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C 透析中心達成記實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本院獲頒無 C 肝洗腎中心認證
本月 12 日,本院獲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認證 「無 C 肝洗腎 」 透析院所,並頒發證書。
其達成要件為:
1. 原本就無 C 肝的洗腎患者和醫護工作人員要有 anti-HCV 陰性報告
2. C 肝抗體 ( Anti-HCV ,為無效抗體,只能證明有得過 C 型肝炎 ) 陽性的洗腎患者或醫護工作人員,不論是病毒自動清除或經抗病毒藥物治療成功,需有兩次間隔 24 週以上之 HCV RNA 陰性的報告
3. 新轉入 Anti-HCV 陽性但 HCVRNA 陰性者,無論是病毒血清自動清除或經抗病毒藥物治療成功者,需有有兩次間隔 24 週以上之 HCV RNA 陰性的報告,且須有轉入一個月內之 HCV RNA 陰性的報告
4. 新轉入HCVRNA 陽性患者或新進員工,需於三個月內開始治療,並於一年內取得間隔 24 週以上、兩次 HCV RNA 陰性的報告
而本院日前與其他 21 家院所一起加入高醫肝膽科的「ERASE-C」C 肝微根除計畫,主要是希望在c型肝炎盛行率高,相當於一個小社會縮影的透析中心,作 C 肝根治的模版,將相關經驗再外展推廣,希望達到在 2025 年根治 C 型肝炎的目標。
一開始微根除計畫的目標是:
1. 每家洗腎中心必須有 9 成以上的 C 肝患者接受治療
2. 洗腎中心的 C 肝盛行率在治療行動後要降低 8 成以上。
而佑鎮診所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部立屏東醫院、興義診所、好生診所、五福診所及明港診所在經過約 2 年的努力,達成了院內無 HCVRNA 陽性個體的目標,即「無 C 肝洗腎 」透析院所,包含病友和工作人員,將意外感染 C 型肝炎的風險降到最低。
透析病患感染 C 型肝炎風險較一般人高
C 型肝炎新藥,治癒率高,副作用小
透析中心是絕佳的治療模式縮影
C 肝患者應儘早發現,儘早治療
「c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cv」的推薦目錄:
c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cv 在 劉博仁醫師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常有患者來我門診時候,
我會順便為他們掃描超音波,
超音波是沒有輻射的,
可以早期發現頸動脈是否有硬化、甲狀腺是否有腫瘤、
肝臟是否有病變、
腎臟是否有結石、
乳房是否有腫瘤等等。
尤其是有B型肝炎帶原的朋友,
要特別特別注意,
每半年一定要掃描一次超音波。
也有朋友同時有B型肝炎帶原者又合併有C型肝炎感染,
這會比較複雜,
一般我會請患者同時抽血檢測B肝表面抗原(HBsAg)和B肝病毒量(HBV DNA)、C肝抗體(Anti-HCV)和C肝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
當B肝表面抗原和B肝病毒量其中任一個呈現陽性時,
就代表已經受到B肝病毒感染。
當C肝抗體呈現陽性,代表體內曾經感染到C肝病毒,
而C肝病毒核糖核酸檢驗結果呈現陽性,
代表血液中仍有病毒存在,
屬於感染者需要進一步追蹤治療。
我曾碰過一位患者,
他自行抽血檢測所謂肝癌的指標AFP,
都正常,
有B型肝炎帶原的他,
有五年沒有做超音波,
來我這兒檢查,
「順便」做超音波,
才發現有一顆2.5公分的肝癌腫瘤,
後來切除完之後到目前為止4年多沒有復發,
他算運氣不錯的,
在這裡提醒各位好朋友還是要愛惜自己的好心肝。
各位粉絲好朋友👭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