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是聊 phonics。很多家長可能不太了解 phonics 是什麼,有的趕早送小孩去學,有的跟著公立小學慢慢學,但到後來發現,小考段考以為過關了,實際孩子學完就忘了,其實不會用,船過水無痕。最擔心的是過程中折損了孩子對英文的好感。
先說一句,我那年代學校是國中才教英文,我小學四年級(30 多年前!)在兒童美語班學英文,就是學 phonics,同時學 KK 音標。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課程的設計是用 KK 音標+模仿老師學發音、背鵝媽媽童謠學語調、phonics 學拼讀,加上每次下課前錄音回家聽,每次上課默寫、背書、考聽寫,高強度聽說讀寫齊頭並進。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邊唱 "Phonics, phonics, phonics~" 要我們拿課本出來,也記得回家作業第一條永遠是 "recite and memorize..." XD
以多年 phonics 使用者的經驗,參考國外母語孩子學 phonics 的歷程資料,試著說清楚 phonics 到底是什麼,怎麼學怎麼練,不足的地方在哪裡。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以 cat 這個字來舉例。為了說明方便,聲音我用 IPA / KK 音標表示,臺灣小學階段大部分不用音標。
一、
1.
cat 有「形」-「音」-「義」三個組成部分
形=拼字 spelling:C-A-T
音=發音 pronunciation:[kæt]
義=涵義 meaning (實物、圖片或中文翻譯):🐈
上次貼文裡提到過了,phonics 處理的是「形」-「音」對應,在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中:
看到 C-A-T,可以唸出 [kæt] :讀的基礎技能
聽到 [kæt] ,可以拼出 C-A-T:寫的基礎技能
(讀和寫是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能力,需要與「義」結合,並且有上下文,才是有意義的讀寫)
*Phonics 促進的是讀寫能力。(不要再被「自然發音」四個字誤導了!)
把學英文的年齡段提前,就是要按照更合理的「聽說讀寫」學習順序,聽說能力應該先於讀寫。
這樣一看就很清楚,不應該在沒有聽說能力前先學 phonics。
2.
外語孩子不太可能像母語人士一樣,上小學前已經有數千字的聽力詞彙,邊學 phonics 邊學新單字的情況很多。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就是聽說讀寫同時學習。
*需要留意一個盲點:
小孩看著 🐈 圖卡,唸出 [kæt],拼出 C-A-T,
這時小孩是正確運用了 phonics 規則,由讀音拼出 C-A-T,
還是走了捷徑,看著圖片直接拼出 C-A-T 的?--如果直接由「義」連結到「形」,那就沒有練習到 phonics 技巧。
二、
要能看著 C-A-T 讀出 [kæt],或是聽到 [kæt] 拼出 C-A-T ,孩子需要先具備哪些能力?
1. 認識字母並熟記相應字母音
現在流行的字母音 chants,常是 "A, A, A, /æ/, /æ/, /æ/, apple, apple, apple..." 這類型的。
英文有 26 個字母,但有 44 個音素,不是一一對應的,所以有 phonics 規則來輔助判斷單字如何發音。
2. 聽到 [kæt] ,可分解為 /k/ - /æ/ - /t/ 三個音素
-之前分享過資料,母語孩子大約 6 歲可以有這個能力
3. 聽到 /k/ - /æ/ - /t/ 可以連著讀出 [kæt]
-同上,母語孩子 6 歲的能力
4. 運用 phonics 規則解碼-讀:
(1) 看到 C-A-T,判斷為 CVC (子音-母音-子音) 結構
(2) CVC 結構,判斷 "A" 讀短音 /æ/
(3) "C" 在 "A" 前面,判斷 "C" 讀 /k/ ("C" 在 "E", "I" 前面讀 /s/,其他字母前讀 /k/)
(4) 三個字母分別對應字母音:/k/ - /æ/ - /t/
(5) 運用 3. 的 blending 能力,讀出 [kæt]
5. 運用 phonics 規則編碼-寫:
(1) 聽到 [kæt],分解為 /k/ - /æ/ - /t/ (上述 2. 的能力)
(2) 辨認 /æ/ 為短母音 "A" (上述 1. 的能力)
(3) 判斷 /k/ 在 "A" 前面應為 "C"
(4) 寫出 C-A-T
三、彩蛋!(地雷?)
上面第 5. 項聽音拼字的過程,如果聽力不夠好:
(1) 把 /æ/ 聽成 /ɛ/,就會拼出 K-E-T
(2) 把 /æ/ 聽成 /eɪ/,就會拼出 C-A-T-E
聽力不夠好,原因通常是發音不標準、不穩固。自己說不出來的,耳朵就聽不到。
不穩固的意思是,可能要你特別把 cat, KET, Cate 三個字放在一起唸,還可以分得清楚
但是三個分開在不同句子裡面的時候,難保不會把 cat 唸成 Cate,把 Cate 唸成 KET。
現在看過 phonics 規則運用全過程,你就知道發音不標準,不是要聽的人「自己憑上下文判斷就好、不要吹毛求疵」那麼簡單的問題,
而是會連帶影響拼寫,考試會扣分喔!這樣發音是不是很重要 XD
------
做個小結:
1. 發音準確是使用 phonics 規則的必要前提。在小孩能正確發出 44 個音素之前,都不需要心急先學 phonics 規則。
2. Phonics 規則對小小孩來說太抽象,如果你覺得你家三、四歲小孩都學會了,那他要不是天才,就是你看到假象。
3. 小孩 phonics 學很久都還不熟,請不要怪他,真的不是像廣告裡說的那麼輕鬆愉快。
4. 108 課綱之後不知道小學教材有沒有重編過,之前 phonics 分為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前面學過考過,後面不會再出現,可能小孩快畢業了你才發現之前幾年學的都船過水無痕...
5. Phonics 規則就算學會了,要大量反覆練習才能精熟,學校的教材練習量只夠應付段考,真正要運用自如,那絕對是不夠的。
6. Phonics 只能讓孩子看到單字唸出聲音,沒辦法讓孩子知道他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意思,並沒有辦法讓孩子像學會注音之後享受自主閱讀,孩子覺得很煩、沒興趣是很正常的。
7. Phonics 只能讓孩子學會閱讀,沒辦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對吧?
*「爸媽的英文繪本交流站」社團每天都有親子共讀打卡,快來參加!
------
一不小心寫了好多,這還只是符合規則的最簡單單字~
不知道這樣寫大家看得清楚嗎?還是更模糊?
留言讓我知道一下吧!
下一篇要先插播講發音。
發音超級重要。Phonics 不能教你發音,但你如果發音不準,phonics 就跟著完蛋。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發音不標準,不敢教小孩,直接送到外面給老師教。
嗯,我有一個壞消息,跟一個好消息...
chants中文 在 吳海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寫得挺好的,我喜歡
***以下內容來自 不務正業小醫師的唱跳讀寫誌 ***
[特別篇01]
Still embrace:偶像出題的填詞挑戰,我怎麼可以錯過!
講了很多別人的作品,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已經聽膩了呢?好像該分享一些自己寫的作品了──
正當我這麼想時,正好就看到吳海文這個有趣的小小社會實驗。本來覺得英文歌詞我並不拿手,沒有打算挑戰。但是看完影片後,我覺得實在太有趣了,忍不住想了一個晚上,於是也填了一個自己的版本。
這篇創作分享影片真的很有趣,大家也點開來看看吧!
我的粉絲專頁教的是歌詞創作,有歌詞賞析、創作故事、創作雜談等分類,以華語歌為主,但是也接受台語歌或英語歌的挑戰。
#阿凱老師的歌詞教室
#歌詞創作教學 #填詞挑戰 #lyrics
Verse 1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n?
When we first began a dance?
I asked your name. They passed the chants along the shining band.
If once again, would you still hold my hands?
Chorus 1
If after all, love is a maze,
All the fairytales are covered half in haze.
If after all, you're not my babe,
I won't escape, once I learned how you taste.
Verse 2
Is this where the story ends?
When we lied we'd still be friends?
I guess that's why young lovers were never considered wise.
As I looked back, I finally knew the price.
Chorus 2
If after all, love is a maze
Lies too many promises within a haste.
If that's not all, pain's what it takes,
I'll still embrace, cuz you're my best mistake.
(填詞挑戰 Still embrace 吳海文作曲)
§
不免俗地,還是按照我的課綱架構來賞析一下自己填的詞。
一、押韻
因為作曲者有提示押韻的方向,所以韻腳的挑選就明確很多,朝著常用的套路,還是可以發想出許多漂亮的句子。最後,還剩一些韻腳blaze、face、pace沒有用到。
不過我發現,英文的押韻寬鬆化還是跟中文不太一樣,對於不同的結尾子音-aze和-ake有時候不影響聽覺體驗,但長母音的/e/卻明顯比/æ/或/ε/來得悠揚許多。所以,我沒有挑選head、bed、thread這些短母音的韻腳,主歌則是挑選hand、dance、ends這些鼻韻的字來延長尾音,配合樂句的節奏。
二、結構
兩段主歌本來打算使用倒敘法,先講即將分開的現在,然後回頭看剛認識的時候,帶出不是每段感情都有結果的主題,再用回頭看起來,任何愛情都還是很值得開始來做結尾。
不過,Is this where the story ends的畫面感比較模糊而且偏直接突兀,不太適合用在開頭,所以還是把它拉到主歌二做自問自答來讓主角糾結。
兩段副歌我還是使用排比手法,第二句用空間的景色covered in haze和時間的倉促within a haste來呼應,第四句用感情開始前的心情「即使不順利我也不會逃」來對應結束後的心情「再選一次我還是會擁抱」。
副歌二第三句我稍微改了一下,把if after all改成if that's not all,唱到這類的小轉折時容易打動聽眾的淚腺。
三、主題
我非常同意吳海文在影片裡面講的「punch line」,也就是一首歌最重要的一句詞必須要是情感強烈的,而不能純說理,會讓人難以共感。同樣的,也不能每一句詞都是punch line,每一句話都正中不同的紅心會讓一首歌語詞太銳利,主題也會無法聚焦。
Punch line通常也會跟歌名有關,歌名最常出現在一個段落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其次是第三句。在這次填的詞裡,Love is a maze、still embrace、best mistake都是比較強烈的,可以當作歌名,最後不選Love is a maze是因為以前好像已經有同名的歌曲了,不選Best mistake則它似乎無法代表整首歌的主題。
而選擇了Still embrace是因為embrace也代表探戈舞的舞姿,和主歌的dance、hold my hands都跟跳舞有關,可以互相呼應。不過整體而言,我還是覺得punch line稍弱、主題(在舞會認識)也稍嫌老套了點。
四、修辭
原本寫All the fairytales are meant for those insane,韻腳insane音律勉強可以合,但語義不夠明確。特別去查到haze這個韻腳的意思(陰霾),可以表達意境就改為現案。
原本寫When we said we'd still be friends,檢查的時候覺得太多歌使用過,有些了無新意,改一個字lied比較畫龍點睛,效果很好。
§
因為有好一段時間是自己作詞作曲,很久沒有填詞了。這次有機會填出自己也很喜歡的英文作品,感覺能力也往前跨出了一步,真的很感謝有吳海文的這個企劃。
如果你也喜歡,也順手幫我分享吧!
***以上內容來自 不務正業小醫師的唱跳讀寫誌 ***
chants中文 在 The Chant of Metta(Chinese) 慈經(中文版) _ Imee Ooi 黃慧音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