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這是早陣子《蘋果日報》財經版的訪問,概念曾在其他地方介紹,深入討論似乎尚待機會,但此刻百花齊放,當拋磚引玉。
以下為原文:
「年青時不願留在英美,曾經天真相信香港屬於我們,以為真的能夠一同建立這個家。」畢業後,回到中文大學執教鞭、當信報國際版主筆、成立智庫、加入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團任高級副總裁、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不知從何時起,理想成了妄想,「一切都是一場夢,兩制是一場騙局。」
不再是「發夢」的年紀,但沈旭暉仍有想像力,期盼有天真的能夠光復香港,「假如海外有幾個小型新香港,保存元氣,一個像東印度公司、香港文化協會鞏固身份認同,只要國際形勢改變,總有一日可以光復香港。」
記者:孫樂祈
政權不見讓步迹象,上周科大生周梓樂重傷不治、大搜捕泛民議員,無力感充斥每個香港人。經歷過2014年傘運,最令沈旭暉恐懼的是散水,「再一次重演,會好傷。2014年後好多人好down,咩都唔理,繼續搵錢算數。」
更可悲的是無散水黨,全因警暴令港人髮指。他反覆強調不能鬆懈、不能絕望,「今次爭取到,都唔等於贏,一國兩制侵蝕繼續不斷發生;雨傘時爭取唔到,都唔等於失敗,唔係一無所獲。」
黃色經濟圈雛形已成
梁天琦2016年提出的「時代革命」,今天就真正發生,「今次咁多人響應,係香港人嘅創意,呢個時代喺bottom-up方向去諗。身邊好多朋友都搞緊黃絲經濟體,背後係去中心化,減低對政府、大財團的依賴,社會唔再top-down咁控制。一班目標一致的朋友,互相支持去打這場持久戰。」
今次不論政府會否讓步,黃色經濟圈的雛形已長成,經濟圈由罷食吉野家、支持大班麵包西餅開始,逐漸生出黃藍店名單、黃色招聘平台、網購平台,試圖擺脫靠攏內地的生意模式。
其實藍色經濟體早已建立並連結內地,至於遲來的黃色經濟圈,自然連往世界,「呢個外國勢力唔係政治,純粹係做生意,黃絲在能力、語言、價值觀都容易plus in去國際,文宣組甚至連藍絲都讚。加上100萬海外香港人,佢哋更加唔易受壓,有極大潛能未釋放。」
擺脫「人血饅頭」關口
內媒取笑香港人不自量力,沈旭暉以數據反駁,「200萬香港人,每人用1萬蚊去支持、消費,已經200億,係好大生態鏈,都未計滴漏效應。唔一定真金白銀,你放工寫文宣都有價值,係生態鏈一環。」事實證明,過往多次眾籌登報都能夠迅速達標,甚至有人說今次運動最不缺的就是錢。
不過要打仗,先要擺脫心理關口,五個月以來,無數香港人犧牲前途,為抗爭流出鮮血,這個環境下標榜自己是黃店圖利,是在吃「人血饅頭」、發國難財,沈旭暉提醒要擺脫這種思維,「要提供誘因,先可以令人持續參與,唔可以永遠靠捐錢,總需要自給自足。」
目前的黃絲經濟圈仍相當初步,但沈旭暉認為一旦有系統處理捐款,就能生出更多可能性,「只要做多一步,有個App可以俾人做prepayment(預付),就可以產生穩定現金流,亦可以串連到海外資金。」網購平台「光時」於訪問之時剛成立,平台設立的禮品卡功能,以實現預付的說法。
去中心化成世界潮流
在沈旭暉的沙盤推演下,發展下去甚至能取締銀行,為黃店提供借貸周轉,協助它們生存,「去中心化的世界潮流下,唔一定要大銀行。例如穆罕默德.尤努斯憑microfinance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佢喺孟加拉借出小額貸款畀當地人做小生意,成功幫助好多人脫貧。香港本身金融體系成熟唔需要,但呢個環境下,好多人有心支援,又有批人經濟上有需要。」談到去中心化,不能避開加密貨幣,「假如發展更成熟,可以提供更保密的交易工具,同樣是去中心化一環。」
比起看不見的金融系統,香港人最關心的始終是地產,「唔少地方已經好似sim city(電腦遊戲模擬城市)咁起樓,用3D打印出嚟再砌,成本、時間都慳咗,基建唔係以前門檻咁高。」香港買地成本以億計,沈旭暉出身國際關係,想法不局限香港,他大膽建議在海外建立新香港,「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教授其中一個概念,就係Chartered City(特設城市)。佢講當初香港俾英國管治,使用完全不同附近環境的法律,由零開始建立城市,其實模式可以複製;今日世界上大國依然有好多荒地,可以複製同一樣嘢,咁點解唔可以海外複製香港部份功能,等我哋有一條生路?完全複製香港梗係唔容易,但其實BVI都係幾萬人,已經喺國際金融佔一席位,香港人冇理由做唔到。」
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早於1989年已有人提過,而且今日比當年更迫切,「當年如果蘇格蘭西岸搬遷計劃成事,中國政府可能會在自由問題讓步,亦能刺激蘇格蘭的經濟發展。其實當年也有北愛爾蘭、達爾文等地的方案,並非天馬行空,關鍵是有沒有人具體執行而已。」
他指英國脫歐、配合BNO議題,是另一個海外建港的機會,加拿大有國際非政府組織正在倡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四國國民相互自由入境、並在任何一國就業的簽證限制,最終達成類似歐盟內部人口自由流動的格局,「四個國家共同消化持有BNO的港人,比全遷往英國更可行。」
強調自己非鼓勵移民
向外國勢力租地,外交部、黨媒豈不馬上跳出來,指責外國勢力粗暴干預乜乜乜?沈旭暉說新香港其實是多贏局面,與北京保持適當距離,關係可能反而更好,「須知特設城市背後的國家,不可能完全不顧中國態度,因此北京更毋須擔心港獨;有了距離,香港人釋去切身憂慮,得到真正的一國兩制,更容易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對各方其實都是多贏。」
他同時強調自己絕非散水黨,不是鼓勵移民,「要移民的人你不用鼓勵也會走,假如真的要走,也依靠網絡維繫香港人社區,把資金、能力去中央化,化整為零,繼續支持留在香港的真香港人,大家才能構成一個整體。別像上一代消極地到溫哥華成為唐人街廢老。」願意留下來的固然很好,像投資移民平均要購買最少500萬港元的房子,一萬人這就是500億,「這些經費,用來做一個主權基金,甚麼也能達成了,到了最後,才能有國際能量,光復香港。」
作為中間派,竟建議海外建立新香港,訪問近乎無底線,沈旭暉嘆口氣指,「不論黃、藍,正常一個人,當然明白香港發生咩事。老一輩想安享晚年、想湊孫可以理解,但我哋呢個年紀,未退休,又易流動,咁都無反應,就成個社會都無反應。」
蘋果日報 2019年11月11日
bvi公司香港做生意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訪】這是早陣子《蘋果日報》財經版的訪問,概念曾在其他地方介紹,深入討論似乎尚待機會,但此刻百花齊放,當拋磚引玉。
以下為原文:
「年青時不願留在英美,曾經天真相信香港屬於我們,以為真的能夠一同建立這個家。」畢業後,回到中文大學執教鞭、當信報國際版主筆、成立智庫、加入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團任高級副總裁、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不知從何時起,理想成了妄想,「一切都是一場夢,兩制是一場騙局。」
不再是「發夢」的年紀,但沈旭暉仍有想像力,期盼有天真的能夠光復香港,「假如海外有幾個小型新香港,保存元氣,一個像東印度公司、香港文化協會鞏固身份認同,只要國際形勢改變,總有一日可以光復香港。」
記者:孫樂祈
政權不見讓步迹象,上周科大生周梓樂重傷不治、大搜捕泛民議員,無力感充斥每個香港人。經歷過2014年傘運,最令沈旭暉恐懼的是散水,「再一次重演,會好傷。2014年後好多人好down,咩都唔理,繼續搵錢算數。」
更可悲的是無散水黨,全因警暴令港人髮指。他反覆強調不能鬆懈、不能絕望,「今次爭取到,都唔等於贏,一國兩制侵蝕繼續不斷發生;雨傘時爭取唔到,都唔等於失敗,唔係一無所獲。」
黃色經濟圈雛形已成
梁天琦2016年提出的「時代革命」,今天就真正發生,「今次咁多人響應,係香港人嘅創意,呢個時代喺bottom-up方向去諗。身邊好多朋友都搞緊黃絲經濟體,背後係去中心化,減低對政府、大財團的依賴,社會唔再top-down咁控制。一班目標一致的朋友,互相支持去打這場持久戰。」
今次不論政府會否讓步,黃色經濟圈的雛形已長成,經濟圈由罷食吉野家、支持大班麵包西餅開始,逐漸生出黃藍店名單、黃色招聘平台、網購平台,試圖擺脫靠攏內地的生意模式。
其實藍色經濟體早已建立並連結內地,至於遲來的黃色經濟圈,自然連往世界,「呢個外國勢力唔係政治,純粹係做生意,黃絲在能力、語言、價值觀都容易plus in去國際,文宣組甚至連藍絲都讚。加上100萬海外香港人,佢哋更加唔易受壓,有極大潛能未釋放。」
擺脫「人血饅頭」關口
內媒取笑香港人不自量力,沈旭暉以數據反駁,「200萬香港人,每人用1萬蚊去支持、消費,已經200億,係好大生態鏈,都未計滴漏效應。唔一定真金白銀,你放工寫文宣都有價值,係生態鏈一環。」事實證明,過往多次眾籌登報都能夠迅速達標,甚至有人說今次運動最不缺的就是錢。
不過要打仗,先要擺脫心理關口,五個月以來,無數香港人犧牲前途,為抗爭流出鮮血,這個環境下標榜自己是黃店圖利,是在吃「人血饅頭」、發國難財,沈旭暉提醒要擺脫這種思維,「要提供誘因,先可以令人持續參與,唔可以永遠靠捐錢,總需要自給自足。」
目前的黃絲經濟圈仍相當初步,但沈旭暉認為一旦有系統處理捐款,就能生出更多可能性,「只要做多一步,有個App可以俾人做prepayment(預付),就可以產生穩定現金流,亦可以串連到海外資金。」網購平台「光時」於訪問之時剛成立,平台設立的禮品卡功能,以實現預付的說法。
去中心化成世界潮流
在沈旭暉的沙盤推演下,發展下去甚至能取締銀行,為黃店提供借貸周轉,協助它們生存,「去中心化的世界潮流下,唔一定要大銀行。例如穆罕默德.尤努斯憑microfinance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佢喺孟加拉借出小額貸款畀當地人做小生意,成功幫助好多人脫貧。香港本身金融體系成熟唔需要,但呢個環境下,好多人有心支援,又有批人經濟上有需要。」談到去中心化,不能避開加密貨幣,「假如發展更成熟,可以提供更保密的交易工具,同樣是去中心化一環。」
比起看不見的金融系統,香港人最關心的始終是地產,「唔少地方已經好似sim city(電腦遊戲模擬城市)咁起樓,用3D打印出嚟再砌,成本、時間都慳咗,基建唔係以前門檻咁高。」香港買地成本以億計,沈旭暉出身國際關係,想法不局限香港,他大膽建議在海外建立新香港,「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教授其中一個概念,就係Chartered City(特設城市)。佢講當初香港俾英國管治,使用完全不同附近環境的法律,由零開始建立城市,其實模式可以複製;今日世界上大國依然有好多荒地,可以複製同一樣嘢,咁點解唔可以海外複製香港部份功能,等我哋有一條生路?完全複製香港梗係唔容易,但其實BVI都係幾萬人,已經喺國際金融佔一席位,香港人冇理由做唔到。」
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早於1989年已有人提過,而且今日比當年更迫切,「當年如果蘇格蘭西岸搬遷計劃成事,中國政府可能會在自由問題讓步,亦能刺激蘇格蘭的經濟發展。其實當年也有北愛爾蘭、達爾文等地的方案,並非天馬行空,關鍵是有沒有人具體執行而已。」
他指英國脫歐、配合BNO議題,是另一個海外建港的機會,加拿大有國際非政府組織正在倡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四國國民相互自由入境、並在任何一國就業的簽證限制,最終達成類似歐盟內部人口自由流動的格局,「四個國家共同消化持有BNO的港人,比全遷往英國更可行。」
強調自己非鼓勵移民
向外國勢力租地,外交部、黨媒豈不馬上跳出來,指責外國勢力粗暴干預乜乜乜?沈旭暉說新香港其實是多贏局面,與北京保持適當距離,關係可能反而更好,「須知特設城市背後的國家,不可能完全不顧中國態度,因此北京更毋須擔心港獨;有了距離,香港人釋去切身憂慮,得到真正的一國兩制,更容易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對各方其實都是多贏。」
他同時強調自己絕非散水黨,不是鼓勵移民,「要移民的人你不用鼓勵也會走,假如真的要走,也依靠網絡維繫香港人社區,把資金、能力去中央化,化整為零,繼續支持留在香港的真香港人,大家才能構成一個整體。別像上一代消極地到溫哥華成為唐人街廢老。」願意留下來的固然很好,像投資移民平均要購買最少500萬港元的房子,一萬人這就是500億,「這些經費,用來做一個主權基金,甚麼也能達成了,到了最後,才能有國際能量,光復香港。」
作為中間派,竟建議海外建立新香港,訪問近乎無底線,沈旭暉嘆口氣指,「不論黃、藍,正常一個人,當然明白香港發生咩事。老一輩想安享晚年、想湊孫可以理解,但我哋呢個年紀,未退休,又易流動,咁都無反應,就成個社會都無反應。」
蘋果日報 2019年11月11日
bvi公司香港做生意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沈旭暉隨緣家書 🇬🇧】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之後,英國的蝴蝶效應
美國感恩節前夕,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一步程序,除了行政機關的具體執行,還有世界各國的後續。法案現有內容並不太辣,但根據美國國情,未來可以不斷加辣、推動延伸法案,對北京而言,後患無窮。然而更大的後患還在於以下條款:「與包括英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南韓等盟國共同協作,推廣香港的民主與人權」。
這條條款在過去幾年的草稿是沒有的,在這次的第一稿也是沒有的,屬於眾議院版本最後添加的內容之一。世界各國不可能得失中國市場,沒有美國的牽頭,並不容易推動香港法案;但有了這條條款,被美國點名的盟國起碼有責任回應,這製造了訂立類似法案的土壤。假如各國通過香港,結成一個中國包圍網,林鄭月娥通過《逃犯條例》製造的完美地球風暴,還不過剛剛開始。
我們不妨前瞻一下各國立法的前景,而美國以外,香港最重要的國際持份者,自然是英國。英國立法的道義責任,其實比美國更大。
至今英國未主動行動,一來是脫歐亂局,令國內政客疲於奔命;二來約翰遜路線始終希望中國是脫歐後的經濟解藥之一;三來英國本土派傳統上,憂慮香港人大舉湧入,淡化本國人口;四來根據《中英聯合聲明》,類似BNO地位一類問題已解決,單方面改變,容易予北京口實。早前與一些英國政府的朋友商談,他們對最後一點尤其堅持,依然自我催眠「一國兩制實施良好」,令人語塞。
但經過過去六個月的香港運動,以上四點都已出現微妙改變。英國脫歐在大選後,相信終會落實,而由於耗時甚久,政客對一邊脫歐、一邊處理其他議題,漸成共識。中國固然是英國經濟出路之一,北京依然寄望倫敦成為「一帶一路」歐洲入口、乃至華為在西方的突破口,但美國的壓力,令倫敦也不敢輕舉妄動。
加上香港人顯示出來的團結和經濟能量,對脫歐後的英國也有吸引力:假如全體BNO持有人得到英國公民身份,他們的資產同樣被英國接收,這已經是一個大數字;假如他們協助英國,在一個小島再建立一個「新香港」這樣的國際金融中心,或起碼在英國脫歐後製造多一個BVI,這同樣是「新英國」一個出路。李嘉誠旗下公司除了買下不少英國基建大舉投資,包括一度嘗試染指曼徹斯特機場,也剛以46億英鎊收購英國最大酒吧集團Greene King,英國看在眼裡,難道還不明所以?英國也可以通過香港人,「激活」白人主導的小英聯邦(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讓四國簽訂條約,共同承認BNO持有人的公民身份,那是多贏局面,這個小英聯邦的進一步整合,可能比歐盟更符合英國國家利益。
有了這些計算,英國本土派對接收香港人的戒心大降,英國政客聲援香港的聲音逐漸增強。加上北京主動說什麼「《中英聯合聲明》已是歷史文件」,為英國推動香港法案製造了合法性,可謂求仁得仁。早前英國上議院通過無約束力動議,建議英聯邦國家給予BNO持有人第二公民身份、制定全面國際解決方案、立法加強監察《中英聯合聲明》、追求違反人權者的責任,其實就是英國版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而且揉和了《中英聯合聲明》的前宗主國責任、BNO議題、和整個英聯邦這三大題目,比美國的法案更有深遠影響。
雖然下議院跟隨的門檻甚高,但不少港人游說團已開始在英國活動,以港人在英國的潛在影響力,配合目前形勢,再下一城,完全可能。這條戰線給予北京進一步實踐「全面管治權」的制約,潛力甚大,值得大家共同努力,特別是曾經在英國工作、讀書、做生意的香港人,是時候,善用大家的網絡做實事了。
明報咫尺地球, 2019年11月29日
bvi公司香港做生意 在 銀行特快批 的推薦與評價
百分百貸款#免費諮詢#免費#會計佬#香港中小企#香港會計師#香港企業#做生意# ... 只要你係2020年4月前有業務,有借款需要無限公司或者有限公司都無所謂有會計佬係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