉ https://punchup.world/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 寫在撰稿之後
組織介紹寫得超少,因為Punch Up真的是我最愛的設計公司,從政治資訊的社會設計專案,到變成泰國首屈一指、有各大媒體客戶的資訊設計公司。推薦大家可以先從他們粉絲專頁開始追,就會感受公司的專案到底有多有趣(有時候還會開Data Journalism的工作坊)。
想到之前 Re-lab 也做過台電電費帳單和台灣溫室氣體排放的平面資訊可以和這個專欄呼應!
ที่ไต้หวันก็มีบริษัท Re-lab ทำ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ข้อมูเหมือนกัน
▨ใบเสร็จค่าไฟ Re-design ⇉ https://bit.ly/35NQCJ2
▨ บทนำของก๊าซเรือนกระจกในไต้หวัน ⇉ https://bit.ly/3nEv1so
(文中部分內容摘自陳彥淇,〈臭氧保護35週年 蒙特婁議定書的啟示〉, 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e-info.org.tw/node/226860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PunchUp #infographic #userinterfacedesign #graphicdesign #socialdesign
hfcs 溫室氣體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環保署規定7大業者採最佳可行技術 ,預計明年實施,對象是新設及擴廠、更新設備的業者!! (11/07/2018 自由時報)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為利未來新設或擴廠之業者能及早因應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工作,環保署今天預告「溫室氣體排放源最佳可行技術」草案,明定7大業者應採行之最佳可行技術規範,使用能源效率較同業為佳之設備或製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空氣汙染。
溫室氣體包含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7種;最佳可行技術包括,以天然氣或生質燃料為燃料、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採用溫室氣體排放回收再利用或破壞去除技術、使用能源效率較同業別為佳之設備或製程。
7大業者包括發電業、水泥業、石化業、鋼鐵業、半導體業、石油煉製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以發電業為例,業者必須以天然氣或生質燃料為燃料、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採用溫室氣體排放回收再利用或破壞去除技術、採行天然氣複循環發電技術(NGCC)或先進超超臨界發電技術(A-USC)等。
至於未被列入7大行業的其他行業如果製程排放溫室氣體,依法必須以天然氣或生質燃料為燃料、使用再生能源或設置符合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採用溫室氣體排放回收再利用或破壞去除技術、使用符合國家標準CNS 14400 IE3之高效型馬達、空調系統採用冰水主機及變頻空調系統。
環保署環管處長袁紹英表示,溫管法授權環保署得命排放源採行最佳可行技術。環保署參考國際作法,將使用天然氣、低碳能源、設置或使用再生能源、溫室氣體排放回收再利用或破壞去除技術、使用能源效率較佳之製程等列為技術選項,並表列各行業製程之技術項目,以利業者遵循。
這項新規定尚須經過公聽及研商會議,預計明年實施,對象是新設及擴廠、更新設備的業者,既有工廠並不受影響。
完整內容請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604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