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雲象科技aetherAI 即時的整理! #武漢肺炎 #防疫視同作戰
[武漢肺炎最新資訊整理 – 每日更新]
更新時間: 2020/2/3 12:10 pm
本文彙整武漢肺炎之國際疫情、病原特徵、傳染模式、臨床表現、及個人防疫措施等資訊,所彙整之資訊皆由公開且可追蹤之消息來源而來。如有謬誤,敬請留言指正。
武漢肺炎,或稱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2019年12月開始於中國武漢地區流行的新興傳染病。其病原為一新型冠狀病毒,名為2019-nCoV (2019 Novel Coronavirus) 。
[目前疫情 - 2020/2/2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參考資料1) 、台灣疾病管制署(參考資料2)以及中國大陸疾控中心所公布之資料(參考資料3),目前全球共有個17381確診案例,362例死亡。
台灣目前(2/1)累計通報1007名個案,含10名確診、829名排除、餘隔離檢驗中(91名初驗陰性、其餘待檢驗)。目前10名確診個案狀況穩定,持續住院隔離,醫院及地方衛生單位已依循相關處置流程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等防治工作。10名確診個案接觸者總計486人,其中34人有症狀已通報(32例採驗陰性、2例檢驗中)。
依據中國大陸疾控中心通報及各省市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資料,中國大陸截至2月2日累計17205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肺炎確診,其中361例死亡,31省市區(不含港澳特別政區)皆有確診病例。
目前國際間除中國及台灣外,共累計166例確診,分別為泰國19例、香港15例、南韓12例、日本20例(5例無症狀帶原)、澳門8例、新加坡18例、馬來西亞8例、澳洲12例、德國8例、法國6例、英國2例、義大利2例、西班牙1例、芬蘭1例、瑞典1例、美國8例、加拿大4例、越南7例、尼泊爾1例、柬埔寨1例、斯里蘭卡1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5例、印度2例、菲律賓2例(1例死亡)、俄羅斯2例。
[臨床表徵]
根據中國金銀潭醫院對於最早期41個病例的報導(參考資料4),武漢肺炎常見的症狀為發燒(98%),咳嗽(76%),肌肉痠痛或倦怠感(44%),較少見的症狀為有痰(28%),頭痛(8%),咳血( 5%),腹瀉(3%)。有55%的病患會有呼吸困難。2019-CoV的潛伏期(從被感染到有症狀)為2-10天。從症狀開始到呼吸困難(dyspnea)的中位數為8天,到呼吸窘迫(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為9天,到插管以呼吸器協助呼吸為10.5天,到住進加護病房則為10.5天。依目前全球統計數續來說,2019-nCoV的致死率為2.08%,低於SARS的11%,以及MERS的37%。
[武漢肺炎病原]
武漢肺炎的病原為一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nCoV (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為beta coronavirus,基因序列全長29891核苷酸(參考資料6)。其基因序列和SARSr-CoV BJ01有79.5%相同,和蝙蝠冠狀病毒BatCoV RaTg13 有96.2%相同(參考資料7)。根基於基因序列的分析,研究人員推測2019-nCoV的中間宿主可能為蛇類(參考資料8),然此結論並無實驗室證據支持,有專家質疑此研究結果(參考資料9)。
2019-nCoV在環境中的穩定性仍然未知。之前對於SARS-CoV所做的研究(參考資料13)顯示,和常見的人類冠狀病毒 HCoV-229E相比,SARS-CoV在環境中的穩定度高上許多。在常溫液體中,有活性的HCoV-229E在48小時內濃度下降一百倍,而SARS-CoV的濃度降低不到五倍。2019-nCoV和SARS-CoV同屬beta coronovirus, 然而2019-nCoV傳染力更高,推測其在環境中穩定度高於SARS-CoV。然而,70% 的酒精(30秒處理病毒濃度下降一千倍)以及6%的醋酸(60秒處理病毒濃度下降一千倍)均可以有效的將 SARS-CoV去活性。
[傳染途徑]
2019-nCoV可以在人和人之間傳染。人與人之間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直接接觸,飛沫,以及汙染物(fomite,沾有病毒顆粒之物體)。中國國家衛生及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指出(參考資料5),依中國目前的資料看來,2019-nCoV病毒在潛伏期亦有傳染性。WHO亦指出(參考資料1),在中國以外,有三例確診案例在症狀顯現之前,就已經偵測到2019-nCoV病毒的存在,亦即在這些病患在潛伏期已經具有傳染力。
[傳染力]
流行病學家以基礎再生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來衡量一個傳染病源的傳染力。R0代表的是一個病患在染病的過程當中平均感染的新個體數。如果R0大於1,傳染病會持續擴散。R0越大,代表傳染力越強。從目前的數據看來,2019-nCoV的R0約為3.3 - 5.5(參考資料10),高於SARS的2.2-3.6(參考資料11),以及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的1.19-1.37(參考資料12),然而低於德國麻疹的12-18(參考資料12)。
[個人防疫措施]
1. 勤以肥皂或以酒精為基礎之洗手液洗手。避免在手部未清潔之狀況下接觸眼、口、鼻。
2. 咳嗽或打噴嚏時遮蓋口鼻,避免飛沫噴濺。立即丟棄沾有分泌物的衛生紙並洗手。有持續咳嗽的症狀要配戴口罩。
3. 自中國返台14日內若有不適,撥打1922依指示就醫,並務必主動告知旅遊史。
4. 避免與有咳嗽及發燒等症狀之病患近距離接觸。
5. 避免出入醫療場所等人多場所。
6. 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及禽鳥。
[參考資料]
1. WHO Situation Report on 2019-nCoV
https://www.who.int/…/novel-coronavirus-…/situation-reports/
2. 疾病管制署新新聞稿
https://www.cdc.gov.tw/Bulle…/Detail/1T3s2mxcCjqlE0MczXRD8w…
3.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頁
4. 刊載在Lancet,第一篇關於2019-nCoV-nCoV 臨床表現的報導
https://www.thelancet.com/…/PIIS0140-6736(20)30183…/fulltext
5. 中國國務院新聞發布會
http://www.scio.gov.cn/x…/xwbfbh/wqfbh/42311/42478/index.htm
6. 2019-nCoV 完整基因組
https://www.ncbi.nlm.nih.gov/nuccore/MN908947
7. 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22.914952v2
8.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within the spike glycoprotein of the newly identified coronavirus may boost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from snake to human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mv.25682
9. Why snakes probably aren’t spreading the new China viru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180-8
10. Preliminary estimation of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of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23.916395v1
11. Transmission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760158
12. Estimates of the reproduction number for seasonal, pandemic, and zoonotic influenza
https://bmcinfectdis.biomedcentral.com/…/1…/1471-2334-14-480
13. Stability and inactivation of SARS coronavirus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10.1007%2Fs00430-004-0219-0
14日本厚生勞動省武漢肺炎疫情專頁 https://www.mhlw.go.jp/…/seisak…/bunya/0000164708_00001.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