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粵語,你要知點論述。
陳雲:香港粵語是香港的大都會粵語,不是鄉下話也不是省城話,而是現代國際大城市語言。粵語在香港和海外華人的地位,猶如香港的BBC Chinese(倫敦廣播電台級數的中文)。
保衛香港粵語有兩大原因,粵語除了繼承雅正的華夏古語及百越土語,即是粵語的雅正論。此外,仍有自足論,即是說,粵語在香港國際大城市運用一百多年,吸納外語新知,語彙日新月異,至今雅俗兼備,可以講堂論學,法庭審案,議會宣政,醫院看病,可以市井拍戲,街頭罵人,床上調情,粵語在香港是全套語域(all language registers)的使用,由上到下,由雅到俗,其語言功能自給自足,毋須引入普通話來補救。
港式粵語之寶貴,是英治政府用公共廣播及學校宣教方式(學校用演講、朗誦及話劇訓練香港粵音腔調),使得來自廣府話的音韻,經過新聞報導、政府宣政、現代粵劇、國學、說書、廣播劇、現代流行曲、西洋聲樂(藝術歌曲及流行曲的粵音發音法)等方式,由土俗的市集廣東話(folklore marketplace Cantonese)、優雅的粵劇廣東話(elegant opera Cantonese)的廣府話的地位,開展到香港的大都會粵語(metropolitan Cantonese)的地位,香港粵語結合古文、現代觀念、英式國際禮儀,可謂入得廚房、出得廳堂、上得大床,是現代香港的通用中文語言。
香港將粵語光大發揚的過程,猶如BBC電台將王室英文紓尊降貴,略為平板化,變成倫敦大都會的英語,之後用學校教育和文化產品傳播到全世界。英國寄宿學校也講一套類似BBC級數的英文,令到英國精英學童和海外富貴學生得到腔調訓練(acquired accent),成為有教養的英文人(educated English speakers)。
這正正是共產黨要消滅香港粵語的原因,因為實力太強勁,寫到我血脈沸騰呀。
——陳雲《粵語學中文》及《中文解毒》摘要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戲棚文化跟神功戲有著密切的關係。十八、九世紀時,本地粵劇戲班會乘紅船到佛山、越南、馬來西亞等地演出神功戲,由於難以覓得固定的演出場地,便於空曠地方搭建戲棚。神功戲其實是做給神看的,因此舞台需面向神廟,又或於空曠地方搭建戲棚,謂之「請神」。尾場完結,便會請神明離席,謂之「送神」。如果場地從未使用過(謂...
cantonese opera中文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Drama 】六月二日,第一次來到新光戲院,看《南海十三郎》舞台劇。電影、電視都做過此戲碼,但總是零碎的看,今趟看舞台劇版,算是將整個故事由頭到尾看一遍。
我邊看邊點頭,心中湧動,暗忖,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語文,正統的廣東話,而這種文化載體,經過香港人本身、香港媒體或者香港的教育政策連番出擊下,早就擱在懸崖上了。
很多人,尤其是新一輩看不起中文,覺得識幾句英文方算時尚,但他們不了解要駕馭中文的難度,某程度比學好英文還要難(奇怪是,以前讀書,說英文會視為異類,覺得在炫耀,Come On,很多人連中文也學不好呢!)。
中文字,每字每詞都有獨立意思,像個體,也像合體,可以單詞表達,亦可一句到尾,或者一詞多解,字裏行間蘊含表述、比喻、意境,有節奏、有畫面,變化無窮,然你舉目細看周遭香港人所寫的中文,簡簡單單的一個字也可以寫錯,錯了還推諉說:「你明咪得囉!」然後繼續錯。是故,現今新一代的中文水平低下絕對不奇,因為連孩子的父母都一樣差,太深便說太深,隨時間推展索性不用,以「Fing」代「揈」,以「郤」當作「卻」。
說遠了。看《南海十三郎》有三場最喜愛,以江譽鏐初遇唐滌生一幕最精彩,網上找到20年前舞台劇版的片段,對白夾雜大量生澀的戲曲界術語,如「暗香平喉,接二流」(暗香,即梅暗香,是粵劇《女兒香》的女主角;現時粵劇流行的主要是「子喉」、「平喉」和「大喉」三種。「子喉」是指花旦唱的「假嗓」,所以又稱「旦喉」。 白雪仙唱帝女花香夭 「平喉」是指飾演男性角色唱出的歌聲;「二流」是粵曲結構,是速度的一種),十三郎唱:「笑征夫何驕傲/記否當年逢末路/誰個單槍退敵/保你頭顱/人地有意讓功/你卻揚威耀武」。
而唱《賣相思》一段,「愛見玉郎又怕止步/我心焦躁/暗中欣慰羞煞奴奴/盼月老賜良緣/芳心先暗禱/俏步呀到筵前...」,十三郎思考了良久仍想不出,突然唐滌生拋出一句:「露濕雙玉鳧」,教十三郎驚訝!
那些詞,真是字字珠璣,將所有意境內心戲及角色的動作都濃縮在幾粒字上,有如早幾年看張愛玲的書,真的會看到頭暈,但深知那就是文字的功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L6wtSPE77w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舞台劇 #南海十三郎 A.Chow 周祉君 粵劇營運創新會 Cantonese Opera Advancement Association 新光戲院大劇場
cantonese opera中文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戲棚文化跟神功戲有著密切的關係。十八、九世紀時,本地粵劇戲班會乘紅船到佛山、越南、馬來西亞等地演出神功戲,由於難以覓得固定的演出場地,便於空曠地方搭建戲棚。神功戲其實是做給神看的,因此舞台需面向神廟,又或於空曠地方搭建戲棚,謂之「請神」。尾場完結,便會請神明離席,謂之「送神」。如果場地從未使用過(謂之「新台」),戲班便會舉行一個名叫「打貓」的破台儀式,由其中一位演員扮演白虎,以肥豬肉作餌,最後白虎會被制服。如果看到舞台上橫卧著一張椅子,即意味著「打貓」儀式尚未結束,戲班於台上不得開口說話,否則對話者將會遇上衰運。衣箱對演員來說十分重要,不可亂踢別人的衣箱,尤其於開場之前,不然該演員會失聲!「鈎住」即「hold住」,意謂未準備好。「馬前」即加快演出的步伐,「馬後」即拖慢步伐。為了遷就時間上的改動,老倌可以即場「爆肚」,創作出平仄相符的句子以配合演出。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著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粵劇演員的表演工藝分為四大基本類別-「唱做念打」。平喉是平常說話的聲調,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採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調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來扮演女性角色。戲劇內的角色,在粵劇及中國戲曲中被稱為行當。粵劇的行當原為「末」、「生」、「旦」、「淨」、「丑」、「外」、「小」、「夫」、「貼」、「雜」的十大行當。後來被精簡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這都是根據角色的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分類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淨」就是性格剛強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拉臉皮及紮頭髮,根據行內習慣,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鏡子化妝。一般舊式化妝是先拉起臉部皮膚(行內稱「吊眉」),用布條紮著頭髮(行內稱「勒頭」),用白色顏料畫了個底稿,確定線條對稱公正,然後才正式填上其他鮮豔顏色。丑角常有一個大白點在臉的中央。其實化妝顏色以紅、黑、白、藍、黃為主。紅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剛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惡陰險,藍色代表狂妄兇猛,黃色代表驃悍幹鍊。
表演方式:
1.「自報家門」:戲曲中主要人物出場時的自我介紹。它由「打引」、「定場詩」、「坐場白」組成。
2.「打引」:是劇中主角第一次上場時,半念半唱一些韻文結構的詞句,這叫「打引」。它簡單地自敘心情、處境、身份、經歷、性格,抒發志趣、抱負、情緒。
3.「定場詩」:當角色念完「打引」以後要念的四句詩,為定場詩。《帝女花•香夭》的詩白選段:
「倚殿陰森奇樹雙。明珠萬顆映花黃。如此斷腸花燭夜。不需侍女伴身旁。」
4.「坐場白」:主要角色念完「打引」、「定場白」以後所念的一段獨白。內容是介紹人物的姓名、籍貫、身世、經歷、心理等。
5.「跑龍套」:「龍套」是指戲曲中扮演士兵、伕役、宮女等隨從人員,因穿特殊形式的龍套衣而得名。「跑龍套」就是扮演這些角色的意思。

cantonese opera中文 在 翼 WingsThund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次有四個人一齊係iPad上面玩歌劇之王爭霸戰! 究竟邊個最後吸引到全場既焦點呢?
訂閱呀翼啦!: http://bit.ly/WingsNotice
WingsOS - 手機遊戲系列: http://bit.ly/WingsOS
永樂 One Lock: http://youtube.com/theonelockchannel
嘉神 Garson: http://youtube.com/garsongv
嘉寶 Kabo: http://youtube.com/c0810891
======================================
遊戲湯麵 GameNoodleSoup: http://youtube.com/gamenoodlesoup
翼的Google+: http://plus.google.com/+wingsthunder
翼的Facebook專頁: http://facebook.com/aywingsthunder
翼的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wingsthunder
翼的Twitter: http://twitter.com/aywingsthunder
Home Base影片播放清單: http://bit.ly/WingsHB
翼 VLOG: http://bit.ly/WingsVlog
我們的學園日常: http://bit.ly/WingsSchool
King of Opera - Available on iTunes Store
Link: http://apple.co/1N0kFzO

cantonese opera中文 在 一桌兩椅慈善基金- (中文詳見下方) Trailer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