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ản xuất năm 1982 bởi đạo diễn Ridley Scott, Blade Runner là bộ phim lớn đầu tiên ở thể loại cyberpunk. Dù đã hơn 3 thập kỷ kể từ khi ra đời, những câu hỏi hiện sinh trong Blade Runner vẫn hữu quan hơn bao giờ hết trong thời đại 4.0 ngày nay.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比駭客任務更早顛覆想像的科幻神片重新上映,快來看另類深度解析! 🔥片中暗藏三大『存在主義』理論,看完你就是哲學家了! 🔥存在先於本質是啥?他人怎麼會是地獄?自由是個詛咒?新影片解析三位主角的真面目! 🎁留言抽哲學好書《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參加辦法在影片最後! 更多書籍資訊:https://bit...
blade runner 1982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WAKANDA FOREVER!
看到一位巴西藝術家 JONINHA 分享了他所創作的「2024瓦干達奧運」設計,不禁佩服他的想像力,除了以各種瓦干達元素設計奧運會徽、聖火炬、會場、門票設計外,還依據各種漫威英雄的能力,抓到各個奧運比賽項目,包括蜘蛛人玩滑板、雷神索爾丟鉛錘(?)、快銀參加陸上競技、水行俠比游泳、浩克比摔角等等,其實根本就可以直接給他們金牌就好,也有一些很謎的對戰像是蝙蝠俠跟綠光戰警打沙灘排球,感覺蝙蝠俠應該會輸吧,然後我蠻想看美國隊長跟超人打拳擊(笑)
.
這些想像畫面都很有趣,不過最讓人玩味的是最後一幕,黑豹要交接奧運會旗的對象,是超人居住的「大都會市(metropolice)」市長弗萊明Fleming 。(本段內文經網友提醒修正)
.
——————————————————
原本還猜想是不是跟駭客任務有關,但查了wiki 資料發現,我認為「大都會市」城市命名,受到1927年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導演費立茲・朗(Fritz Lang)所執導的科幻默片《#大都會(Metropolice)》影響,此片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甚至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
.
故事背景設定在電影上映100年後的2026年,人類被分為兩個階層,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權貴和富人都住在夢幻般的富麗大廈裡,每天過著享樂的生活;而貧窮的工薪階層則長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與冰冷的機器相伴,過著勞碌辛苦的人生。原本兩個階層不太會有交集,故事敘述統治者的兒子與地下城的漂亮女子有了一場意外的邂逅後,開始產生權力平衡的質變,因而展開的一場鬥爭。
.
科幻默片電影《大都會(Metropolice)》是一部反烏托邦式的科幻電影,畫面以偏暗背景色調襯托高對比度前景,製造出一種視覺反差的效果,影響後世對於反烏托邦社會想像的藝術風格,包括1982年的賽博龐克科幻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等。
——————————————————
.
而電影中所呈現未來都市樣貌與女性機械人的形象,也一直影響著後世對未來都市的科幻想像,除了影響了《超人》漫畫創作者之外,許多科幻電影的城市設計藍圖也都本於此片發展。
著名日本藝術家 #空山基 所繪製的女性機器人「Sexy Robot」受到此片影響而創作,#手塚治虫 的漫畫原作《大都會》也是受到本片啟發而創作,後來與《AKIRA》的 #大友克洋、《銀河鐵道999》的 #林太郎 共同創作的動漫電影《大都會》,也都是受到本片啟發。
距離電影描繪的時間,只剩5年,以結果論來說,似乎僅有M型社會的貧富差距可說這部電影是「神預言」,其他一些人們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大概只有電動車、與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近未來生活唾手可得,其他關於城市的近未來想像恐怕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
然而藝術創作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承先啟後、開創當代。
近年台灣民眾對設計的討論日盛,在「抄襲與否」的議題上也經常展開攻防思辨。
常在思考,當設計師們在做設計前,也都會看很多參考資料,我認為在設計上尋求所謂的「原創性」時,其實也應如藝術創作般有所依據,追尋脈絡後,找到定位,進而尋求當代的破格創造,而非只是想在安全牌上追尋「視覺經驗的突破」。
而網友們也該努力提升自我的鑑賞經驗值,多讀歷史、多看過去的偉大創作,在看到視覺經驗雷同的作品時,不要急著就說對方抄襲,從中去分析作品間思考的差異,提升討論內容的層次,才不會造成網路批判凌駕設計專業的亂象。
credit
Jonas Pina Art
blade runner 1982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要看懂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在《自殺突擊隊:集結 The Suicide Squad》(2021)到底在玩什麼梗,請看這篇。本文列舉幾項典故來談談,先從阿根廷的伊娃.裴隆(Eva Perón)開始說起⋯⋯。
.
1945年,曾掌握阿根廷軍政大權的胡安.裴隆(Juan Perón)倉皇下台。與此同時,他與後來以「裴隆夫人」聞名於世的伊娃結婚。裴隆是一介武夫,他清楚軍人形象無法服眾,要贏得民心必須倚靠貼近民心的魅力。
.
此時,他意識到被喻為如玫瑰般嬌豔的伊娃足以作為自己攻城掠地的利器。伊娃出身貧賤,是不被承認的私生女,早期流連酒家。但她天生美艷,也有過人才智,使得裴隆拜倒裙下。不只是裴隆本人,當她走上阿根廷各地的演講台上,人民無不被她的過人魅力給折服。
.
除了美貌之外,伊娃以其貧窮出身說服挨餓的百姓,自己能夠傾聽眾生疾苦。在她的賣力助選之下,裴隆得以重掌權力,在1946年選上總統。而伊娃也始終在背後為丈夫運籌帷幄,鞏固其民望。
.
然而,裴隆夫婦雖然善於營造形象,但絕非善男信女,在他們的主導之下,阿根廷成了一個法西斯國家,獨裁專政治國,誅殺異己。對納粹主義異常崇拜的裴隆,更大量收容納粹分子躲藏,包括「死亡天使」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與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等人。
.
在1952年,伊娃.裴隆因為癌症去世,以33歲之齡揮別人世。身後,她獲得了國葬的至高待遇,在過往的阿根廷,這是元首才享有的特權。
.
1976年,提姆.萊斯(Tim Rice)與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共同製作音樂劇《艾薇塔 Evita》重現伊娃.裴隆的一生,描寫出身低微的她如何一步步爬上權力核心、獲得萬民擁戴。該音樂劇最終成為了經典,也促成了亞倫.帕克(Alan Parker)翻拍為電影版《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Evita》(1996),由流行歌后瑪丹娜(Madonna)飾演伊娃.裴隆。
.
這對夫婦當時的確費盡心力,讓自己能夠享有救世濟貧的形象。但《艾薇塔》可不是他們出錢製作的政宣戲劇,而是英國人看見故事的戲劇化成分,加油添醋創造出的作品,完全是一種對阿根廷的浪漫想像。
.
伊娃.裴隆不免從而被尊為女神,但事實上她雖然時常為底層發聲,對奢侈品的愛好程度恐怕不落伊美黛夫人(Imelda Marcos)之後(這在劇中也描寫,但僅被淡化成成為慈善家之前的習性)。就連這場史詩級的婚姻,也未必真正幸福,有史學家認為這很可能不過相互利用的假面婚姻。
.
在《自殺突擊隊:集結》之中,這只是身兼編導的詹姆斯.岡恩眾多埋很深的梗之中的其中一個。
.
劇中,科托馬爾他(架空的南美國家,與阿根廷一樣說西班牙語)的獨裁者西爾維.奧盧納向「小丑女」哈莉.奎茵大獻殷勤,他開誠布公地說,自己需要一個像她一樣美艷的夫人來襯托自己,如此無疑能讓他獲得人民支持。在這段對白之中,奧盧納更提及自己對納粹人士的收容政策,已經明顯代表他就是在影射裴隆將軍。
.
沒想到,詹姆斯.岡恩玩了一個精彩翻轉。他讓哈莉.奎茵當場殺害奧盧納,理由是「如果這個男人很危險,就得讓他送命」。這個編排不只是一個對歷史典故的顛覆,也像是一種性別革命。
.
女性依附在男性獨裁者之下,享有榮華富貴與政治權力,這類為虎作倀的故事,已經儼然成為一個陳腔濫調。更不用說居然還有人將之美化,拍成音樂劇與電影,表面上是在描寫女性如何自主,但本質上依然暗示女性若不緊扒著有權力的男人,光靠自己根本無法創造不凡。
.
哈莉.奎茵如果同意奧盧納的提案,那這終究只是再走一次伊娃.裴隆走過的路。所以她的選擇是,直接大開殺戒,殺掉偽善暴君,表徵21世紀的女性,不再傻傻靠別人,也不必再被男人操弄,既然槍(權力)握在手上,那為何不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
詹姆斯.岡恩除了在《自殺突擊隊:集結》玩了裴隆夫婦的典故,還在一開場就重演了惡搞版的「豬玀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全片表面上是一個愛國行動,演變到最後,「美帝」陰謀居然逐漸遭到揭露,冠冕堂皇理由一大堆,在乎的終究還是自身利益;再來,入侵之後將人家的國家搞得一團亂再拍拍屁股走人(居然與美國目前撤離阿富汗的時事高度相合)。熟知美國現代史的觀眾,觀賞全程應該既視感濃濃。
.
至於巨大海星這種獵奇怪物,熟知影史典故的影迷大概也能為之投射,不知詹姆斯.岡恩或1960年時創造牠的DC漫畫家是不是也曾看過島耕二執導的《外星人現身東京 Warning From Space》(1956)?該片的外星人同樣也是海星扮相。而本片劇末,巨大海星死前一番對星空的囈語,該不會是對《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1982)的致敬吧?
.
在冷戰前期,這類巨獸(巨螃蟹、巨蜘蛛)電影在美國B級片的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其中隱喻的無疑是足以毀滅世界的核能力量。而片中只要帶好面具(mask)就可以躲開襲擊的海星,是不是像極了COVID-19的隱喻?(不過這個設定應該只是神奇的應景巧合,因為電影是在2020年二月殺青,當時美國尚未大流行)
.
離開漫威轉效DC的詹姆斯.岡恩,藉由這部作品展現了無止盡的爆發力,不只是對節奏的掌握以及娛樂性的拿捏。更以嬉笑怒罵的態度嘲弄「世界警察」美國人的自以為是,對比意識形態保守許多的漫威,DC在他操盤之下,竟能以一種近乎反文化的精神重新翻轉美國現代史,對性別敘事也有獨到觀點,「驚為天人」四字已不足以形容。要是給詹姆斯.岡恩持續操盤,未來該是DC的世代了。
.
對了,詹姆斯.岡恩當時之所以會被迫離開漫威,正是因為戀童傾向的言論被揭露之故。不妨看看《自殺突擊隊:集結》當中對小朋友產生威脅的人是什麼下場,這題問哈莉.奎茵就對了。
.
.
(圖為「小丑女」哈莉.奎茵。)
#自殺突擊隊集結 #TheSuicideSquad #華納兄弟
#詹姆斯岡恩 #JamesGunn #小丑女 Warner Bros. Pictures
blade runner 1982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比駭客任務更早顛覆想像的科幻神片重新上映,快來看另類深度解析!
🔥片中暗藏三大『存在主義』理論,看完你就是哲學家了!
🔥存在先於本質是啥?他人怎麼會是地獄?自由是個詛咒?新影片解析三位主角的真面目!
🎁留言抽哲學好書《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參加辦法在影片最後!
更多書籍資訊:https://bit.ly/2UzxKaM
如果說科幻鉅片《駭客任務》讓觀眾對『現實』從此有了不一樣的想法的話,那麼1982年首次上映的《銀翼殺手》就是一部改寫了『生命意義』的神作。故事的核心就是在探討『何以為人?』這個千古大哉問,並透過了由科技所打造出來的『仿生人』與大自然的產物『人類』之間的互動,來探索『生命的意義』。而男主角戴克到底是不是仿生人,也成為了影史上最多人辯論與探討的問題之一。
《銀翼殺手》在上映之初就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不少學者陸續對於片中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例如『反烏托邦』、『人性的真偽』、『生態女性主義』等。最近在水某的推薦下,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其中我們對於法國近代哲學家沙特的『存在主義』特別感興趣,更讓我在重看一次《銀翼殺手》時有了完全不一樣的體悟。
今天的節目我們想要先介紹《銀翼殺手終極版》的劇情大綱並帶你認識『仿生人』,接著藉由解析片中的三位主角:羅伊、瑞秋跟戴克,來探討沙特的三個論點,分別是:『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地獄』、以及『自由的詛咒』 。另外我們有四本《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要送給大家,同樣會保留名額給會員,參加的辦法在影片的最後喔!
🎁留言抽《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活動辦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6/21(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對沙特的哪一個論點最感興趣?
4. 我們會在6/22(一)抽出2位觀眾和2位會員,中獎者可獲得《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一本!
5. 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6. 贈品限寄台澎金馬
7. 中獎名單:尚未公布
-----------------------------------------------------------------------------
【人生遺片清單】
Vol. 25《羊男的迷宮》 ⇨ https://youtu.be/MKXmj1oDHRU
Vol. 24《刺激1995》 ⇨ https://youtu.be/xoB-QsctXDQ
Vol. 18《異星入境》 ⇨ https://youtu.be/qHHYYHtQbno
Vol. 16《駭客任務》 ⇨ https://youtu.be/_LhdKbsadDs
【吉卜力系列】
《天空之城》 ⇨ https://youtu.be/_rbDVph_dwk
《神隱少女》 ⇨ https://youtu.be/gFC0_03zsOc
《神隱少女:毀你三觀的三大隱喻》 ⇨ https://youtu.be/L91G7pCcilQ
《神隱少女:成人版三大隱喻》 ⇨ https://youtu.be/OufDaCcXhUQ
《魔女宅急便》 ⇨ https://youtu.be/rgxjg5KGphM
《霍爾的移動城堡》 ⇨ https://youtu.be/u1kjgyfftd8
《霍爾的移動城堡:原著與電影差異》 ⇨ https://youtu.be/ib9-JPiHWGs
《霍爾的移動城堡:霍爾的四角戀情》 ⇨ https://youtu.be/3BzkSF0Du_c
#銀翼殺手
#BladeRunner
#人生遺片清單
blade runner 1982 在 加點吉拿棒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看新影片: "好興奮 ! 權力遊戲終於要來了 | 春季還有哪些必追影集? | 美劇吃飽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3K5VJ2VlM --~--
《銀翼殺手》這部被視為電馭龐克、黑色科幻電影的元老級作品
應該不用我推薦也會有很多人介紹吧!
當中的哲學、科幻、或是背後的內涵意義
相信也有很多文章或是影片
甚至是學術論文在討論
但【邊緣電影院】的目的是介紹「適合一個人靜靜欣賞的電影」
那麼《銀翼殺手》絕對是你一生當中不可錯過的電影作品喔!
你也看過《銀翼殺手》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喔!
►專屬於你的推薦電影都在我們的Pressplay專案!
https://goo.gl/nsRrEB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吉拿棒臉書粉專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ExtraChurros/
===================
也支持一下吉拿棒成員們的唷!
超粒方:https://goo.gl/PcCKfn
部長:https://goo.gl/sWVCmI
XXY:https://goo.gl/y3MknN
blade runner 1982 在 Phê Phi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BLADE RUNNER 2049: TỘI PHẠM NHÂN BẢN ẨN GIẤU ĐIỀU GÌ?
Facebook của bọn tớ: https://facebook.com/phephim
Instagram của bọn tớ: phe.phim
Đây là video giải thích nội dung và ý nghĩa của bộ phim Blade Runner 2049 (Tội Phạm Nhân Bản 2049), phần 2 của Blade Runner (1982).
Music: Blade Runner 2049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Hans Zimmer
Images and video from Blade Runner, 2048 Nowhere to Run Short, 2022 Anime Short, 2036 Nexus Dawn Short and Blade Runner 2049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creators, used here under fair use.
blade runner 1982 在 Blade Runner (1982) - IMDb 的相關結果
Blade Runner : Directed by Ridley Scott. With Harrison Ford, Rutger Hauer, Sean Young, Edward James Olmos. A blade runner must pursue and terminate four ... ... <看更多>
blade runner 1982 在 Blade Runner - Rotten Tomatoes 的相關結果
Deckard (Harrison Ford) is forced by the police Boss (M. Emmet Walsh) to continue his old job as Replicant Hunter. His assignment: eliminate four escaped ... ... <看更多>
blade runner 1982 在 Blade Runner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Blade Runner is a 1982 science fiction film directed by Ridley Scott, and adapted by Hampton Fancher and David Peoples. ... Starring Harrison Ford, Rutger Haue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