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美 】
如果可以自行填空的話,你會填上什麼字詞?
前幾天上色鉛筆課時,我提到向日葵的花心似乎跟數學有關。
「費氏數列。」C是數學老師,馬上精準地回應,但我和其他人一頭霧水。
她接著說:「1,1,2,3,5,8,13,21……前兩個數字相加就是後面的數字,大自然有很多植物的生長方式與費氏數列有關,例如螺、鳳梨、松果,形成一種黃金比例。」
雖然我對數字不在行,但腦中浮現了複雜但有秩序性的畫面。
「數學很美。」C的眼神閃閃發亮。
我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形容數學。
身邊的朋友,幾乎都痛恨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數字、公式和符號,像是一串串解不開的密碼,三角函數和開根號更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上高中後我的數學成績就沒有及格過了,數學是青春歲月裡的陰影,哪裡會美呢?
但C的口吻和表情讓我有一點動搖了。
我上網搜尋了有關費氏數列的影片,赫然發現,自然界的數學不僅是美,而且有趣且神祕。
想著C說話時的光采,思索著,真正讓自己雀躍的,是當下的「發現」吧。
發現自己所不知道的、發現討厭原來是因為不了解、發現沒興趣是因為沒找到動機、發現自己太早畫地自限、發現還有其他人可以幫助自己發現更多的發現。
這樣的發現,也如費氏數列般遞增。
*費氏數列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FYhyFnxVw
---------------------------------
有如此深度對話的色鉛筆課是由高師大附中老師預約的,她們分別教授不同的科目,有理化、國文、地理等,在談話中可以感受到每個人對專業科目皆萌生有趣、美麗、好玩的讚賞,她們閃閃發亮地將美好的發現傳遞給學子們。關於教育,我們好需要這樣的光亮。
----------------------------------------
工作室最近會再開一波色鉛筆課,是可以慢慢畫的媒材,在平靜中堆疊色彩,願意的話,也可以對話,一起發現新的發現。
◆8/22《水溶性色鉛筆系列課程—花卉篇》/一期3堂
*https://reurl.cc/R4ZvK6
★8~10月的畫畫課: https://www.facebook.com/222768341407699/posts/1224926354525221/
c字串相加 在 Fernweh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小第一堂色彩課,老師就教大家:
紅黃藍是三原色,可以調出其他所有顏色,三個混在一起會變成黑色⋯
可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往往調不出理論上的顏色,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我們現在學的紅黃藍三原色概念
基本上是在1920年,由一位瑞士畫家兼美術教育者約翰·伊登所提出的色彩模型
#伊登十二色色環
想必只要有上過小學自然或美術課的同學,一定都看過這張圖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重點,包括三原色、顏色的補色、還有顏色與顏色之間可以調出別的顏色等等⋯⋯這都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東西
代表伊登提出的理論對後續一百年的美術教育真的影響深遠
不過伊登這個理論卻有一些問題
那就是
▸伊登宣稱三原色相加會調出黑色,實際上沒辦法
▸圖中的紅黃藍三原色,並沒有辦法調出圖中介於原色中間的綠色和紫色
▸事實上在顏料的世界並沒有所謂的「原色」可以調出所有色彩
▸我們無法使用紅黃藍系統調出洋紅色來
▸這個色輪所有色相的顏色並不成比例,就像時鐘鐘面上有一堆數字聚集在同一個角落,從紫色到綠色這段色彩間距是非常小的;相反的,從黃色到紅色這段色彩,間隙卻非常大,大約整整拉伸了兩倍的弧度
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們眼睛對紅色到黃色這段色彩差異感受比較敏感,對藍紫色卻比較不敏感。而且,從人類開始畫畫以來,暖色調(紅橙黃)的顏料選擇一直都比冷色調(藍紫綠)更為繁多
由於以上這些問題,所以代表伊登選擇的紅黃藍三原色其實是不太對的
如果我們要重新選擇原色,那就要再追本朔源,回到兩百多年以前了解——牛頓提出的光學色彩理論
#光學物理:色彩的加法
早在17世紀,22歲的牛頓便透過三稜鏡,將一束白色自然光分離成一連串連續的彩色光譜,發現了色散現象
於是,他便發現白光可以被分解為不同顏色的色光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要組成白光,最少需要多少顏色呢?
這裏就要了解人體的生理構造
#原色的數量取決於視網膜中有幾種辨色細胞
1802年,英國物理學家楊格發現混合🔴紅(R)、🟢綠(G)、🔵藍(B)三個顏色的光,可以組成白光,並推論人眼有三種感光細胞
原來只要三種色光,依照不同的比例混合
便可以組成我們能夠看見的色彩
所以對人眼來說,色光三原色便是#紅綠藍
所以色彩的加法原則便是
【我們看見的顏色=所有射進眼中的光線的疊加】
而對每種生物來說,原色的數量都不一樣,完全取決於該生物的眼球構造
像鳥類多半都具有四種感色細胞
因此對於他們來說,就有四種原色
好了,解決了自體發光的物體的色彩法則
但我們平常看到的東西,都是反射光線讓我們看見的
這時候又要怎麼看他們的顏色呢?
#色彩的減法理論
我們之所以可以看見一朵紅色的花
是因為當白色日光照射他時
花朵吸收了綠色和藍色的光線
只反射紅色光線進入我們眼中
我們才得以覺得他是紅色
而白花,則是因為其沒有吸收任何光線
光線全反射入我們的眼中,所造成的感受
(或者是最少同時反射了紅綠藍三色光,看起來也會是白色)
【我們看見的顏色=白光-其吸收的光】
這便稱為「色彩減法理論」
所以我們就可以因此推導出平常調色使用的#色料三原色分別是
▸吸收了紅光,反射藍光與綠光的青色顏料(Cyan)
▸吸收了藍光,反射紅光與綠光的黃色顏料(Yellow)
▸吸收了綠光,反射藍光與紅光的洋紅色顏料(Magenta)
有沒有發現他們正好都是分別吸收了色光三原色的其中一個顏色呢?
沒錯,所以色光三原色紅綠藍正好分別是色料三原色青、黃、洋紅的補色喔!
好啦,解釋了這麼多,我們只剩下最後一個疑問
所以 #紅黃藍三原色的理論到底是哪來的?
其實這完全是因為知識傳播的不對等所造成的
在當時,研究色彩三原色與光學色彩理論的人,並不是同一群人
再來,當時的人對於光學還有人眼辨色的原理也還沒有這麼了解
於是許多畫家便依照長久累積下來的經驗、以及老師的傳承
歸納出紅黃藍作為色彩三原色的理論
時間回到牛頓發現色散原理後沒多久
1725年,一位德國畫家Jacob Christoph Le Blon便受牛頓的啟發
根據經驗推出了屬於顏色的三原色
即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紅黃藍模型
他發現,根據這三種顏色可以調配出人們想要的大部分顏色
此外,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以前的顏料並不如現在這麼輕易可得
色彩種類也沒有這麼豐富
因此,因此一向珍貴的硃砂與飄洋過海的青金石製成的硃紅與群青顏料,便成了畫家心中的原色了!
加上後來美術教育者伊登的大力推廣,紅黃藍才成為大家普遍一般認為的色料三原色
#結論
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種三原色,能夠調配出所有的色彩
之所以CMY會廣泛被大眾使用,是因為透過這三種顏色,可以使調色豐富度最大化而已
基本上,只要是在色環上,任何一個最外圍的原主色,都有同等資格當作原色
可想而知,也並沒有一個色相是次等的、或合成的
綠色、橘色、與紫色的階層,就與黃色一樣重要
如果要學色彩學,請從正確的CMY色輪開始學起
老師教紅黃藍三原色只是因為出於繪畫領域長期下來的習慣,但不代表這個習慣是對的
事實上,根據我在國中當美術老師的朋友消息
學校的色彩學教材都已經將傳統的伊登紅黃藍色環換成較為正確的CMY色環了
所以,為了不被孩子們嘲笑
我們一起建構正確的色彩概念,好嗎?
#色彩學
#watercolor #colortheory #三原色
-
免費下載水彩工具購買指南👇
https://fernweh-art.ck.page/c68e2a7d0d
看完整文章👇
https://fernweh-art.com/color-wheel/
追蹤instagram看更多水彩教學👇
https://www.instagram.com/fernweh_illustration/
訂閱youtube看畫畫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c/fernwehillustration
c字串相加 在 字串相加c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字串相加c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c字串比對、C++ string、c字串串接有關寵物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萌寵公園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c字串相加 在 字串相加c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字串相加c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c字串比對、C++ string、c字串串接有關寵物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萌寵公園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c字串相加 在 [問題] 如何把字串中的數字取出(有空格相間) - 看板C_and_CPP 的推薦與評價
開發平台(Platform): Win7
編譯器(Ex: GCC, clang, VC++...):DevC
問題(Question):
新手上路遇到一個問題
python可以把一串字串(或輸入一大段字串用空白或逗號相間),轉換後運算
例如 " 10 20 30 123 " 變成-->" '10','20','30','123' "之類的,對數字進行運算
(利用 .split() + .append() 之類的~)
但想請問C 或C++該如何進行?
例如:
我一次性用鍵盤或文字檔輸入
" 10 20 30 123 " (用空白相間)
我想要得到他們的總和 10+20+30+123=183
例如:
char lst[100];
gets(100);
1.目前只知道如果我不能用 scanf("%c", lst),而必須用 gets(lst)
不然他只會抓到第一個"10",遇到空白停下來
2.另外有爬文到可以使用 轉換函式:
num=atoi(string); // 函式atoi可以把字串換算成整數
num2=atof(string2); // 函式atof可以把字串換算成浮點數
但我還是無法處理空白 QQ
轉換指會抓到第一個值
例如只會跑出 num=10
3.曾想過用迴圈去抓,但這樣位數不同就會破功
爬文發現→ #1AKN-NaO split & strtok
所以可以把它切除來並印出
但無法轉換成數字應用
目前還在新手階段,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簡單的解法?
懇請指導
程式碼: Link: https://codepad.org/jyn1lZvV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int n1,n2;
char b[100];
char str[100];
gets(b);
strcpy(str,b);
char *delim = " ";
char * pch;
pch = strtok(str,delim);
while (pch != NULL)
{
printf ("%s\n",pch);
pch = strtok (NULL, delim);
}
n1=atoi(pch[0]) ; //<--這一段會有錯誤
n2=atoi(pch[1]) ; //<--這一段會有錯誤
printf("%d %d\n",n1,n2); //<--這一段會有錯誤
printf("%s\n",pch[0]); //<--這一段會有錯誤
return 0;
}
P.S 想處理的問題是把每一個切下來的 數字相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32.10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and_CPP/M.1497895060.A.DAC.html
※ 編輯: a855341 (114.36.32.101), 06/20/2017 02:31:53
我來想想@@
※ 編輯: a855341 (114.36.32.101), 06/20/2017 03:28: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