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綠色和平公民科學調查發現,統一超商 87% 商品使用塑膠包裝。
2020年,
展開一連串溝通、發布第二次零售企業減塑評比、調查統一超商塑膠包裝流向後,
統一超商自行在官網公布針對自有品牌商品 10 年內減少 10% 塑膠包裝。
這個月,10 月,
在發布零售評比報告的前夕,
統一超商告訴綠色和平,
「我們將在 2021 年的 CSR 報告中公布減塑中長程計畫,並以淘汰一次性塑膠為目標」。
終於!我們看見統一超商開始正視塑膠污染問題!
因此我們來到了統一獅封王的棒球賽中,期待 7-ELEVEN 減塑也能打出漂亮的全壘打,
成為臺灣減塑之光🏆
#小編用過711小琉球分店提供的租借杯
#已經太好用
#許願全臺都有><
csr 漂 綠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貝佐斯為何要花100億美金做永續
亞馬遜老闆貝佐斯宣布買下西雅圖冰上曲棍球球場冠名權,準備以100億美元改造成第一間零碳排的球館。
但宣布這項蓋「#氣候宣言球館」的同一天,亞馬遜也發表了一份糟糕的永續報告,這麼巧?
亞馬遜這項舉措究竟得到永續成功企業的好名聲,還是為了漂綠的空洞諾言?
▲【立即訂閱 CSR@天下 電子報】http://bit.ly/33pQWtV
▲【立即加入 CSR在天下 臉書粉專】http://bit.ly/2PLATmi
#CSR天下 #CSR #企業社會責任
#亞馬遜 #貝佐斯 #零碳 #巴黎協定 #永續 #回收 #西雅圖 #環境 #社會企業
csr 漂 綠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企業瘋綠電 國泰金投資長:不重視碳排,恐失國際資金及市場( 07/21/2020 EIC環境資訊中心)
日前台積電與沃旭能源簽下920MW、全球規模最大的綠電交易合約。媒體報導,截至今年7月,台積已在全球簽署1.2GW的再生能源購電契約,訂出再生能源採用計畫,目標2030年非生產廠房100%使用再生能源,並以全公司100%使用再生能源為長期目標。
不只台積瘋綠電,近年許多企業重視永續治理,除提升企業形象,更關係到資金與市場未來能否長期發展。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就指出,全球有18家資產擁有者簽署聯合國零淨排協議,「所有投資必須在2050年達到零淨排」,如果台灣企業沒把永續發展、零碳排視為非做不可,將失去全球4.7兆美元資金,「隨時可能從供應鏈被拔除,將影響台灣出口,恐成國安問題。」
企業責任不只作公益更關乎如何獲利 投資專家:不重視會成國安問題
循環台灣基金會去年首創亞太循環經濟論壇,獲得各界廣泛回響。今年遇上疫情改為線上論壇。本月1日以「善用危機,加速升級轉型」為主題,邀來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台大風險中心研究員趙家緯等人共商循環經濟轉型對策。
目前擔任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IGCC)主席程淑芬指出,台灣很多企業近年才開始接觸企業社會責任(CSR),誤以為那是做公益,「其實國際上的社會責任型投資(SRI)已經行之有年,銀行、代操基金、資產擁有者在投放資金的時候,非常重視公司在環境、社會、治理上(ESG)的綜合表現。」
「投資者會調整放款政策,鼓勵ESG優質的企業,ESG不佳的公司則可能因此失去資金。」程淑芬說,ESG的表現不是企業自己說了算,國際上有很多顧問公司、資料庫在分析全球企業的ESG,因此不是把報告做得漂亮就好,而要能真正落實。
隨著國際間對於永續發展的重視,投資者也從參考轉而建立共同遵循強制性約定,程淑芬說,2003年銀行業制定了赤道原則(EPs),提高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全球已有105家銀行簽署。2006年聯合國建立責任投資原則(PRI),要求企業揭露ESG資訊並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過程,目前全球共有3000家金融機構簽署,管理的資產高達103兆美元,「企業若無遵循相關原則規範,不僅錯失投資,融資也會更困難。」
近年出現許多針對高污染企業的撤資行動 程淑芬認為撤資並非唯一的路
程淑芬直言,投資人重視ESG,不僅是關乎企業長期獲利,還有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2015年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就是量化分析氣候變遷如何影響一間公司,「企業必須針對氣候變遷風險,來制定一套可實踐的管理方針,並且要有明確的目標來避免獲降低風險。」
以國泰金控為例,程淑芬說,國泰整合了ESG風險因子,將企業分為不可投資放貸的高風險企業、需高度關注的中風險企業、可投資的低風險企業。他說,金融業除了選擇ESG表現好的企業,也有責任引導企業把ESG做得更好,中風險的公司往低風險來努力。
金融業者在環境倡議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近年來許多倡議組織針對高污染、高爭議性的企業發起撤資行動。
不過,程淑芬認為,撤資並非唯一的路,部分企業現在表現得不好,未來可以更好。因此有責任的金融業者評估、投資後,會積極來督促投資對象改善企業的ESG,針對企業的風險狀況,來執行企業議合和股東行動,「不是說不認同就賣掉,我們會思考有沒有可能陪伴企業來轉型、一起共好,當我們是金主,更有話語權跟企業管理層討論,並且影響決策。」
程淑芬強調,「No ESG No Money.」絕對是未來的趨勢,也是給企業的忠告,「現在的企業已經不只需要獲利,更要展現對於社會及環境的責任,唯有國家社會能夠永續,企業才能永續。」他說,我們真的相信企業獲利跟永續治理並沒有衝突,而且緊密相關。
台積電、華碩超前部署 迎戰No ESG No Money的未來
換句話說,全球投資者評估一間公司的發展前景時,已經不只侷限在技術、產品良率、本益比、財務狀況、供應鏈訂單等,同時也要把氣候變遷風險、ESG綜合表現納入考量。
以台積電為例,2018年就公布台積公司候變遷宣言,成立「節能減碳委員會」執行碳資產管理,規劃SBT減碳目標及期程,承諾2020年單位產品的用電及溫室氣體排放較2010年分別減少12%及18%,也要求供應商執行永續風險稽核。
此外,華碩則是台灣企業中第一家發布完整TCFD的企業,承諾2025年要較2008年減碳50%,程淑芬說,「歐盟未來持續提高產品碳排放的要求,華碩都能超前部屬,可以掌握市場機會、規避損失風險。」反之,如果企業沒有準備好,到時候就會失去某些市場、受到氣候變遷衝擊,進而影響獲利,投資的金融機構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不只是台灣企業,包含NIKE、IKEA、3M、聯合利華、Apple、HP等,全球有217家企業已經加入了RE100的倡議,其中超過四分之三的企業承諾2030年就要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程淑芬說,「如果你有供貨給這些品牌、是他們供應鏈的一員就必須重視再生能源,否則到時候連訂單怎麼消失的你都不知道。」
最後,程淑芬澄清許多民眾對於永續管理與責任投資的迷思,「很多人覺得責任投資報酬率會比較低,其實從實務操作來這並不正確,像是台積電、台達電都是永續治理很好,獲利也很好的企業,責任投資評估強調是永續治理、長期獲利,有些投資只看短期收益,總有一天會受傷。」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25590
♡