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
一直很喜歡這句充滿正能量的話
我們因為無法預知未來而感到恐懼
但其實我們比想像中離陽光更近✨
.
還記得我的第一個水晶手環是媽媽送我的
那時候總覺得水晶就是老人家很愛的東西
殊不知從此之後我就變成了那個老人家哈哈哈😹
然後也不知道怎麼搞的
我從一開始的水晶個體,慢慢收集到了家族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喜歡水晶
我想水晶帶給我的,應該就是一種平靜又療癒的感覺吧~💖
.
奧根能量是美國心理學家Dr. Wilhelm Reich發現的
奧根塔據說可以幫助轉化負能量為正能量
一開始會想要奧根塔應該是它長得很像金字塔💎
我這人從小到大就是特別喜歡神祕和外星的東西啦~(羞)
.
我真的要大推這間手作奧根塔老闆人超好💯,從一開始溝通到製作完成都無敵親切,真的是一再完美我的需求!老闆還讓我挑選喜歡的顏色搭配,像我就是缺錢想放財庫,所以選了天然綠橄欖幫助招財一下啦~🈵 現在每天看著都忍不住心情很好!尤其放在辦公或常使用手機、電腦的地方更好,據說還可以幫助轉化負電磁場輻射喔~
.
.
每天來一點正能量!
每個奧根塔都可以根據出生、喜歡的色彩、水晶功效或自己想補足的能量等等,手工訂製出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能量塔~
現在購買滿1000或有加入line@好友前100位還會多送水晶吊墜喔!
.
.
📍 SHI PENG Orgonite 士芃奧根能量塔
LINE@: @304jnleb
蝦皮拍賣:https://reurl.cc/AgWMg8
奇摩拍賣:https://reurl.cc/l0bzd6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4萬的網紅japanesestuff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Orgonite is a energy healing device made from resin, metal and crystals, which converts transforms negative energy into positive energy. The idea of o...
wilhelm reich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喜歡看魔幻片,但生活上還算是個科學的孩子。鬼怪神力那些其實都不過度迷戀,甚至拜拜從來也都只是祈禱身體健康,那些什麼發大財💰招桃花❤️都只是想著隨緣而不過多勞煩神明😂塔羅算命也都只是抱持著尊重而不盲從,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想了很久要怎麼跟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首先人人都要有一個正觀念這個肯定沒錯,我們可以藉由正能量的陪伴而正向的生活,而絕對不是倚杖玄學之術攀上高枝
回想一下我們曾聽到過說有人看起來慈眉善目,有人看起來陰陰的?還有什麼印堂發黑,容光煥發?氣不合?道不同不相為謀?總結說也就是一個人的氣質好,外表精神,有修養有道德,這個人的磁場就好,就會吸引好的事吸引好的運氣。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是我體驗了一段時間士芃的賣場的#奧根塔
#orgonite 英文是一個以太能轉化裝置。其實是一種近代發明的東西,也稱作「乙太能量轉化器」
它可吸收環境周圍的負能量並轉化為正能量、淨化場域、維持和諧能量
既然說到科學,那我們來看一些數據
在1939 年.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賴希博士 Dr. Wilhelm Reich 發現了代表生命能量的奧根宇宙 Orgone Energy 。1941年瑞典著名生物化學家,蘇恩·伯格斯特龍 Sune Karl Bergström 研發了 #第一個金字塔能量奧根,並將之取名為—— 荷魯斯奧根。在臨床實驗證明,奧根有效加強#睡眠質量 #改善身體精神 #皮膚等等 #透過科學的證明,這種眼睛看不見的能力確實存在!
總結說,奧根就是個#轉換器,它可以用在任何地方,常用於空間能場轉化,可居家擺放也可隨身攜帶,奧根也有減低輻射及有害電磁波的作用,晚上睡覺放於床頭非常適合舒壓、平衡脈輪
這是一個感受療癒身心靈的過程,如果您也寄望身心靈的放鬆除了走向大自然,結識正能量的朋友,那在這一切向正的路上,也可以藉由奧根讓你更快達到目的❤️
他不是求財求富貴的許願石,但我真實感受到它帶給我的快樂😊當疫情幾乎少掉一半的主持工作情況下我還能讓自己每天都過得豐富充實,我相信正能量磁場🧲的正向引導
而這是一個過程
期盼有緣的你也可以有自己真實的體會
IG:@s.p.o1111
#奧根 #奧根塔 #能量 #隨身 #鑰匙圈 #磁場 #淨化 #舒眠 #推薦 #科學
wilhelm reich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自我療癒的一集 | 李長潔 😖
.
你覺得每天都打不起精神工作嗎?是不是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積極正向、邁向成功的貼文就想要摔手機?是不是才剛放假就在想週一已經要來了!很好,那你存在。最近,偽小編因為開學太過厭世,每天哀哀叫,叫到好友特地傳訊給我說:「你也厭世太久了吧~有完沒完?」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厭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緒?為何我的生活會感到如此的無力與匱乏?甚至感受到憂鬱。如果說,厭世與憂鬱無可迴避地作為當代普遍的集體感情與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貫穿個人與社會的問題,並且承認厭世視為一種存在的姿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天啊我超級厭世der
▶ 當代厭世文化的誕生
▶ 厭世與憂鬱的思想
▶ 憂鬱的政治
▶ 精神痛苦跟馬克思主義有甚麼關係
▶ 厭世作為一種存在方式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f0t2lh12x608360yw9xoj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6wAF4BvDon7VWFyeUKfKI
.
📲 #FB 完整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6226469231639&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 #所謂厭世的文化
.
「厭世文化」是1990年至2000年後一代人所流行的次文化,其核心是顛覆過往推崇的正向思考與積極價值,並以戲謔嘲諷的方式在網絡空間發放負能量,調侃現實生活的缺憾。各種以「厭世」為主軸的內容、梗圖、金句充斥在生活之中,像是「每天睡醒張開眼睛,就是想著我要離職」、「人生三階段:出生、不知道活著幹嘛、生命結束」、「我就爛」、「大家一起爛」。其他像是《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等。
.
從關鍵字搜尋來看,「厭世」開始大量出現於2016-2018年,一開始為真的「厭世」(想死),後來在「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出現後,「厭世」與社會處境與流行文化關聯在一起,相關詞彙如「風格」、「表情」、「臉」,主題例如「年輕人低薪厭世」、「厭世少年」、「厭世臉」樂團等。憂鬱當然是一直都有的詞彙,並且與「症狀」、「藥物」、「醫生」、「患者」,主要被表達為一種疾病,常見主題如「情緒容易失調,出現憂鬱的反應臨床上」。因此,我們大概可以稍做定義,憂鬱是一種情緒(emotion),而厭世是一種處世狀態(situation)。
.
未來學研究所的鄧建邦教授,在《台灣年輕世代對未來2030年的意象》的調查中發現,如果以戰後世代與現在年輕世代在工作態度與實踐上相互對比,有完全不一樣的條件。新型態社會對勞動者要求更多的「彈性」(flexible) ,其可能是在時間、空間、能力與報酬上不確定性與反脆弱性之間的拉扯。我們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鼓勵個人積極邁向解放、彈性移動,但另一方面卻更加重了多重結構性的經濟與地位的競爭。於是,厭世、憂鬱成為一種無能為力下的逃避手段。
.
既然努力失效,那就不要太努力,總之你認真就輸了。如果說憂鬱是一種情緒的內容,那厭世應該就是它的表現形式。厭世的表現形式,反映了歸因於個人、受制於制度結構、沒有出路的未來,也是一種對「正向思考」、「成功價值」的嘲諷與反擊。而厭世的表現,或是憂鬱的充盈,有著複雜的社會與文化脈絡。
.
▓ #厭世的思想脈絡
.
從《瘋狂簡史》(Porter, 2002)的討論來看,可以見到人類精神痛苦的歷史可以分成三大階段:希臘時代的體液論、中古世紀的靈魂論、啟蒙時期以降的主體論。也就是說,康德(Immanuel Kant)在啟蒙時代建立「理性主體」之後,人之所以為人,是以「理性」作為標準,而這個標準測量的背後則是「工作倫理」的運作,也就是說,如果你無法好好負責地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你可能就是一個「失常」的「人類」。
.
更遑論19世紀精神醫學的機制建構與技術介入後,精神正常與失常的人類,成為現代人主體無時無刻審視自己本體安全的一種存在手段(Foucault, 1961)。「厭世」態度或許成為對峙個體失常與社會失序的一種策略。
.
這裡不得不提到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對前述理性的人類社會之衝擊與質疑,現代社會的陰影產生了悲觀主義思想,尤其像是存在主義。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結合了海德格對於人獨特存在模式的看法,以及馬克思對於階級的批判,思考了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在作品《嘔吐》(La Nausée)中,主角感受到每日的無聊無奈(ennuyer),便陣陣作嘔,這個噁心的感覺,使他察覺自身的存在。所以今天的我們,每天都焦慮到胃痛,是因為我們存在(?)而存在的本身,就是地獄,在(新)自由主義的情境中,就是永無止盡的與他人共處與競爭。
.
其他的厭世作品,像是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對現代性乍現的感受紀錄,或是,莎岡(Françoise Sagan)《日安憂鬱》(Bonjour tristesse)。都在在指出現代性出現後,人在情感與情緒上的複雜情愫,以及表現在憂鬱上的政治性。
.
▓ #厭世代的憂鬱政治
.
為何要將憂鬱政治化?因為這個憂鬱、厭世的個人情緒主題,反映個人主義的趨勢,在現代社會的晚近發展中,深深地被鑲嵌在個人抉擇、身體健康、社會制度、醫療知識、工作倫理之間。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地方,正是我們要突然發現要面對自己之處。
.
這種憂鬱的政治,可以分成四大類型:一般心理學解釋、強的社會建構論、佛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弱的社會建構論。我們傾向最後一種憂鬱中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理解。即個人心理有深層無意識結構,隱含著個人生命史的偶然因素,但同時也包含了有意識的生物、社會、心理、身體納入到現代性反思中。
.
甯應斌和何春蕤(2012)在《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中提出賴希(Wilhelm Reich)的「民困愁城」觀點(people in trouble)。這個說法不只是說people客觀上處於一個有trouble的具體困境中,同時還描述了people的心理情緒,也就是為這些trouble而憂愁困擾的情緒。民困愁城因此不只是佛洛伊德的「愁」,還有馬克思的「困 」,它同時關注了社會現實條件以及心理情緒狀態。people in trouble不但有著弗洛伊德馬克思理論的豐富蘊涵,並且洞悉了一個時代的症候,似乎更為普遍與貼切地描述了人類現況。
.
我們的情感與情緒的痛苦狀態,跟著資本主義社會環境在勞動著,兩者產生互動的關係。例如我很討厭一句話「在壓力中成長」、「離開你的舒適圈」等等,看重表現效能、生產性與積極性,人們生活在忙碌、焦躁、過動的氛圍下,「焦躁」、「過動」的情緒某程度上,被視為可增加生產力與效能。
.
但情緒上揚後則無可避免地反跌到谷底,這個「抑鬱」的「不能動」就會被視為產能的缺乏、不負責任等。然而,此兩種各走極端的情緒,在當代卻成為普遍現象。
.
▓ #馬克思主義與精神痛苦
.
而個人的身心(個體),就成為自我與結構交鋒之處,各種「自我表達」、「自我品牌」、「正向思考」等等的觀點,都顯示出,我們要求一個人需要展現出完整、良好的個體化,其是世俗的、現實的、自由的、解放的,但同時卻也是一種被囚禁、被要求,充滿正負情感交雜。既然人是因為資源的獲得而能存活著,那最直接的關聯,就是勞動(labor)的實施,它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移動途徑、追求解放的形式與生命評價方式。
.
於是你可以看到,無論許多感到憂鬱的人,其憂鬱程度被衡量的方式,常常會首先關連到「還可不可以工作」,工作倫理成為承受精神痛苦的理由。因為,人們害怕失業,擔心工作能力被削弱,恐懼社會地位下降,害怕失去自由與自主的權力。
.
▓ #精神分裂的我們 在社群媒體裡幸福與厭世
.
啟蒙時代以來的社會情感就是憂鬱,我們在個體解放又囚禁的愛恨交織中生長成現在的模樣,我們一路認得自由主義、批判主義、社會主義,面臨巨大現代資本主義體制與權力關係,自己要痛苦地做出決定。而進一步到當代社會的後現代情境中,他衍伸出來一種矛盾弔詭的、認真又不認真的生命態度。其試圖讓「意義」懸空擱置,流動飄盪(葉啟政,2005)。「精神健康」的要求變成一種嘲諷,「精神分裂」的表現則成為一種遊戲。
.
上述的個體特徵在人我關係加倍密集的數位時代變得更加劇烈,我們渴望招喚公共,卻又想保持個體自由。在某個作用下,正向積極的形象治理,就成為一種表現出個體化的重要顯現。諷刺的是,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社群媒體的使用,對心理健康有負面作用。
.
某社群媒體在兩年前推出了限時動態功能。限時動態的出現,雖然降低了發文壓力,但也因為發布變得輕鬆且具時效性,用戶們分享生活的頻率會更頻繁、更瑣碎,刷新內容的次數也更多。難怪大家都想要用限時動態,適當的貼文與刪文手段,這似乎有助於人們躲避在線上和線下不必要的關注,一方面可以建立自我形象,另方面又能夠開闢一條逃脫壓力的路線(周妏蔆,2019)。
.
▓ #那就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社群媒體裡的情感與情緒流體,快速湍急,變化莫測。在數位社群媒體中,時時刻刻「忽悲忽喜」。數位環境所提供給人們的「理想的自我」,像是一種揮別傳統社會的自由解放,但在自我籌畫、情緒管理、與面對惡的世界的失敗可能下,卻更加導致一種厭世與憂鬱的狀態。
.
在這樣的正負情愫交融下,我想,「厭世」搞不好是一種最安全的存在方式。想到葉啟政老師在《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的導言提到,進出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愛恨交織,無入而不自得,那是一種處世的修養(范綱華,2014)。一方面放下自我,感人身受,一方面貞定地與世間的悲喜保持距離。
.
厭世無敵。
|
#參考文獻
.
1. Foucault, M. (1961). History of madness. Routledge.
2. Porter, R. (2002). Madness: A brief history.
4. 何春蕤、甯應斌著(2012)《民困愁城》。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5. 周妏蔆(2019)。我寫故我在—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6. 范綱華(2014)。本土理論再想像 : 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群學。
7. 游家權(2019)。不只是貧窮:淺談厭世的幾種成因。ROUTER文化研究。
8.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 : 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群學。
wilhelm reich 在 japanesestuff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Orgonite is a energy healing device made from resin, metal and crystals, which converts transforms negative energy into positive energy. The idea of orgonit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Dr. Wilhelm Reich. This time, I imaged 'rainbow'. So I used seven colors of gem stones(red agate, red eye agate, citrine, green agate, blue agate, sodalite, amethyst). I also used a four-leaf clover. It's suitable for St Patrick's Day,isn't it?
#japanesestuffchannel, #orgonite, #asmr
wilhelm reich 在 japanesestuff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Orgonite is a energy healing device made from resin, metal and crystals, which converts transforms negative energy into positive energy. The idea of orgonit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Dr. Wilhelm Reich. This time, I imaged 'mechanism'.
#japanesestuffchannel, #orgonite, #asmr
wilhelm reich 在 japanesestuff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Orgonite is a energy healing device made from resin, metal and crystals, which converts transforms negative energy into positive energy. The idea of orgonit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Dr. Wilhelm Reich. I had made Orgonite making kit twice, and this time I made my original Orgonite.
#japanesestuffchannel, #orgonite, #as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