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德國碳交易法全球首度上路
【德國國會領先各球,通過碳交易法。各企業擔憂電費再漲,且再生能源無法補足供電缺口,要做到減碳又要確保產業運作,「重啟核電」被德國搬上檯面討論。】
{內文}
這是一場史上最長,但所有人都說失敗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來自全球兩百多國代表挑燈夜戰,花了整整14天,談不出任何巴黎協議實施後,全球碳交易市場該如何運作的細節。
(Jennifer Morgan/綠色和平組織執行長)
這個(結論)文本讓人完全無法接受,智利領導的這屆會議只有一項任務,那就保護巴黎協議的完整性,不要讓它被玩世不恭和貪婪徹底破壞,但現在卻淪落至此,智利主辦這場會議的態度,表明了它們是如何只聽污染者的聲音,而不是人民的聲音
這原是COP25在馬德里勉強舉行的最主要原因,要趕在京都議定書失效後,巴黎協議啟動前,討論出如何處理超過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清潔發展機制,但製造這些污染的主要國家地區,尤其是中國 印度和巴西卻極力阻撓,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要禁止使用2020年前的碳補償單位及補貼,並確保避免重複計算碳的減排量,問題是雖然英國德國等30個國家,最後都同意簽署,巴西卻堅持維持減排量要重複計算,澳洲更是唯一公開表示,打算沿用京都議定書時代,碳信用額度來實現其2030年排放目標的國家。
(Carolina Schmidt/COP25主席智利環境部長)
顯然這一切還不夠,世界正在注視著我們,它們等待我們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來自我們所提出更大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不滿意,各方此次所達成的協議,完全不足以應對氣候危機的迫切性
就在COP25敲槌落幕之時,向來自詡為歐盟,甚至是全球環保模範生的德國,國會議員通過了一項碳定價法案,打破了德國政府長期氣候政策所面臨的僵局,內容決議企業將自2021年1月起,每用一公噸碳的額度就需繳納25歐元,且逐年調高 預計到2025年前,每噸將調漲至55歐元,最終再與全歐盟的碳交易體系進行整合,這樣的費率是最初提議的兩倍以上。
(梅克爾/德國總理)
我們已經向前邁出重要一步,我們已經設定目標,確保歐洲將成為重要的參與者,重要的夥伴,在未來國際氣候公約的協定中
德國國會對碳定價的突破性舉動,讓外界對全球應對氣候緊急狀態又重燃希望,甚至期許梅克爾政府在耶誕節前,加速通過由四個部分所組成的氣候改革方案,其中包括調降鐵路票價,調高空中交通稅金等,這些在概念上,早在2019年11月便已獲得,德國國會參眾兩院支持,只剩下新政策成本的計算細節,仍有待中央及各邦重新協商,問題是企業遊說團體多半反對,認為這將繼高電價之後,再增新變數對德國企業競爭力造成威脅。
(謝勒/陶氏化學德國廠)
我們在德國投資四十億歐元,因此談到遷廠並不容易,但假使你不可能以正常價格,市場作競爭,因為你不再能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時,那就是你必須作出決定的時刻
當前的德國要大步邁向零碳排,確實舉步維艱,就算暫緩實施碳定價法案,在電費飆漲和發電量不足的情況下,梅克爾政府也不得不承認,越來越多企業及保守派政治人物已紛紛要求,暫緩執行關閉核電廠和火力電廠的計畫,基民黨國會黨團能源事務發言人菲佛(Joachim Pfeiffer),日前接受明鏡周刊訪問時更明白表示,「非核家園的目標錯了」,德國現行能源政策必須改弦更張,但如果要重拾核能以對抗氣候變遷,此一提案必須由綠黨或左派政黨提出,不然重啟核電的希望極其渺茫。
(CNN新聞報導)
自從福島核災後 梅克爾決定逐步廢除核電廠 17座運轉中的核電廠關閉了8座 目標是在2022年前全面廢除核能 提高再生能源的占比
事實上,德國早在2002年起,就開始制定核電廠除役計畫,總理梅克爾當時宣示,要進行的能源革命,是在2040年前斥資1兆歐元,目標2025年前,將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比重,提升到40%到45%,2050年提升為至少80%,全面廢核並對抗全球暖化,但如今未來20年的德國,已確定將有超過四成電力必須另謀來源,當再生能源無法穩定供應電力,燃煤電廠又已占全國發電量的30%,核電無疑又成為發展無碳經濟下,可以被重新考慮的選項。
(Klaus Wohlrabe/經濟學家)
由於不斷高漲的電價成本,德國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未來幾年情況會更明顯,因為德國的能源政策,正從核能轉型到使用更多的綠色能源,所以對德國經濟德國政府來說,他們主要的挑戰,不是來自於經濟的去工業化,而是不僅大企業得應對高漲的電價,小企業同時也得應付,甚至更為艱困的難題
該經濟先行還是著重環保,德國頂住壓力,挑戰最困難的答案,因為全球氣候已逼著各國不能再等,根據世界氣象組織一份最新報告,2015到2019的全球氣溫,已是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五年,北半球在咬牙度過史上最熱的七月後,南半球的澳洲也正迎來最恐怖的熱浪,多地高溫均飆破45度,全國均溫更達攝氏41.9度,連續兩天打破澳洲史上單日最高均溫紀錄,且乾燥高溫也助長了澳洲野火情勢的惡化,知名的雪梨歌劇院被濃煙籠罩,新南威爾斯省也被迫二度宣布緊急狀態。
(Gladys Berejiklian/新南威爾斯省長)
有鑑於今天 周六及接下來幾天極端的天氣狀態,根據費茨蒙專員的建議,新南威爾斯省將從今天開始,接下來七天進入緊急狀態
澳洲民眾不滿政府的氣候政策,正一步步讓自己成為極端氣候下的第一波難民,即便澳洲人均碳排量已數度高居世界第一,莫里森政府仍高調支持燃煤發電,他們日前高調在雪梨市中心封街抗議,以即將到來的耶誕節為主題,要求總理莫里森不要再讓煤炭扼殺澳洲生靈,澳洲全國早就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Lisa Mumford/澳洲公民)
氣候變遷的現實正迎面而來,乾旱越來越長且越來越嚴重,熱浪越來越長也越來越嚴重,我們的森林大火季節正蔓延到春季和冬季,我們生活在危險的氣候中,現在是時候,要求我們的總理擺脫煤炭和天然氣遊說團體,開始思考澳洲人的未來澳洲家庭擔心氣候變遷,我們憂心未來的氣候變化,但更擔心現在的氣候變化
不少科學家憂心,我們正處於是最壞的時代,因為科學研究與政策行為間正嚴重脫鉤,民意與執政者也存在無法凝聚的共識,但當我們看到德國政治人物及澳洲民眾,勇敢跳出來為對抗暖化挑戰不可能,或許該慶幸幽暗漫長的隧道中,終於亮起了微弱的燭光。
cop25結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李瑞玉/溫明書 馬德里採訪報導
【文茜世界周報自COP15在丹麥舉辦開始,近十年幾乎年年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雖然每年會議結論引發關注,但事實上每年會議的亮點,都是來自全球NGO(非政府組織)為因應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全新思考與解方。今年周邊會議及展覽攤位,受限於會議地點從智利臨時搬到西班牙,展覽時間被從兩個星期限縮成兩天,讓不少單位應變不及、忍痛放棄,不過留下來的還是頗具參考價值。今年參展主題集中在能源,除了核能之外,不約而同聚焦化石燃料的替代方案,像是來自美國加州所發展出的太陽能炊具,號稱安全性高且零碳排,靠太陽就能煎煮炒炸,要說它是COP25人氣王,絕對當之無愧。】
{內文}
他們是最該來的五個人,卻不約而同缺席了正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辦的COP25聯合國氣候大會,全球慈善組織樂施會用仿真面具,讓美國總統川普 英國首相強森
德國總理梅克爾 法國總統馬克洪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如臨會場」,且全站在同一條船上,緊握「立即行動」的救生圈,在會場中央瞬間奪下所有人的目光。
(Chema Vera/國際樂施會臨時執行董事)
這五個國家不但沒有合作及推動自身減少排放,也沒有幫助其他國家擺脫化石燃料上公平過渡,而是彼此間不斷爭論,而且他們之間的討論,也沒有體現在因應氣候變化危機需要的承諾中
還有一群人,自稱天空 森林 海洋的守護者,也在會議期間遊走會場,面對碳交易市場即將成形,各國政府 跨國企業紛紛開價搶購,他們高調嗆聲「我們不賣」。
(環保NGO組織代表)
我們將他們逼退,說我們不會出賣我們的資源,因為這就是我們所僅有的,並且最終我們將親眼看見,這些天空保護者設法將政府 企業和銀行通通趕出市場,我們要廢止(巴黎協議)第六條
這座馬德里國際會展中心(IFEMA),號稱西班牙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展館,在COP25會議進行第一周,還顯得有些空蕩蕩。
(環保NGO組織代表)
今日化石 今日化石 誰是壞蛋 誰還更壞
但自從這個由全球120多個國家地區,1300多個非政府組織所共同組成的氣候行動網絡(CAN)用頒獎方式,嚴密監督各國能源政策及碳排放,而且只要執行狀況不佳,通通被點名放大,這個小舞台才頓時活了起來。
(李瑞玉/中天記者)
從智利搬到西班牙準備時間僅僅只有三周,不只對主辦國家來說,是極大考驗,不少參展的NGO應變不及忍痛放棄,留下來的,也僅剩極有限的空間和短短兩天展期
事實上,每年聯合國氣候會議的亮點,都是這些來自全球NGO(非政府組織)為因應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全新思考與解方,今年從歐盟到聯合國加大力道,全面主張進入「氣候緊急狀態」,與會者目光更是明顯集中在化石燃料的替代做法。這個名為「Nuclear for climate」的跨國民間組織,以諾貝爾獎雙料得主居禮夫人的名言為號召,強調人們「不該只是害怕 而是應該去了解」,將核能這個選項帶進了展覽會場,他們認為,核能在過去一整個世紀過度被政治污名化,甚至很多政黨或環保團體的崛起,就是打著「反核」之名,但如今面對地球二氧化碳濃度倍增加速,似乎只有捐棄成見,讓再生能源與核能相結合,才有機會達到巴黎協議的減碳目標,至於人們對核電的安全疑慮,他們也蒐集了各個權威報告一併解碼。
(Lubonir Bures/核能救氣候團體發言人)
如果你檢視類似VHO報告,內容提到多少人死於車諾比核災,而且如果你比較每年有多少人死於煤炭污染,我指的是燃煤發電廠,那麼你將會看到死亡數字,核能發電廠相對非常低,甚至低於風能
而這個由國際太陽能組織所推動已研發上市長達30年的炊具,則是COP25的人氣王,號稱僅靠太陽能就可以煎煮炒炸,不但完全零碳排,且一組炊具每年可以省下至少一噸木材,讓人類完全免除對木炭及瓦斯的依賴。
(Caitlyn Hughes/國際太陽能炊具組織執行長)
你只需要找個會發光的東西,讓它能把光集中到鍋子這裡,而且最好鍋是黑的,因為這樣比較可以吸收熱量,而且如果你可以設計類似溫室的概念,把周圍的熱量捕捉起來也會很有幫助,或者可以拿兩塊平行板子或耐熱塑膠袋來提高溫度
首度參展的執行長Caitlyn說,像這樣的太陽能炊具看似首度曝光,其實從草創至今不斷研發改良,目前市面販售的已有上百款且全球每年估計約有70億份,這樣烹調誕生的餐點熱騰騰上桌,他們這回選擇拆裝最容易的三種,帶來馬德里供與會人士鑑賞,是希望透過這樣的氣候會議,不只能讓更多國家知道這種做法,當前全球每七人當中就有三人,缺乏可持續燃料做飯,沒辦法把水煮沸提供安全飲用,尤其需要這種簡易又安全的選項,讓他們擺脫傳染病的威脅。
(Caitlyn Hughes/國際太陽能炊具組織執行長)
對於弱勢社區裡頭的人們來說,尤其有很多優點,例如我們現在正投入肯亞當地的卡庫瑪難民營,你知道,那裡的人們需要尋求做飯的方式,但是缺乏電力,當地又沒有很多樹,因此這(太陽能炊具)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解決方案,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人們就會燃燒木材或木炭,這可能會對他們的健康和環境造成極大傷害
在我們採訪過程中,一位來自馬約卡島的西班牙國會議員參選人天天來逛攤位,他說西班牙這幾年經濟狀況不佳,無心因應暖化,2018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甚至相較1990年代飆升了22%,但當地面臨最急迫的問題,其實是降雨極端,他對來自台灣打造海綿城市的生態工法深深著迷,但他著眼的不只是排水與儲水,而是背後涉及更多條人命的公衛危機。
(Christer Soderberg/西班牙國會議員參選人)
(引發登革熱等疾病)埃及斑蚊需要靜止不動的水,所以當你在炎熱地帶或熱帶地區出現積水,就會是埃及斑蚊最理想的繁殖地,如果這種(海綿生態工法)技術,可以把水清空,並且儲存在地底,那麼你將可以減少這些危險蚊蚋的潛在繁殖地
努力把兩天當成兩個星期,在會議地點從智利搬到馬德里後,有限的參展時間,逼得這些NGO更賣力展演自己的研發作品,但也多的是現場只剩海報訴說理念,點出諸如塑料等嚴重汙染問題,空蕩的攤位反映出這屆氣候會議的倉促,但氣候危機的警訊,正逼迫著人類一分一秒都不能放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1j3Cfmsns
cop25結論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穩定持續好天氣至周三 中南部空氣品質略差
今天仍維持周末穩定舒適的暖冬天氣,各地中午高溫約26-30度,不過晚上到清晨的低溫仍會14-16度,早晚溫差較大,預計類似的天氣將維持到周三,週三晚上到周四五,東北風增強,轉為典型東北風的天氣,北東溫度下滑,也轉為較為陰沉偶陣雨,中南部溫度也略降一些,不過還不到很大的轉變,北部東半部較為明顯,可能降到 14-20度,中南部14-24度,會有點差別。
而到周末時,東北風減弱,溫度會回升,這周日的天氣可能和今天類似,下周也還有東北風增強,不過目前看來對台灣影響都還不算大,未來一兩周,還看不到很強冷的系統接近台灣。在高緯度區域的中國北方到東北,仍是有明顯降雪,但降雪線已經退回到黃河流域附近,冷空氣的影響勢力較少到中低緯度地方。
雖然是回溫的好天氣,但中南部在背風側,大氣穩定下加上光化反應,白天開始會有明顯的一層的光化反應,本地的污染也容易累積,中南部要留意空氣品質略差,有機會到敏感族群不健康等級,部分地方可能到紅害等級,目前台南市的善化及安南,空氣品質較差,已經到達所有族群都是不健康等級,要留意減少在戶外滯留機會。
受到全世界關注的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5在周日晚上八點多終於閉幕結束,這次創下這二十五年來,延會最久的紀錄,不過談判進展的速度仍不是令大家很滿意。這次通過概念性的【智利-馬德里氣候行動時刻】(Chile Madrid Time for Action)和碳市場在內許多問題的初步決議。至於這次原本設定核心關鍵的『巴黎協定』第六條市場機製問題,各方未能取得共識,決定在2020年對此問題持續磋商,希望在2020 COP26在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格前能夠有初步結論。雖然我們離能夠讓地球增溫幅度不要太大的目標越離越遠,但還是不要放棄,還是需要努力。
以上氣象由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公司/彭啟明 博士提供
cop25結論 在 第一手觀察!彭啟明在COP25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大愛台氣象主播彭啟明:「這次大會恐怕沒有一個很完整的 結論 。因為這次會議整個太倉促,所以他現在在執行的是,巴黎氣候協定第六章裡面的技術細節, ... ... <看更多>
cop25結論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終於到了,回家真好,但COP25 還沒有結論! 的推薦與評價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終於到了,回家真好,但COP25 還沒有結論! ... 施蓉蓉 and 1,026 others like this. ... 回家真正好,沒有出去不知道,怎能忍心將她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