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文章可能是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我到目前为止看过最重要的一篇。
首先,必须承认2020年之前跟之后,我们的世界不会再一个样了,但是疫情过后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新世纪呢?
作者指出:「生物识别监控将使Cambridge Analytica 公司的数据黑客策略看起来像石器时代。想象一下2030年的朝鲜,那时每个公民都必须每天24小时佩戴生物识别手环。如果您听取了伟大领袖的演讲,而手环发现你有愤怒的迹象,那么你就完蛋了。」
可悲的是:「如果让人们在健康跟隐私之间选择,往往人们都会选择健康」但是作者旋即指出:在健康跟隐私直接做选择,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也就是说,人们根本不需要面对这种二选一的窘况。这是不是让你联想起「母亲跟女友跌落水应该先救誰」这种无聊又扰人的游戏呢?
无论如何,《人类简史》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这篇最新的长文虽然不短,但是值得我们花时间阅读并思考,而且这个版本还是英文/中文对照,刚好在隔离期成为学习及思考的最佳素材。
analytica中文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密》看美國大選】
今天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及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等各大報紛紛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證實,俄羅斯總統普丁正試圖干預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普丁試圖「幫助」的候選人有兩個,一個是共和黨的現任總統川普,另一個是民主黨目前的初選領先者老將桑德斯(Bernie Sanders),FBI已經將相關情報向這兩位當事人候選人進行簡報。
這個消息,乍聽唐突荒謬,但卻一點也不是新劇本。
你也許會懷疑,川普與桑德斯兩人在政策立場上南轅北轍,且分數不同政黨,俄羅斯縱使要介入美國大選,照理說也應該是挑一個候選人支持,怎麼會同時支持這兩個人?
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不妨可以讀一本2019年轟動全球的重量級著作《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密》(英文書名:Targeted: The Cambridge Analytica whistleblower’s inside story of how big data Trump and Facebook broke democracy and how it can happen again),作者是Brittany Kaiser 。
曾任職於「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Kaiser在辭職後選擇成為「吹哨者」(whistleblower),這本書詳述諸如「劍橋分析」這類公司如何利用數據影響各國選舉,包括希拉蕊輸給川普這一場戰役,不但標題聳動,內容也耳目一新,值得一讀。Kaiser因為這本書聲名大噪,自己也成為Netflix原創紀錄片《個資風暴》主角。
《操弄》一書中舉了許多案例,除了2016年川普跌破大家眼鏡贏得希拉蕊之役外,還有英國脫歐及奈及利亞的選戰等。Kaiser對臉書公司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認為臉書個資外洩漏洞導致像是「劍橋分析」這類公司得以上下其手。當然,臉書對此有完全不一樣的解釋,認為是「劍橋分析」這間公司「偷竊」了臉書的個資,而不是臉書的「個資外洩」。在這個網路時代,「個資」就是石油,掌握了個資,你就有無限商機。這就是這本書的基本立論。
時間過得很快,《操弄》書中所談到的美國大選,轉眼間已經從2016年來到2020年,主角也從「川普 vs 希拉蕊」 變成「 川普 vs 桑德斯」。如果美國情報單位的調查屬實,那我們也許可以來問一個問題:俄羅斯同時押寶川普及桑德斯的好處是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川普及桑德斯兩人代表美國政治光譜的兩個極端。川普出身商界,主張「讓美國再次強大」及右派經濟政策,卻也常被批評帶有白人至上主義及歧視女性與少數族裔。桑德斯是美國政壇知名的社會主義者,包括增稅在內等經濟政策被視為極左。
這樣南轅北轍的兩人,卻在一件事想法相近:美國不應該在外交事務上花太多心力。
這讓向來有區域擴張野心的普丁嗅到了血味。
正是因為川普及桑德斯的支持者立場實在南轅北轍,還有什麼比這樣一組的候選人,更容易激起美國社會對立及分化呢?只要利用殭屍帳號及假資訊與不實資訊,美國社會經過這次大選會更加對立,中間選民會被擠出公共討論空間,美國民主制度的可信性將遭到質疑。重要的是,無論這兩人誰當選,贏者都將疲於治理及重新團結一個分裂的美國社會,無暇顧及普丁的領土擴張野心。
桑德斯雖然得知俄羅斯正試圖幫助其贏得初選,但他的回應清楚有力:「聽著,這是我給俄羅斯的訊息:滾出美國大選!」(And look, here is the message to Russia, ‘Stay out of the American election.’ )桑德斯當然不因此感到欣喜,因為這嚴重破壞美國的民主制度。
《操弄》的中文版封面有個小標題:「個資風暴 X 洗腦大戰:網路選戰未來將如何不斷撕裂民主」。對美國2020年大選有興趣的朋友們,胖犬大力推薦可以讀讀這本書喔!
當然我們也可以想想,網軍target的不僅僅是選舉,還有公投,甚至各種社會議題,例如台灣目前的防疫工作。
當我們在網路上關注台灣的防疫進度時,也要時常提醒自己,不要輕易被網路上的殭屍帳號給操弄情緒或甚至因而造成社會分化。
有興趣者可看紐時的這篇新聞分析:
https://www.nytimes.com/2020/02/22/us/politics/russia-election-meddling-trump-sanders.html
或WSJ這篇新聞:
https://www.wsj.com/articles/bernie-sanders-was-warned-russia-is-trying-to-boost-his-presidential-campaign-11582330668
#美國大選 #川普 #桑德斯
#俄羅斯 #普丁
#臉書 #劍橋分析
#資訊戰 #個資風暴
感謝野人文化 寄給我一本好書!
讀書共和國
華爾街日報3折訂購優惠:
https://reurl.cc/M7p8ev
(訂閱之後,也歡迎私訊跟我確認一下喔!)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胖犬電子報】免費訂閱連結:https://reurl.cc/yypqq8
analytica中文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特寫試閱】Facebook無休止的危機
接近一年前,Facebook被爆出允許大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共用數千萬名用戶的個人資料,這家數據公司曾為特朗普2016年的競選團隊效力。劍橋分析醜聞一事確實標誌著公眾對Facebook巨大影響力的意識明顯增強。另外,它遵循一個熟悉的模式:Facebook知道這個漏洞,多年來卻一直不予理會,當它暴露出來時,就試圖用一套說法來淡化它,就在去年4月的國會聽證會上,該公司行政總裁朱克柏格(Mark Zuckerberg)還重申了這句話:「我們將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自己的責任。」在今年3月初發表的一篇長達3000字的網誌文章中,他採取了相似的口吻,承諾該公司將專注於私人通訊。他試圖解決Facebook的信任危機,同時承認該公司的應用程式(App)上面仍然包含「一些可怕的東西,比如剝削兒童、恐怖主義和敲詐勒索。」
如果Facebook想要阻止這些東西,就必須更好地管理它的27億名用戶,這些用戶日常分享的內容為Facebook利潤豐厚的廣告引擎提供動力。Facebook業務依賴的模式是:篩選內容,然後向用戶展示他們較容易喜歡的帖子,這種做法的副作用是讓假新聞和極端主義傳播得更快及更容易。Facebook讓萊茵萬德和其他高層接受《彭博商業周刊》的採訪,極力辯稱該公司正在取得進展。
不幸的是,他們所描述的這個報告系統仍運作得很緩慢,而且資源不足,依賴於低薪的人工審核員和軟件。Facebook有能力向審核員支付更高工資,或者僱用更多審核員,或者對用戶可以發佈的內容設定更嚴格的規定——但是,任何一種做法都會損害該公司的利潤和收入。相反,它試圖在問題出現之後制訂規則。批評人士認為,Facebook需要更加積極主動。
身為Facebook早期投資者之一,也是目前最激烈的批評者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稱:「等到問題滲入系統之後再去尋找並解決它們,整個概念本身就有缺陷。」麥克納米最近出版了一本名為《Zucked》的新書,他指出,由於該公司提供個性化廣告的能力取決於收集和處理大量用戶資料,因此,它在限制可疑內容方面面臨一個強烈的抑制因素。他說:「他們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避免解決這種業務模式一直存在的問題。」
如今,用來管理Facebook的守則是一份名為《社區標準》(Community Standards)的27頁文件。這份文件最早公佈於2018年,舉例來說,這些規則明確指出,不允許發佈炸藥製作指南,除非是用於科研或教育目的。同樣地,「可見的肛門」和「臀部完全裸露的特寫」圖片也是被禁止,除非它們被移花接木到一名公眾人物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可以獲准作為評論之用。
這些標準的特異性看起來很荒謬。但是,Facebook高層稱,它們是一種最誠摯的努力,以彈性方式解決這個網站上最糟糕的問題,意味這些規則要適用於全球任何地方,還要足夠明確,讓Facebook設在菲律賓、愛爾蘭及其他地方的內容審核中心的低薪內容審核員可以在幾秒鐘內確定要如何處理標記的帖子。為Facebook做這項工作的1.5萬名員工及承包商的工作條件已經引發爭議。2月份,The Verge網站報道稱,美國內容審核員的年薪僅為2.88萬美元,卻被要求定期查看包含圖片暴力、色情和仇恨言論的圖片和視頻。有些人患有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Facebook回應說,它正在對其合約員工進行一次審計,而且將和他們保持更密切的聯繫,以維持更高的標準並支付足以維持生計的工資。
平面設計師兼行動主義者凱里(Eileen Carey)說:「他們不想對任何問題負責。」從2013年起,她一直保存毒販在網上發佈的毒品圖片記錄,其中一些圖片的標題為奧斯康定(OxyContin)或維柯(Vicodin)。很多這樣的帖子裡面都包含手機號碼或地址,有興趣的用戶可以聯絡他們當面交貨或通過郵件送貨。實際上,它們被歸類為非法鴉片類藥物廣告。
凱里對這個問題的執著是源自她在一家顧問公司工作的時候,這家公司當時正在幫助製藥公司Purdue Pharma清除假藥。大部份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美國大型廣告網站Craigslist和eBay——在接到凱里的警告後都很快同意撤掉這些圖片。她說,Facebook和它旗下的Instagram則是例外。
斯里蘭卡另類政策方案中心(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的高級研究員哈特圖瓦(Sanjana Hattotuwa)、凱里和全球批評人士的首要憂慮是,Facebook更感興趣的是解決人們對其問題的看法而不是這些問題本身。亞曆克斯(Alex,化名)最近在倫敦獲得Facebook提供的工作機會,專注於該公司的政策規劃。他曾為政治競選團隊和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工作,在應徵這份工作的時候經過十多次會談,其中有一次,他是和Facebook的全球政策規劃主管格蘭德(Victoria Grand)交談。
據亞曆克斯回憶,考慮到Facebook的醜聞,他向格蘭德詢問這個職位的真正性質是什麼:「你們是需要有人實現持久的改變,還是僅僅改變一下頻道?」他說,格蘭德告訴他,以前從來沒有應聘者問過這個問題。她停頓了一下,然後才繼續說話。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167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網站:www.bbwhk.com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訂閱即送全年iPad∕iPhone版App閱讀權限
analytica中文 在 WordPress Taiwan 正體中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當然Google 應該也不是吃素的,之後可以再來看會怎麼樣回應這項判決。 Google Analytics Now Illegal in Austria; Other EU Member States Expected to ... ... <看更多>
analytica中文 在 Sign in - YouTube Studio 的推薦與評價
Share your videos with friends, family, and the world. ... <看更多>
analytica中文 在 「劍橋分析」事件是什麼?一文搞懂免費心理測驗背後的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是一家英國的數據公司,創立於2013年,曾在Facebook上推出一款免費心理測驗App,被發現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