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末,《鐵達尼號 Titanic》在洛杉磯首映,眾星雲集,卻獨缺一個人,飾演蘿絲的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
.
身為一部舉世矚目的大片女主角,又是影壇新秀,凱特.溫絲蕾沒有不出席首映會的道理,她卻選擇飛往倫敦。這個決定或是出自於強烈的負罪感,因為在首映會當日,正好是她前男友史蒂芬.特雷德(Stephen Tredre)的葬禮。她認為自己辜負了他。
.
凱特.溫絲蕾幾乎從出生那一刻,就注定成為演員,因為她的祖父母與雙親都是演員。只是她形容他們是處在「掙扎」的狀態,始終沒有獲得成績,只是出於熱愛演戲而從事表演,家境狀況並不好,必須要倚賴福利機構資助才得以溫飽。在五歲時,她在兒童劇院登台表演,但因為從小為身形較為豐腴,凱特經常被同儕言語霸凌。
.
雖然出身演員世家,但凱特的童年並不好過,她對自己的身材欠缺自信,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天份。直到在拍攝影集《Dark Season》(1991)時,凱特遇到了她這一生的摯愛史蒂芬.特雷德。凱特當年不過15歲,史蒂芬比她整整年長了13歲,除了是演員,他也是一名電視編劇。
.
在如此苦澀的青少年時期,又是一個始終在等待機會的演員。此時,高壯、成熟又有文采的史蒂芬擄獲了她的芳心。後來她在宣傳《為愛朗讀 The Reader》(2008)時,被記者問到會不會對劇中的姐弟戀詮釋感到很不安,凱特豪邁地說:「我一生中最偉大的愛情跟我就相差了13歲!年齡差距不是問題。」
.
在家人同意之下,凱特與史蒂芬隨後搬到倫敦同居,一同在圈內持續奮鬥,尋找機會,凱特事後回憶這段相處的過程,感性說道:「他是一個真正教我必須堅持住自己的立場、相信自己、理解自己的人。」害羞、脆弱、欠缺自信的凱特,正是在史蒂芬的鼓勵之下,她找到了自己,也知道該怎麼如何展現對事業的企圖心。
.
凱特表演生涯的轉捩點是在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執導的《夢幻天堂 Heavenly Creatures》(1994),她在劇中擔綱主演,其表演天份很快轟動電影圈,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演員。不過有個人對她的表演卻頗有微詞,那個人就是李安。
.
在《理性與感性 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的試鏡之時,李安原本根本沒有打算讓凱特飾演劇中要角瑪麗安,因為他不認為她在《夢幻天堂 Heavenly Creatures》中的表演足夠出色,於是請她來為次要角色露西試鏡。但野心勃勃的凱特卻玩了一個小心機,她假裝經紀人沒有跟自己溝通清楚,逕自在試鏡的時候詮釋瑪麗安的角色。最後她不僅如願以償,而且還獲得了人生第一座奧斯卡提名。
.
眼看即將擠進英國一線演員之列,凱特交往五年的男友史蒂芬卻仍然陷入掙扎,不僅苦無代表作,還被診斷出罹患骨癌,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雖然還不確定是否有治癒的機會,但凱特很清楚,只要她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自己的演藝事業勢必會為之停擺。而這恐怕不是當時急於表現的凱特願意承受的。
.
史蒂芬很清楚凱特還有大好前程,沒有選擇挽回。兩人長達五年的戀情就此告終,但之後兩年,只要有時間,他們必然天天聯繫。從愛人,變成密友,史蒂芬依然給予她最深切的支持。而凱特依然以為史蒂芬肯定會好轉,安心地投入《鐵達尼號》的艱苦拍攝。當時許多媒體、影迷間都盛傳凱特可能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產生情愫,但熟知凱特的人都知道,她心裡只住著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史蒂芬。
.
1997年的年底,凱特正在摩洛哥拍攝《北非情人 Hideous Kinky》(1998)。這部作品的原作小說正是史蒂芬推薦給她的,當電影劇本寄到她手上時,凱特立刻選擇接演,或許也是為了他。同年12月8日,凱特準備飛往洛杉磯前往《鐵達尼號》首映會時,噩耗傳來,史蒂芬走了。
.
作為一個專業的電影演員,凱特理論上似乎沒有其它選擇,許多人催促她還是要以事業為重。一個片方的代表對她說:「難道你不認為史蒂芬也會希望你去洛杉磯嗎?」
.
「不,他不會的,他會希望我去送他最後一程。」凱特冷冷地說。
.
凱特旋即回到了倫敦,與史蒂芬道別。對於這段關係,她一直以來對外透露不多。但在2008年受訪時,她坦然地說,這段愛情是永遠的刻骨銘心,她不認為自己曾經走出過這段傷痛。
.
「史蒂芬放我去走自己的路,他對我的愛是毫無保留的。」凱特在接受《每日電訊報》的採訪時懊悔地說:「回首當時,我希望他當時沒有這樣決定。我希望我當時人就在他的身邊。我仍然在腦海裡回想著那些我們相處的時刻,我確實還愛著他。」
.
在影集《東城奇案 Mare of Easttown》(2021)之中,凱特所飾演的梅珥也陷入在複雜的情感漩渦之中。作為鎮上最富洞察力的警探,她沒有獲得相應的尊重,一起懸而未解的青少女失蹤案困擾著她,而她也始終沒有辦法面對愛子之死。這一切似乎讓她完全喪失了愛的的能力。
.
在這一天,一名年輕的單親媽媽慘遭殺害,橫屍溪上。平時靜謐而安詳的東城小鎮再次陷入黑暗,梅珥與派來協助的年輕警探賽柏搭擋調查,翻出潛藏在平靜小鎮沉痾與惡垢,與此同時,她也要對抗自己的心魔。故事整體走出了傳統探案劇的俗套,不到最後一刻,都無法看破幕後真相,相當可觀。目前,《東城奇案》已經被視為年度現象級的影集。
.
凱特.溫絲蕾拒絕一切彰顯女性魅力的潤飾,而將自己形塑成一個真正平實的鄰家中年婦女樣貌,而且還有著令人莞爾的刻薄氣息(還是以道地的德拉瓦縣口音詮釋)。這無疑是又一次生涯里程碑之作。這次的精湛演出,無疑預定了來年各大影視獎項的大獎榮銜。
.
在史蒂芬過世後,凱特共有三段婚姻。直到2011年八月,她當時與新任男友在英屬維京群島的一座小島散心,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大宅因為颶風波及慘遭祝融。凱特勇猛衝進火場,救出了布蘭森高齡90歲的老母,還登上國際新聞。據說布蘭森的侄子奈德.搖滾(Ned RocknRoll)由此對凱特傾心,展開熱烈追求。兩人在隔年秘密完婚,在英國薩塞克斯郡定居,育有一子。
.
不過凱特說她的心中永遠都會有著史蒂芬的位置,但也強調,與其遺忘傷痛,不如與之共處。她也不諱言自己與詮釋的角色之間往往存在著關係,凱特說:「任何演員和她所扮演的角色之間往往都有相似之處,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這似乎也令人聯想到了《東城奇案》中的梅珥與凱特本人冥冥之間的連結。
.
「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我們都會經歷到的。」凱特.溫絲蕾話鋒一轉:「但我總是說,你得學會在跌入谷底之後重新振作起來。只要你知道你懂得找回原本的自己,那麼就沒有問題。千萬不要讓自己沉溺在悲傷之中。」
.
各位,還有哪一部凱特.溫絲蕾主演的作品令你感到難忘呢?
.
《 #東城奇案》第一季已於 CATCHPLAY+ 上架:https://bit.ly/3wLz5fc
無論是這部凱特溫絲蕾的小螢幕突破之作,還是其他HBO GO、BBC First英美劇,通通都能在 CATCHPLAY+ 一次看好看滿,疫情期間當然要在家追劇!
sense and sensibility 小說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珍•奧斯汀未完成之作】
憑藉《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1811)、《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1813)、《愛瑪》(Emma,1815)等暢銷小說,以及大量影視改編作品,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應該不只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雖然她與勃朗特家三姊妹(Charlotte Brontë、Emily Brontë、Anne Brontë)孰優孰劣的爭論至今仍未平息,然而不可諱言,珍.奧斯汀仍可稱得上是19世紀女性文學的代表人物。
只是珍.奧斯汀生前並未享受到這些禮讚,在世時皆以匿名方式出版作品,直到身後數十年,她的才華才廣為人知,並且持續綻放至今。
除了七部小說和少時創作的20多篇詩歌、劇本等其他類型作品,珍.奧斯汀另有兩部未完成小說,其中之一是她去世那一年著手進行的《桑迪頓》(Sanditon,1817),後因疾病而中斷寫作,但仍於1925年出版。另外一部則是《華森一家》(The Watsons,1804-1805)。
《華森一家》篇幅並不長,只有五個章節,不到18000個字(因為還沒寫完啊)。創作之時,奧斯汀一家已經搬到英國著名的溫泉勝地巴斯(Bath)居住。故事內容不脫她向來的家庭和婚姻素材,主要敘述貧病鰥夫牧師華森與四個女兒的故事。
從現存資料看來,故事已經有個大概輪廓,反正女主角-牧師最小的女兒愛瑪還是嫁給了理想對象,但很可能是因為珍.奧斯汀的父親喬治.奧斯汀(George Austen ,1731–1805)於1805年突然病逝,書中人物面對經濟困境不得不依附她人的情節與實際狀況過於類似,大大影響她的情緒導致停止後續工作的進行→父親去世後,奧斯汀家的生活也相當窘迫,再寫下去真會越寫越心酸….
回顧珍.奧斯汀的青春時光,因為家庭經濟因素,只接受過大約一年學校教育,其他多是在家中接受父親和兄長指導,並大量閱讀書籍而度過。在父親的開明教育態度下,珍擁有極大的自由,可以多元閱讀並創作。這樣一個愉快、開放的家庭氛圍,滋養了她的文學天分和創作才能,或許也因此,讓她對於父親的情感更為深厚。
珍.奧斯汀去世後52年,她的姪子James Edward Austen-Leigh出版了《珍•奧斯汀回憶錄》(A Memoir of Jane Austen,1869),不但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這位才華洋溢的女性作家,也讓這些作品開始廣為人知,回憶錄中同時也涵括了未完成作品,讓《華森一家》得以呈現於世人眼前。
偶然在個人非常偏愛的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 )見到《華森一家》手稿,那微微泛黃的紙張上,優美流暢的字跡或連續或刪節,記錄了珍•奧斯汀極富創造力的書寫過程,當時她已29歲,仍舊單身。而這些難得見到的篇章,也讓人不禁揣想她所遭遇的生活打擊與短短42年的人生,以及她在文學史上所點燃的燦爛光芒。
根據蘇富比拍賣公司資料顯示,2011年《華森一家》部分手稿售予牛津大學巴德里安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的價格約為85萬英鎊,而摩根圖書館創始人之子小摩根(J.P. Morgan Jr.)於1925年已經購入此一珍貴資料。
看來小摩根不只繼承父志,依據父親遺願,捐贈多數繪畫藏品給大都會博物館,其餘書籍手稿則大多留存於圖書館內,並將圖書館於1924年對外開放,還持續收藏許多極具意義與價值的珍品,讓世人有機會見識到這些無價的文化資產。此處當然是紐約必訪,館藏與策展都好精彩,錯過太可惜。
#關於摩根圖書館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artjunie/posts/557791557990078
#還有許多名人名作手稿都在這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sense and sensibility 小說 在 AMC 空中美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D特派員Hsuan這次要為我們介紹一本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著名小說《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故事背景發生在英國🇬🇧攝政時期,達許伍德(Dashwood)家族因為父親的離世,他的財產大部分都留給了獨子,於是他的妻子和三個女兒就搬到一間簡陋的小屋去居住。故事情節環繞在其中兩個已屆適婚年齡的女兒,姊姊愛蓮娜(Elinor)👩和妹妹瑪麗安(Marianne)👱♀,兩姊妹一個持重內斂、一個浪漫多情,面對愛情、婚姻以及家族,兩個人愛得辛苦也相互扶持˙˙˙❤。
👇翻開12月號的English Digest,讓我們在愛情裡好好面對自己👇
📢限量瘋搶空中美語雜誌📢🛒
12期雜誌原價$2,640,現在特價$1,680‼
https://www.english4u.net/edm/2018/20180101_FavorablePrice/index3.aspx#.W5YYLs4zaUl
#姊姊妹妹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