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到還在冰敷嗎|和平與愛對抗運動受傷-ft.曾嬿蓁物理治療師-EP.23
新年新計畫裡面,很多人都有運動這一項,但是運動最怕受傷,常見的扭到、挫傷,都算是軟組織受傷,這禮拜 蓁蓁x物理治療師 先跟我們聊聊物理治療師的職業分享,是怎麼樣幫助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帶來英國運動醫學學會雜誌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提出的最新軟組織處理原則,他有個簡單好記的口訣 - PEACE & LOVE,中文翻過來就是和平與愛,有夠好記~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PEACE & #LOVE】
Protection 保護患處
Elevation 抬高患肢
Avoid anti-inflammatories 非必要的話避免使用抗發炎藥物
Compression 加壓固定
Education 認知恢復進程
Load 適當負重
Optimism 積極樂觀
Vascularisation 有氧運動
Exercise 去運動
這個觀念跟過去我們覺得受傷先冰敷個兩天,或是吃止痛藥消腫的處理方法不太相同,也提到了心情樂觀、與負重及再次投入運動的重要,而不是躺著休息恢復,當然,希望大家運動都順利,平平安安不要受傷(包括我自己)
#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 #運動防護 #全明星運動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年新計畫裡面,很多人都有運動這一項,但是運動最怕受傷,常見的扭到、挫傷,都算是軟組織受傷,這周 @janemine1016 先跟我們聊聊物理治療師的職業分享,是怎麼樣幫助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帶來英國運動醫學學會雜誌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提出的最新...
compression醫學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庭醫學】~ 肌肉痠痛
在沒有受傷的情況下,一整天的登山活動,仍可能造成肌肉痠痛,更何況是長天數的行程;所以要減少及預防登山時的肌肉痠痛,以避免影響後面的行程,就是很重要的課題了。
一般而言,肌肉痠痛又可以分為兩種來討論:
A. 急性肌肉痠痛
多數出現在運動當下或剛結束時,產生的原因多為高強度的運動所造成的乳酸堆積,若強度超過肌肉負荷,還可能合併抽筋等症狀。處理的方法也很單純,就是「降低運動強度」,例如:爬山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走慢一點、背輕一點,當下的症狀就可以緩解。但如果出現抽筋的情況,就要配合拉筋及放鬆肌肉的處置。
然而,要避免之後再出現急性肌肉痠痛的情況,就要從平常的訓練做起,特別是肌力及肌耐力的練習,當肌肉更強健,產生急性肌肉痠痛的比例就會下降,即便出現,也能很快緩解。
B. 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
這就是山友口中常提到的「鐵腿」。
一般出現在活動結束後的12-24小時左右,持續3-5天不等,嚴重一點,可能會到一週。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肌肉纖維的細微創傷(micro-trauma)」,身體為了加速修復,使得週遭組織產生發炎反應所致。
研究中指出,肌肉在執行離心收縮(Eccentric Contraction)後,最容易造成DOMS。
先題外話談一下肌肉的三種收縮模式:
向心收縮(Concentric Contraction):肌肉縮短,目的是「產生力量」,例如:抬起大腿。
等長收縮(Isometric Contraction):肌肉用力但長度不變,就是撐住不動的動作,目的在「維持力量」。
離心收縮(Eccentric Contraction):肌肉用力但被拉長,主要目的在「控制力量」,例如:下山時股四頭肌的動作,要HOLD住大腿,又要伸長找到適當踩點。
了解原理之後,我們來討論一下要如何預防DOMS:
1. 按摩(Massage)
在一篇2017年的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發現,在激烈的鍛煉後,於24、48,或72小時接受按摩的受試者,較沒有接受按摩的受試者,疼痛不適的情況有顯著改善。其中又以運動後48小時,進行按摩的效果最好。
在山下,如果你是沒朋友幫忙按摩,或是想省點錢的,也可用泡棉滾筒協助放鬆肌筋膜,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如果你在山上,也可以拿出你的圓柱型水壺當成滾筒使用,或是使用登山杖有泡棉包覆的部位,像桿麵棍一樣,來放鬆你一天緊繃的肌群。
※ 文獻出處:
Guo, Jianmin, et al. "Massage alleviates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after strenuous exerci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8 (2017): 747.
2. 冷水浸泡(Cold Water Immersion)
其實這是一個運動界常用來恢復肌肉疲勞的方法,在2016年還有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的文章,得到一個很好記的結論,我稱它是「11-15法則」。
「浸泡的水溫為11~15 °C ,時長為11~15分鐘,效果最好。」
所以每次爬山快結束,只要有高山溪流可泡,為了隔天不要太累,都會下水泡一泡。
最後加註警語,如果你有心血管或其他慢性疾病,突然泡到冷水中可能造成血管收縮、血壓急遽波動等問題,還是要小心。
※ 文獻出處:
Machado, Aryane Flauzino, et al. "Can water temperature and immersion time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cold water immersion on muscle sorene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icine 46.4 (2016): 503-514.
3. 使用壓力服裝(Compression clothing)
這相關的研究超多,以目前看到的實驗資料,這些壓力性服飾,可以讓運動後的恢復期比較舒服,但不能提升運動表現。
(所以你如果只是想變強,那就好好練,不會因為一件衣服就提升攻擊力⋯⋯如果是想減少運動後的痠痛不適,那就可以考慮投資。)
〖小結〗
在追求突破時,難免會有些痠痛的情況;要注意事前的預防以及事後的舒緩,避免因為累積的疲勞,造成穩定度不佳,進而產生運動傷害。
當肌肉痠痛的情況,經過休息及其他主動式復原的方法,仍超過7天未緩解,則建議就醫評估,是否有其他軟組織的傷害,例如:韌帶/肌腱的拉傷或撕裂傷。
祝大家登山不鐵腿⋯⋯
compression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寫 case 是當日完成送英修,三天英修完稿(我都是經濟件,因為我很窮,所以很慢),當天立馬投稿。」
🎉
恭喜許柏格醫師團隊,分享因胎兒擠壓而造成孕婦小腸阻塞之個案報告,獲 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 刊登!
🎉
|決定好目標,立刻行動實踐。
投稿是一門學問(親自投稿才會上手),每個期刊系統都不一樣,英文修改也是需要時間,所以想太多、不動筆、不動投稿系統,就會陷入寫不出來的瓶頸。假如後面被新工作纏身(派你去當 OSCE 考官或是教學演講),當你看到琳瑯滿目的線上投稿選項,還要準備 check list、cover letter,不僅看到就累,也會導致遲遲無法產出(我就是這種)。
所以我寫 case 是當日完成送英修,三天英修完稿(我都是經濟件,因為我很窮,所以很慢),當天立馬投稿。雖然一次又一次被拒,投稿速度卻是一次比一次快!
|臨床工作忙,寫不出來?
「沒時間寫」其實是因為「自我」受限,課堂中蔡校長說明時間上的運用與安排,「把自己的生活、時間、環境,調整成可以寫出論文」。其中,我覺得最有幫助的就是:朋友婚禮、電動玩具、美劇動漫、網站閒逛,這些都拿掉,就有時間了。
就拿這篇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caused by infant com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來說,其題材出自我遇到的臨床困境,沒遇過就一邊查 paper,一邊進行「實證醫學」治療,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小組本來不讓我用 TPN,因為孕婦沒用過。為了解釋孕婦也有人用 TPN,我還寄了 paper 給 TPN 的學姊去說服她們。
在病人懷胎 26 週且無麻醉、清醒的驚險狀況下,操作醫師(我)完成了大腸鏡以及胃鏡。在晨會中提出討論時,對此個案便著手記錄,寫著寫著就投稿了,利用空檔時間完成一篇 paper。由此可見,寫作所需要的時間,真的得要自己找。
|選個小品文練習,別忘了主菜。
其實想告訴大家 case report 真的只是小品文,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好好分配時間,有 case report 練習作前菜,最後的 original article 才是主菜,套句蔡校長說的「該投資就投資,拚速度」,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全方位的資源規劃建議
寫論文,是一個臨床醫師時間管理上的特例,極端的非線性。同樣花 100 個小時下去,有人寫得出來,有人寫不出來。因為做研究,有些可以用零碎時間處理,有些不行,但初學者卻常常搞混,導致產出效率低落。
哪些東西能省,哪些東西不能省?怎樣的工作節奏規劃純然浪費時間,怎樣的時間安排多產又有餘裕。如果你能決定一項檢查怎麼做、一個科部怎麼走,又能如何規劃,讓研究產出最大化?
在這堂課中,我們將討論到,硬體、軟體、環境、空間、規劃、生小孩前的狀況、生小孩後的狀況,從過去曾經詢問蔡依橙醫師的眾多問題與回覆中,萃取精華,與您分享。
🔸 1/30(六)過來人的時間與資源安排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
☑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一定讓你寫出論文!
compression醫學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年新計畫裡面,很多人都有運動這一項,但是運動最怕受傷,常見的扭到、挫傷,都算是軟組織受傷,這周 @janemine1016 先跟我們聊聊物理治療師的職業分享,是怎麼樣幫助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帶來英國運動醫學學會雜誌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提出的最新軟組織處理原則,他有個簡單好記的口訣 - PEACE & LOVE,中文翻過來就是和平與愛,有夠好記~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PEACE & #LOVE】
Protection 保護患處
Elevation 抬高患肢
Avoid anti-inflammatories 非必要的話避免使用抗發炎藥物
Compression 加壓固定
Education 認知恢復進程
Load 適當負重
Optimism 積極樂觀
Vascularisation 有氧運動
Exercise 去運動
這個觀念跟過去我們覺得受傷先冰敷個兩天,或是吃止痛藥消腫的處理方法不太相同,也提到了心情樂觀、與負重及再次投入運動的重要,而不是躺著休息恢復,當然,希望大家運動都順利,平平安安不要受傷(包括我自己)
#運動傷害 #運動防護 #物理治療 #全明星運動會
compression醫學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記得開cc字幕 #急救知識
過馬路等紅燈時🚦,突然有人倒下,全身抽搐、意識不清。這個時候,你除了打119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這回泛科學與「安妮怎麼了?」聯手出擊,聊聊6個你可能從小錯到大的急救知識,像是被毒蛇咬該怎麼辦🐍,親友疑似中風該怎麼處置等等。下回萬一遇上這些偶發事件,可千萬別再做錯囉!
🚑【章節重點】
00:54 面對癲癇患者,嘴巴該塞什麼?
02:50 用嘴吸蛇毒,有效嗎?
04:39 受傷的人要扶他起來嗎?
06:08 CPR要不要人工呼吸?
07:25 你看得出中風嗎?
09:36 誤喝清潔劑要催吐嗎?
11:24 關於「安妮怎麼了?」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新增工作人員】
助理剪輯|楊詠鈞
🚑【參考資料】
👉安妮怎麼了?
(1) 線上急救教育平台|https://www.anne.education/
(2)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hathappenedtoanne/
(3)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HZnqu05VawWrdloAjRY8Q
👉政府公開資訊
(1) 回應「遭最毒鎖鏈蛇咬,台中沒血清!醫搭末班高鐵救命」報導 _ 衛福部公關室|https://ppt.cc/fzcRDx
(2) 以健保資料庫分析2008–2012年抗蛇毒血清使用之情形 _ 衛福部疾管署|https://reurl.cc/W4pjQ5
(3) 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 把握黃金3小時,中風是可控制的 _ 衛福部|https://ppt.cc/fYaJGx
(4) 中風 _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https://ppt.cc/ffln9x
👉論文或研究報告
(1) 台灣毒蛇咬傷預防及處置 _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3(2)|https://reurl.cc/A1GGW3
(2) Effects of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on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a Brief Report|https://ppt.cc/fwfsTx
(3)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Determine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Out-of-hospital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https://ppt.cc/fv0b5x
(4) Time Is Brain: The Stroke Theory of Relativity|https://ppt.cc/fS5eFx
(5) 腸胃道腐蝕性傷害─機轉及處置 _ 內科學誌|https://ppt.cc/ftDXSx
(6) 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ustic Ingestion|https://ppt.cc/fvaFLx
👉其他相關網站或資料
(1) 什麼是癲癇症?_ 台北榮總|https://reurl.cc/D1Wa7d
(2) 媒體錯誤報導 癲癇發作不會咬舌 別再塞東西進嘴裡|https://ppt.cc/fYEocx
(3) Seizure First Aid_CDC|https://reurl.cc/W4pjgx
(4) The Truth About Snakebites and Sucking Out the Venom|https://youtu.be/x34rgXhVA3M
(5) 談毒蛇咬傷 _ 高醫資訊|https://ppt.cc/fIaRbx
(6) 台灣蛇毒傳奇 _ 環境資訊中心|https://reurl.cc/1QrrW8
(7) 出車禍別亂搖傷者 – 急性脊髓損傷(懶人包)_ 照護線上|https://reurl.cc/ZnYDg6
(8) Cervical Spine Anatomy|https://reurl.cc/Qp88A9
(9) How long should you continue CPR? Longer than 30 Minutes|https://ppt.cc/fw6OHx
(10) 何為腦中風 _ 台中榮總|https://ppt.cc/fPmd0x
(11) 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 _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https://ppt.cc/fUq6rx
(12) Recognize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Stroke - Use GFAST|https://ppt.cc/f7aTbx
(13) 一失足成千古恨 – 上消化道之腐蝕性傷害 _ 高雄榮總|https://ppt.cc/fdkvVx
👉新聞
(1) 唉呀!加油突然倒地 阿伯癲癇員工急搶救|https://youtu.be/b5sy0Gp1ju0
(2) 揪甘心!4熱心騎士路過 聯手搶救癲癇男|https://youtu.be/JMAnEn-qupU
(3) 癲癇男發作抽搐 警塞筷防咬舌|https://youtu.be/vObz87kiIjg
(4) 男購物突癲癇 女警官「插筷」救一命|https://youtu.be/wowRinFSTdg
(5) 手機套塞嘴!"正義哥"救癲癇患者|https://youtu.be/pci5nj_gsu4
(6) 乘客癲癇! 公車.稽查「即刻救援」給他咬|https://youtu.be/HYsEpskvi10
(7) 開毒趴癲癇發作 狠咬同伴指|https://youtu.be/WshazBnlI7k
compression醫學 在 復健醫學FB讀書會- 脖子痛伴隨上斜方肌肌痛點 的推薦與評價
脖子痛伴隨上斜方肌肌痛點,用「按壓Ischemic Compression」與「乾針Dry Needling」實證醫學的效果如何呢? 1. 減輕疼痛: 「按壓」:證據等級moderate 「乾針」:證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