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次錄展覽作品的語音導覽,雖然只是錄部分作品導覽,但我發現我非常喜歡做這件事。我喜歡透過文字進入創作者的思考脈絡靠近當代作品,雖然有點俗氣有點犯規但我需要,關於如何破解作品與作品融為一體。這過程甚至感覺到怎麼透過文字介紹作品,也是一種創作,不然我不會在家裡順稿時感動的邊念邊哭。
誠摯推薦
時間: 2020 / 10 / 17 - 2020 / 11 / 29
地點: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11:00-18:00 ,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展覽簡介
2020年10月C-LAB舉辦年度大展「Re: Play操/演現場」,展覽從臺灣1990年代視覺藝術及小劇場中的身體展現為起點,探索身體表現與行為如何成為現當代社會的徵候。這個以現場藝術(Live Art)為基礎的展覽,旨在透過語言的力量、行為的實踐、身體的驅動以及情境式的場域結構,邀請藝術家以操演性(performativity)的介入,重新表述在不同時態中的感知狀態。這些狀態透過身體被具體而微的展現,包括在特定歷史背景下不被注視與忽略的身體、被國家徵用的身體、在新自由主義社會結構下被調度的身體,以及日常生活中被規訓與被調控的身體。在上述基礎下,展覽試著透過三個迥異的面向,探討操演性的實踐與行動力,及其延展的樣貌為何。
「Re: Play操/演現場」,由C-LAB策展人莊偉慈擔綱,並與兩位客座策展人王柏偉、林人中共同組成策展團隊,邀請16位藝術家,以結合現場演出的形式,探索檔案、敘事、空間、物件與身體的多層次面向。在此脈絡下,展覽區分為三個部分:檔案現場、推衍現場以及展演現場,分別由王柏偉、林人中以及莊偉慈策劃。
https://replay.clab.org.tw/?fbclid=IwAR2UwSUYstCl_IzWr_uWA14wz-GrWqbyPhrCsT5rz_8-FS9FHBzZEyvSYDU
最後附上讓我在家順稿邊念邊哭的文字 :
何采柔、黃思農《換景》
藝術家何采柔與黃思農的《換景》,是關於「痕跡」。走進過去曾為空軍總司令部的建築本體,通信分隊的空間中,你可以看見成對的白色柱子,就像是互相映照的鏡子,如同反覆相映的記憶。
「柱子」做為建築結構,是支撐起房屋之樑的重要部分,何采柔與黃思農認為,正是這些柱子,為生存在建築中的人們,撐開起一個棲身與庇護之所。然而,房屋所乘載的記憶,會隨著裡頭所居住的人而流動,只是雖然流動,卻不會流走。所有的記憶,就在屋子裡頭交融與匯集,每一個場景,都是紀念。
《換景》一作中的裝置,將會在固定時間,由演員以表演的方式定時移動。也因此,若你每隔一陣子就來到這個地方,所見的空間樣貌將會不相同。除此之外,展覽期間觀眾也可以自行移動與創造不同的空間樣貌。藝術家說,他們將柱子的移動過程,視為一次又一次「再造」記憶的敘事,他們認為,場景不再是表演的背景,而是將每一次「換景」之中,改變空間與人的關係,並轉化為敘事的本體。
場景的改換同時也象徵著「可被移動的紀念碑」,不管空間如何變動,存於人們心智之中的記憶與念想,仍然像柱子一樣屹立不搖,以支撐著他們賴以為生的各種精神意志。
現在的我們正處在全球的瘟疫中,不只是無法抵擋的新冠肺炎,還有接踵而至的人為災害,有危害環境,也有危害人類心智,造成壓迫的。面對有著許多挑戰的現代社會,「居安思危」的念頭常存在何采柔與黃思農的思想中,如果將社會中的種種危機,是為「壓迫」,那麼我們很可能不知不覺已經習慣身為「被壓迫者」,我們的身體很可能相信這種處於壓迫之下的狀態,會一直存在,會因此緊張,會因此改變行為模式,甚至思考邏輯。不過在《換景》這個作品中,你可以跟著場景的移動,重新感受場景變換的必然,這些變換,就像是生命中曾遇到過的每一樁「霸道的力量」,它們從來沒有先詢問你的意見,就自行塑造出全新的場景,然而,你會發現你終究能夠適應。
對何采柔與黃思農兩位藝術創作者來說,主動讓自己處在這種不斷改變的「緊急狀態」之中,甚至主動促成「緊急狀態」的出現,是人的使命,而且,還可以改善我們在反法西斯鬥爭的處境,重新活絡並且塑造壓迫與被壓迫者的樣態。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Re: Play操/演現場
#換景Joyce HoSnow Huan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erformativity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 《#花木蘭》真的有這麼爛嗎? 迪士尼找到的女性新觀念是「#孝」? | 李長潔 👧
.
一部電影可以被黑到讓人專程去看,也是一種成就。最近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讓大家看得氣氣氣氣氣(#chi),使有點害怕迪士尼公主的我,特地去觀賞這部作品。直接說結論,《花木蘭》還真不是很好看,儘管場景華美,但在敘事情節、鏡頭運作、演繹表達等多方面上,都可以感受到一些足以令人出戲的毛邊。
.
真人版《花木蘭》真的有這麼爛嗎?花木蘭是一個怎麼樣的迪士尼公主?迪士尼公主有甚麼性別意義?真人版《花木蘭》居然把華人的「#孝道」拿來當作新世代女性特質,是不是搞錯了甚麼?!
.
📌 #今天的內容有:
.
▶ 花木蘭到底好不好看?
▶ 迪士尼的公主進化論
▶ 電影中的東方主義
▶ 孝順做為一種美德(?
▶ 雙元孝道的理論模型
▶ 其實花木蘭也沒有很爛啦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5rT6U9YctNslXtqs122V2?si=vSi4YxCgQ-60v7DFks3xbQ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evkz4vfopop0839tan4komg?ref=android
-
-
-
/////// 完整論述 ///////
.
▓ #迪士尼公主論
.
從女性主義的觀點來看,性別(gender)具有操演性(#Performativity),也就是說,性別是模仿、表演、施行而成(Boucher, 2006),而媒體就是其中一個形塑性別的機器。Fought與Eisenhauer(2006)的迪士尼公主內容量化研究發現,女性角色的台詞量隨著年代增多,顯示性別意識的進步;而公主的性別特質,也隨時代轉變成更堅強、更獨立的女性。#公主的女性再現,會成為女孩們演繹性別的脈絡,因此,迪士尼當然重視公主的性別形象所帶給大眾的參照性。
.
社會學者們也非常在意這些在童年裡扮演重要社會角色的公主,她們是一種「#認同的文本」(Wohlwend, 2012),公主跨媒介地出現在電影、電視、玩具、遊戲中,甚至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動作。每一個女孩(或男孩)都可以有「#做公主」的機會。(回頭看以為自己是Elsa的5歲乾女鵝)
.
▓ #花木蘭中的東方主義
.
當然,我絕對不會計較《花木蘭》中文化轉譯上的失誤,甚至是誤讀。這種東方主義(orientalism)(Said, 1979)的傾向,是基於「東方」與「西方」二者之間作本體論與知識論的差異。像是片中土樓場景的使用、對「氣」的理解與詮釋、莫名的鳳凰。在妝容與服飾上倒是還挺符合花木蘭身處的魏晉南北朝,柔然的幾角色設置也還看得出迪士尼的用心。畢竟,《花木蘭》主要觀眾群應該還是西方青少年以下,嚴謹考究的戲劇設定,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
不過,對於真人版《花木蘭》把「#忠孝兩全」作為某種迪士尼公主的價值核心,到底有甚麼問題?
.
▓ #孝道的相對主義與絕對主義
.
許多評論者把片中置入的「孝」的概念視為父權(中國)勢力的再現,這個部份我覺得可以再思考一下。我們從社會理論來看看,花木蘭被賦予的特殊價值「孝」究竟是甚麼?孝道的文化原型主要奠基於華人家庭對宜農生態環境的適應策略,而孝道的心理原型則根植於親子間自然情感互動的基本需求。
.
進一步來說,前者乃是為鞏固家族結構來滿足務農社會之實際生活需求,透過將家庭日常運作與其經濟功能緊密連結,孝道規範逐漸從生計生活經驗中演化成形,藉以促進家庭體系之整合與延續;同時又在人為的政治力量作用下,將儒家特定的倫理階序觀強化為孝道規範的依據,使孝道意識型態從繁複細緻的文化設計進而成為華人首要的「#絕對主義倫理觀」。(葉光輝,2009)
.
▓ #孝其實也有很多意涵啦~
.
因此,「孝」是一個社會—歷史性的概念,並且在孝道二元模式裡變動拉扯。以「尊親懇親」、「抑己順親」、「奉養祭念」、「護親榮親」四個變項,呈現為「#相互性」與「#權威性」孝道兩個面向。其實,從卡通版到真人版的20年過渡,在女性主體與孝道關係的表現性上,的確有新的進展。一方面,父親與皇帝皆具有「慈」的呼應性,符合相互性的孝之條件。
.
此外,花木蘭從一開始的「抑己順親」、「護親榮親」,壓抑自我符合社會關係,轉向「尊親懇親」、「奉養祭念」以真實女性身份,達到孝道的境界,更加符合相互性的孝。我覺得,評論者在一個「現代性」的自我要求下,去批判該片對孝道關係性的掙脫與自我表達,稍有失去對孝道多元意義的真正理解,有直接將孝道掛上「中國」、「傳統」沉痾之嫌。
.
▓ #不好看也不難看
.
其實說來有趣,《花木蘭》引起大眾對孝道的敏感,但實際上是對中國的對抗。但回顧現代孝道的論述形構,反而是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承接了源自胡適、魯迅五四運動的「#反孝」。而在台灣的情境中,因為國民黨執政時期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的「#崇孝」運動,權威性孝道則比較常出現在台灣。我想這是一個台灣人的症狀式閱讀。
.
至於真人版《花木蘭》到底好不好看呢?找片源看就好…
|
#參考文獻:
.
1. Boucher, G. (2006).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tivity: A critique of Judith Butler. Parrhesia: a journal of critical philosophy, 1, 112-141.
2. Fought, C., & Eisenhauer, K. (2016).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endered compliments in Disney princess films. In Washington, DC: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Annual Meeting presentation.
3. Wohlwend, K. E. (2012). ‘Are you guys girls?’: Boys, identity texts, and Disney princess play.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12(1), 3-23.
4. Said, E. W. (1979). Orientalism. Vintage.
5. 葉光輝. (2009). 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本土心理學研究》(台北), 32-101.
performativity 在 港唔斷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講兩句今星期四上畫嘅《夢女芭蕾》
(有劇透)
—
聖誕檔期大家如無意外會一窩蜂衝去睇《水行俠》同《無敵破壞王2》,又或者繼續比悲傷更悲傷。但睇商業片之餘,《夢女芭蕾》都絕對係一套唔可以輕視嘅作品,我甚至認為,佢係我睇過寥寥可數嘅跨性別電影入面,最精彩嘅一套。
—
一般性小眾電影嘅主要命題都係「歧視」,講主角們點樣由軟弱去到堅定,再「做自己」,尋找自己嘅夢想。而「做自己」同「自私」就係一個永恆嘅矛盾,究竟應該追夢,定係唔辜負家人朋友對自己嘅期望呢?又或者你雖然揀咗做自己,但其他人亦無義務要接受你,令你面對好多不同嘅「困難」。
—
但《夢女芭蕾》並無墜入呢種俗套嘅公式,電影嘅開首反而係令觀眾進入咗一個夢幻嘅國度—呢個地方入面並無歧視,爸爸、親朋戚友都好支持女兒心男兒身嘅「拉娜」勇敢追夢。而「女」主角拉娜亦對變性呢件事有住超凡嘅決心,佢聽完變性手術駭人嘅過程之後,佢反而覺得好開心同興奮,想盡快變成一個真正嘅「女人」。
—
但無歧視,人人都支持自己,而自己亦好有決心,係咪代表呢條跨性之路會變得好易行呢?《夢女芭蕾》入面對主人翁最大嘅限制,係主角喺「身」、「心」入面嘅限制。電影其中一個我最欣賞嘅地方,係編導嘗試將「變性」過程當中嘅生理同心理狀態鉅細無遺咁描寫咗出嚟。
—
好多有關跨性別題材嘅電影,今日入醫院做手術,跟住下一鏡已經瞓喺床上面,再下一鏡已經係半年後,我哋見到一個脫胎換骨嘅女人。但《夢女芭蕾》嘗試好直白咁話比觀眾聽,變性並唔係一場咁簡單嘅事,尤其是你要變成一個真正嘅女人嘅時候。
—
喺「身」方面,即使拉娜將會無咗陽具而有陰道,但身體肢態、女人味、柔弱優雅嘅氣質係唔會透過手術而得到,一切都係「性別操演」(GENDER PERFORMATIVITY),而芭蕾就係突破「身」嘅具象,男女柔軟度有別,拉娜冒住身體會嚴重受傷嘅風險不斷練習,跨性之苦,不足為外人道也。
—
而喺「心」方面,即使其他人幾咁包容,即使自己幾有決心都好,好多時會不得已地為自我設限。變性係一個極度漫長嘅過程,除咗大刀闊斧嘅手術,仲要持之以恆咁食荷爾蒙藥,所以拉娜需要經過一段長時間「不男不女」嘅日子。
—
其中有幕戲寫得極好,情節講主角拉娜同佢嘅女性同學一齊去PARTY度玩。玩到興起之際,同學們想用群眾壓力迫拉娜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有J」嘅下體。呢種行為喺表面上當然係集體欺凌,但果班女同學就拋下咗一個幾有道理嘅解釋:拉娜都未完全變成女人,但佢可以喺學校嘅女更衣室自出自入,睇曬所有女同學嘅裸體,咁點解拉娜唔可以將自己嘅裸體展示於人前?
—
講到尾,都係拉娜仍然對於自己變化中嘅身體感到羞恥,即使無歧視,無家庭壓力,即使拉娜外表已經係個101%嘅女性,佢嘅路依然係崎嶇得可怕。
—
電影結局以拉娜真真正正地成為一個成熟嘅女人作結,讓我們將跨性的困難與痛苦,凝在困宥於身份認同的十五十六時,兩年的不安同奮鬥,最後盡歸於春風裡。
—
即使我相信九成嘅香港人都未聽過呢套電影,亦唔會有咩人睇到呢篇文章,但我真心推薦呢套編導演俱一流水平嘅作品。
—
P.S.1. 我睇戲果陣,以為主角係一個真正跨性別嘅人士,覺得佢好靚女好吸引,但睇完套戲之後,先知道原來佢係真正嘅男人,只係佢由細就開始練芭蕾舞....
P.S.2. 拉娜真係睇到我個心卜卜跳。
performativity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performativity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performativity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performativity 在 Introduction to Judith Butler, Module on Performativity 的相關結果
As Butler explains, "Within speech act theory, a performative is that discursive practice that enacts or produces that which it names" (Bodies 13). A speech act ... ... <看更多>
performativity 在 Judith Butler: Performativity - Critical Legal Thinking 的相關結果
The subversive uses of performativity are manifest through citation and re-citation of the performative. It is the use of “ordinary language” in ... ... <看更多>
performativity 在 Performativity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Performativity is the concept that language can function as a form of social action and have the effect of change. The concept has multiple applications i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