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去補了一下今天魔術主場出戰灰熊的比賽,不過這場主要想談的不是主場的魔術,而是灰熊的幾名年輕球員。
.
首先是兩名本季的新秀球員,6呎5吋的高控衛Kobi Simmons以及6呎10吋的大前鋒Ivan Rabb。
.
Simmons目前看來似乎是已經穩定納入灰熊年輕化的藍圖中了,這讓原本以為灰熊只是隨手用雙向合約賭一下他的我感到非常非常的高興。
.
因為即便2017選秀落選,且他也確實菜得一蹋糊塗,但光論天賦的話,他其實很可能是去年待選後衛中前段班的。
.
在已經有運球、投射、切入攻擊等完整的後衛技能包之下,Simmons還有著很不錯的體能、身材與爆發力。他欠缺的只是對抗性、把技術練到NBA等級...以及最最重要的,球場經驗。
.
話說回來,在經歷大半季來回於發展聯盟和NBA之間磨練後,Simmons本場比賽板凳出發,繳出14分、9投6中的成績。
.
只不過嘛...老實講,這場他的表現其實是讓我失望的。雖然本就知道他更偏向得分型控衛,但這場他好幾次切入都看不見外線空檔的隊友,選擇自己硬上。
.
當然,他的拋投與拔起跳投的能力確實是有的,不過年輕球員最需要的從非甚麼炫麗的技術展示,而是正確的打球觀念。
.
因而比起在對手嚴密防守下硬是把球幹進,我寧願Simmons好好切傳給有空檔的隊友投射,這樣就算全都打鐵,我也甘之如飴。
.
但回到上述,Simmons本來最缺乏的就是經驗,畢竟他大學被冰在板凳上一年就上NBA了,在極度缺乏高中球賽之後的實戰經驗下,這種團隊進攻的東西他花幾年慢慢磨都屬正常。
.
就繼續期待他後續的成長吧!
.
而Rabb雖然是去年的二輪選秀,但有長期關注選秀的人一定都知道他在2016年可是前十順位的不動人選之一。
.
Rabb誘人之處在於他優秀的機動性、跳投能力、傳球視野、全方位的技術。當年最高模板可是Chris Bosh。
.
至於他的缺陷則是爆發力與彈跳力較差,同時身高和臂展以內線來說也不突出,等於是體格與體能條件都稍嫌不足。
.
更糟的是,在選擇回校再戰一年後,Rabb幾乎沒有進步,也於是老了一歲的他才會在2017選秀從樂透、首輪、一路飛降到二輪。
.
從本季2月開始看,Rabb其實在短時間內就已經有效率很不錯的表現,per 36分鐘可以達到11分11籃板的雙十。而這場比賽上,雖然全場只抓下4籃板,但其實是可以看出Rabb有很優異的籃板潛力的。
.
畢竟Nikola Vucevic、Bismack Biyombo都是籃板好手,對抗性和下盤都很差的Rabb要面對他們已經非常強人所難。
.
但Rabb還是紮實的做好每一次卡位,盡量讓自己能夠第一次先撥到球,把球撥到自己有利的位置,再靠著速度來和其他內線爭搶籃板球。
.
籃板上,我個人跟完這場後給予Rabb滿好的評價。
.
只不過其他部份上,Rabb真的就還很生嫩。爆發力與摸高都不好的他一如選秀前認為的,果真不是一名好的護框者,不論面對內線還是後衛攻擊籃框,他就算雙手高舉還是很容易被單吃。
.
另外就是由於身體太單薄,因而低位要位、設高位掩護等等需要下盤肌力的活兒他都做得不是很好。
.
最後就是雖然他高位肘區的中距離跳投很有準頭,跳投機制也是好的,不過出手速度太慢了,以後很可能還是得修正。
.
因而整體來講,Rabb呈現出的是一名身體技術都還跟不上NBA,但已經有很好基底、只欠鍛鍊的年輕內線。有籃板、有穩定的Pick & pop、有一點策應,只要身體練起來,或許一兩年內會成為很好用的戰術活棋。
.
好的,最後終於要講到這場我認為最讓我驚豔的球員了。
.
那就是圖片中的前雷槍傳人,Ben McLemore。
.
事實上,之前我有看到有人批評McLemore在灰熊打得很糟糕,因而對於他在灰熊的表現,我一直沒什麼信心、也打不起想追蹤的慾望。
.
但這場比賽------不論他先前表現如何,只論這場的話他真的是打得棒極了!
這樣的評價我相信絕對絲毫無誤。
.
首先,20分7籃板4助攻的帳面數據,也許你會以為是在灰熊主力全下、開始大練兵的情況下刷出來的。不過事實上這場McLemore打得非常非常的團隊、非常的在控制內。
.
繞底角或高位掩護後接球Catch & Shoot、在底角當等球射手、佯裝要繞高位掩護但立刻往底線做空切開後門得分...
.
McLemore這場跑位跑得很積極,且也很漂亮,完全展現出當年選秀前他被視為優質無球射手的身手。
.
且在少數持球的情況下,McLemore也讓我看見原本從未希望看見的他。
.
雖然切入還是直線,不過在禁區他開始能善用墊步、歐洲步等技巧,不會再像過往印象中那樣直上直下,終結能力大有上升。
.
更重要的是他的傳球視野。
.
我從來不敢想像McLemorec會有好的傳球視野,但這場他做到了。
.
他這場切入完全沒有失控過,不是自己穩穩打掉,就是能夠撕裂防守後看見外圍埋伏的射手,或是空手跟進的隊友。
.
且不只是那種殺進去再往回丟出來三分線的傳球,是確實看見防守移動後弱邊露出的正確空檔、就算第一拍隊友沒出手,也能迫使防守輪轉、最終導出其他空檔的那種傳球。
.
是的,過往McLemore給我的印象就是只能投,但運球能力、傳球視野、切入能力都不穩甚至偏弱,可以說他在球場上的經驗與智商,正是過去限制他的束縛。
.
可是這些疑慮在這場比賽中都看不到。
.
這場比賽中McLemore打得確實像是一名先發等級的優質射手,他跑位、他提供火力、他做正確的傳球、防守端他也確實的對位...
.
只可惜第四節似乎是為了坦,McLemore的球權被壓縮很多,比起第一節頻頻作球給他,第四節後段被逆轉時幾乎整隊都在亂打,而McLemore就是乖乖地蹲底角裝死XD
.
當然,也許這只是一場的表現,但我認為這樣優異的團隊意識展現...縱使是爆發,也絕非完全的偶然。
.
我相信在某種程度上,McLemore這名過去的Ray Allen接班人,仍舊在一點一點地進步當中。
.
希望下半賽季還能看見他持續繳出這樣精采的演出,並向灰熊證明自己是值得被留在未來藍圖中的年輕好手。
.
沒錯,他也才25歲,在極度缺乏天賦的灰熊陣中,只要剩餘的半季可以證明自己值得下一季的主力輪替位置------
.
他重新追回自己失落的時光、重新找回屬於雷槍2.0的風華,我相信這並非不可能。
.
#Grizzlies #GrindCity #BenMcLemore #KobiSimmons #IvanRabb #NextRayAllen #雷槍接班人 #空手跑位 #接球投射 #傳球視野 #切傳能力 #籃板能力 #下盤穩定度 #對抗性 #冷門球員 #2017NBA選秀 #NBA新秀觀察 #NBA逐場分析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nextrayallen」的推薦目錄:
- 關於nextrayallen 在 Sky's NB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extrayallen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nextrayalle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extrayalle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nextrayallen 在 Sky's NBA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nextrayallen 在 2017選秀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 ... 的評價
- 關於nextrayallen 在 2017選秀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 ... 的評價
nextrayallen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nextrayalle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nextrayallen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nextrayallen 在 2017選秀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 ... 的推薦與評價
#Grizzlies #GrindCity #BenMcLemore #KobiSimmons #IvanRabb #NextRayAllen #雷槍接班人#空手跑位#接球投射#傳球視野#切傳能力#籃板能力#下盤穩定度#對抗性#冷門 ... ... <看更多>
nextrayallen 在 2017選秀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 ... 的推薦與評價
#Grizzlies #GrindCity #BenMcLemore #KobiSimmons #IvanRabb #NextRayAllen #雷槍接班人#空手跑位#接球投射#傳球視野#切傳能力#籃板能力#下盤穩定度#對抗性#冷門 ... ... <看更多>
nextrayallen 在 Sky's NBA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Grizzlies #GrindCity #BenMcLemore #KobiSimmons #IvanRabb #NextRayAllen #雷槍接班人#空手跑位#接球投射#傳球視野#切傳能力#籃板能力#下盤穩定度#對抗性#冷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