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美式全進化】
熱愛美式大型皮卡的朋友注意!經長達14年的產品週期與熱銷之後,豐田終於在近日帶來眾人期待已久的新世代Tundra。透過巨型水箱罩、外展輪拱和黑色A、B柱造型搭配,新型Tundra不僅外觀更顯孔武有力,同時也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如同過去設計,新世代Tundra同樣保有Double Cab和CrewMax兩種車型,其中前者自出廠即標配8.1尺貨斗,而後者雖只標配5.5尺貨斗,但可選配升級至6.1尺。
內裝部分,除有更加寬敞的乘坐空間之外,新世代數位科技配備亦為本次改款最大賣點,自基本款車型即標配8吋多媒體觸控主機,高階規格車型更是直接配置14吋款式,同時裝有12.3吋全數位儀表。另外,直覺反應快速的多媒體系統現在也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智慧型手機連接功能,並內建Apple Podcast和Amazon Music應用程式增加娛樂性。其餘新式配備則有手機無線充電座,以及選配全景玻璃天窗。
舊版5.7升V8引擎技術因為已不及Ford F-150和Ram 1500兩大對手新穎,豐田這回也特地為新世代Tundra帶來兩款全新V6動力,其中基本款3.5升V6雙渦輪引擎將可供應389hp/66.1kgm最大動力輸出,而加上一具馬達輔助的i-Force Max油電系統最大綜效輸出則為437hp/80.4kgm,同時兩者皆匹配10速手自排變速箱。針對安全即駕駛輔助,全新世代Toyota Tundra全車系亦標配Toyota Safety Assist 2.5主動安全防護系統。
另外,針對重度越野的市場需求,豐田也同步推出換裝底盤高度調升3公分的TRD懸吊、TRD專屬防傾桿、專屬保險桿和底盤下護板、LED水箱罩燈飾、Crawl Control自動爬坡控制系統,以及Multi-Terrain Select智慧型越野地形系統的Toyota Tundra TRD Pro車型。
#Toyota #Tundra
----------------------------------
推薦文章:
Toyota Land Cruiser 鋼鐵武士
https://bit.ly/39tgScw
----------------------------------
網站 https://www.topgeartw.com
Youtube https://bit.ly/2UxJoz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taiwa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pple產品週期 在 股魚-不看盤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股魚-財經不正經 Podcast] 為什麼科技人的我反而偏好傳產股
.
就長期投資與穩定性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在傳統產業的配置比重上要略高一些有利於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科技類股獲利的爆發性極強,可是產品週期短技術競爭與資本再投資金額高,路徑選擇錯誤時市佔獲利容易大幅變動。而傳統產業則否,經常是一種服務或是一種產品一賣就十多年,獲利爆發性低但相對穩定性與可預測性高。
.
科技類股就算是績優股也免不了遇到獲利大幅波動的狀況,而傳統產業則容易溫溫的增加。像我比較認為科技業或是景氣循環產業適合追求短線獲利爆發的投資人,這種人的敏感度與產業關注度要很好才行。
.
傳統民生產業,大多是挑好績優股後就可以放著,不需要太費心的關注他,甚至你想關注也沒甚麼新聞可以找。想減少干擾、穩定是首要目標的傳統民生產業是你的好選擇。
.
投資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要適合自己就好。以老師的投資屬性來看,其實偏向保守穩定,我也很少追逐所謂當下飆股,因為那不屬於我該賺的獲利。跟著企業規模增長帶動手中股票價值增長、溫溫的、慢慢的是我喜歡的方式。投資一定要有自己的邏輯與想法,才不會被市場的聲音給牽著走!!!
.
今天討論幾個問題:
1. 科技人一定愛科技股?
-科技的背景概述
-科技人怎麼看科技發展這件事?
2. 傳統產業類股 V.S 科技類股
-產品的生命週期這件事
-科技股的難以逃離的宿命
-技術路徑
-資本支出
-科技業 = 機會財?!
3. 科技股與傳產股的選擇邏輯
-科技類股的優勢
-傳產類股的優勢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兩者
----------------------------------------------------
免費加入 Podcast 財經不正經收聽行列:
🔥🔥🔥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n0KpPZ
apple產品週期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Gordon Moore & His LAW /
.
我大概是大學快畢業時才聽過(商業)生態圈或者生態系統的這個詞。很多商業、創業的書都會提到這個詞,出現頻率的確挺高的,連技術人員也可以朗朗上口。
.
我三十歲之前聽這個詞 ... 會覺得頗為高大上。而且,既然「打造生態圈」是這麼有商業競爭力的好項目,每個做生意的都應該來一個圈,不管那究竟是甚麼。
.
大概是這五年,突然很模糊的概念好像變得比較觸手可及一點。要很土的說,我談生態圈就是一「有商業合作關係的企業,能夠透過一個環形連結,滿足彼此的商業利益。」這個版本還說得不太好,希望未來十年我可以持續進化。
.
例如:我覺得 Moore's Law 本身就是一個商業圈的中心,而且這絕對是過去五十年最精采的商業模式之一。
.
稍微說個幾句。其實業界的人早就精闢的說出 「WinTel 體制」的結論,如果你能夠深度了解,若不是 Intel Tick-tock 式的擠著牙膏,他絕對無法讓架構出一個能雨露均霑的生態系統。因為這個生態系統的供應鏈與產品週期是這麼長、研發前期成本高、分工這麼精密、有硬有軟 ...
.
如果 Intel 不擠牙膏,這個生態系統或許根本搭不起來。想想:如果 Intel 整天逼著自己出最快最新的晶片,快到製成、周邊晶片、終端設備、軟體服務內容應用都還沒賺到應得的錢,那「不擠牙膏」終究得到甚麼?
.
Intel 現在跌得這一跤,不代表「擠牙膏是錯的」,而是他建構起成熟的商業模式後,被 AMD+TSMC 找到洞鑽了 ...
.
ARM or Qualcomm (arm-based) 要在 PC 長出類似的商業模式,目前還看不到影子;
.
而 Apple M1 自己架構起的封閉系統,玩法跟 Intel 大不相同。為什麼說 Apple M1 在 2021 年的動作這麼引人關注?因為他正打算拉扯出一條別於「最偉大的生態圈」的經營方向。
.
至於說 Apple M1 說不說得上是個開放的生態圈?我自己覺得不是。但你想想,會不會有一天 M series 開給微軟做產品 ... XDDDD 聽起來很瘋狂,但很有意思。
.
很多 PC 前輩講到「Moore's Law 時」都會一臉說,這根本就是一個「人為的結果。」正是因為如此,這才是一個高明無比的生態圈;因為他不是自然而然造成的規律或結果。
.
#生態圈
#周末認真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