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黑森:發憤雪恥的德國第一產區】
.
Rheinhessen~德國當前最吸睛的焦點,對台灣來說或許陌生,但無論佔地還是產量,Rheinhessen都是全德最高,而且是遙遙領先其它地區,排第三的Baden種植面積只有它的六成不到。
.
種植面積大與氣候有關,因為總的來說這也是德國最熱的產區,所以和其他知名產地一樣,本區種植史可一路追朔至羅馬時代(相傳對Riesling最早的記載也是從Rheinhessen而來,那時候叫Rüssling)。講到這如果你正在期待Rheinhessen還有什麼歷史豐功偉業,那可能要大失所望,事實上本區最知名的白酒產品要算"Liebfraumilch"聖母之乳,它是德國60~70年代最著名的外銷品牌,品種混雜、價格便宜、口感帶甜、單調無味,品質非常穩定一致: 也就是「一直都不怎麼樣」,而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特色」!這樣的刻板印象曾一度害慘整個德國葡萄酒業,影響層面既廣又久,也間接推動了後來的1971年德國葡萄酒的法規頒布。聖母之乳如今德國超市架上還看得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這來自Rheinhessen、Pfalz、Baden三大產區的葡萄、佛跳牆式的大雜燴Cuvee白酒滋味。
.
出了一個聖母之乳還不夠,Rheinhessen的葡萄農仍持續努力把事情搞砸;二戰時期德國專家奉元首命令培育出非常多人工品種,這些人工品種的選育多半是為了特定種植目的,例如抗旱、抗寒、抗蟲等,滋味並不突出,因此只有少數如Zweigelt最後真正獲得市場肯定,不幸的是當時Rheinhessen的酒農拔除了原本的老藤,拿自己當白老鼠,試圖在這些「新科技品種」中找到未來,結果當然令人失望。
.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Grosslage制度的採用,它的概念是把一拖拉庫葡萄園與村落通通湊在一起,用一個名字到市場銷售,以方便大家記憶與辨識,這跟當今追求地塊風土表現的概念完全背道而馳,反而造成了更多的混淆及障礙。"Grosslage" 與VDP分級制裡的特級園"Grosse lage",二字只有一個字母與一個空格的差別,含義卻是截然不同,幸好隨著該制度的失敗現在幾乎已經無人提及,也沒人知道Grosslage是甚麼玩藝。事實上,VDP不允許成員以此概念行銷賣酒,大家只要記住"Grosse lage=特級園"的用法就好。
.
經過一次次在十字路口的錯誤決定,Rheinhessen終於在90年代末期,找到自己的道路並開始開始大鳴大放,關鍵便是由Keller與Wittmann兩位大咖組成的新生代釀酒師組織"Message in a Bottle",它的理念很簡單,一句話:「發揮屬於Rheinhessen的風格」。這群人不藏私,定期公開舉辦研討會,分享自己試驗的結果,代表人物Klaus Peter Keller是最大關鍵,他的哲學就是多樣選種以及降低干預,"Less is more"這話由他口中說出來平淡無奇,但最終產生的"more",卻扭轉了Rheinhessen的命運。這位Keller老兄的酒有多厲害?你上網孤狗查查G-MAX 或是Abts E,就知一二;我有一位專門研究德國酒的美國朋友,多年前還形容Keller的酒就如同美國的Screaming Eagle! (不過當時我心裡有OS: Keller比Egon-Muller強大我也認同,但形容成Screaming Eagle真的是褒揚嗎......哈哈哈哈)
.
Keller對Rheinhessen的影響甚鉅,以至於:1.Geisenheim就讀、 2.Keller酒莊實作學習、 3.全世界實習觀摩、 4.回德國來繼承家業,這已成為當前本區釀酒師的標準養成步驟。
.
一位其它地區的老牌釀酒師給得評語:這些繼承家業的年輕人無需投資土地、又能毫無包袱的發揮,我嫉妒他們。
.
這就是Rheinhessen,沒有輝煌歷史,只有不堪的過去,但年輕勢力崛起、配上極優的氣候條件、以及古老多樣的地質與微氣候,這頭終被喚醒的獅子,能帶給德國與世界酒壇怎樣的衝擊呢?我拭目以待、而且迫不及待!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